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探索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

2020-11-07 昆滇經濟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如何在這場「量子較量」中把握先機,成為各國學者爭相搶佔的科研製高點。日前,好消息傳來,雲南大學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進展,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了預期目標,將有力促進保密通信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同時有望在無人駕駛、醫學影像、雷射雷達等領域開展廣泛應用。




量子是微觀粒子的性質不連續變化的最小單位,分子、原子、電子、光子都是量子的不同形式。從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提出量子概念的一百多年間,雷射、電晶體、核磁共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重大發明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掀起一次次世界性變革。當前,以量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量子科技正在引領第二次「量子革命」。


量子技術中,量子通信是具有代表性的分支之一,也是各國重點搶佔的戰略技術高地。什麼是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學相關原理解決信息安全問題的通信技術。「量子態不可拷貝、無法克隆,且通信密碼不是一方預先設定的,而是雙方在通信過程中隨機產生的,所以密碼不可被破解,保證了通信無法被竊聽,大大提高了信息傳輸的安全性。」雲南大學量子信息研究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量子通信過程中,主要採用量子密鑰對信息進行實時保護。而量子密鑰的分發,是基於量子態相干疊加原理和測不準原理進行的,這樣的好處是能夠產生隨機的、無法監聽和篡改的密鑰。



目前全國各地開展量子通信研究的團隊和院所切入點各不相同,雲南大學量子信息研究團隊來自物理與天文學院、軟體學院,重點解決量子信息理論、單光子探測技術、量子序列測量、量子保密通信等重大關鍵性、基礎性和共性技術問題。團隊主要從量子通信出發,在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量子密碼隨機性檢測三個重點維度開展科研工作,取得了特色鮮明的研究成果。下一步,研究團隊將繼續加深在提升量子通信技術性能和單光子探測器件實用化方面的研究,將有條件轉化的科研成果向市場推廣,與相關企業合作開展研發,以更好支撐科研研究成效。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冉光雯

