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翻身無望?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2020-11-22 donews

科學家們設想這顆隱藏的大行星應該是一顆氣態巨行星,非常巨大,其大小甚至可能與海王星相當,但距離太陽的軌道要比海王星軌道還要遠數十億公裡,因此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可能需要1萬~2萬年

太陽系內軌道完全位於海王星軌道外側的最為遙遠的六顆天體。這些天體的軌道呈現一種詭異的巧合:它們似乎都偏向同一側。巴特金和布朗認為,這種詭異 的一致性只可能是由某種外力導致的。根據這些奇異的跡象,研究人員經過艱難計算和模擬,提出在太陽系邊緣應當存在一顆質量約為地球10倍的未知行星,其運行在一個遙遠的高偏心軌道上,且總體軌道指向與另外六顆天體相反

推測中的「第九大行星」——其質量約為冥王星的5000倍。如果它的存在得到證實,那麼太陽系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將會是毫無懸念的

由於我們目前並不知道這顆行星究竟在它軌道的什麼位置上,因此理論上說世界各地的天文觀測機構應該都有機會率先發現它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月22日消息,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是我們從小在學校裡學到的「常識」。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行星」的時代。

太陽系邊緣隱藏的行星?

這顆科學家們設想中的大行星應該是一顆氣態巨行星,非常巨大,其大小甚至可能與海王星相當,但距離太陽的軌道要比海王星軌道還要遠數十億公裡,因此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可能需要1萬~2萬年。對於這顆可能存在的大行星,提出這一設想的兩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將其稱作「第九大行星」(Planet9),唯一的問題就在於:它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被找到。

那麼既然如此,這兩位科學家又為何會認為在太陽系的邊緣存在這樣一顆大行星呢?答案是數學計算和計算機模擬。這兩位科學家甚至還大膽預言這顆隱藏的大行星應當會在未來5年內被發現。

本周三,這兩位研究人員在專業期刊《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因為他們希望其他人能夠幫助他們評估這項研究的準確性。論文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學院的邁克·布朗(MikeBrown)表示:「我們完全可以對這項研究結果保持沉默,然後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裡對相關區域進行搜尋,希望能夠自己找到那顆行星。但相比之下,我更希望其他人能夠更快地找到它,因為靠我自己的話可能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邁克·布朗是著名的「冥王星殺手」,他因為發現了大量太陽系邊緣體型較大的柯伊伯帶天體,直接導致了2006年冥王星被「貶」,因而得此綽號。他說:「我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它的樣子,看看它長什麼樣。我想要知道它的位置,我想我們現在這樣做是對的。」

邁克·布朗與合作夥伴是從現在已知的,在海王星軌道外側運行的六顆天體的運行軌道中找到蛛絲馬跡,從而推斷這顆未知行星的存在的。他們指出,這六顆天體目前的軌道形態完全由巧合因素形成的可能性只有大約0.007%,或者1/15000。相反,他們認為在這裡的黑暗中應當隱藏著一顆質量大約為地球10倍的未知行星,它對這些小天體的軌道施加了引力攝動影響,造就了它們奇特的大傾角橢圓軌道。

邁克等人懷疑,在大約45億年前的太陽系襁褓時期,這顆行星被踢出了內太陽系,流浪到了今天的邊緣地帶。

這顆行星一旦被正式確認,那麼太陽系的格局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將會是毫無懸念的。邁克·布朗表示:「這將是一顆真正的第九大行星。自從遠古時代以來,人類一共只發現了兩顆真正的大行星,而這顆將會是第三顆。這顆天體是太陽系相當大的一塊組成部分,它還在等待我們去發現。這聽起來讓人感到興奮。」

布朗還開玩笑說「我的女兒建議我,如果這顆行星最終被找到,那麼我們就把它命名為『冥王星』,這樣一來冥王星就又能成為一顆大行星的名字了。」

太陽系早期的動蕩時期

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布朗重申:「我們的確找到了在太陽系外緣存在一顆氣態巨行星的證據。這裡我說『巨行星』的意思是它的大小可能會接近海王星的級別,而我所說的『外緣』,意思是到太陽的距離比冥王星還要遠10~20倍。」

布朗和他的合作夥伴,加州理工學院專攻太陽系動力學的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康斯坦丁·巴特金(KonstantinBatygin)認為,這顆隱藏的大行星形成於太陽系誕生初期,時間大約是在40億年前,當時太陽系內的氣態巨行星(也包括這顆未知的大行星)都還只是形成了巖石質的內核。

