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歸隊」無望 太陽系「老九」何處尋

2020-12-03 中國搜索

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太陽系是否真的存在第九顆行星——所謂的「行星九」(Planet Nine)。如近日美國密西根大學科學家報告說,他們發現一顆遙遠小行星2015 BP519的軌道角度非常奇特,認為該天體被一顆尚未現身的行星牽引到「異常軌道」。這一發現為「行星九」確實存在增加了新證據。但在最近召開的天文學會第232次會議上,科羅拉多大學研究人員卻對此給出負面結論:「行星九」可能不是一個單體,只是許多小天體產生了類似行星的引力效果。

從冥王星被降級以來,第九大行星這個稱號一直被多方給予厚望,那冥王星或者「行星九」能滿足這個願望嗎?

命運多舛的冥王星

88年前,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觀測到冥王星的時候,一定沒想到它的命運會如此多舛。冥王星在1930年2月18日被發現,並以羅馬神話中的冥王普魯託(Pluto)命名。在當時,冥王星的發現自然引發許多關注,要知道這距離人們計算出海王星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近百年。

在希臘神話中Pluto是冥神的稱號,據說他可以隱身。而冥王星呢,大概也具有這個技能,因為它距離太陽非常遙遠,星光黯淡。當時研究人員根據其軌道、亮度和估算的反照率計算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和地球相當,冥王星也因此進入行星行列。

然而故事並沒有就這麼結束。上世紀90年代,觀測技術的進步大大提高了發現太陽系外圍天體的能力。研究人員在冥王星軌道外圍被稱為柯伊柏帶的區域,陸續發現了很多和冥王星體積相似或者更大的「兄弟姐妹」。並且,對它進行重新測量的時候,發現冥王星的身材嚴重縮水,直徑只有2000多公裡,比月球還要小不少。

此外,冥王星的軌道和其他行星的軌道也存在區別。其他行星的軌道偏心率和傾角大都很小,這使得它們的近圓形軌道幾乎與黃道面在同一平面上。而冥王星軌道則具有高偏心率和高傾角,周期性地進入海王星軌道內側。這讓不少天文學家為之煩惱:如果冥王星算行星,那在柯伊柏帶發現的其它天體算不算呢?

當然故事的結果為人熟知。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表示,一個天體要成為行星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位於圍繞太陽的軌道上;質量足夠大,以達到近似球形;自身有足夠的引力,以清空其軌道附近區域的天體。顯然,第三條標準讓冥王星慘遭降級。

至此冥王星被開除出行星家族,降級為矮行星,小行星編號為134340號。

回歸行星家族基本無望

雖然已經離開行星隊伍13年,但隨著觀測手段的進步,我們對於冥王星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而對於冥王星是否應該重歸行星隊伍的爭論也一直存在。

2016年7月15日,對於冥王星觀測來說無疑是特殊的一天。8:52分,歷經26年醞釀的「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表面,照下第一張冥王星的全身照。這也是從1930年至今,我們第一次目睹冥王星的真容。雖然新的觀測結果顯示,冥王星體積比以前的估計值略大,但多數研究者認為,其觀測結果難以對現有理論體系提出任何挑戰。

「基本不可能。」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副教授高健認為,按照現有的行星定義,冥王星重拾行星身份基本無望。「行星的定義要求其圍繞太陽沿橢圓軌道運行,並且在運行的時候不受其它大天體的影響。而冥王星在實際運行中,軌道是受到海王星的影響的。雖然八大行星相互之間也存在引力作用,但行星的公轉軌道是不受彼此的引力影響的。」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周禮勇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認為目前冥王星回歸行星基本沒有可能性。

當然冥王星也有不少支持者,自2006年被除名後,冥王星的人氣不降反升。至今在冥王星的最初發現地洛厄爾天文臺,還設有一個投票箱,鼓勵人們以募捐形式投票:你認為冥王星應該怎麼稱呼?選項有4個:行星;矮行星;其他;不管,我就是要支持洛厄爾!

「行星九」身影撲朔迷離

雖然冥王星回歸行星隊伍前途渺茫,但人類對於第九大行星的執著尋找還在進行。有科學家堅信「行星九」一直存在,如美國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他們認為目前雖然未能直接觀測到「行星九」,但可以通過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模擬推測它的存在,並認為「行星九」屬於氣態巨行星。

高健介紹,現在主要是通過研究一批小行星的特殊運行軌道,來推測「行星九」的存在。這批具有特殊軌道的小行星繞太陽運行的方式和主帶小行星的軌道方式不同,因此有研究者推測這可能是受到了周圍某一較大天體的影響。

如上述美國密西根大學團隊,他們使用計算機模擬太陽系來釐清這種奇特的傾斜軌跡如何出現。結果顯示,如果太陽系只有八顆行星,2015 BP519的奇特軌道不可能出現;而當加入「行星九」後,該小行星的軌道與目前發現的情況幾乎一樣。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受到了未知大行星的影響。

