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陝哲羅鮭是近幾年圈子裡最熱門的一條魚,肉食,體重可達七八十斤,有『水中老虎』之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所長杜軍表示,這次是四川首次放流川陝哲羅鮭,在全國範圍來說幾乎也沒有先例。27日上午,四川省2020年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暨珍稀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啟動儀式在雅安市蘆山縣寶盛鄉中壩村拐子沱庫區舉行,十餘萬尾魚扭動著身體,湧進了庫區碧水中。
「今天放了60餘尾川陝哲羅鮭,還有十餘萬尾齊口裂腹魚等。」四川省水產局漁政處處長張志英指著袋中約手掌長的魚介紹說,這次放的川陝哲羅鮭是2018年出生的,體長十釐米左右,是野生川陝哲羅鮭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產下的子一代。齊口裂腹魚就是大家俗稱的「雅魚」。目前人工養殖的野生川陝哲羅鮭的食物就是它。
為何選在該處放流?張志英表示,該處之前就是川陝哲羅鮭主要分布的區域之一,後來因為水電開發等人為活動幹擾逐漸消失。目前該區域既有庫區,也有天然河段,長度大約在20公裡。「川陝哲羅鮭比較喜歡急流,這裡也有,比較適合其生長」,同時這次放流的兩三釐米的雅魚幼魚,也為其提供了較為充足的食物。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