責編:冉光雯

相關焦點

  • 雲南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
    本報訊 記者冉光雯報導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如何在這場「量子較量」中把握先機,成為各國學者爭相搶佔的科研製高點。日前,好消息傳來,雲南大學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進展,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了預期目標,將有力促進保密通信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同時有望在無人駕駛、醫學影像、雷射雷達等領域開展廣泛應用。
  • 雲南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 有望在醫學影像等領域開展應用
    2020-11-10 08:06:43 來源:昆明日報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如何在這場「量子較量」中把握先機,成為各國學者爭相搶佔的科研製高點。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今天,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量子通信「墨子」領跑2016年8月,中國發射了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 遠距離量子通信關鍵技術獲進展 有望鋪開範圍
    據中國科學報消息,中國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教授史保森小組在量子存儲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實現了兩個存儲單元之間的高維糾纏和多自由度的超糾纏。量子糾纏是實現遠距離量子通信、可擴展線性量子計算的核心,而量子糾纏的存儲則是實現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
  • 量子通信技術,開啟一個新的通信時代,我國在此領域的探索
    201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完成了一項創舉,他們的自由空間量子通信實驗將通信距離從先前的數百米記錄一步跨越到16公裡。此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再次創造了新紀錄,他們將通信距離擴大到了97公裡,橫跨中國的一個湖泊。報告發表在預印本網站上。
  • 我國量子通信實驗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通信實驗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研究組與暨南大學李朝暉教授、中山大學餘思遠教授等合作,首次實現公裡級三維軌道角動量的糾纏分發。該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知名光學期刊Optica上。
  • 中國科大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自由空間信道實現測量...
    中國科大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自由空間信道實現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實驗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彭承志、張強等與清華大學王向斌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新進展了?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量子計算機更是各國科學家研發的熱點,中國的量子科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 什麼是量子 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
  • 中國信通院發布《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20年)》
    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作為量子科技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推動基礎科學研究探索、信息通信技術演進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量子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全球各主要國家在科技領域關注的焦點之一,規劃布局和投資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三大領域科研探索和技術創新保持活躍,代表性研究成果和應用探索進展亮點紛呈、前景可期,在前沿科技領域和信息通信行業受到廣泛關注和討論。
  • 光電所大氣雷射通信自適應光學技術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在自適應光學(ao)技術應用於空間相干雷射通信系統上的研究取得新進展:在實驗室內實現了在中等大氣湍流條件下的5gbps的高質量空間相干雷射通信效果。驗證了ao技術可以提高相干雷射通信系統的可用度,在水平大氣、星地等鏈路的相干雷射通信系統中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 中科大高維量子通信進展: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中科大高維量子通信進展: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2020-12-21 19:58出處/作者:C114通信網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的實現為構建高效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的基礎。
  • 光電所與中國科大籤署量子通信實驗技術合作協議
    4月11日,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籤署了量子通信實驗技術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光電所將承擔量子通信實驗衛星科學應用系統中地面站望遠鏡分系統的改造及關鍵技術研製工作。2012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技物所、光電所聯合科研團隊開展的量子通信實驗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量子通信百公裡級隱形傳輸。
  •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在量子通信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本網訊:【高新技術處 報導】近日,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合作,完成了離散相位調製下發或不發雙場量子密鑰分發(SNS)協議的理論安全性研究,進一步促進了SNS協議的實用化程度。雙場類QKD協議將成碼率和通道透過率的關係從原來的線性關係提高到了根號關係,這意味著雙場類QKD協議可極大的提高協議的成碼率,特別是通信距離較遠時的成碼率。本項研究表明,僅需12個分離值,離散相位調製下SNS協議的成碼率就媲美連續相位調製下的SNS協議,這極大的促進了SNS協議的實用化程度。
  • 量子通信技術助力「新基建」信息安全 | 趙勇
    本文從信息安全的基礎——密碼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量子通信這一新興技術的定位,也將從量子通信自身發展的角度來介紹其在「新基建」下信息安全領域的作用。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心和基礎,而信息安全是當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前提。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國際熱門的戰略性科技方向,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國際前列,特別是量子通信技術在信息安全領域已有較明確的應用模式,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大力推進。
  • 德國研究所獲突破性進展:量子通信和顯微鏡技術將徹底改變!
    2021年已經到來,在過去的一年裡,量子技術的相關研究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這個月的前幾天,中科大的團隊也發布了一批新的進展,包括天地一體化通信網絡和量子精密測量等。這些內容還沒有來得及成為舊聞,Fraunhofer IOF研究所就發布了量子技術相關的新聞稿,宣告他們在量子通信和顯微鏡領域取得了領先成就。這個研究機構位於德國耶拿,它的中文名為弗勞恩霍夫應用光學與精密工程研究所,是以德國科學家約瑟夫·弗勞恩霍夫的名字命名的。它成立於1992年,隸屬於弗勞恩霍夫協會,專門研究量子技術,並一直在通信和顯微鏡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 「十三五」期間我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嫦娥四號首登月背、北鬥導航全球組網、C919首飛成功、悟空和墨子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國家實驗室加快布局。」
  •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落地指日可待
    ,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後,又一次在量子領域發表新成果。 有意思的是,由於當時的設備操作會發出噪音,因此QKD也被業內調侃為「只有聾子才破解不了量子保密通信」。 儘管量子技術離我們的生活還十分遙遠,但是在探測、通信和計算機等領域,中國的量子技術已處於全球領跑水平。
  • 量子通信(原理及最新進展)
    而基於"量子不可分割"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量子力學基本原理,量子密碼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密碼解決方案。光纖量子遠信的進展在己經較為成熟的經典光纖通信技術的支持下,基於光纖的量子通信發展尤為巧猛。
  • 中國科大在金剛石量子模擬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王亞等人與理論合作者北京大學劉雄軍等合作,在金剛石氮-空位(NV)色心體系的量子模擬實驗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利用量子淬火動力學在實驗上模擬了凝聚態體系中尚未觀測到的三維手性拓撲絕緣體,並第一次對體內和表面的拓撲物理進行了全面的實驗研究。
  • 新技術改善量子通信,糾纏聲子
    -聲音的量子粒子-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量子通信-通過粒子(通常是糾纏的光子)發送信息,它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安全通信通道。在一篇新論文中,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PME)的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新的量子通信技術,該技術完全繞開了這些通道。通過將兩個通信節點與一個通道連結,他們證明了這種新技術可以在節點之間以量子原理方式發送信息,而無需佔用連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