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邊緣或存在第九大行星 公轉一周需上萬年

2020-11-24 環球網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

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第九行星?

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髮現,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中的6顆天體出現了「奇怪的」運行軌道,它們就像6塊以不同速率運轉的鐘表,但無論何時去看,這些鐘錶指針都在相同地方。天文學家認為,這一現象碰巧發生的可能性為0.007%。在排除其他可能性後,兩人推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一顆真正的行星」在發揮引力作用。

兩名科學家認為,這顆暱稱為「行星九」的星體質量約是冥王星的5000倍,因此,其引力足以影響位於太陽系邊緣幾個「矮行星」的運行,對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中的天體運行產生根本性的「幹擾」。巴特金說:「我們發現了潛藏在太陽系邊緣『行星九』的引力信號。」布朗說:「我們感覺到了這個引力的幹擾作用。」

系巨行星

在美國《天文學雜誌》20日刊載的報告中,布朗和巴特金說,目前未能直接觀測到「行星九」,但他們通過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模擬推測它的存在,並認為「行星九」屬於氣態巨行星。

「這顆行星的質量約是地球質量的10倍,在太陽系遙遠之處沿著一個奇特和拉得很長的橢圓軌道運行。」研究人員在一份聲明中說。計算機模擬顯示,如果這顆神秘的星體真的存在,其運行軌道與太陽的距離約為地球運行軌道與太陽距離的50多倍。「事實上,由於非常遙遠,這顆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要1萬至2萬年的時間。」聲明說。

是否存在?

布朗和巴特金說,目前,許多天文望遠鏡已被用來觀測「行星九」,他們期望在接下來的5年內可以一睹其「真容」。

來自美國卡內基科學學會的斯科特·謝潑德表示,兩年前,自己曾和同事發現,可能存在一個巨行星,而布朗和巴特金的最新研究結果將他們的發現「推進了一個層次」。「這個新的研究非常令人激動。」謝潑德說,「這使這顆遙遠行星存在的可能性由50%提高到了75%」。

不過,關於第九大行星的存在,一些專家也提出了保留意見。「新視野」號項目負責科學家艾倫·斯特恩說:「每過幾年就會出現這種預測,目前,沒有任何預測變成最終的事實發現……如果布朗和巴特金的預測能夠成為例外,我會很高興。但我們需要等待,畢竟預測不等同於發現。」

英國皇家天文協會的負責人羅伯特·梅西也表示,過去以來,一直有關於新行星存在的猜測,但「最終都沒有變為真實的發現」。「如果真的可以找到第九大行星,我會很激動,但現在,這只是一個推測,」梅西說。

很有信心!

面對質疑,布朗和巴特金表示,他們對自己的預測「很有信心」。

「雖然一開始我們也很懷疑第九大行星存在的可能性,但隨著我們繼續研究太陽系邊緣天體的運行軌道,我們越發確定了它確實可能存在。」巴特金說,「這是150年來,首次有確鑿證據證明太陽系內人類對行星數量的普查是不完全的」。

布朗則稱,「我們完全可以在接下來5年的時間裡靜靜地自行觀測,但我們希望有人能夠更快地發現『行星九』」,這就是他們選擇現在發表這個研究報告的原因。「我想儘快看見它,我想看看它長什麼樣子,想知道它具體在哪裡,我認為發表這份報告會對我們有所幫助,」布朗告訴美聯社記者。(劉曦 新華社專特稿)