除了間接推測,研究人員還嘗試通過直接觀測來發現「行星九」的行蹤。周禮勇介紹,直接觀測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從以往的照片中找。因為在冥王星降級之前,還不存在尋找「行星九」的說法,所以如果即使以前遇到過也有可能忽略了。現在有課題組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從以前的數據中搜尋「行星九」的身影。目前相當一部分數據已經完成,但由於數據量巨大,相關工作還在進行中。另一種則是利用較大的望遠鏡針對特定天體進行直接觀測,但由於望遠鏡的使用時間有限,觀測範圍廣,這項工作也在進行中。

「行星九」至今撲朔迷離,還有一種可能是它並不存在。比如有一種理論認為,海王星之外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擾亂了小行星塞德娜以及其他天體的軌道。但科羅拉多大學雅各布·弗萊西格(Jacob Fleisig) 的最新研究成果,駁斥了「行星九」的存在。「你會看到一堆小天體的軌道處在太陽的一邊。它們的軌道會撞擊到更大的天體,導致其軌道從橢圓形轉變為更圓的形狀。」這意味著,等待發現的是數以千計的小天體,而不是「行星九」。

周禮勇介紹,目前有不少研究人員對「行星九」的存在持懷疑態度。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研究的這批具有特殊軌道的小行星,樣本數過少不足以說明問題;另一種觀點認為以現有的機制,很難理解第九大行星存在的合理性:為什麼一個體積龐大的行星會距離太陽如此的遙遠?因為離太陽越遠,物質密度越低,演化速度也越慢,所以很難想像它能「成長」成一顆行星。而如果它是一顆從外部飄來的流浪行星,我們目前對於俘獲它的機制並沒有很好的解釋。此外,如果「行星九」真的存在,其質量約為十個地球質量,根據它距地球的距離推測其亮度約為22等,而這個亮度目前部分望遠鏡應該是可以觀測到的。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太陽系「老九」是個黑洞?
    2019-10-15來源:中國科技網作者:高博     曾經的「老九」冥王星,如今已經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將其與天王星、海王星等量齊觀,起了「PLUTO」(普魯託)這個氣派的希臘名,太陽系九大行星變成一種常識性知識。  然而,科學家後來意識到,在太陽系外圍空間裡,冥王星似乎「遠不夠看」。1992年開始陸續發現一些遙遠的冰石結構天體,體量跟冥王星差不多。2005年更是發現了鬩神星,比冥王星質量還多出27%!冥王星都能算九大,鬩神星不排個第十,說不過去。
  • 太陽系「老九」是個黑洞? 猜測很大膽,驗證卻很難
    NASA  曾經的「老九」冥王星,如今已經「淪落」為一顆矮行星。  本報記者 高 博  不久前,國外兩位天文學家提出大膽設想:太陽系中「時隱時現」的第九大行星,很可能是一個原初黑洞。  太陽系裡有一黑洞,操控了遙遠的天體?有專家表示,這是個有趣的假想,但以現在的觀測能力很難證實或證偽。  空缺的王位,又有新的爭奪者  十幾年前,第九大行星是誰,教科書裡還寫得清清楚楚。
  • 冥王星做了個「雞頭」,還願意回到太陽系大行星隊伍裡來嗎?
    冥王星被請出太陽系大行星隊伍,是一件有爭議但沒錯的決定,隨著近年來太陽系類冥天體發現得越來越多,冥王星回歸大行星行列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冥王星是在1930年被發現的,開始人們認為這顆行星很大,甚至大於地球,因此把它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後來發現,這顆星球並不大,但既然其已經位列「仙班」,也就被默認了,太陽系行星老九的位置就一直坐了65年。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被除名恢復行星無望,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 冥王星翻身無望?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是我們從小在學校裡學到的「常識」。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 行星」的時代。
  • 冥王星翻身無望?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推測中的「第九大行星」——其質量約為冥王星的5000倍。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行星」的時代。 太陽系邊緣隱藏的行星?
  • 水手土星和讓人又愛又恨的小小兔歸隊,才是完整的《美少女戰士》
    #美少女戰士#水手土星和讓人又愛又恨的小小兔歸隊,才是完整的《美少女戰士》《美少女戰士:最後的星光》主角團隊是來自金木犀星系的水手流星。身為太陽系本系的戰士們成了配角,外部太陽系戰士水手天王星、海王星是比較常見出場的,水手冥王星只有在特別時期才會出現。
  • 太陽系「老九」或是附近恆星被捕獲而來
    原標題:太陽「神偷」抓來「老九」 圖片來源:NASA   太陽系可能停留著一個陌生的被攔截者。科學家所認為的潛伏在太陽系邊緣的第九行星可能是太陽從經過的恆星那裡「偷」來的。   今年1月,Konstantin Batygin和Michael Brown宣布了太陽系邊緣潛伏著一個相當於地球10倍大小的行星的證據。
  • 冥王星被除名驚人內幕 恢復行星身份無望
    【科技訊】7月15日消息,冥王星早前是作為第八大行星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的,但是在2006年,冥王星突然被開除了行星家族。前段時間,NASA傳回冥王星近照,這個孤單的星球上居然有一個碩大的心形,萌化了一眾網友,紛紛要求讓他從回行星家族。不過科學家明確表態,從回行星家族是不可能的,因為冥王星根本不是行星。