如果這顆行星有機會停留在物質豐富內太陽系區域一直到完成整個形成過程,那麼它就可以獲得足夠多的氣體或冰物質並成為另一顆木星或海王星級別的巨無霸行星。

然 而,由於其他行星的巖石內核靠的太過緊密,它們各自發展的空間受到了限制,於是這顆行星的「前身」就在引力攝動作用下被「踢」了出去。布朗表示:「當時在 太陽系周圍應當存在著一團氣體星雲,由於氣體物質的阻擋,這顆行星向外運動的速度被削減了,並最終避免了徹底離開太陽系的命運,而是重新進入了一個遠離太 陽的高偏心軌道。」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行星科學家格裡高利·勞林(GregoryLaughlin)表示:「我不能想像這件事如果被證實將會是什麼樣的情形。我想不出比這更加震撼的事情了。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就在於:這顆行星是可能被探測到的。」

重回「九大行星」?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申請到美國夏威夷的大型天文望遠鏡觀測時間,並計劃開展相應的搜尋工作,他們也呼籲其他同行加入到這場搜尋中來。

設在夏威夷口徑達8米的「昴星團」望遠鏡是日本國立天文臺建造的。這臺設備強大的集光能力足以探測到這顆未知行星的微弱光芒,並且這臺望遠鏡擁有的寬廣視野——比口徑10米的凱克望遠鏡視野大了75倍以上,尤其適合開展巡天搜尋工作。

巴特金表示:「儘管在一開始我們對於存在這樣一顆大行星的可能性深感懷疑,然而隨著我們對於可能的軌道參數以及它的存在對於外太陽系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我們對於這顆天體的存在愈發感到有信心。」他說:「150年來頭一遭,我們能夠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太陽系目前的行星數量格局是不完整的。」

與 此同時,布朗和其他同事現在已經在開始著手進行對「第九大行星」的搜尋工作了。不過目前他們手頭僅有的資料就是計算得到的這顆行星可能的粗略軌道參數,而 不掌握任何較為精確的數據。布朗指出,如果恰好這顆行星在其軌道上運行到靠近近日點的位置,那麼它應當會在之前拍攝的巡天照片中留下蹤跡。

而如果很不巧的,這顆行星此刻正好運行在它軌道上最遠的位置附近,那麼我們將不得不藉助一些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望遠鏡,如設在夏威夷的兩臺口徑10米的凱克望遠鏡,或者口徑8米的日本昴星團望遠鏡才能捕捉到它極其暗弱的亮光。

不過,由於我們目前並不知道這顆行星究竟在它軌道的什麼位置上,因此理論上說世界各地的天文觀測機構應該都有機會率先發現它。

布朗表示:「我很希望自己能最早發現它。但如果其他人能夠找到它我也會非常開心,這也是我們為何發表這篇論文的原因。我們希望其他同行能夠得到啟發並著手加入我們的搜尋工作。」

而對於這項發現可能會對我們在對太陽系的理解方面產生何種影響,巴特金表示可能會有幾個方面的問題。但總的來說,這顆為止的行星對於我們來說似乎顯得非常奇怪,但實際上它的存在反而讓我們的太陽系整體看上去和科學家們在圍繞其他恆星周圍觀測到的系外行星系變得更加相似了。

首先,系外行星系中極不規整的行星軌道很常見:有些行星的軌道距離恆星非常近,另外一些則極其遙遠;其次,系外行星中最為常見的質量範圍是在地球質量的1~10倍之間。

巴特金表示:「直到現在,我們仍然認為太陽系中的行星似乎並不符合這一規律。而如果這顆行星能夠被證實,那麼實際上我們的太陽系就會顯得更加『正常』。」

布朗表示:「冥王星被降級這件事讓很多人抓狂。那麼在太陽系中存在一顆真正『夠格』的第九大行星這件事或許會讓這些人感到高興。現在我們就可以開始行動起來,找到那顆行星,讓我們的太陽系裡再次擁有『九大行星』!」(晨風)

