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何新進展

2020-11-09 光明日報

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北京市政府主辦的「量子科技學術前沿專家創新大講堂」日前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量子院」)舉行。北京量子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謝心澄院士,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海青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常凱院士等專家參加大講堂活動,圍繞量子物態調控、量子計算與模擬技術、量子網絡與量子信息系統技術等方面分享了量子科技前沿的新進展,研討了量子科技發展的新思路。

我國在量子科技若干領域處於國際引領位置

一個國家量子科技研究的實力,取決於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和人才隊伍。薛其坤院士介紹,2017年底,北京市聯合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成立了北京量子院。

「圍繞量子科技前沿方向,北京已經聚集了一大批量子科技領域的高精尖人才。」北京量子院成立三年來,已在全球招聘全職科研人員150餘人,組建了10餘個科研團隊,初步完成了微納加工和綜合測試兩個平臺的建設,我國在若干領域已處於國際引領位置。

當前,北京的量子科技有哪些主要研究方向?薛其坤說:「主要是量子物態、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材料與器件、量子精密測量等五大研究方向。今後北京量子院還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進一步聚焦具有重大應用前景的原創性基礎研究。」

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一大批原創性成果

我國科學家在量子科技若干領域處於國際引領位置,特別是基礎研究領域,近年來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謝心澄院士介紹他的團隊研究「拓撲半金屬中的三維量子霍爾效應」:「我們研究了外爾半金屬中的三維量子霍爾效應,並闡明了邊緣態的完整圖像。我們的工作,揭示了外爾半金屬中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的新穎邊緣態的本質。」

「竊聽不動,量子直通!」清華大學龍桂魯教授的團隊報告了他們的量子直接通信研究進展,「量子直接通信是我們在2000年原創性提出的阻止竊聽的新型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直接利用量子態傳輸秘密信息。北京量子院、清華大學聯合團隊最近成功研製了實用化的量子直接通信樣機,實現了10公裡光纖4kbps的量子直接通信。」

量子科技是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很多人對量子科技的原理和應用不了解,表示懷疑。常凱院士介紹:「以半導體量子結構的自旋軌道耦合效應為例,在過去20年中展現了許多新奇的物理現象,並部分實現了器件應用。它不僅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同時也是探索量子效應的絕佳實驗平臺,它可以把維度效應(或稱納米結構)、關聯效應和能帶拓撲性質結合起來,研究這些效應相互影響導致的新量子相和量子效應。」

量子計算研究有哪些進展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量子計算機更是各國科學家研發的熱點,中國的量子科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

北京大學王健教授介紹:「近年來,量子計算機的研製已成為量子科技前沿的焦點和量子超越的核心方向。當前量子計算研究的核心難題是量子比特很難規模化地擴展。探索對環境擾動不敏感的拓撲量子計算,就成為解決這一困境的重要途徑。我們的研究組與合作者在高溫超導薄膜表面有新發現,首次揭示了二維高溫超導體中的一類拓撲線缺陷端點處的零能激發,將馬約拉納零能模和拓撲量子比特的研究溫度提升了一個數量級,具有單一材料、較高工作溫度和零外加磁場等優勢,為進一步實現可應用的拓撲量子比特提供了一種方案。」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範桁說:「超導量子計算發展迅速,由於其高可擴展性,是科研機構和高科技公司主要採用的量子計算技術路線之一。我們最近關於超導量子計算的研究取得系列進展,包括超導量子模擬多體物理,量子機器學習,多比特量子態製備等。目前國內外團隊瞄準低噪音中等規模量子計算這個目標,預計今後幾年會湧現出系列成果,而在中短期內實現超導量子計算應用方面的正反饋,將可支持量子計算的持續發展,最終實現量子計算從科學研究到實用化的跨越。」

北京量子院副研究員裴天介紹:「要構建包含百千萬物理比特的通用量子計算機,現有的技術和體系很難在設計、工藝以及運行環境的兼容性上同時滿足要求。使用量子點束縛電子作為量子比特的載體早在22年前就被提出,隨著加工和生長技術的進步,此方向近年來取得了快速發展。通過使用核自旋為0的四族材料可以基本消除材料中磁噪聲的幹擾,從而獲得高性能的自旋量子比特。與傳統集成電路高度兼容、可工作在較高溫度等特性,使得此方案在構建通用量子計算機方面極具潛力。」

(本報記者 袁於飛)

