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量子信息技術走向商業成功

2020-10-24 啟科量子

編者按:在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啟科量子產業研究院院長萬相奎接受C114通信網採訪,在對話中,萬院長分享了全球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啟科在量子信息領域的戰略布局,在此小編將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伴隨著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國際政經形勢愈加複雜,網絡安全風險大幅度上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網絡安全態勢情況綜述》顯示,上半年,我國安全漏洞、APT攻擊、數據洩露等網絡安全事件頻發,政府單位、醫療機構、科技企業等成為攻擊重點目標。加強網絡安全建設迫在眉睫,量子科技被給予厚望。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10月16日我國領導人在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學習中曾表示,強調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量子科技是全球競相角逐的前沿科技,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已經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並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資本進場。國開啟科量子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科量子」)看到了機遇。「我們由國際資深的量子信息專家及科學家歸國創立,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產品開發經驗。」啟科量子產業研究院院長萬院長對C114如是介紹。

萬院長(右)接受C114專訪

加速量子通信商業應用

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技術層面,量子密鑰的分發距離不斷延伸,分發速度大幅提升;在市場層面,預計到2025年,我國量子通信市場規模或將達到835億元左右。當前量子通信主要在政務網應用,而啟科量子意欲將其進一步產業化,擴展到金融、交通、醫療等商業市場,萬院長認為「行業客戶更加重視信息安全,將很快理解到量子通信的應用價值。」

伴隨著量子計算的發展,依賴於計算複雜度的加密算法原則上都會被破解,量子通信將成為「剛需」;同時,量子通信處在快速發展階段,技術的持續創新和產品不斷優化,必然會帶來成本的下降,從而形成技術進步和市場應用的正循環,讓更多用戶擁抱量子通信。

在量子通信的商業應用方面,啟科量子可謂是「得心應手」,該公司的核心人員早在2003年就領導開發了全球第一套商業化量子通信系統Navajo,並連續開發了共四代商業化量子通信系統,深刻理解商業客戶對量子通信的真實訴求。

(啟科量子部分產品展示)

我們的技術方案一開始就瞄準商業化,在底層架構設計方面與從實驗室孵化出來的技術方案有所不同,一方面追求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追求超高性價比。在海外十多年的商用經歷以及在國內多個城市的應用部署,已經證實了我們的技術在商業化方面的能力。」 萬院長表示,目前啟科量子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在積極發力海外市場。


加碼量子計算布局

量子計算具有經典計算技術難以企及的並行計算能力和信息攜帶量,有望成為「後摩爾定律時代」新的計算形態,並成為加速科技創新的新引擎。如果說啟科量子發力量子通信市場,是看到了市場的明朗前景,那麼加碼量子計算,則是對量子信息未來的前瞻布局。

量子計算是國際競爭的前沿技術之一,歐盟、美國、日本、印度等經濟實體紛紛投入重金研發,美國政府已將量子計算列入了《關鍵和新興技術國家戰略》重點扶持。《經濟學人》也報導稱,量子計算明年迎來四十周年誕辰,這一尖端技術的商業化進程也在提速。「在步入中年之際,量子計算終於成為了一個商業命題。」

萬院長指出,量子計算研究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目前正處於技術驗證和原理樣機研製階段,現在在分子模擬、複雜網絡排序、路徑組合優化等應用,例如新冠病毒研究、新藥開發、機器學習等尖端領域,量子計算機已經或即將發揮重要效用。據波士頓諮詢公司預測,全球量子計算應用的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達到500 億美元。

「天算1號」量子計算機實驗室原型(離子阱分布式全糾纏)

啟科量子通過提前布局,意欲成為市場的先行者。資料顯示,該公司核心人員早在2015年主導研發了全球第一套量子計算測控系統,促進了全球量子計算機科研和產品的巨大進步。萬院長透露,公司以開發商業化的通用中規模量子計算系統及應用雲平臺為目標,實現在量子比特晶片、量子計算關鍵模塊研製、量子計算軟體等方面的創新與應用,並預計在2到3年內完成「天算1號」離子阱可擴展分布式量子計算機,該計算機的技術指標可達到 100個可操控量子比特以上。

