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做了個「雞頭」,還願意回到太陽系大行星隊伍裡來嗎?

2020-12-04 時空通訊

有位同學發布小道消息,「最近聽到」冥王星很可能回歸行星隊伍,問是不是真的。時空通訊覺得莫名其妙,為此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不知道這位同學「最近」聽誰說的,能不能悄悄告訴俺時空通訊,也讓俺分享分享這個喜訊。

據我所知,這個所謂「最近聽到」不是真的。冥王星被請出太陽系大行星隊伍,是一件有爭議但沒錯的決定,隨著近年來太陽系類冥天體發現得越來越多,冥王星回歸大行星行列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冥王星是在1930年被發現的,開始人們認為這顆行星很大,甚至大於地球,因此把它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後來發現,這顆星球並不大,但既然其已經位列「仙班」,也就被默認了,太陽系行星老九的位置就一直坐了65年。

2005年,人們發現了鬩神星。

開始認為鬩神星的質量比冥王星還要多出27%,甚至直徑體積也比冥王星大,那麼這就不好辦了,如果把鬩神星列入行星老九的位置,冥王星怎麼擺呢?

而且在柯伊伯帶還發現了若干顆像冥王星這樣的冰行星,雖然略小,也小不了多少,如果都要列入行星「仙班」,似乎有些不倫不類了。

於是,經過天文學界科學家們一番爭論,於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界國際天文聯合會上通過決議,將冥王星從行星隊伍種除名,划進矮行星隊列。

矮行星是什麼意思?就是「侏儒行星」,比行星小一號的天體。

這次會上,正式定義了行星概念,規定了行星的主要條件有:1、圍繞著太陽公轉,軌道近於圓形;2、有足夠的質量,能夠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剛體力,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就是接近圓球體;3、將臨近軌道上的天體清除;4、未能發生核聚變。

而矮行星的概念定義為:1、具有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2、有足夠的質量,能以自身重力克服剛體力,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即接近圓球體;3、未能將臨近軌道上的天體清除;4、不是行星的衛星。

從以上行星和矮行星條件可以看出,矮行星與行星的區別關鍵在第三條,冥王星恰恰在第三條存在明顯瑕疵。

冥王星軌道上有一顆伴星,起初以為是它的衛星,就是現在仍被稱為冥衛一的卡戎星。

這顆星球實際上並沒有圍繞著冥王星旋轉,而是與冥王星玩著二人轉,共同圍繞著它們之間的空間某個質點旋轉,因此可視為沒有清空臨近軌道天體。

卡戎直徑比冥王星直徑一半還大,這在太陽系衛星中也是沒有的,因此卡戎不是冥王星衛星,也相當是一顆矮行星。

而且冥王星軌道太扁,甚至穿越了海王星軌道,軌道參數與其他八大行星有很大差異。有研究認為,冥王星曾經是海王星的一顆衛星,被海王星引力彈弓效應甩了出去。

隨著矮行星發現得越來越多,科學界正式認帳的就已經有了5顆,它們是冥王星、穀神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

尚未列入但已經被默認的矮行星有卡戎、2005 FY9、Orcus、2003 EL61、2002 TC302、誇歐爾、塞德娜、伊克西翁等十數顆。

這樣,冥王星回歸行星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小。如果冥王星回歸,這些矮行星怎麼定位呢?

現在發現,冥王星的直徑為2370公裡,鬩神星的直徑為2326公裡,因此冥王星儘管質量比鬩神星略小,但體積在矮行星裡面算是最大的了,天文學界還是把冥王星當作了矮行星的頭,甚至把海王星軌道外的冰質小行星作為一類,統稱為「類冥天體」。

俗話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冥王星雖然沒有列入大行星行列,但從一個搖尾巴的「鳳尾」,一躍而為「雞頭」,也是一個不錯的歸宿。

現在太陽系發現的類冥天體越來越多,因此冥王星要回歸行星行列已經越來越不可能,所以冥王星要回歸行星行列的說法完全是空穴來風,毫無根據。而且即便有人想要冥王星回歸,它草頭王做得好好的,何必接受招安,受那窩囊氣,大家說呢?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所發文章那均屬原創,請尊重作者版權,感謝理解支持與合作。

