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萬小時定律內捲化,少兒編程的智商稅,真相,真香?

2020-12-05 澎湃新聞

被一萬小時定律內捲化,少兒編程的智商稅,真相,真香?

2020-12-02 0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學會少兒編程會如何?能集齊主打技能,召喚成就神龍了嗎?

然而,並不是這樣。

不同於1980年代其實也屬偏頗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少兒編程很難真正為大多數孩子的未來,創造什麼實質性的基礎。

無他,以現在的計算機速度迭代能力,和少兒編程實質上是趣味啟蒙的格局,等到十多年後,這一代少兒編程的孩子走向社會,昔日所學早已是歷史的塵埃了。

Swift語言、While循環、place函數……這些別說一般人不懂,就算是IT行業非程式設計師的存在,也大多就是知道個術語,而所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梗,又從何談起呢?

來自一個個所謂的勵志神話,如某個昔日山村的孩子,自學編程,在沒電腦的情況下,啃下一本編程書,成為了職場精英。

又如傳說隔壁城市某個孩子由於學會了這一技能,各種考試加分,榮譽不斷,一路開掛進各種名校……

還可以是,班上的同學都學了一門手藝,如書法、美術、音樂,那太out了,學少兒編程夠潮夠刷出存在感……

然後呢,在廣告瘋狂的暗示內捲化,在家長的焦慮,以及孩子需要和同學拉平某些差距甚至超越之的錦鯉思維合謀下,少兒編程堂而皇之成為了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末期,最絢爛的一門兒童必學(非選修)手藝。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少兒編程」,學心算、學奧數、學五筆字型、背3.1415926……