相關焦點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新進展了?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量子計算機更是各國科學家研發的熱點,中國的量子科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 什麼是量子 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
  • 量子科技掀起前沿技術新浪潮
    王伯根教授介紹,依託於包括物理學院、現代工學院、電子學院等在內的大物理學科,南京大學在量子科技研究方面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前瞻性的戰略布局,是國內最早的兩個量子調控研究基地之一,目前已在拓撲物態研究、高溫超導電性、人工微結構的量子調控、原子製造、量子材料類腦智能硬體、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量子精密測量、量子材料等多個量子科技的前沿領域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創性成果
  • 量子科技前沿科普——量子計算機的「奧秘」是什麼?丨湘聲大講堂
    12月4日,一則好消息刷屏朋友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而今天下午,在湖南省政協機關三樓會議室,「量子」也成為大家熱議的內容——量子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分別是什麼?
  • 我國科學家研究量子精密測量獲重要進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近期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3個參數達到海森堡極限精度的測量,測量精度比經典方法提高13.27分貝。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進展》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南方科技大學項曉東課題組在量子弛豫時間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講席教授項曉東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量子弛豫時間的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of Quantum Relaxation Time
  • 【解放軍報】我國科學家研究量子精密測量獲重要進展
    新華社合肥1月5日電 (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近期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3個參數達到海森堡極限精度的測量,測量精度比經典方法提高13.27分貝。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進展》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量子科技最前沿,我國已甩開歐美
    而由於量子技術對未來科技前沿的主導權影響很大,各技術強國之間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2019年,日本發布《從全球專利地圖看量子技術2.0》,該報告統計了目前量子技術2.0專利的現狀。目前我國已經發射了世界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它承載著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並將首次在空間尺度驗證量子理論的真實性。
  • 量子科技有多神秘?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領域,中國處於什麼位置?
    在上個周末,各大媒體估計都被量子科技這一關鍵詞刷屏,原因是在這個周末,國家再次明確提出,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其實在國家層面而言,對於量子科技,我們早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投入,其中在《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就明確將量子通信列入超前布局的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要求推進量子通信網絡建設,近年來,我國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發展日趨成熟,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在當前晶片、5G等產業受到美國擠壓環境下,量子科技,正成為我國彎道超車的又一賽道。
  • 我國量子通信基礎研究成果豐碩
    其實不僅僅在試驗和應用層面,在基礎研究領域,中國量子通信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並獲得了國際認可。在日前舉辦的「光纖通信50年高峰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壽泰透露,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張軍等和英國牛津大學的同事合作,實驗實現了68Gbps的高速量子隨機數發生器,和此前的最快速率相比提高了一個數量級。相關論文發表於儀器領域權威期刊《科學儀器評論》。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量子力學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量子力學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等開展合作,利用我國「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對一類預言引力場導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論模型進行了實驗檢驗。
  • 我國科學家實現光量子計算新進展,打破谷歌「量子霸權」地位?
    與非網 9 月 9 日訊,量子力學通過百餘年的發展,為解決信息科技的重大問題做好了準備。量子計算機能解決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複雜難題,展現量子優越性。比如,量子計算的計算能力隨著可操縱的量子比特數呈指數增長。
  • 世界科技前沿發展態勢
    宏觀世界大至天體運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微觀世界小至基因編輯、粒子結構、量子調控,都是當前世界科技發展的最前沿,而宏觀和微觀世界的科學研究成果,又會深刻影響和有力推動事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科技進步。我的報告重點從宏觀、微觀、中觀三個層面,介紹當前最新科技前沿和發展態勢。
  •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半導體門控量子點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新刊 |《量子科技》:輸不起的競爭
    量子科技的發展又將給人類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如今,量子科技已成為全球科技大國集中發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算等成為各國競相布局的領域。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了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一時間,量子科技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話題。量子科技為何重要?
  •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近期,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與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研究組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 郭光燦:走在量子光學的最前沿
    雖然非常艱苦,但沒用多久,我國最早的氮分子雷射器就研發成功。1978年,這項成果被評為全國科學大會獎。「這個獎是為了鼓勵大家。事實上,我們的水平實在太低了,只能算『矬子裡面拔將軍』。」研發雷射器的經歷,讓郭光燦認識到,「文革」後百廢待興,國家沒有條件進行大量的科技投入,做實驗研究將難上加難。據此判斷,郭光燦決定轉向理論研究。這成為他學術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量子科技又火了
    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這暗示著繼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後,量子科技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隨後資本市場聞風而動!
  • 量子科技發展的陝西力量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如今,量子科技已成為全球科技大國集中發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從頂層設計、戰略投資到人才培養,全球多國在量子科技領域持續投入。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量子科技在未來不但能使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提高,通信更快,還會使傳感技術更靈敏,信息精度越來越精確。
  • 量子科技賽道,中國處在什麼位置?
    目前,全球量子技術最領先的是美國,近十年來美國每年投入約2億美元用於各細分領域的研究,2018年還幾乎在十年內撥款12.75億美元全力推動量子科技發展。最新動向是在10月7日,白宮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啟用了國家量子協調辦公室的官方網站,同時發布了《量子前沿報告》。
  • 基礎前沿交叉領域2019年進展與趨勢
    基礎前沿交叉領域2019年進展與趨勢[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2020, 42(6): 608-622.在數學及其交叉、物理及其交叉、化學及其交叉、納米科技方面,世界主要國家部署戰略、計劃,對基礎前沿交叉領域的發展進行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