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最為重要的就是土壤,所以養花時第一需要的就是製作花卉植物的培養土,今天老王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常用的營養土製作方法和特性,再也不用花錢買植土。
腐葉土:為自然界中森林地帶的表土,是植物枝葉在土壤中經過微生物分解發酵後形成的營養土。腐葉土質疏鬆,多孔隙,呈微酸性,所含養分豐富,是調製盆花培養土的主要材料之一。
製作方法:秋季,將闊葉樹的落葉收集起來,挖個坑放進樹葉。當填入坑中的落葉距地表10釐米左右時,往坑裡倒水剛沒過落葉為止。等到大部分水滲到地下,再往落葉上蓋土踩實,然後在坑上加蓋一塊塑料薄膜。來年春季將腐葉從坑挖出,間隔數日翻倒一次,令其風化過篩即成腐葉土。這種土的透氣性好,保水力強,呈酸性反應,不含石灰質,且肥力持久。
腐殖土:也稱廄肥土。由腐爛的植物物質以及各類有機垃圾(如廚餘)組成的一層混合物,發酵漚制而成,含多種有機質和氮、磷、鉀等。質地疏鬆,呈酸性,含有豐富的養分,保肥、保水性強,但排水性較差。
製作方法:秋天收集闊葉或針葉樹的落葉,雜草等物,堆入長方形坑內。堆制時先放一層樹葉,再放一層汙水,最後在頂部蓋上一層約十釐米厚的園土。來年暮春和盛夏各打開一次,翻動並搗碎堆積物,再按原樣堆好。氣候溫暖的地區,到了深秋季節這些堆集物大都能腐熟,此時既可挖出。搗碎過篩後就可使用。堆制時應注意兩面點:一是不要壓得太緊,以利空氣透入,從而加速堆積物分解。二是不要使堆積物過溼,若過溼,則通氣不好,影響腐葉土質量。
泥炭土:又稱草炭土,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積低平原及山間谷地中,由於長期積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況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殘體積累並形成泥炭層的土壤。顏色黑褐,呈酸性,富含有機質,有的高達80%-90%,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質。泥炭土本身供植物吸收利用的養分不多,但含有大量的纖維和腐殖酸,吸肥和保水的能力較強,是配製花卉培養土的好材料。
分辨泥炭土好壞的辦法:用手抓一把泥炭土攥緊約一分鐘後鬆開,如果泥炭土散開的,為優質,不能散開的就不是好的泥炭土。
草皮土:是雜草、秸稈等摻入畜糞等堆積腐爛而成,含腐殖質較多,且含有較多的礦物質,呈弱鹼性。
針葉土:是由松科、柏科針葉樹的落葉殘枝和苔蘚類植物堆積腐殖而成。以雲杉屬、冷杉屬的落葉形成的針葉土最好。針葉土呈強酸性,通透性非常好、滲水性強、並有一定的防蟲與病害作用,比如白蟻適,宜於喜酸性土壤花卉。
製作方法:收集松樹下的松針和少量的土,將松針和土放在大塑膠袋裡,澆溼保持在溼潤即可,把塑膠袋封口後放在溫度較高的地方發酵。在夏季發酵兩三個月即可,如果是秋冬發酵時間就要多延長。
素麵沙土:一種細面沙土,質地純淨,通氣和透水性都良好,但沒有肥力,更不具團粒結構,保水性能差,多用於摻入其他培養材料中以利排水。常作一般花卉的播種或扦插用土,同時也是調製培養土的主要原料之一。
礱糠灰和草木灰:礱糠灰是稻殼燒成後的灰,略偏鹼性,含鉀元素,排水透氣 性好。草木灰是稻草或其他雜草燒成後的灰。二者都含豐富的鉀肥。加入培養土中,使之排水良好,土壤疏鬆,並增加了鉀肥含量,pH值偏鹼性。在苗木移栽中,用草木灰配合有機肥做底肥,或在配製營養土時摻入5%-20%的草木灰,不僅可增加底肥和營養土的有效養分,促進根系生長,還有減輕病蟲害的作用。
骨粉:是指以畜骨為原料製成的粉狀產品。粗製骨粉和蒸骨粉分別約含鈣23%和30%,磷10%和14.5%,混入堆肥或廄肥中發酵後施用,可提高肥效。
製作方法:平時將畜禽骨骼收集起來曬乾貯存,製作時先敲成小塊,再放在鍋內加水煮沸,殺死病菌,隔一夜後撈去浮在水面的油脂,然後取出骨頭曬乾後磨成骨粉。這種骨粉,經過煮沸後,一般病菌都可殺死。
以上就是營養土製作方法,學會的可以自己在家製作哦。
我是老王,每天更新養花小知識,喜歡養花的朋友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