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擲骰子嗎?中國科學家在最簡單化學反應中找到了一份答案

2021-01-15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普博覽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最簡單」的化學反應氫原子加氫分子的同位素反應中,

發現了「不簡單」的量子幹涉效應,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化學反應過程,豐富對化學反應的認識。相關文章於5月15日在線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

化學反應的本質是什麼?跟量子有什麼關係?

一個只涉及三個電子的化學反應裡居然同時存在兩種反應途徑?

只佔0.3%的小概率事件也能被捕捉到?

……

戳視頻滿足你的好奇心!

上帝擲骰子嗎?這是一個曾經或者一直困擾著人們的量子命題。

你可能認為世界的運行是確定的、可預測的,一個物體不可能同時處於兩個相互矛盾的狀態。但是在量子的世界裡,世界的運行並不確定,一個物體可以同時處於兩種相互矛盾的狀態中。

我們只能預測各種結果出現的概率,卻不能「左右」最後的結局。

難道這真的都由上帝手中的骰子決定?連大牛們都存在爭議。

誰是誰非,爭論不休。

但是隨著量子力學的大廈越建越高,讓我們對上帝到底擲不擲骰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光子、電子、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在運動過程中都遵循量子力學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它們都是波粒二象性的「怪胎」。既有明顯的粒子特性,同時也有顯著的波動性,因此,經過不同運動軌跡而到達同一區域或量子態的粒子,會產生幹涉。

那麼,什麼是幹涉呢?

如果我們有一個水波發射器,在水波運動的半路上放一個擋板,在擋板中間開兩個狹縫,然後再在狹縫的後面放一個屏幕,你會看到什麼?

水波在穿過兩個狹縫後會變成兩個子波,這兩個子波的波峰和波峰疊在一起就會加強,波峰和波谷疊在一起就會抵消。所謂「遇正則強,遇反則弱」,當它們抵達屏幕時就會出現強弱相間的條紋,這就是幹涉。

化學反應的發生,本質上就是粒子的碰撞,並伴隨著化學鍵的斷裂與生成。

不同的碰撞參數,都可以發生化學反應。如同打桌球一樣,不同的切角、球速都能讓球進洞,因此量子幹涉就會出現在不同碰撞參數產生的反應之間。

所以說,在化學反應中,量子幹涉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因為這些幹涉圖樣複雜,並且在實驗上難以精確分辨這些幹涉圖樣的特徵,所以,想要準確理解化學反應中幹涉產生的根源,非常困難!

表面看上去最簡單的反應,

(D是氫的同胞兄弟,但比氫多一個中子),雖然只涉及三個電子,看似非常簡單,但其實也暗藏未解「玄機」。

去年,科學家們就在該反應中發現了奇妙的現象,在特定的散射角度上,產物H2的多少會隨碰撞能而呈現特別有規律的振蕩。

其實,類似的振蕩在不少反應的理論計算中都出現過,但是,都沒有像這個反應如此的有規律。而且迄今為止,沒人能解釋這樣現象產生的原因。

近期,科學家們對該反應開展了理論結合實驗的詳細研究,通過改進的交叉分子束裝置,在實驗上實現了對後向散射信號的精確測量。

僅僅精確測量可滿足不了科學家們的求知慾,為了知道這「優美的曲線」是怎麼來的,科學家創造性地發展了利用拓撲學原理來分析化學反應發生的途徑的方法。分析表明,這些後向振蕩的「優美曲線」實際上是由兩條反應途徑的幹涉造成的。

不僅如此,科學家們用經典力學方法,還獲得了這兩條反應途徑的「影視資料」。

在一種反應途徑中,H碰撞後直接「拐走」了HD中的H原子。而另一種反應途徑中,H碰撞後,在HD中間「漫遊」了一會兒,才把HD中的H原子「拐走」。

這兩條反應途徑所產生的H2分子,在特定的散射角度匯合併產生幹涉,這就有了那條「優美的曲線」。

有意思的是,第二種反應途徑只佔全部反應性的0.3%,如此微小的「存在」,竟然能夠被清晰地捕捉。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該研究不僅再次解釋了原子分子因碰撞而發生化學反應的量子化本質,而且揭示了化學反應的途徑是複雜的,如此簡單的反應體系竟然仍存在著人們認識不到的事實!

