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慶|「雲」上賞寶 帶你看看巴渝民俗博物館的五件鎮館之寶

2020-12-05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文 李化/圖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雲」端開學、「雲」上動物園、「雲」上賞花成了不少「深宅」在家裡看世界的一個窗口和渠道。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北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悉,位於渝北的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和渝北歷史文化陳列館雖然閉館,但服務不打烊,推出了多個網上展覽。今日(3月1日),我們「雲」上賞寶 ,來看看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的五件鎮館之寶以及這些「寶貝」背後的故事。

▲「巴渝第一床」

「巴渝第一床」花三年時間製成

走進渝北碧津公園內的巴渝民俗博物館,館內20餘張古床是館內的亮點。這些古床中,被稱為「巴渝第一床」(亦稱為「天下第一床」)的清代鏤雕滿金漆花鳥紋楠木拔步床最為顯眼。

▲巴渝民俗博物館體量最寬大的古床,堪稱「床王」

這張床名氣很大,屬國家二級文物。整張床就是一個獨立的空間,由內向外3層楣板分成3層,很有層次感,不僅每層空間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滿金漆裝飾,「渾身」上下金碧輝煌。尤其每層楣板和圍欄上鏤空雕和浮雕雕刻花鳥紋、博古圖、葡萄藤蔓,讓人驚嘆工匠的技藝。

▲動物浮雕雕刻

▲古床上的鏤空雕和浮雕雕刻

「我工作這麼久,做工這麼精美的床這張就數第一了。」聊起這張床的經歷,渝北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黨支部書記劉春鴻曾見證了這段歷史。劉春鴻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原江北縣文管所向居民徵集一些有年代感、有歷史價值的老物件,希望把這些即將消失的「寶貝」收集起來。

▲古床上的鏤空雕和浮雕雕刻

這張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他們發現的。劉春鴻說,當時這張床的主人是居住在鴛鴦多功城附近一位70多歲的馬老太,而且這張床當時馬老太還在使用。馬老太告訴劉春鴻,這張床是她嫁到吳家時的嫁妝。

「據我了解,這張床至少被當成兩次『嫁妝』。」據劉春鴻介紹,清代晚期的時候,這張床是悅來徐家壩(今國博中心南端)一位戴姓大戶人家為嫁女打造的,招募三位工匠足足花費了三年時間製成,裝飾的黃金達到200克以上,由於工藝精湛,人稱千工床。後來幾經輾轉到了馬家,成了馬老太的嫁妝。

▲該館展示的其他古床

「天下第一龕」裡數十個故事

劉春鴻說,這張床發現的時候就保存得比較好,收集回來後只是進行了簡單清洗,如今展在展廳裡的面貌和發現的時候差不多,在燈光照射下顯得更加金碧輝煌。

「這架床雕刻工藝精湛,圖案內容豐富,融各種瑞獸花鳥於其中。」劉春鴻介紹,比如,床上雕刻有「鼠食葡萄圖」,9隻小老鼠愜意地吃著葡萄,葡萄多籽,老鼠在重慶被稱為耗子,諧音「好子」,寓意為希望家庭多子多福、多出人才。還有喜鵲登枝、瓜蝶藤蔓等主題圖案,濃縮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願。

▲清代金木雕家神龕

巴渝民俗博物館另一件鎮館之寶,要數同樣是國家二級文物的清代金木雕家神龕。神龕通高足有4.5米,寬1.7米,厚近0.7米,被譽為「天下第一龕」。

此龕為櫃式神龕,仿樓閣結構,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龕頂為二龍戲珠,楣板和花板中雕刻有八仙上壽、槐蔭送子等反映吉祥幸福內容的各種圖案。劉春鴻介紹,這個神龕也是九十年代初在原江北縣兩岔鄉鬥水村徵集到的,也就是今天渝北大灣鎮一帶。

▲清代金木雕家神龕

劉春鴻告訴記者,這個神龕當時發現時是在一個家族祠堂裡面,為當地唐氏家族所有,這個神龕不僅形象高大,而且雕刻精美者更是世間罕見。尤其是神龕內部像一部民間文化故事集,雕刻了大量的民間故事,比如「漁樵耕讀」「魁星點鬥」「三星高照」「劉海戲蟾」「白娘子盜仙草」「黛玉葬花」……數十個故事都被藏在神龕裡。

▲「天下第一龕」上雕刻的戲曲故事

劉春鴻說,當時徵集這個神龕的時候中間還有點小波折,為了讓這件「寶貝」更好的保存下來被更多人了解,他和文管所的工作人員跑了當地不下五次才徵集到了。

五件鎮館之寶為何都是木雕?

