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學家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上取得新進展
科技日報合肥11月30日電(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郭國平課題組與合作者及本源量子計算公司等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課題組在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的基礎上,開發新型譜學方法系統表徵了兩量子比特間耦合模式的演化。該研究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國產綜合性旗艦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半導體量子點由於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與現代半導體工藝技術兼容的優點,是量子計算的重要候選載體之一。
-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
原標題: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方面取得進展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
-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全新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有望實現多量子比特...
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郭光燦團隊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並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該研究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國產綜合性旗艦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
「中國科學報」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研究取得新進展
隨著量子計算的發展,近年來半導體量子比特的性能大幅提升。業界普遍認為至少百位以上的量子比特,才能讓量子計算的優勢充分顯現,實現多量子比特集成與擴展逐漸成為研究人員的攻關目標。其中,利用微波諧振腔中的光子作為媒介實現比特間相互作用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擴展方式之一。
-
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探索全新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
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聯合研究團隊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聯合研究團隊在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的基礎上,開發新型譜學方法系統表徵了兩量子比特間耦合模式的演化。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
-
本源量子與合作者在半導體量子晶片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郭光燦團隊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並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
-
國內團隊探索全新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
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聯合研究團隊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聯合研究團隊在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的基礎上,開發新型譜學方法系統表徵了兩量子比特間耦合模式的演化。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該研究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國產綜合性旗艦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半導體量子、雙黑洞吞噬恆星、第三代甲醇...
——新華網 2 我國科學家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上取得新進展 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郭國平課題組與合作者及本源量子計算公司等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半導體量子、雙黑洞吞噬恆星、第三代甲醇制烯烴、重型燃氣輪、飛蛾翅膀
——新華網2我國科學家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上取得新進展,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課題組在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的基礎上,開發新型譜學方法系統表徵了兩量子比特間耦合模式的演化。該研究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國產綜合性旗艦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
36氪首發丨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中網投領投數...
本源量子研發專家團隊由量子計算院士和科技部超級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組成,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均為中科院計算機、物理領域博士,囊括了中國大部分量子計算人才,公司研發人員佔比超過75%,團隊成員以90後為主。目前總部位於合肥高新區,在成都和深圳設有分支機構。本源量子在量子計算機、量子晶片、量子測控、量子軟體、量子云領域均有部署。
-
量子技術的新一步:科學家通過化學方法合成量子比特
量子比特,或量子位,通過利用稱為量子疊加的現象來工作。傳統計算機使用經典比特測量值1或0,而量子計算機使用可以同時為1和0的量子比特。量子比特具有利用量子力學奇異特性的能力,是潛在的改變世界的技術,例如功能強大的新型計算機或超精密傳感器的基礎。量子位通常由與我們日常電子產品相同的半導體材料製成。
-
迄今「最安靜」半導體量子比特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劉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先進材料》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們研製出了迄今「最安靜」——噪音最低的半導體量子比特,為進一步研製出大規模糾錯量子計算機奠定了基礎。為使量子計算機執行有用的計算,由量子比特編碼的量子信息的精確度必須儘量達到100%。
-
...量子、雙黑洞吞噬恆星、第三代甲醇制烯烴、重型燃氣輪、飛蛾翅膀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半導體量子、雙黑洞吞噬恆星、第三代甲醇制烯烴、重型燃氣輪、飛蛾翅膀 2020-12-0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半導體量子晶片研究再現"黑科技"
記者1月2日從中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郭國平研究組,最近在半導體量子晶片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他們創新性地引入第三個量子點作為控制參數,在保證新型雜化量子比特相干性的前提下,極大地增強了雜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 由於固態系統環境複雜,量子比特的超快操控與長相干往往不可兼得。
-
本源量子與中科大合作在半導體量子晶片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記者今天從合肥本源量子公司了解到,本源量子與中科大郭光燦團隊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並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
-
學術頭條:迄今「最安靜」半導體量子比特,中美科學家研發新型電極...
在此行進路線中,存在一枚直徑約為30釐米的巖塊,「玉兔二號」月球車將利用紅外成像光譜儀擇機對該石塊進行光譜探測。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 即將迎來新一輪高密度發射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何新進展
北京量子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謝心澄院士,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海青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常凱院士等專家參加大講堂活動,圍繞量子物態調控、量子計算與模擬技術、量子網絡與量子信息系統技術等方面分享了量子科技前沿的新進展,研討了量子科技發展的新思路。
-
本源量子獲數億元A輪融資 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
近日,高新區企業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主要為政府基金,由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領投,國新基金、中金祺智、建銀國際、成都產投等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量子計算機研製,量子晶片、量子測控等核心技術攻關、產品開發。此前,本源量子曾獲合肥高新區產業基金及中科創星等機構天使輪投資。
-
量子聲學新進展:利用聲子晶體,簡化混合聲動力裝置結構
聲子晶體的實現方法是在石英表面上添加狹窄的金屬條帶,這種人造原子或金屬物體又與微波傳輸線相互作用。在工程層面來講,傳輸線是一種負責將能量從一個點傳輸至另一點的連接器。科學家使用此裝置將具有不同性質的兩個自由度(即聲與電磁)同單一量子物體耦合起來。使用在人造原子上傳播的電磁波的散射光譜,研究人員即可看到聲子晶體的聲模。
-
未來暢想:如何實現100萬個量子比特的糾纏和量子計算
我們可以看看超導量子計算的發展史:2000年左右,第一個超導量子比特研製成功;然後經過15年左右的發展,2014年左右,超導量子計算處理器做到了10比特水平;又經過近5年的發展,到2019年,超導量子計算處理器做到了50比特水平。從這可以看出,要做到一百萬個比特是極具挑戰的事情,超導量子計算的發展還在很初步的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