郎朗紅了,一群人開始學鋼琴,哪怕是施坦威,也可以有……

丁俊暉火了,一群人帶著孩子學桌球,自己渾然不記得小時候去桌球室,被父母一頓竹筍炒肉伺候的往事……

各種「少兒編程」如過江之鯽,不斷的出現在一代一代孩子的面前。

一代一代的智商稅也就這樣,一代一代的交下去。

為何會如此?並非沒有明白人,只是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家的孩子是那獨一無二。

畢竟,有學成且最後成為終身臂助的,只不過少之又少。

於是,一個邏輯自洽就在家長的頭腦中形成。

別人家的孩子能成,我家也能成。

別人家的孩子不成,我家未必不成。

同時,近些年來的一個名詞,也在加劇這種邏輯自洽的完整,那就是被念歪了的「一萬小時定律」。

在那本《異類》中,大批量各路名人是從小通過各種方式,完成對自己未來職業所需技能的一萬小時訓練,從而成為了出類拔萃之人。

於是,很多人就形成了一個誤區,即只要完成了一萬個小時的訓練,就能成功。

這就和葵花寶典差不多了,欲練神功、必先自宮。但很多人忘記了,即使自宮、未必成功。

如果將有限的精力花費在無限的內捲化各種花式培訓上,結果可能哪一個項目都不能成功達成標準時間的訓練,更談不上在這樣的量變基礎上,實現真正跨越性的質變了。

啥是量變和質變,就好比很多花式培訓,其實就和我們用筷子一樣,你達到一萬小時使用時間,也只能說是熟練而已,這就是量的積累。

而質變,哪怕是用筷子,能夠用筷子玩出各種雜技來的人,少之又少,而他們是在一萬小時積累中,不斷尋找變化的一小撮偶爾成功者。

一萬小時定律的真相如此,而來自少兒編程的智商稅則是忽略了質變後,用焦慮達成的某種不靠譜的「解脫」。

如此而已,你到底力氣往哪一處時,一開始的選擇,將決定未來的路到底是寬還是窄,又或走到歧途。

關鍵詞 >> 少兒編程,內卷,智商稅,一萬小時定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被一萬小時定律內捲化,少兒編程的智商稅,真相!真香?
    無他,以現在的計算機速度迭代能力,和少兒編程實質上是趣味啟蒙的格局,等到十多年後,這一代少兒編程的孩子走向社會,昔日所學早已是歷史的塵埃了。 Swift語言、While循環、place函數……這些別說一般人不懂,就算是IT行業非程式設計師的存在,也大多就是知道個術語,而所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梗,又從何談起呢?
  • 少兒編程是智商稅?網友吵翻天,看看人工智慧之父怎麼說
    「什麼是少兒編程?一定要學好數學才能學編程嗎?讓孩子學編程是在交智商稅嗎?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是怎麼說的?這篇文章來解答你的困惑,一定讀到最後!」我們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焦慮的時代。各種商品項目五花八門,吹得天花亂墜,人們經常性一個不小心就被忽悠了,網友戲稱這種現象為「智商稅」。
  • 少兒編程:智商稅or典型搶跑?沒有一種想像力是天馬行空的!
    少兒編程因此引發了不少質疑「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一時間受到熱議。 一部分父母認為,少兒編程與真正的編程差之千裡。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將兒童從出生後到15歲的智力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在3到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處於前運算階段,剛剛建立了符號功能,需要依靠表象進行思維。
  • 《刻意練習》,打破一萬小時定律,真相在這裡揭秘!
    本書在開篇,便否定了前段時間炒的大火的一萬小時真相定律。什麼是一萬小時真相定律呢?就是無論什麼事情,只要做夠一萬個小時,你就是這個行業的專家了。說話光是聽這樣的宣言,確實會讓我們覺得熱血沸騰,不就是一萬個小時嗎?做到專家聽起來好像也不是很難。但是這條定律真的適用於現實生活中任何的失誤嗎?而刻意練習就給出了非常明確的答案。
  • 少兒編程有多火,中國家長就有多焦慮
    那真相如何呢? 少兒編程班給家長煽動的焦慮情緒,有些過分了。 如果孩子確實有興趣,報編程班學一學可能是件好事; 但為了希望渺茫的「高考加分」,急忙花上兩三萬讓小孩子去學編程,是否真有必要?
  • 逃離內卷:一個讓人豁然開朗的終極定律
    - 1 -社會學上的內捲化,如今的涵義已經非常廣泛,超出了原來學術上的範疇,被廣泛運用到各色社會話題的討論,獲得了廣大學生和社畜的共鳴。這是「內捲化」的外溢,內捲化如今已經成為一切停滯性的經濟發展階段的描述。
  • 真香定律是什麼梗 王境澤定律真香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真香定律」是什麼梗?  在抖音中最近很多人都比較喜歡評論「真香定律」,不過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個真香定律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個梗的意思以及出處吧。真香定律是什麼梗  這個估計是2018最熱門的一個梗,這個梗主要來自於參加湖南衛視《變形記》裡的一位主人翁王境澤,當初王境澤去變形計時的梗,到了農村後說我就算從這跳下去,摔死在這裡也不會吃你們一口飯一口水。然後晚上就餓的吃起了飯,還說了句,真香。所以後來就有了真香這個梗。
  • 深耕少兒編程教育,貝爾編程致力於培養中國AI時代的原住民
    )上海】7月11日報導 (文/周佳麗)人工智慧的風颳火了少兒編程,政策利好的推動下,少兒編程教育頗受市場和資本的追捧,這個被稱為是「一片藍海」的賽道站滿了創業者。據數據統計,僅2017年,國內就有23家少兒編程新企業成立,全年少兒編程領域的融資交易規模超6億元。近期,獵雲網(微信:ilieyun
  • 為什麼考研不符合一萬小時定律?
    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置頂/星標的都考上了 前幾天在同學們留言中看到了用一萬小時的思路去備戰考研行不行。 拿考研來說,大部分考研人每天備考時間為6-10小時,備考時間約為8-12個月。
