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發現天上有5顆星星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大多數的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變的。而這5顆星星的位置卻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人們把這幾顆星星叫做「行星」。
這5顆行星就是太陽系中最早被人們發現的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最初的時候人們認為天上的日月星辰包括這5顆行星都是圍繞著地球旋轉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後來人們認識到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地球也是一顆圍繞著太陽旋轉的行星。這樣人們已知的太陽系中的行星從5顆增加到了6顆。

後來望遠鏡的發明讓人們看到了更加遙遠的地方。1781年3月13日,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了天王星。人們對太陽系的認識範圍延伸到了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地方。1846年9月23日,海王星在多名天文學家的共同努力下被發現。這樣時隔65年,人們又把太陽系的疆域延伸到了距離太陽45億公裡之外。自此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也增加到了8顆。

海王星就是太陽系的邊緣了嗎?天文學家們可不這麼認為。他們繼續在黑暗的宇宙中尋找著天文學上的聖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一尋找就是84年。一直到了1930年的2月18日,美國的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這樣科學家又將太陽系的邊緣擴展到了距離太陽59億公裡的地方。

冥王星的發現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它成為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從此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被寫進了教科書,成為了人人皆知的科學常識。但是後來隨著科學家們對冥王星的不斷觀測發現,冥王星的質量非常的小。它並不具備大行星的特性。
冥王星的質量只有月球的五分之一。它的直徑是2370公裡還不到月球直徑的十分之七。因而冥王星是一個比月球還要小不少的天體。此外,後來科學家們在柯伊伯帶陸續發現了一些質量和冥王星差不多大小的天體。例如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比冥王星還要大27%。因此,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岌岌可危。2006年8月24日召開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把冥王星劃為了矮行星。從此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成為了歷史。

但是人類對於太陽系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太陽系只有這8顆大行星嗎?這可不一定。近年來科學家們宣稱他們在遙遠黑暗的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些可能存在一顆大行星的跡象。如果這些發現一旦被證實,那麼太陽系又將會重回九大行星的時代了。
科學家認為這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於太陽系的邊緣附近。這是一顆怎樣的神秘行星呢?2016年1月20日,美國的科學家邁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宣稱,他們研究了位於太陽系柯伊伯帶的8顆天體的軌道運行情況,發現它們的軌道運行異常。這些天體的軌道異常極有可能是受到了一顆隱藏在太陽系邊緣的未知行星的引力影響。

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這顆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質量可能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質量的10倍。這樣的話它極有可能是一顆氣態巨行星。這顆神秘的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320億公裡,遠日點約為1600億公裡。
它距離太陽有多遙遠,看看冥王星就知道了。冥王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59億公裡。這顆神秘的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可是冥王星到太陽平均距離的5.4倍。冥王星圍繞太陽一周需要248年的時間,而這顆神秘的行星圍繞太陽一周需要大約1萬年到2萬年。

朋友們是不是在想,這顆神秘的行星這麼大科學家們直接用天文望遠鏡找到它不就完事了嗎?科學家表示很為難。目前還無法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未知的行星。其實原因很簡單,它距離太陽實在是太遠了。行星本身不會發光,它只能反射太陽的光線。但是太陽又距離它這麼遙遠,照射到那裡的光線已經十分微弱了。這就像是在黑屋子裡面找一塊黑色的煤球,太難發現了。
即使有了更加先進的望遠鏡,發現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還不知道它在哪裡?那麼它就有可能在天空中的任何一個地方。在天空中搜索一顆幾百億公裡之外的不發光的未知行星可比大海撈針難多了。

現在科學家們也只是發現了一些和這顆神秘行星可能相關的蛛絲馬跡。它是否真的存在目前還不能確定。也許未來科學家會通過精密的計算和強大的天文望遠鏡發現這顆神秘的大行星真的存在。那時太陽系將會重回九大行星時代。
無論太陽系第九大行星能否被發現,冥王星是不可能在重回第九大行星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