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掀起前沿技術新浪潮

2020-11-26 新華日報

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材料、量子精密測量……在量子科技領域,一場激烈的競賽正在展開。量子科技已成為全球科技大國群雄逐鹿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

究竟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為何如此重要?如何搶抓量子科技發展機遇?記者就此採訪了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王伯根教授以及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溫錦生教授。

近在身邊,量子科技為何如此重要

在19世紀末,經典物理進入黃金時代,經典力學、經典電動力學和經典熱力學構築起了一座華麗而雄偉的物理學大廈,很多物理學家甚至都認為物理學已經接近完美,剩下的工作只是在這座大廈上小修小補——除了盤旋於其上方的兩朵烏云:麥可遜-莫雷實驗與以太漂移說相矛盾,以及黑體輻射理論中的「紫外災難」。

「而恰恰是這兩朵烏雲後來導致了現代物理學大廈的兩大支柱——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的誕生。」王伯根教授介紹說。我們現在都已經知道,量子力學與相對論是二十世紀物理學最重要的兩大進展。自二十世紀初量子力學誕生以來,包括普朗克、玻爾、愛因斯坦等100多位科學家由於量子物理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

量子化是量子力學的主要特徵之一。通俗地說什麼是量子呢?就是當一個物體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單元時,我們就說它是量子化的,並把這個最小單元稱為一個量子。溫錦生教授接著科普說,這個概念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1900年研究黑體輻射時率先提出——能量存在最小單元即「能量子」(量子),它的傳播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除了能量以外,電荷、粒子自旋等物理量也是量子化的。

「量子科技並不是剛剛出現的新學科領域,它的發展已逾百年。」溫錦生教授表示,量子科技並不小眾,距離民眾並不遙遠。「但網絡上的量子眼鏡、量子電磁爐、量子圍巾並不是真正的量子產品,跟量子科技沒有直接關係。」

王伯根教授說,量子科學是區別於經典物理定律,在量子力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重新構建的具有顛覆性的觀察、認識和理解微觀世界的方法和理論。事實上,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已經實現的很多偉大創新,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量子科技的發展。人類對量子科學的認識、發展和運用,催生了資訊時代的核心技術,比如計算機CPU中的電晶體以及雷射、硬碟、衛星定位導航等。「比如基於量子力學原理的巨磁阻效應,讓人類擁有了能夠存儲海量信息的硬碟;量子力學發展所催生的半導體電晶體,造就了今天的計算機、手機;量子力學原理在計時領域的運用,製成了原子級別精度的銫原子鐘,讓人類實現了精準衛星定位;基於宏觀量子現象的超導電性,已發展出核磁共振、磁懸浮列車等產品……」

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也曾表示,量子科技在未來不但會使我們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提高、通信速度更快,還將帶來更靈敏的傳感技術和更高的信息精度。對未來的數位技術,量子力學將從原理上提供支撐並引發新的技術革命,這與傳統技術帶來的漸進性發展截然不同。

「未來10-20年,量子科學的很多應用,可能現在都不能想像。」王伯根教授和溫錦生教授都很肯定地表示。未來,以量子科技作為支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通信的速度與安全、傳感技術的靈敏度與信息精度,都將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基於自旋、超導電性、拓撲物態等受量子力學支配的新奇微觀和宏觀量子現象發展的新型量子器件,將引領新一輪的科技變革與產業革命。例如,傳統半導體工業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期,傳統加工工藝已經逼近量子極限,「過去單位面積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經過2年左右會增加一倍,如今器件尺寸已經很難繼續變小,要從根本上突破,取決於量子基礎理論和量子器件的源頭創新。」溫錦生教授補充說。

前沿掃描,量子科技領域廣闊

量子科技領域十分廣闊,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量子精密測量,以及量子材料、量子調控、量子力學基本原理和物質基本結構等現代物理學及相關交叉學科的多個方面。

王伯根教授介紹,依託於包括物理學院、現代工學院、電子學院等在內的大物理學科,南京大學在量子科技研究方面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前瞻性的戰略布局,是國內最早的兩個量子調控研究基地之一,目前已在拓撲物態研究、高溫超導電性、人工微結構的量子調控、原子製造、量子材料類腦智能硬體、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量子精密測量、量子材料等多個量子科技的前沿領域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創性成果。

