這是以前很難想像的事,很多人當年還蹲在路邊玩泥巴的年紀,既不會背唐詩、還不懂任何英語語法的時候,這一代的小孩已經在算法的世界裡遨遊。縱觀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如今最為熱門的專業是計算機,最炙手可熱的行業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指向總會層層傳導,體現到兒童教育的鏈條上。
前浪的教訓又不禁令人擔心:編程會成為孩子們爭破頭的下一條賽道嗎?種種跡象,都讓人聯想起奧數的情況,那是上一個從「興趣班」異化為競爭和選拔工具的學科。少兒編程因此引發了不少質疑「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一時間受到熱議。
一部分父母認為,少兒編程與真正的編程差之千裡。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將兒童從出生後到15歲的智力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在3到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處於前運算階段,剛剛建立了符號功能,需要依靠表象進行思維。而編程,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想像力,思維水平達到抽象邏輯思維水平,這是進入形式運算階段的孩子達到的認知水平,要到11歲以後了。
現在是不是太心急了一點?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做這些,如果孩子對這方面感興趣,也應該等他長大點再來,別在孩子剛有點興趣時,就將興趣之芽掐掉,那真的是得不償失。而且編程的基礎是數學和英語,孩子基礎學科的學習尚且一知半解,上手編程無異於揠苗助長。
也有部分家長認為學習編程可以促進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想像力,還能讓孩子學到一些基礎的電腦知識,孩子其實是感覺好玩有趣的。尤其是如果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出自己想要的程序,達到一定的動畫或制動效果,孩子的成就感會特別強,也會提升自信心。
現在接觸是幫助孩子培養興趣,少兒編程本質是幫助小孩在遊戲中幫助孩子建立起邏輯思維的能力。學編程至少要用到數學知識,如果孩子想學好編程,就要好好學數學,編程翻過來有促進數學思維,幫助孩子提高數學成績,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同時可以參加信息學競賽,升高中、升大學都有一些更好的機會。
5歲孩子學編程,是智商稅?是典型的搶跑?做小遊戲的圖形化編程不是編程?其實背後是中國父母教育焦慮集中體現,中國式難題!當然,商家的蠱惑煽動功不可沒!各種能拿證書考級的,都是中國家長熱捧的,幾乎是見什麼考什麼,學什麼!編程是一種邏輯語言,基礎是數學,這麼大的孩子的確早了點,有些操之過急(當然也不排除極個別天才)!很多確實也是打著少兒編程的幌子,並非真正的編程,更接近一些小遊戲,但也不是毫無用處。
未來必然是信息化數位化的社會,而我國一些地區都已經把少兒編程寫入小學教程了,國際上MIT的少兒編程軟體ScratchJr也是推薦從5歲開始學習!編程作為少有的集合邏輯、創意、藝術、數學為一體的學習科目,引導孩子學一些編程沒有問題,未來編程課也可能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轉而成為基礎課程,但一定會是高年級才可能學習的,所以千萬不要盲從!
這不是一個單純搶跑的問題,而是人家孩子開車帶助推器,而你卻還只靠老方法用雙腳去跟別人爭輸贏!家長們願意花上萬元去學邏輯課、英語課、藝術課、數學課,難道就和智商稅毫無關係?只是因為這些科目已經成為必修基礎課程。
之所以有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社會現存在難以迴避的教育問題,雖然提倡教育公平,但哪有絕對的公平呢?有的孩子雖然成績一般,但眼界很廣,成績雖然是考核能力的重要指標,但不是絕對唯一的指標,寬闊的眼界和能力才能走的更遠,只會讀書那就可能是死讀書,我們終將面對的是社會。
如果想要一個孩子學好畫畫,那一定要多帶孩子去戶外觀察、體驗生活。如果想了解編程,少兒編程可以用來培養孩子的興趣,但不是立竿見影,更多的是邏輯思維的培訓。少兒編程是時代的產物之一,沒有一種想像力是天馬行空的,都需要基於生活實踐。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啦,關注了解更多中高考資訊!歡迎各位小夥伴點讚、收藏、分享、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