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將每年8月16日確定為我國量子科技成就紀念日」,你同意嗎?
1月6日,第四屆中國量子科學技術產業化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業界專家學者與企業家聚集一起,共同探討量子科學技術產業化發展之路。
專家們認為,量子科技在經濟社會的許多方面都有廣闊的應用,我們要擁抱快速走來的量子時代,要積極推動技術產品標準化,為量子科學技術產業化發展做出積極努力。與會人士還提出倡議,倡議「將每年8月16日確定為我國量子科技成就紀念日」,旨在揚起科學創新的風帆,在放歌量子科學技術成就之時,倡導學習科學家大膽探索、開拓進取、勇於實踐的精神。在弘揚科學家精神之時,廣泛深入開展科學技術知識的群眾性普及活動,提高全民科學技術素養。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盧繼傳指出,中國量子科技產業未來一旦實現技術突破,其發展空間非常廣闊。他指出,量子科技在農業、生態保護、保健等方面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天津稷農生態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強舉例介紹了量子科技在生物有機肥方面的應用,他表示,量子生物有機肥的使用對於改良土壤環境、修復生態環境,有極大的幫助和提升促進作用。
當前各國都在布局量子科技戰略,盧繼傳表示,許多跨國公司已經開始把自己的產業標準推上國際舞臺,力求成為國際標準。誰掌握標準和話語權,誰就能佔據產業主動權,擁有市場的主動權。中國也應該積極開展量子科技的研發和產業化探索,他認為,我們要擁抱量子時代,推動量子技術產品標準化,要站在量子科技的前沿,才能抓住機遇,才能適應量子科技迅猛發展的形勢。
儘管量子時代已經快速地向我們走來,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量子科學研究所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慶元表示,必須得有清醒的認識,不能把量子和量子產品的概念到處亂用,把它作為商業炒作的噱頭。要科學嚴謹地定義量子產業,尤其要嚴格定義量子產品的概念,規範量子產品的內涵和可測量性的屬性或者參數,這樣量子產品才會真正有生命力,才會為更多人所理解接受,量子產業才會有更加輝煌的未來。
量子科技產業化目前仍面臨許多困難,量子產品市場存在不規範、不標準等問題,必須加以引領改變。匠仙(上海)床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年益表示,目前量子產品發展比較艱難,因為人們對此不了解、不相信,甚至有牴觸,另一方面量子產品目前還沒有制定出國家標準,也沒有行業標準,嚴重阻礙了量子產業的生存和發展。
他呼籲國家儘快制定標準,或科研單位與企業進行合作,嚴格制定產品質量標準,使得量子產品名正言順起來,讓量子產品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改變現有量子產品低端化、無質量標準的劣質化狀況,使量子產業朝著科學、規範、標準、健康的方向發展。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量子科學研究所所長吳發榮在作論壇總結時表示,量子科學技術產業化發展必須沿著國家制定的戰略目標方針政策軌道正確發展;必須在量子物理學的基礎理論指導下,科學規範、高質量地發展;必須在科研成果轉化為應用技術物化的產品技術質量標準的統一下健康發展。深度探索阻礙量子產業發展的思想「籓籬」和各種障礙。嚴謹求實,勇於創新,不斷進取,積極探索量子產業「科研成果輸出轉化、應用技術物化產品質量標準制定、技術產品保質保量進入市場、供應給消費者」一條龍量子產業鏈發展新模式。
本屆論壇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量子科學研究所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