「量子通信、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量子材料、量子精密測量等是量子技術目前可以寄予厚望的幾大主要發展方向。」王伯根教授介紹說,在量子通信方面,南京大學祝世寧院士團隊以光學微結構材料近40年的研究積累為基礎,在單光子、雙光子及高維糾纏態的產生和操控方面取得突破,成功製備出高維度量子糾纏光源,對於發展具有更高信息容量和速率的量子信息處理技術具有重要意義。該團隊還將微結構光子集成技術與無人機結合,首次實現了基於無人機的量子糾纏分發實驗,並演示了其在白天、夜晚、雨天等多氣象條件下工作的能力,為進一步發展基於無人機等移動平臺的量子通信網絡打下基礎。此外,南京大學相關團隊還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疊加調控、矽基光量子晶片、超導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以量子材料為例——這是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比如國際上方興未艾的拓撲量子材料領域,就是希望通過找到更多拓撲量子材料,並探究其奇特物性,為構建下一代新器件和新應用提供可能。」溫錦生教授告訴記者,近年來,南京大學萬賢綱教授研究團隊在拓撲物質態探索方面已經實現了從0到1的理論突破,站在了相關研究領域的國際最前沿,將拓撲的概念由絕緣體推廣到金屬體系,開啟了國際上對拓撲半金屬態的研究熱潮,並建立了拓撲量子材料資料庫。

再比如,目前大家都十分關注的我國半導體工業「卡脖子」問題。如果我們能用量子科技實現對物質原子的操控,開發一種全新的原子製造技術,將為我國極端微製造行業提供一條全新的路線,這也是量子科技在未來製造業中的一個擁有廣闊前景的切入點。王伯根教授說,南京大學在原子製造的基礎研究方面富有特色,建設了宏量製備團簇離子新裝置,設計了多種原子尺度的量子器件。

南京大學研究人員還能像「搭樂高」一樣,在原子世界裡將性質迥異的多種二維材料按照不同的順序進行堆垛,製造出自然界並不存在的新型結構材料,設計和實現了多種類腦智能原型器件與系統。這些基於量子材料的類腦智能硬體,可以模擬我們的「眼睛」和「腦迴路」等,將為物聯網、邊緣計算、人工智慧等應用的快速發展提供助力。

「領先」和「短板」,中國都將繼續快進

量子科技對於國計民生、國防安全、社會進步和經濟繁榮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近年來,量子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我國雖然在量子科技方面起步較晚,但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奮起直追,只爭朝夕,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

王伯根教授說,「目前我國在光纖和自由空間量子通信、基於光與冷原子的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針對定位與導航的精密時間測量、量子材料的拓撲物態研究以及基於人工微結構的量子調控等領域已經處於領跑地位。」與此同時,我國在量子科技的不少領域也存在「短板」,比如說核心元器件高端製造設備,極端精密測量設備等方面還亟需加強。

未來,量子科技發展的突破口在哪兒?王伯根教授說,量子科技的發展需要多學科支撐、高技術產業支撐,需要吸納有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的參與。下好量子科技「先手棋」,應大力推動高校、科研單位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打通產業鏈和創新鏈之間的阻隔,提升成果轉化的效率,有效促進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也應進一步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完善評價體系,激發科技隊伍的巨大潛能。

薛其坤也曾表示,對量子科技發展進行部署時,應考慮到產學研協同,考慮到從基礎研究到應用之間的密切結合,這樣可以提高效率,加快研發速度。

科技工作者,應利用好量子科技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共同營造出量子科技發展蓬勃向上、百舸爭流的局面。溫錦生教授說,「我們科技工作者一定要不畏艱難險阻,勇攀科學高峰,加快基礎研究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爭取在量子科技領域再取得一批世界水平的原創成果。」

王伯根教授表示,「接下來我們南京大學將進一步發展人工微結構光場調控在量子信息技術中的應用,在大規模集成光量子晶片方面尋求突破。推進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等方面的實用化進程;在量子材料方面,發現具有更大實用價值的超導、拓撲、自旋電子學等新型材料,進一步開展基於量子力學新原理的量子器件研究,開發更多的先進位造裝備。」