有關「行星九」

星體質量

約是地球的10倍,約是冥王星的5000倍

距日距離

運行軌道與太陽的距離約為地球運行軌道與太陽距離的50多倍

繞行時間

繞太陽運行一周需要1萬至2萬年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太陽系邊緣發現巨型新天體 公轉一周需2萬年
    ,公轉一周需要2萬年,軌道遠超冥王星。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  公轉一周需2萬年,或有助發現「第九大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科學》雜誌在線版18日消息稱,天文學家確認了一個遙遠的冰冷世界,它位於太陽系的極遠端,公轉一周需要2萬年,軌道遠超冥王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做了新的定義,需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1、繞太陽公轉;2、清除臨近軌道上的天體;3、自身質量足夠大,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狀態,保持自身球體形狀。新設定的行星標準讓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黯然神傷,它被降級成矮行星,至此太陽系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真有「第九大行星」嗎
    (原標題: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真有「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如果它的存在得到證實,那麼太陽系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將會是毫無懸念的 由於我們目前並不知道這顆行星究竟在它軌道的什麼位置上,因此理論上說世界各地的天文觀測機構應該都有機會率先發現它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月22日消息,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是我們從小在學校裡學到的「常識」。
  • 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確認還需更多證據
    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第九大行星」,它的質量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質量的10倍,沿「奇特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環繞一周需時1萬年至2萬年。  鄭永春認為,不同距離的天體之間都會存在相互作用,按照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這顆「第九大行星」會影響柯依伯帶天體的運行軌道發生傾斜,因此需要考察儘可能多的天體,才能使得軌道計算更為精確,「如果我們能觀測到該區域更多天體的運行軌道發生異常,存在這顆未知行星的結論會更有說服力」。
  • 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是我們從小在學校裡學到的「常識」。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 行星」的時代。
  • 太陽繫到底存不存在第九大行星?專家觀點讓真相撲朔迷離
    許多人應該都已經接受了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這個設定,一些人或許都忘了當年冥王星是如何被一腳踢出太陽系行星隊列的悲慘故事。儘管如此,不少科學家還是在努力觀測海王星之外的空間,試圖尋找太陽系的其他同伴。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我們太陽系的外緣可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天體!
  • 太陽系最遠的天體,公轉達上千年,它的真身或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你知道太陽系最遠的天體是哪顆嗎?過去,人類認為最遠的天體是冥王星,並將其認為是太陽系的邊緣,而到了近代,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我們所能觀測的距離也在不斷擴大,因此,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在冥王星之外,還有很多星球,而在去年的12月,我們就發現了一枚距離超過100AU的天體。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雜誌》研究員巴蒂金和布朗表示,他們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發現了一顆新的太陽系行星。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在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後,我們常識中「太陽系具有九大行星」便變為了「太陽系具有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而科學家們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距離太陽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尚還沒有發現,但是假如它真的被探測到,那麼就可以解釋很多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比如太陽的自傳軸與在天王星外圍聚集著的小型冰凍彗星的公轉軌道存在的傾斜角。這塊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原標題: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2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HD 106906 b行星擁有超遠公轉軌跡,該行星距離母星的最遠位置是地球距離太陽的730多倍,科學家認為超遠公轉軌道的存在或許也能證明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存在。由於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柯伊伯帶的一些小天體擁有異常的運行軌跡,似乎受到了某大質量天體的磁場影響,科學家認為有軌跡特殊的天體在遠離太陽的地方運行,這顆大型天體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由於這顆天體大多數時間在很遠的位置上緩慢行進很難被人們發現,科學家希望能證實這顆天體就是造成太陽系行星異常的原因,只是大型天體在如此遙遠的位置上還會圍繞太陽運行嗎?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被除名恢復行星無望,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
    在太陽系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帶叫做小行星帶,這裡有著數不勝數的小行星,它們的體型非常小,受到太陽系中行星引力的影響,還停留在這裡。如果想要真正地走出太陽系,對行星有初步的了解,就首先要對太陽系有足夠的了解,現在都已經2020年了,科學家卻發現在太陽系內極有可能會存在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之所以我們的觀測數據跟科學計算存在差異,是因為有另外巨大的天體引力影響了它們的軌道運行,科學家在計算軌道的時候,並沒有將這個巨大天體的引力考慮進行,所以才造成了異常的軌道數據。通過太陽系邊緣異常天體的情況,科學家猜測,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可能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行星,被科學家稱之為第九大行星,或者X行星。
  • 第九大行星真存在 人類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證據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邊緣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而且它是一顆胡柚般大的黑洞嗎?
    最近有人驚呼,科學家們正在執行一個LSST搜索計劃,讓太陽第九大行星,隱藏在太陽系邊沿的黑洞現身。那麼如果這顆黑洞真的存在,地球有危險嗎?這個說法當然有些驚世駭俗。這則令人恐怖的消息源自一則報導,是美國「科學日報」網站7月12日發布了一則消息,說美國哈佛大學和黑洞倡議組織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方法,準備用於搜索太陽系外圍區域黑洞蹤跡,同時也能夠確定理論假設中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到底存不存在。
  • 第九大行星真存在?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證據(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