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中體型最小的鳥,以花蜜為食,雄性從不撫養後代

2020-12-05 每日學堂

人類曾幻想像天空飛翔的鳥兒一樣,能擁有一雙翅膀,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人類為此想盡辦法利用工具,讓自己能像鳥兒一樣飛翔。在大自然中,鳥的種類繁多,他們都有同樣的能力,那就是能在空中「飛」!今天給大家講的主角是鳥類中體型最小的一種,蜂鳥。

蜂鳥?是長得像蜜蜂的鳥嗎?當然不是,它之所以會被稱為蜂鳥,是因為它的體型非常的小,體長在6-12釐米之間,體重不足2克,飛行的時候會發出嗡嗡嗡的生意。

細長嘴蜂鳥

蜂鳥的鳥喙(鳥的嘴巴)又細又長,舌頭更是伸縮自如,是鳥類中鳥喙最長的存在。蜂鳥主要以吸食花蜜為主,偶爾也會捕抓小型昆蟲為食 。薄而細長鳥喙,能輕而易舉地伸進花蕊間,為蜂鳥吸食花蜜提供了最好的條件。鮮花種類也相當複雜,為了能更好地吸食花蜜,蜂鳥種族也演化了許多不同的鳥喙形狀,為的就是能更好地吸食花蜜。與其他鳥類相比,蜂鳥的腿更為短小。

翅膀頻率首據第一

鳥兒都有一雙翅膀,它們揮動翅膀利用反作用力的原理,將自己送上空中。如果揮動翅膀就能在天空中飛翔,人類是否也能通過工具給自己裝上一雙大翅膀,這樣不是可以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飛翔了嗎?當然不行!想要利用反作用力達到飛行,鳥類每秒揮動翅膀3-8次才能讓它們飛起來,這樣的頻率人類目前還做不到。

蜂鳥雖然體型是鳥類中最小的,但它扇動翅膀的頻率是鳥類中的「Number 1」,每秒可揮動翅膀50次以上。這樣的揮動頻率,堪稱鳥類中的戰鬥機。蜂鳥不但揮動翅膀的頻率是最快的,它飛行的方式也是最特別的。蜂鳥在覓食花蜜的時候,能將自己懸浮在半空,長時間的保持不動。甚至可以做到前、後、上、下、左、右方向的自由移動,這也是蜂鳥與其他鳥類不同的區別。

什麼地方能找到蜂鳥

蜂鳥大多棲息在有大量花卉與花蜜的地方,他們的鳥巢會築建在與花卉相距不遠的灌木叢、樹枝等地方。蜂鳥對紫光比較敏感,對於鮮豔的顏色會有很重的好奇心,往往會被一鮮豔的植物吸引過去。所以在花叢和鮮豔的植物周圍,能經常看見它們的足跡。

想要尋找蜂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蜂鳥在休息的時候心跳頻率高達500-600次,飛行的時候每分鐘超過1000次。高速的新陳代謝與飛行覓食的消耗,使得蜂鳥70%的時間都在休息,只有在黎明和傍晚的時間才是它們出來覓食的高峰期。所以想要尋找蜂鳥的時間,一是在黎明,二是在傍晚。

蜂鳥的求偶方式

求偶,是指尋求異性,尋求伴侶。鳥類的求偶是方式也各種多變,有通過優美的叫聲、美麗的舞蹈、羽毛色彩的展示等方式表達自己對異性的喜愛,用形體語言感動異性,博取異性的認可。

蜂鳥的求偶方式略有不同,雄性蜂鳥求偶時,會展示自己的飛行技巧。在距離雌鳥30米的空中努力的表演飛行特技,偶爾是俯衝下來,飛向雌鳥的身邊再緩緩地升起,一般會重複多次,直到雌鳥同意或是飛離為止。

養兒育女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蜂鳥每年可繁殖兩次。但雄鳥從來不會參與築巢和贍養後代的事情,撫養後代一般由雌鳥擔任,它們僅在繁殖期與多隻雌鳥互動。雄鳥的這種行為,堪稱鳥界「陳世美」。蜂鳥互動之後,雌鳥一般會產卵2枚,產卵的時間會間隔48小時左右;如果你發現有些鳥巢的卵不止2枚,這只能說明有個別的雌鳥產卵時沒有找對自己的鳥巢。

