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太陽系或將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冥王星又要成為大行星嗎

2020-12-06 兔斯基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發現天上有5顆星星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大多數的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變的。而這5顆星星的位置卻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人們把這幾顆星星叫做「行星」。

這5顆行星就是太陽系中最早被人們發現的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最初的時候人們認為天上的日月星辰包括這5顆行星都是圍繞著地球旋轉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後來人們認識到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地球也是一顆圍繞著太陽旋轉的行星。這樣人們已知的太陽系中的行星從5顆增加到了6顆。

太陽系行星

後來望遠鏡的發明讓人們看到了更加遙遠的地方。1781年3月13日,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了天王星。人們對太陽系的認識範圍延伸到了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地方。1846年9月23日,海王星在多名天文學家的共同努力下被發現。這樣時隔65年,人們又把太陽系的疆域延伸到了距離太陽45億公裡之外。自此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也增加到了8顆。

天王星和海王星

海王星就是太陽系的邊緣了嗎?天文學家們可不這麼認為。他們繼續在黑暗的宇宙中尋找著天文學上的聖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一尋找就是84年。一直到了1930年的2月18日,美國的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這樣科學家又將太陽系的邊緣擴展到了距離太陽59億公裡的地方。

冥王星

冥王星的發現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它成為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從此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被寫進了教科書,成為了人人皆知的科學常識。但是後來隨著科學家們對冥王星的不斷觀測發現,冥王星的質量非常的小。它並不具備大行星的特性。

冥王星的質量只有月球的五分之一。它的直徑是2370公裡還不到月球直徑的十分之七。因而冥王星是一個比月球還要小不少的天體。此外,後來科學家們在柯伊伯帶陸續發現了一些質量和冥王星差不多大小的天體。例如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比冥王星還要大27%。因此,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岌岌可危。2006年8月24日召開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把冥王星劃為了矮行星。從此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成為了歷史。

地球月球和冥王星比較

但是人類對於太陽系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太陽系只有這8顆大行星嗎?這可不一定。近年來科學家們宣稱他們在遙遠黑暗的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些可能存在一顆大行星的跡象。如果這些發現一旦被證實,那麼太陽系又將會重回九大行星的時代了。

科學家認為這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於太陽系的邊緣附近。這是一顆怎樣的神秘行星呢?2016年1月20日,美國的科學家邁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宣稱,他們研究了位於太陽系柯伊伯帶的8顆天體的軌道運行情況,發現它們的軌道運行異常。這些天體的軌道異常極有可能是受到了一顆隱藏在太陽系邊緣的未知行星的引力影響。

神秘的第九大行星(想像圖)

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這顆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質量可能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質量的10倍。這樣的話它極有可能是一顆氣態巨行星。這顆神秘的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320億公裡,遠日點約為1600億公裡。

它距離太陽有多遙遠,看看冥王星就知道了。冥王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59億公裡。這顆神秘的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可是冥王星到太陽平均距離的5.4倍。冥王星圍繞太陽一周需要248年的時間,而這顆神秘的行星圍繞太陽一周需要大約1萬年到2萬年。

第九大行星大小猜想

朋友們是不是在想,這顆神秘的行星這麼大科學家們直接用天文望遠鏡找到它不就完事了嗎?科學家表示很為難。目前還無法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未知的行星。其實原因很簡單,它距離太陽實在是太遠了。行星本身不會發光,它只能反射太陽的光線。但是太陽又距離它這麼遙遠,照射到那裡的光線已經十分微弱了。這就像是在黑屋子裡面找一塊黑色的煤球,太難發現了。

即使有了更加先進的望遠鏡,發現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還不知道它在哪裡?那麼它就有可能在天空中的任何一個地方。在天空中搜索一顆幾百億公裡之外的不發光的未知行星可比大海撈針難多了。

