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貧血都不陌生,比如從蹲到突然站起來,眼前會突然發黑,這種狀態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也認為這只是不值一提的小問題,多補充營養或者鐵就好了。
那具體什麼是貧血呢?
血液在我們人體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體內起著運輸以及交換各個組織之間營業物質的作用。而血液中的紅細胞,更精確的來講是紅細胞的血紅蛋白承載著氧氣和二氧化碳。
貧血就是指血液的紅細胞中血紅蛋白數值低,這就會導致身體內組織細胞缺氧。
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種,而最常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
因為鐵元素是血紅蛋白重要組成物質,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再生能力,導致血紅蛋白減少。
據統計,2010年在伊朗女醫生中有44%的人缺鐵;2014年韓國2%的男性以及22%女性缺鐵;2016年中國多個城市統計有41.84%的孕婦缺鐵,其中13.86%孕婦為缺鐵性貧血;根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調查,中國青少年青春期缺鐵性貧血發病率高達38%。
曾幾何時,貧血曾是絕症
2013年,全世界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大概有10億人,大約有18.7萬人因此喪命。
但是在一個世紀前,貧血可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絕症,貧血症患者人數與死亡人數基本相等。
發現治療貧血良藥---豬肝
上個世紀初,貧血症患者的死亡率很高,這就引得許多醫學工作者紛紛投入到對其治療的研究工作中,其中就包括喬治·邁諾特。
(喬治·邁諾特)
他曾在哈佛醫學院攻讀博士,畢業後進入到醫學研究所進行研究,他研究的課題就是怎樣才能治療貧血。
他研究大量的文獻,從中發現了新思路,認為貧血很有可能是營養不良引起的。
於是,他試圖讓貧血者補充各種不同的營養物質,最後發現那些食用豬肝的患者,病情有很大的好轉。就這樣,喬治·邁諾特開創了用肝臟治療貧血的療法。
雖然發現了治療方法,但是邁諾特還並沒有搞清楚治療貧血的病理是什麼,到底是肝臟中的哪些物質起到了治病的作用。
不過這並不妨礙,喬治·邁諾特和另外兩位醫學家一起獲得193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嘔吐物實驗進一步加強貧血症的治療
喬治·邁諾特的一個手下威廉·卡斯爾,也跟著領導一起從事貧血症的研究。
(威廉·卡斯爾)
在研究病例時,卡斯爾發現萎縮性胃炎患者和貧血症患者在某種程度上有些交叉。
貧血症患者的胃液經常比較缺乏,而萎縮性胃炎患者也無法分泌足夠的胃液。
卡斯爾就認為如果能夠通過食用食物來治療貧血的話,除了食物本身起作用外,胃液是否也在某些程度起到作用呢?
為了驗證胃液的影響作用,他想出一個辣嗓子的實驗。
實驗的道具是胃液和具有和肝臟相似功效的牛肉餅,那實驗是如何進行的呢?
卡斯爾空腹將牛肉餅吃下去,讓它在胃裡消化一個小時左右,接著用摳喉的方法再將其嘔吐出來。
接著,他將用鼻導管把嘔吐物導入到三個實驗小組中的其中一組人員的體內,觀察發現,患者的貧血症狀得到了明顯的緩和。另外兩組成員則分別服用牛肉餅和胃液,症狀並沒有什麼改變。
由此可見,是食物中的某種物質和胃液中的某種物質同時存在,才治療了貧血。
卡斯爾的這次實驗,對治療貧血帶來了深厚的影響。
有必要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犧牲小我嗎?
雖然卡斯爾對貧血的治療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卻無緣諾貝爾醫學獎,不過他的這個辣嗓子實驗卻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
有人認為卡斯爾為了自己所為的成就而建立在犧牲他人身上,也有人認為在追求科學真理的路上,個別群體做出一些犧牲也是再所難免的,有時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才能推動科學的進步。
事實上,這兩者關係更多是一種哲學上關係,人類為了更好的活著,在這個看起來低俗的理由上探索得越來越遠,可以說主觀人類只是為了生存,繁殖擴增,但在客觀上人類自出現就是在探索宇宙的真理。
人類活著即在探索,人理,自然,概率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