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2021-01-13 科學黑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做了新的定義,需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1、繞太陽公轉;2、清除臨近軌道上的天體;3、自身質量足夠大,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狀態,保持自身球體形狀。

新設定的行星標準讓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黯然神傷,它被降級成矮行星,至此太陽系變成了八大行星。

但科學家認為能除了這八大行星外,太陽系內還存在一顆行星,它處於太陽系的邊緣位置,擁有非常狹長的軌道,因為距離母星較遠受到的引力小,因此公轉速度很慢,繞太陽一周需要1-2萬年的時間,平均軌道距離45億公裡,比海王星還要遠20倍以上。

當然這些都是天文學家根據發現的一些實際情況給出的猜測,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第九大行星存在,但也沒有人否認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太陽系很大,如果按照奧爾特雲作為它的邊界,直徑可以達到2-3光年遠,目前我們的探測位置只能接觸到柯伊伯帶的內邊緣位置,更遠處尚無法徹底的探測。

關於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與否一直都有爭論,此前科學家還曾提出過新的理論,認為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可能是被太陽所捕獲的,原本是作為一顆流浪行星的,因為質量巨大無法在內太陽系運動。

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與否撲朔迷離,但此前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發現,或可以證明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此前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了一顆系外行星HD 106906b,它位於南十字座距離我們大約336光年遠,看起來就是在圍繞一顆年輕的恆星運動。

2013年12月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的天文學家團隊,利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6.5米口徑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HD106906恆星,這是南十字座重要的一顆恆星。在多次觀測中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這顆恆星的外圍有很奇怪的「強光」。

科學家們猜測這個「強光」可能來自於一顆巨大的行星,後來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確定了這一結論,從它們的光譜來分析,這顆恆星非常年輕也許只形成了大約1300萬年,正因為如此周圍的行星也非常年輕,自身溫度比較高,尚未完全的冷卻下來。

HD106906b的質量是木星的11倍大小,表面溫度可以達到1500攝氏度,和其母星的距離達到了650個天文單位,也就是650個日地距離,大約970億公裡。

可以來對比一下,在太陽系內位於「邊疆」的冥王星距離太陽大約在29-49天文單位之間,而這顆巨大的行星距離其母星是650個天文單位,如果放在太陽系內甚至遠遠超過了柯伊伯帶的範圍,這顆系外行星的公轉周期可以達到1.5萬年,這跟此前科學家假定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非常相似。

這個系外行星的發現給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存在提供了證據,但是距離母星如此之遠的機制科學家尚無法確定。