誰能保證小概率事件不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中國科普博覽立場

相關焦點

  • 上帝擲不擲骰子?
    1926年,愛因斯坦寫給同為物理學家的好友馬克斯·玻恩(Max Born)的信中,如是說到。信裡所指的老頭兒(old one),是愛因斯坦私下對上帝的稱呼。愛因斯坦用擲骰子做了一個比喻,「上帝」意味著確定性和規律,上帝是不會去擲沒有確定結果的骰子的。
  • 《上帝擲骰子嗎?》讀書筆記下
    一個bit是信息流中的最小單位,這看起來正如一個量子!我們回憶一下走過的路上所見到的那些奇怪景象,量子論最叫人困惑的是什麼呢?是不確定性。我們無法肯定地指出一個電子究竟在哪裡,我們不知道它是通過了左縫還是右縫,我們不知道薛丁格的貓是死了還是活著。根據量子論的基本方程,所有的可能性都是線性疊加在一起的!電子同時通過了左和右兩條縫,薛丁格的貓同時活著和死了。
  • 《上帝擲骰子嗎?》讀書筆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子茂,ID:BookwormCat】來自專輯子茂的讀書筆記一直對量子理論很感興趣,最近讀了這方面的科普讀物——《上帝擲骰子嗎?》。這本書的作者是曹天元,微信讀書上閱讀人數破萬,評分高達9.0。這兩天連著讀完,發現確實是一本很不錯的書。故事性非常強,讀起來津津有味。
  • 愛因斯坦為什麼要說「上帝不擲骰子」,他發現了什麼?
    在五屆索爾維物理會議上,愛因斯坦和波爾進行了多次的討論,他一直對哥本哈根詮釋不夠滿意,以至於說出了著名的:「上帝是不擲骰子的!」很多人認為,愛因斯坦不願意解釋哥本哈根詮釋中的不確定性原理,才說出了「上帝不擲骰子」這句話,如果把不確定性原理代入宇宙,就像是有一個人不斷的丟骰子,在無限的不確定性中,丟出了宇宙的全部。
  • 人類的量子信息革命:上帝擲骰子嗎?
    2020年科學新年演講主持人、對外經貿大學紅天講席教授高西慶在開場中介紹道。潘建偉教授的演講以「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革命」為題,回顧了20世紀初量子力學誕生之初愛因斯坦與玻爾的世紀辯論:上帝擲骰子嗎?經典力學告訴我們:一旦確定了初始狀態,所有粒子未來的運動狀態原理上都是可以被精確預言。
  • 「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
    《上帝擲骰子嗎——混沌之新數學》誤打誤撞讀到的一本書,原本是想找曹天元那一本的(說實話我也是知道剛才才意識到還有破折號後面的內容)。但這一本單是今晚看的前面章節,就吸引到我了。「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這是在遙遠的世紀裡愛因斯坦曾為反對玻爾時說出的話。
  • 我們的命運是隨機的嗎?上帝所擲骰子的結果也是隨機的嗎
    我們的世界的變化結果真的是隨機的嗎?我們的命運也是隨機的嗎?當上帝在擲骰子時的結果難道也會是隨機的嗎?「上帝不會擲骰子」是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人們把這句名言當做他斷然否定量子力學的證據,因為量子力學把隨機性看作是物理世界的內稟性質。那麼量子力學到底是個什麼學問?
  •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了解量子物理發展史
    《上帝擲骰子嗎》是2006年01月01日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天元。本書主要通過講述量子物理的發展史,簡單的帶我們了解基本的量子物理知識。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它的基本觀點和假說至今沒有滲透到大眾的意識中去,這無疑又給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環。作為一部科普書籍作者沒有過多的去寫一些複雜繁瑣的物理公式,而是帶我們回顧整個量子物理學的發展過程。起初讀這本書是源於對宇宙的好奇心,提起量子物理不免會讓人們頭疼,太過的複雜專業使我們根本就無從下手。
  • 上帝到底會不會擲骰子?愛因斯坦VS波爾、海森堡,誰對誰錯呢?
    上帝到底擲or不擲骰子兩大頂尖學科的大神對決21世紀的物理的兩大支柱學科——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代表了最前沿的學科,是科技進步的動力。按照道理他們不應該有衝突,但是在世界本質上他們學科代表大神卻對此有不同的見解,他們討論的是「上帝擲or不擲骰子」。兩大學科研究的不同方向科學家都是很嚴謹和苛刻的,任何理論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會發表出來,一旦發表出來給發現是錯的,那麼這一輩子的科學之路算是走完了。
  • 愛因斯坦:「上帝不會擲骰子」玻爾:「你別指揮上帝該怎麼做!」
    「上帝不會擲骰子」這句話最早在出現在1926年愛因斯坦寫給波爾的一份信中!但是被眾人所熟知卻是在1927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這屆索爾維會議被稱為史上最著名的一屆。波爾等人認為在量子力學中,要用波函數來描述微觀粒子的量子態,波函數可以幫助我們計算出粒子出現在某一位置或者處於某種運動狀態的概率 —— 一個事件發生的概率等於其波函數絕對值的平方,人為的觀測會導致波函數塌縮成一個確定的量子態。
