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為人體提供大量的熱能,是理想的減肥聖品
馬鈴薯,別稱洋芋、土豆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胃腸蠕動,疏通腸道,是理想的減肥聖品。
馬鈴薯塊莖還含有五穀類所沒有的胡蘿蔔素和抗壞血酸,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可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
馬鈴薯含有鎂能舒緩壓力和情緒,鉀的含量高,能促進鈉的排洩,預防血管栓塞,降低血管破裂及中風發生率。
別名:土豆、洋芋---Potato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入胃、大腸經。
養生保健:
和中養胃、健脾利溼。馬鈴薯含有大量澱粉以及蛋白質、維生素B群、維生素C等,能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
寬腸通便。馬鈴薯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寬腸通便,幫助排洩,代謝毒素,防止便秘,預防腸道疾病的發生。
選購:
馬鈴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之一,營養豐富,烹調簡單,好料理,好搭配,又好吃。那麼如何挑選口感俱佳的馬鈴薯呢?
看外皮:外皮光滑,無傷痕,沒有坑洞。
看顏色:金黃色是生熟的;暗黃是時間較久的馬鈴薯。
重量:同樣大小的馬鈴薯,重量越重,其水分、營養保存得更好。
確認是否發芽:不能購買已經發芽的馬鈴薯,發芽後的馬鈴薯具有毒性。
看大小:馬鈴薯大小不是越大越好,過大的很有可能是因為生長時間過長,吃起來纖維也比較粗一些。
保存:
可以用透氣的網袋把馬鈴薯放在一起,放在家裡背光的通風處。
馬鈴薯不能與番薯存放在一起,否則容易長芽。在馬鈴薯袋子裡,放一個蘋果,可以控制馬鈴薯出芽。
要隨時去除病、爛的不良薯塊。
注意事項:
凡腐爛、黴爛或生芽較多的馬鈴薯,因含過量龍葵素,極易引起中毒,一律不能食用。
很多人經常把切好的馬鈴薯片、馬鈴薯絲放入水中,去掉過多的澱粉以便烹調,但注意不要泡得太久,而致使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的流失。
禁忌人群:馬鈴薯澱粉含量高,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適宜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尤適宜低蛋白飲食的腎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食用。馬鈴薯是所有充飢食物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每天多吃馬鈴薯,可以減少脂肪攝取,讓身體把多餘脂肪漸漸代謝掉,因此,適合減肥人士食用。
食材搭配:
預防高血壓、防止老化:馬鈴薯+綠茶/小黃瓜/蛋黃/奇異果
預防胃潰瘍、防止肥胖:馬鈴薯+大白菜/桃子/香蕉/蜂蜜
緩和疼痛、預防便秘:馬鈴薯+檸檬/草莓/菠菜/綠花椰菜
增強體力、消除疲勞:馬鈴薯+醋/雞肉/鰹魚/牡蠣
食譜:
健脾養胃、防癌抗癌:瘦肉燜馬鈴薯
養顏抗衰、清熱解毒:清燉番茄馬鈴薯拉麵
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馬鈴薯燉油豆腐
開胃、降低血壓:陳醋馬鈴薯絲
清火排毒、益氣補血:馬鈴薯燒苦瓜
提神健腦、增強免疫力:馬鈴薯玉米湯
增強免疫力、加強抵抗力:馬鈴薯稀飯
開胃增食、增強免疫力:香煎馬鈴薯片
健康知識:
解毒消腫、和胃健中。馬鈴薯塊莖水分多、脂肪少、單位熱量低,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維生素B群是蘋果的4倍,各種礦物質含量均比蘋果高,營養成分非常全面,人只靠馬鈴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維持生命和健康,在歐美國家,馬鈴薯已經稱為第二主食。
作為一名健康管理師,在這裡我主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吃和動,以及相關的食譜。沒有完美的食物,只有完美的搭配,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食物多樣,營養均衡,適度運動,充足睡眠,願您及家人身體健康!平安!快樂!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