  • 塞德娜:太陽系神秘新分子
    新華網北京3月17日電(記者曲俊雅)美國科學家當地時間15日宣布找到了繼冥王星之後在太陽系內的最大天體,隨著更多細節的披露,這一太陽系最遙遠的「新人」顯出了其更多特異的面目。     新天體的正式名稱是2003VB12,但科學家還依因紐特人神話傳說中 海洋女神的名字給了它一個更有人情味兒的稱呼「塞德娜」。
  • 太陽系第九顆行星是冥王星是真的嗎圖片 第九行星資料
    ­  太陽系「家底」仍未摸清­  但這份質疑也不能讓所有人信服。­  亞利桑那大學天文學家裡諾·馬霍特拉表示,在2016年那份調查中存在一些未知的偏差,這確實讓這顆「老九」與預想的尺寸和距離有些不同,但OSSOS團隊卻並沒有清楚地描述出這些偏差。
  • 冥王星究竟怎麼了,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你能想像一個質量只有月球六分之一,體積只有月球三分之一的星球被稱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嗎? 如果冥王星都能排行老九,那才是對其他行星最大的不公平!
  • 冥王星是米奇的好朋友?和孩子怎麼聊冥王星?
    這顆有愛心的行星,曾經和地球是宇宙村裡的兄弟,排行老九。我們最熟悉的太陽只是其中的一顆恆星,太陽與圍繞它轉的行星們組成了太陽系。圍繞太陽轉的行星有8個,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我想題主是誤會了。冥王星始終都是在圍繞著太陽旋轉,是太陽系中的一份子。冥王星不是被踢出了太陽系,而是從大行星中的名單中除名了。很多朋友應該有印象,我們中學課本學的知識是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這九大行星中的第九顆行星就是冥王星。後來部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不具備成為大行星的資格,於是就湊一塊開了一個會,研究了一下,把冥王星從大行星的名單中除名了。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圖示:冥王星科學家為什麼為這麼做呢?
  • 被移出太陽系大行星群的冥王星很可怕?被誤會的冥王星其實很可愛
    在2006年以前的教科書上告訴我們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而在2006年以後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就變成八大行星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這樣的。原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被天文學家移出了大行星群。冥王星為什麼會被天文學家移出大行星群呢?
  • 冥王星退出太陽系行星家族(組圖)
    太陽系天體分三類  昨晚與會代表、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通過電話介紹,超過80%的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後草案,就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定義達成共識。  最終決議把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定義為三類,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
  • 冥王星出局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冥王星終就未能保住「大行星」稱號,聯合大會同時放棄了將冥王星之外的八大行星稱為「經典行星」的折中說法,此前盛傳的太陽系另外增加3顆二級行星的計劃也流產了。冥王星遭到降級,被納入矮行星行列。不過,對於這樣歷史的錯誤,天文學界一直採用了「默認」的方式,然而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卻發現冥王星存在於九大行星家族,成了對於一些新發現天體定位的一個「尷尬」,去年,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麥克·布朗發現了比冥王星還大的天體「齊娜」,這是自1846年海王星被發現以來,人類在太陽系中發現的最大天體。
  • 冥王星為啥被開除出行星隊伍,到底冤不冤,深層次原因有哪些?
    這個問題已經說過多次了,還是有能多網友邀答,好像冥王星實在很冤的樣子,不說清楚就不罷休。那麼,冥王星被清除出行星隊伍到底冤不冤呢?其實不冤,如果這個「老九」不走,以後的戲就沒法唱下去了。為什麼?仔細看了就明白了。簡單說,最主要原因還是冥王星太小。
  • 科學家苦苦尋覓的太陽系第9行星為什麼至今尋而不得?
    在過去的好多年裡,很多科學家都在苦苦尋覓太陽系外層的第9行星,但至今卻依然沒有發現它的蹤跡。第9行星真實存在嗎?它在跟我們玩躲貓貓嗎?還是它原本就不存在?原因在於它在太陽系的外層, 離我們非常遙遠。除了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外,科學家在研究和發現太陽系外層星球方面,進展緩慢。直到1992年,在海王星軌道之外,柯伊伯帶的發現,才算是在太陽系外層研究方面又前進了一步。
  • 科學家苦苦尋覓的太陽系第9行星為什麼至今尋而不得?
    ,也是頗費周折,原因在於它在太陽系的外層, 離我們非常遙遠。 除了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外,科學家在研究和發現太陽系外層星球方面,進展緩慢。直到1992年,在海王星軌道之外,柯伊伯帶的發現,才算是在太陽系外層研究方面又前進了一步。 神秘奇特的塞德娜 從那時開始,科學家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