太陽系外緣

現在科學家們也只是發現了一些和這顆神秘行星可能相關的蛛絲馬跡。它是否真的存在目前還不能確定。也許未來科學家會通過精密的計算和強大的天文望遠鏡發現這顆神秘的大行星真的存在。那時太陽系將會重回九大行星時代。

無論太陽系第九大行星能否被發現,冥王星是不可能在重回第九大行星的位置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太陽系或將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冥王星又要成為大行星嗎
    它成為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從此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被寫進了教科書,成為了人人皆知的科學常識。但是後來隨著科學家們對冥王星的不斷觀測發現,冥王星的質量非常的小。它並不具備大行星的特性。太陽系只有這8顆大行星嗎?這可不一定。近年來科學家們宣稱他們在遙遠黑暗的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些可能存在一顆大行星的跡象。如果這些發現一旦被證實,那麼太陽系又將會重回九大行星的時代了。科學家認為這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於太陽系的邊緣附近。這是一顆怎樣的神秘行星呢?
  • 冥王星翻身無望?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是我們從小在學校裡學到的「常識」。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 行星」的時代。
  • 冥王星翻身無望?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如果它的存在得到證實,那麼太陽系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將會是毫無懸念的 由於我們目前並不知道這顆行星究竟在它軌道的什麼位置上,因此理論上說世界各地的天文觀測機構應該都有機會率先發現它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月22日消息,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是我們從小在學校裡學到的「常識」。
  • 被天文學家除名的冥王星,還有機會重回「九大行星」行列嗎?
    人類對於大行星已經做了新的定義,冥王星永遠都不再可能回到大行星的陣列,就說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如果冥王星回歸九大行星之一,那麼柯伊伯帶中其他和冥王星類似的天體就是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第十一顆行星………冥王星現在已經成為了一顆柯伊伯帶天體,屬於矮行星的陣容。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由於當時的觀測手段十分有限,科學家對冥王星體積進行了錯誤的預估,科學家們認為冥王星是一顆直徑比地球還大的天體,科學家們也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樣,太陽系被一直認可的八大行星變成了九大行星。然而當時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觀念都已經深入人心,好多科學雜誌甚至地理教材都已經將冥王星稱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想再次修改冥王星的天體類型也顯得十分麻煩,僅以天體直徑大小判定冥王星不屬於太陽系九大行星也沒有說服力。所以,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也就一直保持了下來。
  • 冥王星被除名,誰將繼任第九大行星?這個太陽系最大行星或有資格
    當冥王星被發現之後,就正式命名其為太陽系的「第9顆行星」,但是隨著太空科學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它應該是屬於柯伊伯帶冰質天體中的一員,是一顆矮行星才對,周圍還有很多與它相似的行星,於是就正式從教科書上划去了它的名字。現如今,那個多餘出來的曾經的「第九大行星」雖然已經徹底被降級,但是科學家發現可能有另一個極具潛力的行星,而且這個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比木星還大幾倍。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我想題主是誤會了。冥王星始終都是在圍繞著太陽旋轉,是太陽系中的一份子。冥王星不是被踢出了太陽系,而是從大行星中的名單中除名了。很多朋友應該有印象,我們中學課本學的知識是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這九大行星中的第九顆行星就是冥王星。後來部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不具備成為大行星的資格,於是就湊一塊開了一個會,研究了一下,把冥王星從大行星的名單中除名了。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圖示:冥王星科學家為什麼為這麼做呢?
  • 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將被取代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對於太陽系之中運行的行星,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之前雖然說是太陽系之中有九大行星,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其實是屬於矮星的,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冥王星被踢出局,新的「第九大行星」將出現?
    冥王星被踢出局,新的「第九大行星」將出現?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編輯:範文靜2019-03-12 21:58分享 摘要:自 2006 年冥王星被"驅逐"出太陽系的行星家族後,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的存在了。可是你知道嗎?
