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創稿
人民網上海10月22日電 (呂騫)「量子通信、QRNG(量子隨機數發生器)、量子產率、量子比特數等量子科技相關熱點呈現集群式湧現的態勢,同物理領域其他單點型熱點技術產生了鮮明對比。」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的《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報告》顯示,量子科技正成為物理領域熱點技術「豪門」。
據悉,該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聯手編撰,包括重點技術發展趨勢深度解析和TOP1000技術熱點趨勢追蹤兩個部分。其中,報告選擇腦機接口、軟體機器人、神經形態晶片、基因編輯和類石墨烯二維材料5個前沿技術展開深入分析。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劉琦巖介紹到,這5個前沿技術是全球科技創新熱點中的熱點,中國在這些方向上有一定實力和話語權。
報告認為,腦機接口技術爆發期已然到來,各國政府高度重視、提前布局,國際合作格局初見端倪;在軟體機器人技術領域,「傳統氣動/線纜驅動」「超彈性矽膠材料 3D列印技術」「智能材料 外界物理場驅動」三大技術方向同步發展,技術創新成果接連湧現;在神經形態晶片領域,從早期概念到成熟產品,科研院所和巨頭企業合力推動技術創新,技術創新逐步向中美韓德印等頭部國家集中,企業已成為技術創新中堅力量;基因編輯技術則在爭議中前進,技術創新高度活躍,哈佛大學、中國科學院等機構實力突出;在類石墨烯二維材料領域,中國科學院基礎研究成果豐碩,三星集團應用研究全球領先。
在技術熱點趨勢上,報告顯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迅速成為全球科技界的關注焦點,在整個TOP1000熱點技術榜單中佔據了15.6%,在各領域中僅次於生物醫藥領域位居第二。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點聚焦的三大戰略性產業領域,同時在本次研究中也與新冠疫情相關領域一起成為了科技熱點數量最多的四大領域,合計佔比達到66.8%,代表了未來一段時期的科技浪潮主流發展熱點方向。
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重點疾病及相關藥物方面,不僅「腫瘤」一次本身佔據了熱度榜首,肝癌、卵巢癌、細小細胞肺癌、胰腺癌、淋巴瘤、葡萄膜黑色素瘤、腦膜瘤等「家族成員」均榜上有名,陣容遠超其他疾病。此外BTK抑制劑、EGFR抑制劑、奧貝膽酸、單線態氧等與腫瘤相關的藥物或機理都成出現在top1000的熱點榜單中。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產業創新研究室副研究員沈應龍表示,科技進展並不僅僅單方面推動社會的變化,也同樣會反過來受到社會問題的幹預。在科技政策及社會話題領域,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國際貿易法、WTO爭端解決機制等科技戰、貿易戰背景下的熱點政策和規則,生物安全法、平價醫療法案等中外新修訂法規,以及人口老齡化、CRRT(歐盟網絡快速反應小組)等社會性問題,都成了科技界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顯示了社會環境對科技發展的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