蜂鳥的孵卵期為15-20天,養育幼鳥的時間為22-27天。剛剛孵化出來幼鳥比較脆弱,全身沒有毛髮,眼睛也不能睜開,對於自身的溫度無法自行調節,每隔兩小時左右就要餵食一次。哺育10天左右的時間,幼鳥的羽毛會生長出來,這時就能自行控制身體的溫度。

人工飼養的蜂鳥要比野生蜂鳥的壽命更長,人工飼養,能使它們的壽命高達17年,比野生蜂鳥還要長壽5年左右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布穀鳥從不築巢,繁殖後代的方式是「借巢生蛋」,管生不管養?
    動物世界中,會出現這樣的一種奇異現象,其它鳥類會撫養和餵食小布穀鳥,這是為何?布穀鳥從不築巢,繁殖後代的方式是「借巢生蛋」,管生不管養?這簡直就是鳥類中的奇葩......布穀鳥的叫聲對於英國來說,是非常著名的,詩人稱之為「漂泊之音」。 它的叫聲是春天到來的預示,是鄉村生活的圖騰,它也被人稱為騙子或是盜賊。
  • 荊州首次拍到「亞洲蜂鳥」 為中國境內體型最小的鳥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張明泉 通訊員東籬)曾被稱作中國境內體型最小的鳥——叉尾太陽鳥昨日,意外拍攝到該鳥的荊州市觀鳥協會會員萬述軍告訴記者,這是在荊州首次發現的新鳥種。  萬述軍所在的荊州市觀鳥協會,兩年前承接了對松滋洈水、環荊州古城等國家溼地公園的野生鳥類資源調查。上月18日,萬述軍等4名觀鳥協會會員,前往松滋洈水國家溼地公園,觀察拍攝鳥類。
  • 鳥類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遷徙奇蹟
    為了尋找最理想的生存環境,許多鳥類都會隨季節的變化而進行遷徙,這種鳥被稱為候鳥。候鳥如同超級英雄一樣,有著不可思議的耐力、速度和生存技巧。那麼,讓我們來看看鳥類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遷徙奇蹟吧。斑尾塍鷸是目前已知鳥類中不停歇長距離飛行的世界冠軍。更令人欽佩的是,它們在遷徙的途中還不需要進食。目前,科學家跟蹤到的最長記錄是由一隻雌性斑尾塍鷸花了超過9天創造的,它從阿拉斯加的繁殖地不停歇地飛到紐西蘭北部的越冬地,全程為11680千米。斑尾塍鷸通常會在沼澤地區、河流附近和靠近水域的林地覓食。它們的棕色和灰色的羽毛,可以幫助它們在泥灘和沼澤中偽裝。
  • 「殺手」布穀鳥:借窩產子、讓別的鳥替養後代,不怕被發現?
    布穀鳥,從不築巢,但會「鳩佔鵲巢」。它們會將蛋下到其它鳥窩裡,並吃掉巢穴裡的蛋。而剛出生的小布穀鳥,與生俱來的本領就是殺死窩中的其它雛鳥。但在演變過程中,後代越來越懶於築巢,也越來越缺乏父母的責任感。但這樣,反而會讓它們在多個巢穴,產下更多的蛋。這個成功的騙局,也會傳遞給下一代。但是,布穀鳥如何欺騙其他鳥類,讓它們心甘情願撫養別人的孩子呢?
  • 寵物小課堂: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鳥,也是唯一可以倒著飛翔的鳥類!
    這一期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世界上最小的鳥——蜂鳥。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話題是否感興趣呢?你們的小編蕾蕾又如期的和大家見面了,大家有沒有想我啊?我們談到鳥類的時候,總是喜歡用強壯、美麗去形容。然而這一期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最小的鳥,並且這個鳥有一個獨特的絕技,那就是逆向飛行。它們以這種獨特的飛行方式,向大自然表達著這份輕盈和喜悅的能量。
  • 如果鳥媽媽意外死亡,雛鳥怎麼辦呢?
