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原料缺乏導致的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貧血(缺少葉酸或維生素B12)
血液流失過多造成的貧血
貧血症狀的身體表現
二. 為什麼孕期/哺乳期容易貧血
雖然正常女性每個月都有血液的丟失,但造血系統也會不停工作以維持血液系統的平衡。
只要造血速度跟得上失血速度,不讓血紅蛋白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那就不會貧血。
而在懷孕期間,由於子宮、乳房等器官需要額外血液,整個孕期血容量會增加1500毫升左右。
其中血漿增加1000毫升,紅細胞增加約500毫升,由於血漿的增加比紅細胞的增加相對要多,如果紅細胞稀釋得太厲害,妊娠檢查時血化驗就會顯示血紅蛋白低,也就是妊娠生理性貧血。
而在分娩的時候,200-300ml是正常的出血量,如果子宮收縮乏力導致大出血,分分鐘可能就是超500ml的出血量。
那些以往就有慢性貧血症狀的媽媽,生完寶寶後可能會加重貧血。
三. 「補血」需要哪些營養元素?
既然講的是「補血」,當然我們能進行彌補的只有造血原料缺乏導致的貧血症狀,而且是通過飲食方面來進行造血元素的補充。
血液本身是一種營養極高的的物質,因此造血也需要非常廣泛的營養原料,包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鐵、銅、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B12以及多種微量元素以及激素等物質。
1.蛋白質: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礎,血液中最主要的物質就是各種蛋白質,尤其是紅細胞。如果蛋白質工量不足,造血器官就無法生產出優質的血液,會出現貧血而直接影響身體的健康。
2.鐵:血紅蛋白中的主要成分。血紅蛋白攜帶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功能是通過血紅蛋白中的鐵的結合作用來完成的,如果鐵量不夠,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這也是大部分人貧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成年人每天需要鐵的含量為12mg。
3.葉酸:對於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重要影響。如果供量不足就會出現巨紅細胞貧血,也叫作葉酸缺乏病。成人每天對於葉酸的需求為200微克。
△缺少葉酸造成貧血症狀的情況也有先例(20世紀20年代的孟買人民由於外界原因吃不到蔬菜,導致葉酸匱乏,致使很多分完後的婦女產生貧血症狀),但這種情況的人佔少數,這裡就不做過多研究了。
4.維生素B12、維生素C及其他多種微量元素和激素等:雖然在紅細胞內含量不多,但對紅細胞的成熟和鐵的吸收等造血過程,都是不可缺少的物質。
四. 這些「補血利器」管用嗎?
大家總覺得「吃紅色食物就能補血,以形補形」,於是紅糖水、吃棗、阿膠、有的甚至連櫻桃/桑葚/火龍果都搬出來了…這些傳說中的「補血利器」,真的管用嗎?
想知道這些「利器「是不是能治好貧血,先來看看裡面都有什麼。
1.紅糖
先來看看紅糖。當年針對紅白糖誰更有營養的問題,還引起了不小的爭論,最後倒真是紅糖勝出了。在主要成分都是蔗糖的情況下,紅糖精緻程度更低,保留了較多的蔗糖成分,所以紅糖比白砂糖確實也多了一些微量元素(如鈣、鉀、鐵等元素)——這也成為了紅糖可以補血一點「有力的證據」。
從數據上來看,雖然紅糖的鐵元素含量為白糖的10倍(約為2.2mg/100g),但相對於我們每天所需的量真的是微乎其微。
至於為什麼有妹子覺得喝紅糖水肚子就不會那麼疼了,大概因為你喝的是熱水吧…要是你把紅糖水當白開水來喝吧,且不提鐵元素含量是否能滿足需求,估計一個月就會胖成球。
2.紅棗
鮮棗的維生素C含量高,對於鐵吸收有促進作用,在吃完補鐵的食物之後適量吃一些鮮棗可以加強吸收。
但紅棗的鐵含量僅為2.3mg/100g,微乎其微,沒有補鐵原料光吃棗子也是無濟於事,而且想想那麼高的熱量,欲哭無淚…
3.阿膠
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阿膠廣告,號稱能夠補血止血、滋陰潤燥、養顏安胎……果然女人的錢是最好賺的。
先看看阿膠的養顏功能:很早之前我們就已經說過了,膠原蛋白是不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要分解成小分子,只有胺基酸才能被利用合成蛋白質,還不如老老實實吃點肉。
至於阿膠「補血」,更是提不上。只能說它對「補血」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它改變不了鐵元素含量低和吸收率差的事實。
4.櫻桃/桑葚/火龍果…
至於這些…並非所有紅色的食物都可以補血,正如不是所有黑色的食物都可以治療白頭髮一樣,它們的顏色又不來源於鐵的色素,動動腦子一下就可以把這點Pass掉。
總之,以上這些作為零食偶爾吃一點是有益的補充,但並不能作為解決貧血問題的主要措施。
五. 到底吃什麼補血?
要是真的需要補血,日常飲食方面可以選取些什麼呢?
1.動物肝臟:豬肝、牛肝、羊肝、雞肝等,不僅含鐵量高,維生素的含量也很豐富,吸收好,每周吃一次動物肝臟對預防貧血很有好處。
2.動物血液: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經常食用動物血和豆腐做的羹湯,具有良好的防治缺鐵性貧血的作用。
3.瘦肉類:吸收率高,且富含優質蛋白質。動物性肉類中,大多數顏色發紅的肉類鐵含量相對較高,其中每100g牛肉中含鐵量約為1.6-5.7mg,吸收率高達22.8%。此外,肉類所含的蛋白質及各種礦物質也是非常不錯的補血營養物質。
4.黑木耳:每100g約含1.1mg鐵,還含有豐富的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加飽腹感,而且熱量低。
5.綠葉菜:蔬菜中含有的葉酸對造血有幫助。大量蔬菜也含有鐵元素,比如莧菜就是蔬菜中補鐵的主力,紅莧菜的鐵含量可以達到12mg/100g。
鐵在食物中分為兩種: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人體對於這兩種形式的貼吸收率相差很大,肉類和動物內臟中的血紅素鐵可直接被腸黏膜上皮細胞吸收,更利於人體。
除了飲食上的補充,如果媽媽們已經達到貧血的臨床標準,而且比較嚴重,要做的是儘快就醫。
找出貧血原因,消除致病根源,千萬不要以為喝點紅糖水就能解決。
其實對於產後媽媽,最重要的事情是恢復身體,保持心情愉快,照顧孩子這件事情上不要過於勉強。
等身體狀態恢復正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鍛鍊和戶外活動(如健美操、散步、遊泳等),吸收新鮮空氣,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
不要再輕易相信那些所謂「對你好」的觀點了,至少帶著一點兒評判地觀點去看,尋找到有力的依據再考慮是否適合自己去實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