除了著眼於應用的基礎研究,量子科技的研究還將進一步探索微觀物質世界的物理規律。

王伯根教授介紹,由於希格斯粒子賦予了基本粒子以質量,所以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對它的粒子性質開展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宇宙演化和質量起源等重要問題。南京大學研究團隊在希格斯粒子的發現和性質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未來將重點布局雙希格斯粒子產生機制的研究,有望在數年內觀測到雙希格斯粒子的產生,促進人們對於物質基本結構和宇宙早期演化規律的理解。

本報記者 楊頻萍 蔡姝雯

相關焦點

  • 科技周刊薦讀 | 量子科技掀起前沿技術新浪潮;江蘇創新企業數連年...
    精彩試讀>>>  量子科技掀起前沿技術新浪潮  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材料、量子精密測量……在量子科技領域,一場激烈的競賽正在展開。量子科技已成為全球科技大國群雄逐鹿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  究竟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為何如此重要?如何搶抓量子科技發展機遇?記者就此採訪了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王伯根教授以及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溫錦生教授。  量子科技對於國計民生、國防安全、社會進步和經濟繁榮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近年來,量子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
  • 前沿顛覆性技術:量子計算
    從高校教師到帶領博士研究團隊創立企業,這一系列改變的背後,承載著一位科技工作者對於量子計算技術未來的深刻洞察與堅定信心。谷歌、IBM、英特爾和微軟都在持續擴大他們的量子計算研究團隊,國內阿里巴巴、百度、本源量子等一批企業也在飛速成長中。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本源量子) 作為從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孵化出來的企業,是國內量子計算技術領域的先行者。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何新進展
    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北京市政府主辦的「量子科技學術前沿專家創新大講堂」日前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量子院」)舉行。北京量子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謝心澄院士,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海青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常凱院士等專家參加大講堂活動,圍繞量子物態調控、量子計算與模擬技術、量子網絡與量子信息系統技術等方面分享了量子科技前沿的新進展,研討了量子科技發展的新思路。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新進展了?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量子計算機更是各國科學家研發的熱點,中國的量子科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 什麼是量子 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
  • 量子技術,21世紀無可爭議的科技明星
    提到量子,相信大部分人會覺得它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距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十分遙遠,普通人對量子的了解也許僅僅限於幾個技術名詞,如量子電視、量子衛星、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訊等。當物理量被分割成最小單位時,就具備了整體所沒有的一些特殊性能,科學家們利用這些「特異功能」去開發各種前沿科技,在科學界掀起了「量子風暴」。量子技術是對傳統技術的革新,部分領域已小試牛刀量子技術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
  • 中科大「量子GDP」十年沉浮:前沿科技產業化痛點在哪兒?
    「內外部都很關注審核情況」,一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從事科技成果轉換快三十年的「老科大人」說,「科技成果不轉化是對國有資產最大的浪費,轉化離不開資本市場。我們希望國盾能再往前一步,給其他量子公司多探探路」。在前沿科技研發與產業化的特殊賽道上,科大國盾並非孤身。
  • 量子科技前沿科普——量子計算機的「奧秘」是什麼?丨湘聲大講堂
    12月4日,一則好消息刷屏朋友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而今天下午,在湖南省政協機關三樓會議室,「量子」也成為大家熱議的內容——量子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分別是什麼?
  • 推動量子信息技術走向商業成功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網絡安全態勢情況綜述》顯示,上半年,我國安全漏洞、APT攻擊、數據洩露等網絡安全事件頻發,政府單位、醫療機構、科技企業等成為攻擊重點目標。加強網絡安全建設迫在眉睫,量子科技被給予厚望。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