相關焦點

  • 太陽繫到底有幾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剔除出行星隊伍
    太陽系原來有九大行星,後來冥王星被行星隊伍除名後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太陽系已知有八大行星,這已經是一個最基本的常識。但網絡上還是有很多朋友質疑這個問題,甚至有人質疑冥王星是不是不存在。因此,時空通訊就在這裡在簡單說一下。
  • 水星也很小為啥可做大行星 冥王星卻只能歸類為矮行星?
    有人對冥王星開除出行星隊伍憤憤不平,檢舉水星也很小,怎麼就依然在行星隊伍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行星,但再怎麼說也比冥王星大很多,是不可比的兩個天體。水星的直徑為4878公裡,而冥王星直徑才2370公裡,大了一倍多;水星質量是冥王星的20多倍。
  • 太陽系之冥王星為什麼會被開除出行星隊伍
    太陽系行星一直吸引著人們的關注。比如,美國、加拿大、德國三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古代火星擁有適宜地下生命存活條件。   實際上,在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一個太陽系天體讓地球人同樣「牽腸掛肚」。那就是2006年被開除出行星隊伍的冥王星。
  • 原太陽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現在怎麼樣了?
    自2006年冥王星被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已過去13年了。1930年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第9顆行星,而這顆行星也並不是被偶然(突然)發現的。由於冥王星是由內向外的第九個行星(原),所以冥王星收到太陽光照的時間以及接收到太陽光的量更少,它所處的地方就好像是處於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當中、鮮有光明照臨的深淵冥界一樣。
  • 冥王星是不是太陽系行星?這是個問題
    冥王星可能是太陽系裡最為知名的「神秘」行星了,自1930年被發現後的76年裡,冥王星一直以「九大行星之一」的身份示人,然而在2006
  • 冥王星為啥被開除出行星隊伍,到底冤不冤,深層次原因有哪些?
    那麼既然小,為啥當時又把它拉進行星隊伍呢?這是因為過去人類的觀測水平有限,1930年發現它時以為很大,甚至比地球還大。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每次觀測都越來越小,但這時它已經在行星隊伍裡混了幾十年了,人們習慣了。後來多次國際天文學會開會討論是否把它排除出行星隊伍,都下不了決心。冥王星到底多小呢?
  • 冥王星被踢出隊伍,不僅因為它的「兄弟」,還有它走錯了「路」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關於太陽系的九大行星,我們是這樣背的:水金地火木土星、天王海王冥亡星。現在我們都知道,冥王星在2006年就被天文學家們投票「出局」了,從此太陽系又變回了8大行星。為什麼要說「又」呢?其實在1930年之前,人們也認為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天王星和海王星貌似還受到了一股未知的引力影響。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大叔記得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學習相關天文知識的時候,太陽系還有9大行星。從靠近太陽的距離來算,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但是最近和小侄子討論之際,他告訴我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我不禁疑惑得滿臉問號:究竟是誰掉了隊?
  • 被移出太陽系大行星群的冥王星很可怕?被誤會的冥王星其實很可愛
    在2006年以前的教科書上告訴我們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而在2006年以後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就變成八大行星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這樣的。原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被天文學家移出了大行星群。冥王星為什麼會被天文學家移出大行星群呢?
  • 太陽系的矮行星有幾多,矮行星與衛星和小行星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後來又發現了鬩神星,開始以為比冥王星還大,因此冥王星在混入行星隊伍76年後,於2006年經國際天文聯合會投票,被剝奪了行星老九的地位,降格為矮行星。俗話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冥王星雖然丟掉了行星這個鳳尾,卻成了矮行星裡面的龍頭老大,做了個雞頭也不算冤。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我想題主是誤會了。冥王星始終都是在圍繞著太陽旋轉,是太陽系中的一份子。冥王星不是被踢出了太陽系,而是從大行星中的名單中除名了。很多朋友應該有印象,我們中學課本學的知識是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這九大行星中的第九顆行星就是冥王星。後來部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不具備成為大行星的資格,於是就湊一塊開了一個會,研究了一下,把冥王星從大行星的名單中除名了。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圖示:冥王星科學家為什麼為這麼做呢?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行列?以後會不會發現太陽系新的行星?