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十三五期間國家多部委先後制定規劃支持量子信息產業發展,可以預見十四五將進一步支持量子信息產業發展。通過本次採訪,可以看到量子信息產業的一個新勢力正浮出水面。未來幾年會掀起多大的波瀾,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量子點技術突飛猛進 印刷顯示走向落地
    原標題:量子點技術突飛猛進 印刷顯示走向落地7月22日,TCL在浙江盛大舉辦「科學家面對面——量子點顯示科技科普大講壇」活動,浙江大學教授、量子點資深專家彭笑剛,與來自全國各地100多位媒體代表,面對面探討了量子點顯示技術現狀以及未來前景。
  • 中國量子技術走向實用,產品已驗收,國外專家大讚!
    說到量子技術,雖然我們大家對量子技術並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是近年來,關於量子技術的消息卻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例如當年美國谷歌提出率先實現了量子霸權,而近段時間我國也在量子計算方面實現量子霸權,而且要比谷歌更強。
  • 量子信息概念是什麼意思?量子信息概念股有哪些?
    > 3 600120 浙江東方 12.30 -0.57% 浙江東方股份所屬浙江國貿東方投資管理公司與中科大量子通信技術團隊達成意向,在浙江省杭州市海創園內設立浙江神州東方量子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AMC,參股期貨,電商,證金匯金,債轉股
  • 成功創造出:光的量子自旋波!將能成為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
    科學家成功為光創造出了量子自旋波,這可以成為未來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但有一個獨特的轉折:它們只朝一個方向流動。納米級的信息技術依賴於操縱電子和光子等粒子。作為電荷載體的電子是費米子,而作為信息長距離傳輸器的光子是玻色子。費米子和玻色子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是它們如何「旋轉」。
  • 成功創造出:光的量子自旋波!將能成為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
    科學家成功為光創造出了量子自旋波,這可以成為未來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但有一個獨特的轉折:它們只朝一個方向流動。納米級的信息技術依賴於操縱電子和光子等粒子。作為電荷載體的電子是費米子,而作為信息長距離傳輸器的光子是玻色子。費米子和玻色子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是它們如何「旋轉」。
  • 擁抱量子時代,推動技術產品標準化
    業界專家學者與企業家聚集一起,共同探討量子科學技術產業化發展之路。專家們認為,量子科技在經濟社會的許多方面都有廣闊的應用,我們要擁抱快速走來的量子時代,要積極推動技術產品標準化,為量子科學技術產業化發展做出積極努力。
  • 量子技術走向實用產品已驗收,中國科學走向世界,令人振奮不已!
    一般人對於量子新聞聽得最多的,莫過於我國九章量子計算機的問世,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現在我國的科學家,更是將這一量子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成功地研製出了高精度的銣原子絕對重力儀。這個儀器是量子技術走出科學實驗室的代表作品,它被送到了我們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這是我國地震研究領域首次研製出高精度量子重力測量儀。
  • 我國在量子信息領域究竟什麼水平?
    但近年來,隨著全球量子計算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我國對量子計算的研究也在不斷加碼,奮力追趕歐美先進國家科研上相差不大隨著量子計算從理論走向實現,全球論文發表量持續增長。,並在後期的實驗中實現了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比特作為信息載體來進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技術。
  • 單光子源技術推動量子通信發展
    量子通信中有三項核心技術,分別是單光子源技術、量子編碼和傳輸技術、單光子檢測技術。所以高性能單光子源的研究已經成為影響量子通信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量子點單光子源:使用量子點可以穩定地發出單個光子流,每個光子可由光譜過濾器分離出來。與其他單光子源相比,量子點單光子源具有較高的振子強度,較窄的譜線寬度,且不會發生光退色。目前的半導體基本上可以覆蓋從可見光到紅外波段。量子點單光子源的研究一直很活躍。
  • 量子技術走向實用產品已驗收,外媒:好事都是中國的
    在近些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科技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很多的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而要說最熱門的,那就肯定逃不開晶片技術以及量子技術了,對於晶片技術,我們國家在前不久的時候成功研製出了高精密度還原晶片,而量子技術,如今我們也已經走向了實用型。
  • 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
    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 2020-11-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量子信息入選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概念股或受益
    業內人士指出,「量子疊加」技術處於當前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領域的最前沿,從基本概念上將量子隱形傳態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不僅為提升量子力學基礎問題的理解邁進了關鍵一步,也將在未來量子計算機的研製中扮演重要角色,對量子通信的實用化意義重大。  安信證券認為,量子通信作為一種絕對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國防、金融、政務、商業等領域的信息安全問題。
  • 量子信息研究專家:抓住在信息技術領域趕超機會
    從大學時與「量子」結緣,潘建偉已和「量子」打了20多年交道。   要建立世界領先的量子光學實驗室   在中科大念本科時,潘建偉第一次接觸量子力學。畢業後,他留在中科大攻讀理論物理學碩士學位,研究量子基本理論。其間他意識到驗證量子理論的設想需尖端的實驗技術,而當時國內沒這個條件。
  • 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本報訊(見習記者劉如楠)量子信息技術最初發展時備受質疑,甚至被打上「偽科學」標籤。近年來,隨著其在理論和實驗上取得的突破,質疑的聲音逐漸減少。針對這一現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日前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上表示,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 量子通信技術助力「新基建」信息安全 | 趙勇
    >      本文從信息安全的基礎——密碼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量子通信這一新興技術的定位,也將從量子通信自身發展的角度來介紹其在「新基建」下信息安全領域的作用。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心和基礎,而信息安全是當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前提。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國際熱門的戰略性科技方向,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國際前列,特別是量子通信技術在信息安全領域已有較明確的應用模式,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大力推進。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針對量子計算的投資、科研力度不斷加大,先後啟動「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和重點研發項目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項等科研項目,推動量子計算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落地。,探索量子計算應用落地,培養量子計算生態圈,推動量子計算技術服務惠及國人。
  • 中國信通院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20年)
    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探索,未來有望突破計算處理能力、信息安全保障和測量精度極限等方面的難題和瓶頸,成為推動基礎科學研究探索、信息通信技術演進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 中美實現分子、原子之間量子糾纏,繼續拓展量子信息技術應用邊界
    傳統的信息處理器會將信息在不同物理載體中倒騰,這些載體可以是伴隨計算機科學一路走來的各種存儲設備,例如磁碟、光碟以及快閃記憶體等等。同樣的,量子信息技術也涉及信息在不同載體之間的操作。只不過承載量子信息的載體就有些不同了,科學家們通常採用量子系統承載信息,而量子系統的不同量子態就是信息的最終表達方式。
  • 量子信息專題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英文版
    它以快速飛行的光子作為信息傳輸的量子比特, 用物質粒子的量子特性作為信息操控的量子比特,展現了獨特而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 在提高運算速度、確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和提高測量精度等方面預示了可突破傳統經典信息系統極限的誘人前景.
  •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成功研製國際首個集成化多通道量子頻率...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5日訊 近日,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作,成功研製出國際首個集成化的多通道量子頻率轉換晶片。該晶片基於逆向質子交換的周期性極化鈮酸鋰波導(PPLN),實現了多通道光子非線性頻率轉換,且頻率轉換過程中保持光子的量子特性不變。該成果由量子探測與波導器件實驗室張強教授、謝秀平高工、鄭名揚副研究員等人合作完成,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