  • 真香定律是什麼梗出處 王境澤定律是啥意思介紹
    「真香定律」是什麼梗?在抖音中最近很多人都比較喜歡評論「真香定律」,不過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個真香定律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個梗的意思以及出處吧。然後晚上就餓的吃起了飯,還說了句,真香。所以後來就有了真香這個梗。  王境澤定律是什麼意思介紹  那麼現在這個詞現在主要用來調侃某人喊口號抵制某事物後又自打臉表示對其喜愛的行為。
  • 一萬小時定律,成功之路必經的隘口
    凡事都是滿足10000小時定律的,真正當你在某一個領域做到10000個小時的時候,那麼你就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比你天賦高的人,比你更加努力,你感覺可怕麼?2朗朗,世界鋼琴的大師,中國的驕傲。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一萬小時是什麼概念?那大約是每天練習三小時,風雨無阻,連續十年。這是凡人難以做到的事情。世界上不論任何行業,當你具備基本技能後,最終能否出類拔萃,成為專家、權威、大師,只有一個因素最重要,那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最低限度是一萬小時。
  • 少兒編程軟體哪個好?國產最強大少兒編程工具推薦
    如果要問目前市場上功能最強大、最適合中小學生學習少兒編程的工具是什麼?毫無疑問,首推帕拉卡(Paracraft)3D動畫編程創作工具,這是一個讓小學生愛不釋手的少兒編程學習工具。一個工具完美覆蓋7-18歲全年齡段的學生學習少兒編程,更有利於學生持續化的編程學習。
  • 對「一萬小時定律」的兩大誤解
    根據他們的統計模型,同樣是在7~8歲開始練習,「最有才」的小提琴家們到20歲時平均積累了10000小時以上的刻意練習;「有才」的小提琴家們20歲時積累了平均約7800小時的練習。而那些最後去做老師的小提琴家平均只積累了約4600小時的練習。 為了證明練習和成就的關係不局限於小提琴,他們又找來了專業和業餘的鋼琴家進行比較。
  • 真香定律你了解多少
    (正經臉)所謂的真香定律:真香定律(the L .aw of Delicious),是由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數學家王境澤(WangJingze)提出的一項著名的永恆定律,其具體內容即&34;。經研究表明,在正常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個具有動能的單個生物體能違反真香定律。2014年6月,王境澤為了得出真香定律的公式,帶領助手進入中國西部的偏遠山區進行研究。為了快速得出公式,不惜以&34;為實驗代價進行快速推理。
  • 逃不掉的「真香定律」?
    何謂「真香」定律 大言不慚立下flag 隨後用實際行動否決自己之前的想法 「真香」與「打臉」 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都逃不過「真香定律」
  • 少兒編程有什麼好處?兒童編程學什麼?
    兒童編程學什麼?少兒編程鼓勵創造性思維,在學習編程時,更多的是在學習一種自我組織和表達觀點的新途徑。編程是一個系統工程,與其它學科有一定的相通性,在寓教於樂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自學能力、解決問題的思維、創新能力等。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少兒編程培訓價格多少錢?
  • 貝爾編程2019TCC編程挑戰杯正式啟動,為少兒編程教育普及助力!
    此次挑戰活動由國內領先的少兒編程教育企業貝爾編程主辦,騰訊Q爸媽俱樂部協辦,面向6- 12 歲中小學生開放,旨在培養學生計算思維、邏輯思維及創新意識、激發學生探究精神、提生中小學生編程水平,助推中國少兒編程教育普及!
  • 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在低效率的勤奮面前會失效,為何?
    英國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格拉德威爾認為,任何人做一件事,只要經過一萬小時的錘鍊,都能從普通人變為某一領域的頂級人才。按照一萬小時定律的說法,一個人一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只要他堅持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五年,就能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然而事實是,很多人的工作經驗早就超過五年了,卻還是一個普通的員工。
  • 被誤解的一萬小時定律:你的努力為何無法換來成功?
    一萬小時定律,本是一口鮮美的雞湯美國暢銷書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到一萬小時定律:無論在哪個領域,只要我們對這個領域的投入時間達到一萬小時,便一定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比如,我練習書法,只要練字超過10000個小時,便能成為書法家;我樂於寫作,只要我堅持每天寫作,寫過10000小時後便能成為一名作家;如達文西畫雞蛋的故事一樣,他畫的雞蛋也只是那10000小時中的一部分而已。這一定律似乎在告訴那些天賦並不突出的人,他們一樣能夠通過後天的勤奮而出類拔萃。乍一眼看,一萬小時定律十分有道理。
  • 科學研究推翻「一萬小時定律」:不保證你能「出類拔萃」
    來源:公眾號「科研圈」,撰文:三水,編輯:戚譯引「一萬小時大約相當於十年以上高強度的練習。」相信很多人都對「一萬小時定律」有所耳聞,它最初衍生於一篇關於「刻意練習」的論文(原始論文已經被引用近1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