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曾幻想像天空飛翔的鳥兒一樣,能擁有一雙翅膀,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人類為此想盡辦法利用工具,讓自己能像鳥兒一樣飛翔。在大自然中,鳥的種類繁多,他們都有同樣的能力,那就是能在空中「飛」!今天給大家講的主角是鳥類中體型最小的一種,蜂鳥。
蜂鳥?是長得像蜜蜂的鳥嗎?當然不是,它之所以會被稱為蜂鳥,是因為它的體型非常的小,體長在6-12釐米之間,體重不足2克,飛行的時候會發出嗡嗡嗡的生意。
細長嘴蜂鳥
蜂鳥的鳥喙(鳥的嘴巴)又細又長,舌頭更是伸縮自如,是鳥類中鳥喙最長的存在。蜂鳥主要以吸食花蜜為主,偶爾也會捕抓小型昆蟲為食 。薄而細長鳥喙,能輕而易舉地伸進花蕊間,為蜂鳥吸食花蜜提供了最好的條件。鮮花種類也相當複雜,為了能更好地吸食花蜜,蜂鳥種族也演化了許多不同的鳥喙形狀,為的就是能更好地吸食花蜜。與其他鳥類相比,蜂鳥的腿更為短小。
翅膀頻率首據第一
鳥兒都有一雙翅膀,它們揮動翅膀利用反作用力的原理,將自己送上空中。如果揮動翅膀就能在天空中飛翔,人類是否也能通過工具給自己裝上一雙大翅膀,這樣不是可以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飛翔了嗎?當然不行!想要利用反作用力達到飛行,鳥類每秒揮動翅膀3-8次才能讓它們飛起來,這樣的頻率人類目前還做不到。
蜂鳥雖然體型是鳥類中最小的,但它扇動翅膀的頻率是鳥類中的「Number 1」,每秒可揮動翅膀50次以上。這樣的揮動頻率,堪稱鳥類中的戰鬥機。蜂鳥不但揮動翅膀的頻率是最快的,它飛行的方式也是最特別的。蜂鳥在覓食花蜜的時候,能將自己懸浮在半空,長時間的保持不動。甚至可以做到前、後、上、下、左、右方向的自由移動,這也是蜂鳥與其他鳥類不同的區別。
什麼地方能找到蜂鳥
蜂鳥大多棲息在有大量花卉與花蜜的地方,他們的鳥巢會築建在與花卉相距不遠的灌木叢、樹枝等地方。蜂鳥對紫光比較敏感,對於鮮豔的顏色會有很重的好奇心,往往會被一鮮豔的植物吸引過去。所以在花叢和鮮豔的植物周圍,能經常看見它們的足跡。
想要尋找蜂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蜂鳥在休息的時候心跳頻率高達500-600次,飛行的時候每分鐘超過1000次。高速的新陳代謝與飛行覓食的消耗,使得蜂鳥70%的時間都在休息,只有在黎明和傍晚的時間才是它們出來覓食的高峰期。所以想要尋找蜂鳥的時間,一是在黎明,二是在傍晚。
蜂鳥的求偶方式
求偶,是指尋求異性,尋求伴侶。鳥類的求偶是方式也各種多變,有通過優美的叫聲、美麗的舞蹈、羽毛色彩的展示等方式表達自己對異性的喜愛,用形體語言感動異性,博取異性的認可。
蜂鳥的求偶方式略有不同,雄性蜂鳥求偶時,會展示自己的飛行技巧。在距離雌鳥30米的空中努力的表演飛行特技,偶爾是俯衝下來,飛向雌鳥的身邊再緩緩地升起,一般會重複多次,直到雌鳥同意或是飛離為止。
養兒育女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蜂鳥每年可繁殖兩次。但雄鳥從來不會參與築巢和贍養後代的事情,撫養後代一般由雌鳥擔任,它們僅在繁殖期與多隻雌鳥互動。雄鳥的這種行為,堪稱鳥界「陳世美」。蜂鳥互動之後,雌鳥一般會產卵2枚,產卵的時間會間隔48小時左右;如果你發現有些鳥巢的卵不止2枚,這只能說明有個別的雌鳥產卵時沒有找對自己的鳥巢。
蜂鳥的孵卵期為15-20天,養育幼鳥的時間為22-27天。剛剛孵化出來幼鳥比較脆弱,全身沒有毛髮,眼睛也不能睜開,對於自身的溫度無法自行調節,每隔兩小時左右就要餵食一次。哺育10天左右的時間,幼鳥的羽毛會生長出來,這時就能自行控制身體的溫度。
人工飼養的蜂鳥要比野生蜂鳥的壽命更長,人工飼養,能使它們的壽命高達17年,比野生蜂鳥還要長壽5年左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