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確認還需更多證據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確認還需更多證據

2016-01-24 09:07:30來源:光明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2016年01月24日 09:07 來源:光明日報

參與互動 

  日前,美國科學家在《天文物理期刊》發表研究成果認為,在太陽系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它的質量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質量的10倍,沿「奇特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環繞一周需時1萬年至2萬年。唯有如此,才能解釋太陽系柯伊伯帶中6顆天體的運行軌道異常。

  與公眾的興奮不同,大多數天文學家對這一發現都表現得比較謹慎。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鄭永春就提醒:且慢下結論!

  確認還需更多證據

  鄭永春介紹,這只是一個計算模型得出的結論,這顆行星是否存在還要看觀測證據。「這顆未知行星距離太陽十分遙遠,行星表面反射的太陽光極其微弱,看起來就像黑屋子中的一顆煤球,極難發現。科學家們寄希望於2021年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大麥哲倫望遠鏡建成時,或許有可能觀測到這顆未知行星。」鄭永春指出。

  美國宇航局首席科學家艾倫·斯託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這一發現表示了懷疑——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找到了幾千顆類似超級地球的行星,但沒有一顆系外行星的大小介於地球和海王星之間。美國西南研究院的行星科學家萊文森也表示:「在我的職業生涯看到過很多類似研究和說法,但事實證明都是錯誤的。」

  鄭永春認為,不同距離的天體之間都會存在相互作用,按照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這顆「第九大行星」會影響柯依伯帶天體的運行軌道發生傾斜,因此需要考察儘可能多的天體,才能使得軌道計算更為精確,「如果我們能觀測到該區域更多天體的運行軌道發生異常,存在這顆未知行星的結論會更有說服力」。

  被挑戰的太陽系模型

  從冥王星被「剝奪」太陽系行星地位、降為矮行星,到「第九大行星」發現,最近數十年,我們所熟悉的太陽系模型一直備受挑戰。

  此前,西班牙和英國科學家就曾通過數學計算得出,在冥王星以遠的太陽系空間,可能至少隱藏著兩顆未知行星,它們的引力影響了海王星以外已知天體的運行軌道。

  鄭永春解釋,目前被廣泛接受的太陽系理論認為,海王星軌道以外天體的軌道分布應該是隨機的,再加上某種觀測偏差,它們的軌道必須滿足一系列特徵:比如軌道半長軸接近150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軌道傾角幾乎為0°,近日點輻角也要接近0°或者180°。但是已發現的十多顆極端海外天體的實際情況卻很不相同,這也就暗示著存在其他行星的可能性。

  就在2015年,美國雙子星天文臺和卡內基學會的研究人員也宣稱在太陽系內發現了一顆「異常」天體——據估算,這顆天體的直徑約為450千米,與太陽的最近距離約為80個天文單位。發現者推測,這顆天體的軌道可能受到一顆又黑又冷的超級地球的影響,其大小約為地球的10倍。

  不過,要想發動一場天文學的「革命」,科學家們還需要更多證據。鄭永春說:「不管怎樣,在被天文望遠鏡觀測發現之前,太陽系是否存在未知行星還只是推測。」

  (本報記者 齊芳)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但科學家認為能除了這八大行星外,太陽系內還存在一顆行星,它處於太陽系的邊緣位置,擁有非常狹長的軌道,因為距離母星較遠受到的引力小,因此公轉速度很慢,繞太陽一周需要1-2萬年的時間,平均軌道距離45億公裡,比海王星還要遠20倍以上。當然這些都是天文學家根據發現的一些實際情況給出的猜測,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第九大行星存在,但也沒有人否認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5日消息,自從今年初發現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在尋找能證實該行星存在的證據。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是一月初發現該行星的科學家之一。他前不久發推特稱,他已經找到了進一步的證據,能證明該行星的存在。這顆巨大的行星藏身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質量是地球的十倍,屬於與天王星和海王星類似的氣態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1992年後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使人們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產生疑問。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此後,人們就一直希望找到真正的第九行星。
  • [視頻]科學家聲稱有更多證據證明「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原標題:[視頻]科學家聲稱有更多證據證明「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 太陽系邊緣或存在第九大行星 公轉一周需上萬年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他們把這個神秘的未知行星稱為「第九大行星」。軌道計算表明,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它的質量將為地球的10倍,軌道為橢圓形,繞太陽運動的周期約為10000到20000年。它離太陽最近的距離也不會小於地日距離的200倍(即200個天文單位,簡稱AU),比冥王星遠得多,位於柯伊伯帶的冰雪世界中。從來沒有人見過第九大行星,但研究者已經根據柯伊伯帶中幾個天體的運動規律推斷出了它的存在。
  • 第九大行星真存在 人類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證據
    原文配圖:太陽系外的行星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原標題: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2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真有「第九大行星」嗎
    (原標題: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真有「第九大行星」)
  • 第九大行星真存在?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證據(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之所以我們的觀測數據跟科學計算存在差異,是因為有另外巨大的天體引力影響了它們的軌道運行,科學家在計算軌道的時候,並沒有將這個巨大天體的引力考慮進行,所以才造成了異常的軌道數據。通過太陽系邊緣異常天體的情況,科學家猜測,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可能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行星,被科學家稱之為第九大行星,或者X行星。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了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行星軌道,這顆氣態巨行星在距離地球300光年的南十字座,也是其恆星HD 106906周圍唯一發現的行星,這顆系外行星是因為其在遠離恆星的位置上才被科學家關注,最初發現這顆行星時一度認為其軌道正在脫離恆星,在通過14年持續觀測後才確認了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儘管目前看來,太陽系的8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面基本還都是在同一個平面上(黃道面),但太陽的自轉軸卻並非與黃道面垂直,而是存在大約6度的傾角。天文學家們對此感到困惑,但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的理論則或許可以解釋這一問題。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或許就要浮出水面了
    Hurt (IPAC) 100年前,天文學家珀西瓦爾·洛厄爾(Percival Lowell)設想在太陽系的邊緣潛伏著一個「X行星」,如今,有天文學家聲稱已經獲得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可證明這顆行星確實存在,他們把這個神秘的未知行星稱為「第九大行星」。
  • 證據確鑿:太陽系真有第九大行星!太詭異
    曾經,太陽系有九個大行星,但是冥王星因為不夠格而被開除,降級為矮行星,結果就變成了八大行星,但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們現在已經有了「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太陽系確實有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雜誌》研究員巴蒂金和布朗表示,他們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發現了一顆新的太陽系行星。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在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後,我們常識中「太陽系具有九大行星」便變為了「太陽系具有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而科學家們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距離太陽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尚還沒有發現,但是假如它真的被探測到,那麼就可以解釋很多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比如太陽的自傳軸與在天王星外圍聚集著的小型冰凍彗星的公轉軌道存在的傾斜角。這塊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
  • 海王星外天體為第九大行星存在提供新證據—新聞—科學網
    尋找行星「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