  • 上帝真的不會擲骰子嗎?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遺產甚至超越了科學。時至今日,他的觀點仍有很大的影響力,他的信念鼓舞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因為愛因斯坦也經常被誤解,甚至被錯誤引用,接下去我簡單地說一些我看到的相關報導,關於愛因斯坦的一些觀點,或者說,這個聰明的人是如何看待宇宙的。
  • 2020,上帝也在擲骰子
    工作穩定嗎?……公司有沒有人欺負你?能當領導嗎?……看來,追求「確定性」這種事,不止是大眾教育「洗腦」的結果,也是原生家庭「寵溺」的結果。於是,也便造就了現實生活中的兩類人群。一類人,若一直處於一種"隨機性"中,會覺得不安焦躁,因為看不到未來。
  • 從《上帝擲骰子嗎》到《明朝那些事兒》:歷史,也可以很有趣
    「天元」象徵由眾星烘託的「北極星」,又可象徵群星競耀中最光彩奪目的第一明星。翻開《上帝擲骰子嗎》,第一頁的作者簡介欄便寫著:曹天元,生於上海,現居香港,本人不願意透露具體身份,於是,便是一個謎一般的存在。看到這樣的簡介,不由得笑出聲來,一個量子論的業餘研究者,真正用業餘時間在網絡上洋洋灑灑30萬字,收穫了異常激烈的讀者反饋,最後留給後人的,只是這樣寥寥數語的介紹。
  • 有書快看 | 上帝擲骰子嗎?豆瓣9.3分的量子力學科普書
    今天有書君想要分享給大家的一本書,書名很有意思啊,叫做《上帝擲骰子嗎》,啥意思呢,這上帝就這麼沒正形嗎,關乎人間大事的決定,要擲骰子? 其實作者起這個名字是有根據的,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撂下過一句話:「上帝是不擲骰子的!」這句話源於愛因斯坦與物理學家波爾關於量子力學的長期爭論。用量子力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因為隨機、無序、偶然而出現的。不過這個理論可就令終身都在追求真相的科學家們感到尷尬了。
  • 愛因斯坦錯了——我們的世界裡上帝不擲骰子!
    1927年比利時索菲爾科學大會上,當愛因斯坦面臨著神秘的量子世界裡喊出:上帝不擲骰子!世界是有秩序的。然而,事實證明他錯了。我們活著的世界是無法測量的!一、神一般存在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成就有多麼偉大。有位科學家的著名的戲謔之言:自然和自然規律隱匿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出生吧!"
  • 愛因斯坦說的「上帝不會擲骰子」是什麼意思?
    上帝擲骰子其實是發生在一次索爾維會議上,這是科學家的峰會。在上世紀的20年代~30年代,科學家們有一個議題,那就是哥本哈根學派對於量子力學的詮釋「不確定性」到底靠不靠譜?光是粒子還是波?他認為能量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而能量的最小單位就被稱為量子。愛因斯坦進一步利用「量子」解決了光電效應的問題。不確定性原理可隨後問題就爆發出來了,科學家在研究原子結構時,就很難用經典理論去描述原子結構以及電子的行為。
  • 兩位華人物理學家的偉大貢獻,上帝不僅擲骰子,還是一個左撇子
    如何說哪種理論對於傳統物理學的顛覆最大,那肯定非量子力學莫屬了,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先是提出了上帝是擲骰子的,後來量子力學中微觀粒子在弱力中不守恆的現象有又證明了上帝是一個左撇子,上帝是否擲骰子?其實是愛因斯坦與玻爾這兩位物理大師關於微觀粒子不確定性的一場世紀大辯論,本質上量子力學概率論與經典物理決定論的一場生死對決,而上帝是左撇子則相對平靜,沒有擲骰子戰爭那樣濃重的硝煙,有趣的是:上帝是左撇子還是由兩位華人物理學家提出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為何上帝是一位左撇子呢?
  • 好書推薦——13《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曹文元或許,你將收穫一次人生中難得的奇妙體驗。本書將帶你做一次量子之旅。我們從神話時代出發,沿著量子發展的道路,親身去經歷科學史上的烏雲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輝光,穿越重重迷霧和險灘,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們並肩作戰。除了回顧基本的歷史背景,我們還將向著未來探險,去逐一摸索量子論面前的不同道路,闖入人跡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們一起開疆擴土。
  • 科學證明了,上帝從來不擲骰子?
    在一克土壤中,你能找到成千上萬的微生物。為了實現這一點,至少需要200個不同變量的完美對齊。如果這些變量中的任何一個,比如引力常數,被改變了不到百萬分之一,地球上的生命是不可能的存在的。這種奇妙的平衡,被稱為「微調」。而創造這樣的完美平衡,只有一個機會,而這位設計師就是神。「 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 愛因斯坦為什麼篤信「上帝不會擲骰子」,這是錯的嗎?
    愛因斯坦起初表達「上帝不會擲骰子」是為了否定量子力學哥本哈根學派對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詮釋。愛因斯坦認為電子的行為是可以確定的,而不是類似擲骰子那樣而縹緲不定。 之所以我們暫時用概念描述電子的運動規律,在於電子內部的運動機制我們暫且不明朗。就好比預報天氣只能用概率,並不是因為空氣分子的運動是真隨機,而是人類無法同時掌握雲層中每個分子精確運動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