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天地人和街小學 六年級八班 魏語橋
誰都沒想到,2020年的春節是由一場疫情的爆發而開始的,這個春節變得跟以往截然不同,人們都只能待在家裡,通過網絡與外界聯繫。沒有了每天早上六七點鐘被逼起床的無奈,沒有了老師、家長絮絮叨叨的叮嚀,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脫離了原有的規律。
一開始,我還挺沉浸於這種散漫的學習模式中,每天完成「停課不停學」的既定作業後,看看電視、玩玩手機,倒是逍遙自在。可時間長了,卻也生出一股空虛感,於是我選擇了閱讀《朱自清散文集》這本課外讀物,以充實漫長的寒假閒暇時光。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過去……」
《匆匆》是一篇感嘆時間飛逝的散文,全文沒有一處「珍惜時間」之類的字眼,但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對時間寶貴的感嘆。聯想到這段時日自己蹉跎掉的時間,聯想到自己已進入小學六年最後的衝刺階段,不禁深感光陰似箭的悲痛。不知有多少時光,也是在我玩遊戲、刷視頻、抑或發呆時凝然的雙眼裡過去了……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不經意間,時光便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一千多個我與校園,與老師,與同學的回憶從指縫中流走,我也從一個懵懂的小孩,到踏入青春期,人生即將翻開新的篇章。回憶中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人,陪伴著我經歷了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我想將他們留住啊,可我們總是不斷地遇見,又不斷地分開。
有時,我真想抓住時間,但就如《匆匆》所寫——「我覺得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是啊,抓不住的——「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時間一去不復返?或許是因為我們太過憧憬未來,忘記了現在。又或許是因為我們太過放不下過去,忽略了今天的一切也正是明天的回憶。
這幾天我在微信公眾號裡看到一篇關於疫情期間堅持學習的帖子:初中生翠珠,因家裡沒有網絡,每天在農民父親的陪伴下到村委大院的空壩上蹭網學習,昏暗的燈光照亮一個寒門之家對知識的渴望。武漢方艙醫院的高三學生楊一帆,是整個家庭最小的感染者,爸爸媽媽先後確診新冠肺炎住進了醫院,他每天與媽媽匆匆見一面後,其餘時間爭分奪秒學習。同樣也是方艙醫院的另一名年輕人,躺在雪白的床單上,戴著口罩,安靜地看著一本書,時間仿佛在他身邊停止。
都說疫情像一把照妖鏡,照出了人間百態。有的人恐慌逃避,有的人勇敢面對;有的人信謠傳謠滿身戾氣,有的人身體力行傳遞正能量;有的人把宅家延長的時光真當「假期」,有的人視它為另一種方式的自律與學習。同樣的一天時光,卻有不一樣的過法。
疫情終究會結束,考試終究會來臨,生活總要繼續,恐慌與抱怨改變不了現狀,積極的人眼裡有星光,心裡有方向,在最糟糕的狀態下,做著最積極的事情。相信帖子裡三位面對困境堅持學習的哥哥姐姐,待疫情寒冬過去以後,迎接他們的必將是春意滿園的收穫!
既然「過去」不會再來,「未來」尚可期待,為什麼不能著眼當下,珍惜「現在」的時光?
種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既然時光不能留住,那我們就以積極的心態,把生活過寬,認真書寫每一天,讓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有色彩,長久下去,人生必將繪就出華麗的篇章。
2020年已然到來,我們已經錯過上一個冬天,怎能再錯過這一個春季?
(想看更多熱點新聞,了解更多服務資訊,請下載重慶新聞門戶APP——上遊APP,2800萬+重慶人都在用的APP)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