    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從我小學開始上地理課時,老師就告訴我們,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而除去地球之外,其他七個都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因此,在我記憶裡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太陽系只有八顆行星。書籍裡告訴我,其實太陽系原來存在第九顆行星的,它叫冥王星。冥王星是1930年被發現的,但是在它被發現的76年後,天文學界便將它踢出了行星行列,將它劃入了矮行星行列,從此太陽系又回到了八顆行星的時代。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也就是說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一時之間,爭論四起,很多人認為這對於冥王星而言並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這是冥王星本身特性的必然。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為了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去?
    在我們小的時候,上地理課的時候,老師會告訴我們我們生活的地球屬於太陽系,而在太陽系之中和我們一樣圍繞著太陽運行的行星還有八個,算上我們,太陽系正好是九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來說,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這種說法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以至於到今天為止,還有很多人認為太陽系仍然有九大行星,殊不知,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也就是冥王星,早就已經被踢出行星的行列了,我們的太陽系早就變成了八大行星。
  • 為何冥王星會被從太陽系的九大行星裡除名?
    19世紀40年代,法國數學家兼天文學家勒維耶,根據天王星的異常軌道運動結合萬有引力定律,預測出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位置海王星因此被譽為「筆尖上的行星」,勒維耶預測海王星的故事,也成了經典物理學的高光時刻,19世紀末,天文學家又根據海王星異常軌道運動
  • 冥王星出局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冥王星終就未能保住「大行星」稱號,聯合大會同時放棄了將冥王星之外的八大行星稱為「經典行星」的折中說法,此前盛傳的太陽系另外增加3顆二級行星的計劃也流產了。冥王星遭到降級,被納入矮行星行列。  尷尬  是一個歷史的錯誤  當1930年,人們發現冥王星的時候,沒想到日後可能會成為一個天文學界的尷尬,也從未想過,因為它,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會聚首布拉格,進行行星定義的大表決。冥王星由於發現之初,被誤認為質量比地球大數倍,於是順利成為太陽系行星家族的第九位成員。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但到2006年,太陽系九大行星被改為八大行星,沒有冥王星了。那么九個行星為何變成八個了?冥王星哪去了?它哪也沒去,還在天上,用天文專家的定義,可以形象地說,它變「矮」了,沒有資格同其他八大行星並稱了。欲知詳情,本期解讀。
  • 冥王星退出太陽系行星家族(組圖)
    原九大行星除冥王星外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個行星依然被稱為「行星」;在20世紀之後陸續發現的冥王星、穀神星、齊娜星被稱為「矮行星」。  冥王星是不是大行星,幾十年來天文學界一直存有爭論,由於冥王星比地球甚至比最小的太陽系行星———水星都小很多,且旋轉軌道為不規則的鴨蛋形「過山車」狀,和其餘八大行星近似圓軌道不一樣,更多專家傾向於認為冥王星和其他八大行星不一樣。  這次決議把彗星等不滿足行星、矮行星定義的天體,暫時被稱為「太陽系小天體」,包括絕大多數的太陽系小行星、絕大多數的海外天體其他小天體。
  • 太陽系曾經的第九大行星,有可能重新升級為行星嗎?
    過去,有許多人在最初接觸天文學知識時,都被告知冥王星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最孤單的那顆,想必它也因此成為許多人心中最愛的那顆行星。△ 當我們將太陽系中已知的天體依次排序時,四個靠近內部的巖石世界和四個靠近外部的巨型氣體世界脫穎而出。| 圖片來源:NASA's The Space Place然而,在76年後,天文學家卻決定將冥王星踢出行星行列。
  • 科學家:太陽系或將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冥王星又要成為大行星嗎
    從此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被寫進了教科書,成為了人人皆知的科學常識。但是後來隨著科學家們對冥王星的不斷觀測發現,冥王星的質量非常的小。它並不具備大行星的特性。冥王星的質量只有月球的五分之一。它的直徑是2370公裡還不到月球直徑的十分之七。因而冥王星是一個比月球還要小不少的天體。此外,後來科學家們在柯伊伯帶陸續發現了一些質量和冥王星差不多大小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