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為何存在?私心何以滋長?人非聖人,要求所有人都大公無私,過於理想;一般人有點私心,在所難免,可以通過道德來規範。但作為共產黨員,公私之分絕不是小事,不僅關乎黨員是否合格,而且關乎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水平。」在新出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面面觀》中,作者顧保國這樣寫道。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面面觀》於2019年4月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問世。作者顧保國,復旦大學政治學碩士、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後,現任紅旗文稿雜誌社社長。長期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宏觀經濟理論、現代企業理論等領域,對於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展開了深刻的論述。
顧保國表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面面觀》一書旨在引導黨員幹部學風文風會風,改進工作作風,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擔當、敢于堅持原則,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堅決抵制腐敗行為,保持優良的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正把心思用幹事創業上。
本書緊緊圍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表現即脫離群眾、強迫命令式、事務主義、官老爺、不老實、不負責任、好人主義、懶漢式、人浮於事、文牘主義、特殊化、擺官架子、自私自利、爭名奪利、不團結、搞宗派等展開論述,深刻剖析了黨員幹部群眾身邊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以及其存在的危害、產生的原因,並提出了有針對性的預防和處理對策。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提供了豐富的典型案例並進行深刻剖析,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例如,書中強調:一段時間以來,「偶遇」新聞頻現。有人「偶遇」領導幹部乘地鐵、坐公交車,有人「不經意」得知領導幹部下鄉調研自帶方便麵。偶爾一次不足為怪,但「偶遇」成風則令人起疑。一些領導幹部製造「偶遇」新聞,無非是想宣揚自己低調、務實、節儉,彰顯轉作風見成效,但「偶遇」太多、刻意作秀卻洩露了秘密。事實上,有的領導幹部從請人給自己代寫文章到頻頻製造「偶遇」新聞,不論宣揚的手法怎麼變,給自己造勢的意圖沒有變,沽名釣譽之心沒有減。誠然,「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原本無可厚非,關鍵是如何對待名利。對於普通人來說,名利心重些,無非世俗市儈一些。但對領導幹部而言,沉溺於追名逐利,醉心於沽名釣譽,就無異於打開「潘多拉」盒子,萬般惡事多因此而起。
該書既可以作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點讀物,也可以作為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警示教育的指導用書,同時以此書獻禮並迎接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