    對於雄性或者夫妻雙方撫養子女的鳥類來說,鳥媽媽如果意外身亡,另一半會承擔起獨自撫養後代的人任務,但是對於雌性獨自撫養子女的鳥類來說,鳥媽媽死亡,就意味孩子要自生自滅了。下面,我們來看幾種不同鳥類撫養孩子的不同方式。典型的夫妻雙方共同撫養後代的鳥類鳥是鳥綱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用後腿行走、前腿進化為翅膀、身上大都被羽毛覆蓋的溫血卵生脊椎動物。
  • 地球上最小的溫血動物,它們的體型就像昆蟲一樣小!僅有2-3克
    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溫血動物,生活在美洲大陸的原始森林中,體重只有2-3克。蜂鳥能像蜜蜂一樣連續快速地拍打翅膀。同時,它發出嗡嗡聲。它個頭小,看起來像一隻在空中飛行的大黃蜂,所以人們叫它「蜂鳥」。與其他鳥類相比,蜂鳥有兩個非常獨特的特點:一是可以在空中一邊吮吸花蜜一邊飛行,二是可以通過變形喙來捕捉飛行的昆蟲。
  • 體型最小的鳥,蜂鳥!採蜜的本事不輸蜂蜜
    蜂鳥,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鳥類。別看蜂鳥的體型小,但它卻身懷絕技,是不折不扣的飛行高手。蜂鳥的飛行速度特別快,有的蜂鳥每小時能飛行110千米。蜂鳥之所以被人們稱之為蜂鳥,是因為蜂鳥扇動翅膀的速度特別的快,人眼根本就看不清,只能聽到一陣陣像蜜蜂飛行時一樣的「嗡嗡」聲,所以人們稱它們為「鳥種之蜂」,蜂鳥。蜂鳥的體重約為2克,其中最大的巨蜂鳥的體重也只有20克左右。人們常說個子小就吃得少,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蜂鳥的體型雖小,但食量卻非常的驚人。
  • 廣東省內體型最大的鳥類,竟然是它!
    、最小的鳥類了解廣東省鳥、廣州市鳥!東方白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大型涉禽雄鳥體重3950-4350克,體長119-128釐米雌鳥4250-4500克,雌鳥111-121釐米常在沼澤、溼地、塘邊涉水覓食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
  • 杜鵑鳥的名字雖然好聽,但其巢寄生的繁殖後代行為很令人不齒
    看到這個鳥巢中,這些鳥蛋中有一個大小不一,而且顏色也不一樣,是不是會覺得難道這鳥蛋變異了?
  • 【圖】世界上最珍稀的十種鳥:神出鬼沒的鳥類它居然排名第二!
    (虎皮鸚鵡)最近發表在《生物學進展》的一項研究列出了100種世界上最瀕危、最獨特的鳥類,其中包括以屍體為食、有特別的「斬首」技巧的禿鷲、能在胸前吹出一個「氣球」的軍艦鳥和世界上最強壯的鸚鵡由耶魯大學、西蒙佛雷澤大學和倫敦動物學會主持的這項研究總共分析了9993種現存的鳥類,鑑定了它們親緣物種的數量(數量越少意味著它們的演化特異性越高),以及它們在野外生存中面臨的危險。這一研究在相關領域尚屬首次,研究公布了那些最急需我們投入精力保護的鳥類。
  • 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迄今最小恐龍 與現存最小鳥類蜂鳥相當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外科學家通過合作研究,在緬甸北部一塊約有9900萬年歷史的琥珀中發現迄今最小恐龍,大小與現存最小的鳥類蜂鳥相當。論文描述了一種像鳥一樣的恐龍新物種,研究人員通過保存在琥珀中一塊微小的像鳥頭一樣的顱骨將其鑑定出來,該顱骨保存完整,喙後長度僅7.1毫米。
  • 它是鳥類中有名的金嗓子,因叫聲婉轉多變,被譽為中國第一籠鳥
    百靈的食性比較複雜,春天吃嫩草芽、雜草、以及各種草籽等,夏秋主要以昆蟲為食,冬天則是吃穀類食物,有時也會吃昆蟲及蟲卵。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百靈鳥是益鳥,從不危害農作物。其中產於蒙古草原的百靈稱為關外品種,產於河北北部的百靈稱為關內品種,百靈因產地不同,品質有很大的差別,沙百靈和鳳頭百靈多見於北方地區,而蒙古百靈則最受養鳥者歡迎,以至於被稱為「中國第一籠鳥」,其體型大,壽命長,可活20-30年。