  •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文/蠟燭 是人都會犯錯,曾經在對宇宙的研究過程中就出現過一次錯誤,冥王星,曾經這些科學家認為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不過後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對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後來終於看清了冥王星的面貌,它並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而那時的九大行星也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九大行星:冥王星走了,新夥伴要來了?
    以前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結果我剛一上大學的冥王星就給踢出去了,原因是冥王星太小了。但是最近天文學家們卻相信太陽系再往外應該真的有第九大行星。原因是找到了一些軌道非常奇怪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的軌道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特點,就是它們的軌道盤面統一,跟原本的八大行星的盤面有一個傾斜的角度。這就很奇怪了,為什麼那麼多大軌道的小行星會有一個共同的傾斜角度呢?
  • 被移出太陽系大行星群的冥王星很可怕?被誤會的冥王星其實很可愛
    在2006年以前的教科書上告訴我們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而在2006年以後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就變成八大行星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這樣的。原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被天文學家移出了大行星群。冥王星為什麼會被天文學家移出大行星群呢?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人們為了方便研究宇宙,把它劃分成許多區域,比如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等。我們人類的地球是屬於銀河系中的太陽系的。長期以來,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一直被認為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但到2006年,太陽系九大行星被改為八大行星,沒有冥王星了。那么九個行星為何變成八個了?冥王星哪去了?
  • 「九大行星說」將改寫?(圖)
    ,自己在坐享「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美譽70餘年之後,半路會殺出個「程咬金」。  去年,新天體「齊娜」的出現,對冥王星在太陽系家族的地位提出了質疑。誰將更有資格留在太陽系?下周,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的2000多名天文學家,將在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以投票方式對它們的去留進行表決,從而決定太陽系行星的族譜。  對於即將出爐的投票結果,上海天文學家態度坦然。他們表示,無論冥王星與「齊娜」誰去誰留,人類對於大行星的認識必將刷新。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軌道計算表明,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它的質量將為地球的10倍,軌道為橢圓形,繞太陽運動的周期約為10000到20000年。它離太陽最近的距離也不會小於地日距離的200倍(即200個天文單位,簡稱AU),比冥王星遠得多,位於柯伊伯帶的冰雪世界中。從來沒有人見過第九大行星,但研究者已經根據柯伊伯帶中幾個天體的運動規律推斷出了它的存在。
  • 冥王星出局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冥王星終就未能保住「大行星」稱號,聯合大會同時放棄了將冥王星之外的八大行星稱為「經典行星」的折中說法,此前盛傳的太陽系另外增加3顆二級行星的計劃也流產了。冥王星遭到降級,被納入矮行星行列。但科學家不久後發現,冥王星的質量事實上比月球還小,其直徑不足地球的五分之一,質量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
  • 九大行星變成八大行星,從冥王星的浮沉窺探科學的進步
    因為這一天,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決議宣布冥王星不再是行星了,而是被降成了矮行星。流傳了快一百年的「九大行星」說法就此改變,從此以後太陽系就只剩&34;了。這個改變意味著全世界的教科書,各種天文館、科技館和自然博物館都需要改變關於行星的介紹,就是我們作為普通人都要改變觀念——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了。這不是說冥王星不存在了,它還老老實實按照原來的軌道在運行,只不過是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類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更多類似於冥王星的星體。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目前太陽系被認為的八大行星有金星、水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發現最晚的是海王星,在1846年被發現。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將現身,瑪雅預言又靈驗了?
    早在2006年,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發布的太陽系行星新定義,冥王星被剔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理由是冥王星體積太小、無力「清空」軌道周圍。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也變為了八大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表示,要成為一顆行星,冥王星必須達到以下條件:一是圍繞太陽旋轉;二是質量足夠大,在其自身重力下保持球狀外形;三是「清除周圍」的太空殘骸和其它小天體,證實它具有足夠強的引力作用,在太陽系角落具有引力優勢。冥王星未能達到第三個條件,由於它的軌道位於柯伊伯帶,柯伊伯帶是一個由小行星和微行星構成的巨大環狀結構,一直延伸至海王星軌道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