科學家猜測,HD106906b在剛形成的時候距離其母星比較近,大約在3天文單位遠處,只不過在發展過程中被拋離到很遠的位置,這種機制在任何恆星系內都可能會發生。

第九大行星或許真的存在,等待未來更多的證據!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在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後,我們常識中「太陽系具有九大行星」便變為了「太陽系具有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而科學家們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距離太陽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尚還沒有發現,但是假如它真的被探測到,那麼就可以解釋很多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比如太陽的自傳軸與在天王星外圍聚集著的小型冰凍彗星的公轉軌道存在的傾斜角。這塊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
  • 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確認還需更多證據
    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這顆未知行星距離太陽十分遙遠,行星表面反射的太陽光極其微弱,看起來就像黑屋子中的一顆煤球,極難發現。科學家們寄希望於2021年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大麥哲倫望遠鏡建成時,或許有可能觀測到這顆未知行星。」鄭永春指出。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核心提示:對「第九大行星」存在的預言讓人回想起19世紀的一段歷史:當時天文學家研究了天王星的軌道攝動,認為它一定是由外圍另一個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所導致,因此正確預言並發現了海王星的存在。
  • 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2022年「星空巨獸」將登場,這次它逃不掉了
    ,很多人都相信,在太陽系的邊緣,可能還存在著第九大行星,它並不是已經被除名了的冥王星,而是一顆尚未被發現的未知行星。當然最主要的是,魯賓望遠鏡它將幫助我們揭開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之謎,不過這對於天文學家來說,既期待又擔憂,期待的是可以揭開這個困擾人們多年的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太陽系。不過擔憂的則是,它的出現,或許會給人類帶來一場理論災難。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5日消息,自從今年初發現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在尋找能證實該行星存在的證據。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是一月初發現該行星的科學家之一。他前不久發推特稱,他已經找到了進一步的證據,能證明該行星的存在。這顆巨大的行星藏身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質量是地球的十倍,屬於與天王星和海王星類似的氣態行星。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當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被科學家提出之後,很多的天文愛好者也加入了探討之列,隨著人們對太陽系邊緣軌道異常天體的不斷觀測,更多的科學家也認同了第九大行星存在的可能性。而且根據相關的數據,科學家對這顆小行星的質量還提出了初步的猜想。如果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那麼它的質量有可能比地球大17倍左右,若是巖質行星,無疑會是一個超級地球。
  • 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回答:有望十年內發現!
    在冥王星被排除出九大行星以來,第九大行星的位置一直無星代替,科學家一直寄希望於太陽系靠近邊緣的柯伊伯帶,希望能夠在那裡找尋到第九大行星的線索,卻始終未能如願。似乎在我們太陽系寒冷的廣闊區域外,軌道上的一些天體與我們太陽系的八顆行星相比毫無意義。
  • 第九大行星真存在 人類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證據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邊緣或存在第九大行星 公轉一周需上萬年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 海王星外天體為第九大行星存在提供新證據—新聞—科學網
    尋找行星「小九」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或許就要浮出水面了
    Hurt (IPAC) 100年前,天文學家珀西瓦爾·洛厄爾(Percival Lowell)設想在太陽系的邊緣潛伏著一個「X行星」,如今,有天文學家聲稱已經獲得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可證明這顆行星確實存在,他們把這個神秘的未知行星稱為「第九大行星」。
  • 第九大行星真存在?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證據(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
  • 第九大行星存在?2022年「星空巨獸」將登場,這次它逃不掉了
    提到太陽系,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它一共擁有八大行星,不過,事實上在天文學家們的眼中,很多人都相信,在太陽系的邊緣,可能還存在著第九大行星,它並不是已經被除名了的冥王星,而是一顆尚未被發現的未知行星。據報導,為了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天文學家準備在2022年,啟動「吞噬星空的巨獸」——魯賓望遠鏡,這是一臺美國國家天文台歷史上,第一次以女性天文學家命名的觀測設備,這名天文學家在上世紀70年代,還為人類發現了暗物質的存在,不過卻因為當時對於性別的歧視,導致她並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 第九大行星或來自於太陽系外,質量堪比10個地球,哈勃能找到它嗎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這是人所共知的,原先說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是包括冥王星,但是冥王星已經在2006年被國際天文協會清出行星的行列,所以太陽系剩下了8大行星。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早在2016年1月就有消息傳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在《天文物理》雜誌上宣布他們發現了太陽系柯伊伯帶中6顆天體的軌道運行異常現象,它們雖然以不同速率運轉,但其運行軌道卻擁有相同的傾角,且朝向太陽的角度相近。
  • 第九大行星在哪裡?它是否存在?
    今夜,讓獵戶座來為你指明夜空中那顆理論上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的大概位置。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看到過這顆太陽系行星,有時也被稱之為X行星。如果它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它應該很大很遙遠。但是——依舊是理論上來說——有它存在的依據(也有它不存在的依據),對於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來說,對它的搜尋已經持續了幾年。兩名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麥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聲稱已掌握堅實的理論依據,證明第九大行星沿著一個奇異的、極其狹長的軌道運行。然而,最近一些天文學家根據他們的數據做出了其他解釋,認為並不一定是第九大行星存在的證明。
  • 太陽系內隱藏著一個黑洞?科學家最新理論:它就是「第九大行星」
    有一些科學家指出:我們或許沒有理由證明這個強大引力的來源必須是行星,它有可能是黑洞!乍聽之下,你可能以為他們純粹是在胡扯。但是,這首先可以解釋為何我們始終無法發現這個引力的來源。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其他的理由來證明這個說法。首先,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如果太陽系裡有一個黑洞,為何我們還沒有被吞噬?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第九大行星到底在哪裡?科學家信心滿滿!!
    目前,研究人員在利用位於美國夏威夷的斯巴魯望遠鏡尋找第九大行星,並希望揭開其起源的秘密。
  • 太陽系發現的第九大行星:零下226度 氫氦氣為主
    對於這顆潛在行星的搜尋工作自從關於這顆行星可能存在的相關論文一發表開始便不曾停止過。由於此前從未有人見到過這所謂的「第九大行星」,因此相關的研究工作很多都是在計算機上進行的模擬計算。天文學家們之所以認為在太陽系邊緣的黑暗之中隱藏著一個大行星,主要是因為觀察到了該區域一些已知天體的運行軌道存在些許異常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