  • 杜鵑鳥真的把自己的卵產在其他鳥的巢裡,之後就不管不問了嗎?
    「鳩佔鵲巢」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成語,但是,你可能不會想到,在自然界中「鳩佔鵲巢」的戲碼經常的上演,尤其是在鳥類之中。不過,通常在鳥類中發生的「鳩佔鵲巢」行為,並不是一種鳥搶奪了另一種鳥的巢,而是一種鳥會將卵直接產在另一種鳥的巢中,讓別的鳥孵化、餵養自己的後代,而自己成了「甩手掌柜」,它們「只管生不管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杜鵑科和鶯科下的幾種鳥類了。
  • 世界上現存的會飛的鳥類中,體型最大的是什麼鳥?
    在很多地方的公園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老大爺領著一個鳥籠在公園裡遛彎,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鳥可不是在鳥籠中的小鳥,我們要說的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一種鳥類,同時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會飛行鳥類中,體型最大的鳥類,擁有著「海島之王」美譽的信天翁。信天翁屬鳥綱,當然了這裡的信天翁並不是指某一種鳥類,它是信天翁科所有鳥類的一個統稱。
  • 再力花,花蜜鳥的最愛
    復總狀花序,花小,紫堇色。全株附有白粉。花柄可高達2米以上。再力花是一種水生植物,開花比較有觀賞價值。每年的夏天,再力花開放,美麗的花兒散發出清香,就會吸引著太陽鳥、黃腹花蜜鳥、繡眼、等鳥兒來這裡吸蜜。
  •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18種很罕見,很美妙的鳥類,你見過幾種?
    ,那就是它的眼睛是紅色的,真的可以說它是鴿類中最漂亮的「美女」,當然它的體型是非常大的,幾乎能長到和火雞一般大小,能長到7-8斤。這種鳥類要生活在食物比較充足的地方,主要以各種植物種子、野草、昆蟲為食,現在已經很少了,主要還分布在印度尼西亞。  三、大軍艦鳥
  • 鳥類之最:鳳尾綠咬鵑
    不過,鵑類僅杜鵑亞科和雞鵑亞科才是寄生者,只佔鵑類非常小的比例,大多鵑類都是自食其力築巢撫養子女。,也叫格查爾鳥,是世上最漂亮的鳥類之一,也是世上羽毛最長的鳥。鳳尾綠咬鵑個頭不大,外形極為華麗,還長著長長的尾羽,一身奇異的打扮讓這種美洲熱帶鳥類成為國際最漂亮的鳥種之一。
  • 鴨子的「鳥事」與交配
    97%鳥類交配時依靠集排洩和繁殖功能於一體的「洩殖腔」。交配的時候兩個洩殖腔對準、然後射精,一眨眼就結束了。一部分雄性鳥類不具備可以延伸、插入的陰莖,比如公雞;另外一部分鳥類具有發達的「假陰莖」,平時「縮陽入腹」,交配的時候彈射而出完成射精,整個過程只有三分之一秒,比如鴨子。下面我們先聊聊鴨子的「鳥事」。
  • 世界大了,什麼鳥都有;十四個鳥類趣知識
    (極樂鳥求偶炫耀)而相反,這些鳥類中的雌鳥是不需要競爭贏得雄性的,它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在危險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產下幼仔並把它們帶大。這時候,灰暗的保護色無疑是更好的選擇。(蜂鳥跟漂泊信天翁擁有橢圓形和非對稱形蛋,具有更強的飛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