  • 量子科技主導研發了全球第一套可擴展分布式量子計算測控系統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的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強調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有緣網破圈又破局,掀起移動婚戀新浪潮
    拋開海外市場,國內市場上快手、抖音兩家平臺帶動了超過9億人加入短視頻熱潮,雙方也掀起了史上捲入用戶最多的一場競爭。過去一年,快手將觸角伸向了更遠的次元、更廣闊的人群、更豐富的內容,策略上也從穩健保守轉向主動進攻。而變革的壓力一部分來自這片市場的另一個佼佼者抖音,一部分來自逐漸收緊的行業風口。
  • 雲南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
    本報訊 記者冉光雯報導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如何在這場「量子較量」中把握先機,成為各國學者爭相搶佔的科研製高點。日前,好消息傳來,雲南大學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進展,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了預期目標,將有力促進保密通信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同時有望在無人駕駛、醫學影像、雷射雷達等領域開展廣泛應用。
  • 世界科技前沿發展態勢
    宏觀世界大至天體運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微觀世界小至基因編輯、粒子結構、量子調控,都是當前世界科技發展的最前沿,而宏觀和微觀世界的科學研究成果,又會深刻影響和有力推動事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科技進步。我的報告重點從宏觀、微觀、中觀三個層面,介紹當前最新科技前沿和發展態勢。
  • 郭光燦:走在量子光學的最前沿
    研發雷射器的經歷,讓郭光燦認識到,「文革」後百廢待興,國家沒有條件進行大量的科技投入,做實驗研究將難上加難。據此判斷,郭光燦決定轉向理論研究。這成為他學術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光學領域有多年積累的郭光燦找了一個「冷門」——量子光學。當時,這個方向並不被國內學者看好,認為用經典理論解決光學問題就足夠了,量子光學不會有太多理論內容,沒有前景。
  • 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呼喚「耐心資本」
    量子直接通信技術、超導量子計算……談及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量子院」)取得的這些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量子院院長薛其坤有些自豪,但他又告訴《中國科學報》,「讓量子科技研究的成果及時轉化,提高轉化效率,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 若《死神與少女》掀起電影新浪潮,這部「偷拍」手法的電影更經典
    一個老人和一個少女在這種強化了的高調攝影鏡頭中行動,手法簡潔、協調1958年以後法國興起了電影「新浪潮」,雖然已經過去了三十年,但至今對各國電影的影響依然存在。「新浪潮」的電影藝術家們主張,題材的選擇要圍繞個人或個人熟悉的生活圈子,風格上採用靈活的電影手法,對傳統語言的背叛,反對華麗、刻板的畫面,追求樸素、自然的本色,要求取外景,少燈光,速拍攝,即興作,採用長鏡頭的場面調度,紀實性強……《死神與少女》正是從「新浪潮」的影片中得到了許多借鑑。
  • 雲南探索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
    ,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如何在這場「量子較量」中把握先機,成為各國學者爭相搶佔的科研製高點。日前,好消息傳來,雲南大學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進展,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了預期目標,將有力促進保密通信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同時有望在無人駕駛、醫學影像、雷射雷達等領域開展廣泛應用。
  • 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發展量子科技如何把握大...
    2016年8月16日,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量子」這個神秘的概念,在公眾面前掀起面紗。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周末慢談——量子技術是科技還是科幻
    周末的量子科普相信大家都看了不少,下周一又是看大戲的節奏。先說說我對量子技術現階段的粗淺認識1.現在的一個比特代表0 1,量子的一個比特代表12組0 1計算、存儲、傳輸速率:量子計算是現在普通計算機的幾何倍數。
  • 量子計算?沈向洋王海峰等大咖最關心哪些前沿技術
    量子計算?近日,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沈向洋、阿里集團CTO程立、百度CTO王海峰和搜狗CEO王小川在2020中國計算機大會上分享各自最為關注的前沿技術。人工智慧依舊是這些技術大咖們提及的高頻詞。程立表示關注人工智慧的下一步發展,王海峰思考深度學習的局限和可突破之處,王小川期待醫療診斷和人工智慧的結合,沈向洋則希望探索人工智慧和神經科學領域。
  • 量子科技成為物理領域熱點技術 相關研究集群式湧現
    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創稿人民網上海10月22日電 (呂騫)「量子通信、QRNG(量子隨機數發生器)、量子產率、量子比特數等量子科技相關熱點呈現集群式湧現的態勢,同物理領域其他單點型熱點技術產生了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