相關焦點

  • 冥王星翻身無望?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是我們從小在學校裡學到的「常識」。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 行星」的時代。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被除名恢復行星無望,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終於被證實,此消息轟動了整個人類世界,冥王星也逐漸進入人類的視野。由於當時的觀測手段十分有限,科學家對冥王星體積進行了錯誤的預估,科學家們認為冥王星是一顆直徑比地球還大的天體,科學家們也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樣,太陽系被一直認可的八大行星變成了九大行星。
  • 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將被取代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對於太陽系之中運行的行星,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之前雖然說是太陽系之中有九大行星,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其實是屬於矮星的,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新華/法新  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20日發表文章說,第九大行星回來了。不過,這一次可不是要拯救已被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的冥王星,而是天文學家新發現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證據。
  •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真有「第九大行星」嗎
    (原標題: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真有「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邊緣或存在第九大行星 公轉一周需上萬年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 冥王星被踢出局,新的「第九大行星」將出現?
    現代快報訊(見習記者 阿里亞)自 2006 年冥王星被"驅逐"出太陽系的行星家族後,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的存在了。可是你知道嗎?太陽系有可能還存在第九大行星。近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兩位研究人員最新研究推測,在太陽系邊緣有第九顆神秘行星的存在。這顆"第九大行星"有 5 個地球大小,距離地球 400 個天文單位,並將有可能在 10 年內"現形"。
  • 第九大行星出世?NASA:巨大行星暗藏太陽系
    現在,美國宇航局(NASA)給出了他們的看法,這個自冥王星退位以來就一直爭論不休的第九大行星確實存在。NASA強調,他們已經獲得了一些指向這個神秘的第九大行星的證據。研究人員解釋道,這可能是一顆未知的行星。有可能就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顆行星的引力會會使得整個太陽系平面擺動,這些星體軌道的擺動也是由他帶來的。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巴西天文學家: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或再次出現
    人類尋找太陽系家族其他成員的腳步一直未停。巴西天文學家羅德尼·戈梅斯日前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指出,在海王星以外運行的小型冰塊軌道出現攝動,表明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未知的、體積相當於四個地球大小的行星。這是戈梅斯通過計算得出的,也是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暫時被稱為「X星」。
  • 冥王星「歸隊」無望 太陽系「老九」何處尋
    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太陽系是否真的存在第九顆行星——所謂的「行星九」(Planet Nine)。如近日美國密西根大學科學家報告說,他們發現一顆遙遠小行星2015 BP519的軌道角度非常奇特,認為該天體被一顆尚未現身的行星牽引到「異常軌道」。這一發現為「行星九」確實存在增加了新證據。
  • 科學家:太陽系或將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冥王星又要成為大行星嗎
    他們繼續在黑暗的宇宙中尋找著天文學上的聖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一尋找就是84年。一直到了1930年的2月18日,美國的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這樣科學家又將太陽系的邊緣擴展到了距離太陽59億公裡的地方。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冥王星被除名,誰將繼任第九大行星?這個太陽系最大行星或有資格
    太陽系中,到底是「8大行星」還是「9大行星」這個問題,在前幾年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如果現在是2006年或之前,那麼你還可以說太陽系中有「9大行星」。當冥王星被發現之後,就正式命名其為太陽系的「第9顆行星」,但是隨著太空科學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它應該是屬於柯伊伯帶冰質天體中的一員,是一顆矮行星才對,周圍還有很多與它相似的行星,於是就正式從教科書上划去了它的名字。現如今,那個多餘出來的曾經的「第九大行星」雖然已經徹底被降級,但是科學家發現可能有另一個極具潛力的行星,而且這個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比木星還大幾倍。
  • 科學家:太陽系或將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冥王星又要成為大行星嗎
    它成為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從此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被寫進了教科書,成為了人人皆知的科學常識。但是後來隨著科學家們對冥王星的不斷觀測發現,冥王星的質量非常的小。它並不具備大行星的特性。太陽系只有這8顆大行星嗎?這可不一定。近年來科學家們宣稱他們在遙遠黑暗的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些可能存在一顆大行星的跡象。如果這些發現一旦被證實,那麼太陽系又將會重回九大行星的時代了。科學家認為這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於太陽系的邊緣附近。這是一顆怎樣的神秘行星呢?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郭鑫鵬如果你了解太陽系,也許能夠熟練地說出包括地球在內八大行星的名字。但是不久前,太陽系還有「九大行星」,多出的一個就是原本處於末位的冥王星,但在2006年,科學家卻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之列。當然,科學家們並不會因為體積就歧視冥王星,因為相比木星,地球也只是小個頭。其次,人們發現冥王星附近還有其他一些和冥王星大小差不多的天體,甚至它的衛星都有自己一半大小。這讓科學家們非常為難,這些新發現的天體難道都要算作太陽系的行星嗎?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會員到期了?
    導讀:早在筆者高中時代,冥王星還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甚至還有著九星連珠的壯觀景象,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冥王星卻悄悄從九大行星中除名了!而太陽系目前也變成了八大行星。與我們所熟知的其它行星不同,冥王星距離太陽比較遠,所以發現的時間也比較晚。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與已知的八大行星並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若干年後,冥王星卻被定義為矮行星。
  • 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或再出現 暫被稱為「X星」
    人類尋找太陽系家族其他成員的腳步一直未停。  巴西天文學家羅德尼·戈梅斯日前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指出,在海王星以外運行的小型冰塊軌道出現攝動,表明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未知的、體積相當於四個地球大小的行星。這是戈梅斯通過計算得出的,也是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暫時被稱為「X星」。
  • 冥王星天蠍座守護星,曾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一員,又為何被踢出局?
    ——袁元今天咱們來說一說曾經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也叫閻王星、冥神星。冥王星是天蠍座的守護星,主宰人的爆發力與洞察力,對事物有抽絲剝繭的能力,負面影響是嫉惡如仇,陰險。部分印度語言使用普魯託稱呼該冥王星。但是包括印地語在內的其他印度語言使用印度教中的閻摩或佛教的閻羅王稱呼冥王星。越南也屬於漢文化圈,受漢文化影響,越南語用閻羅王星稱呼冥王星。冥王星是柯伊伯帶中的矮行星,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