除了「巴渝第一床」和「天下第一龕」,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了解到,巴渝民俗博物館的五件鎮館之寶還包括清代鏤雕人物、瑞獸紋雙踏拔步床以及清貼金木雕菩薩像、清金漆木雕看枋。其中,後兩件如今展陳在渝北歷史文化陳列館內。

▲清貼金木雕菩薩像

其中,清代鏤雕人物、瑞獸紋雙踏拔步床高332釐米、寬292釐米、深338釐米,佔地面積近10平方米,是巴渝民俗博物館體量最寬大的古床,堪稱「床王」。

而清金漆木雕看枋長約10米,寬約0.5米,記者曾對該木雕看枋進行打探,木雕上雕刻有「三英戰呂布」、「諸葛亮六出祁山」等戲曲故事,看枋上雕刻了數百位戲曲人物,雖然歷經百年風雨,每位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生。據介紹,這塊看枋是多年前在偏巖古鎮的一個古戲臺發現的。

▲清金漆木雕看枋的戲曲人物表情栩栩如生

記者發現,這五件鎮館之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木雕。劉春鴻說,在重慶,一直有「石刻精品在大足,木雕精品在渝北」之說。渝北的木雕技藝在清代是一個鼎盛時期,到後來形成各自的流派和特色。

在渝北歷史文化陳列館內,如今就有一個巴渝木作文化藝術展,是該館兩個常設展覽之一。渝北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傳統木作文化展主要通過圖文與實物結合,整體與局部呈現,讓觀眾多角度領略傳統木作文化的魅力,認識渝北匠人所製作的木作精品。如今,通過雲上「賞寶」 ,讓大家更多渠道的認識這些文化瑰寶。

相關焦點

  • 重慶文藝範的博物館,你肯定沒有去過
    說到重慶的博物館,大多數人都會想起三峽博物館、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這些都是重慶人常聽常去的。但在重慶有這樣一些博物館,曝光率不是很高甚至還有點文藝範,小夥伴們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逛逛這些文藝範的博物館吧。
  • 騰訊新聞聯動全國50家博物館雲直播即將上線
    今年,聯合國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中國召開,「5·18國際博物館日」也逐步臨近。值此之際,騰訊新聞啟動寶藏四方文化傳播計劃,帶觀眾在疫情期間線上雲賞50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同步徵集民間藏品故事。 雲賞國寶,帶你夢回5000年 隨著「博物館熱」的日益升溫,博物館日益成為展示傳播中華文明、凝聚國家認同、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平臺;成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知識寶庫、靈感源泉和精神支撐。
  • 「雲」上博物館的奇妙夜
    IT時報見習記者 錢奕昀除了現場參觀,還可以來一場「雲上博物館盛宴」,三維展品、VR逛展、博物館直播……在一家家博物館的雲展廳裡穿越時空,沿著璀璨文明的歷史長河,從「雲端」俯瞰中華五千年的盪氣迴腸。博物館玩直播 火過「網紅」博物館開始直播啦,而且正在成為淘寶直播中的新晉「網紅」。
  • 重慶暖陽重現,金秋賞菊正當時
    秋高氣爽秋陽照灼灼秋菊散清香本周天好又逢重陽一杯清茶,一片清秋讓我們相約賞菊去吧繁花似錦,美不勝收,正適合重陽帶父母一起賞花曬太陽。圖源 | 南山植物園除了賞花,你可以縱覽渝中半島的一棵樹觀景臺,登高望遠,心曠神怡;也可以到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裡,看看那段時期的珍貴文物。
  • 「雲」遊博物館,不倒翁小姐姐帶你奇遇盛唐~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和不倒翁小姐姐馮佳晨一起走進「雲上博物館不倒翁小姐姐竟然要去博物館「營業」了!那麼,在萬份期待之餘今天,先帶你「預習」一下我們都要去哪些博物館「過夜」呢?不倒翁小姐姐的博物館奇妙夜首站便來到國家5A級景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在它的西南角坐落著我國第一座書法藝術專題博物館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專題博物館它仿佛一位睿智的老者熱情地迎接著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客人在這裡你完全可以將中國書法的發展史一覽而盡所展示的200
  • #雲上逛氣象博物館# 59萬人次「雲上」打卡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氣象萬千」、感受氣象科技,中國氣象報社和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聯手十三家氣象博物館、科普館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帶全國網友「雲看展」。直播風格多種多樣、各具特色,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 山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
    接下來,就帶著大家走進山東博物館,領略一下「十大鎮館之寶」的風採。先聲明一下,這「十大鎮館之寶」一說,既不是山東博物館自己評的,也不是我信口開河憑空捏造的,而是山東博物館自2010年11月16日開始,向全社會徵集選票,共計回收約15萬份問卷,選出了30件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此後又經過觀眾代表評選和專家覆審等層層環節,最終於2011年3月17日公布了票選結果。
  • 來看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你有沒有被震撼到?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8日(任思雨)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如果說文物是歷史文明與人類智慧的見證,那博物館就是儲藏歷史記憶的基因寶庫。  你最喜歡去的博物館是哪一家?你最喜歡的文物是哪一件?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文/姜松  [題記]有許多人每到一地,一定要去到當地的博物館看看。而有的博物館。那我們為什麼要逛博物館呢?  近年來姜松在各大、中、小學和社區組織「走進世界十大博物館」,「帶孩子去博物館吧」;「輕讀藝術史 趣遊博物館」等講座百餘場。
  • 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
    #禮遇中國濟南行#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2010年開館後沒幾年,有關「山東情婦館」、「山東情婦報」及「心系情婦坡」等調侃成為民間網絡一段趣彈,官方並未理之,而山東博物館除了領銜全國省級博物館中「規模最大」,選鎮館之寶也是被眾博物館羨慕不已——這一選就是「十大鎮館之寶」!今日隨禮·遇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各位專家進館參觀,在細觀這「十大鎮館之寶」之後,惟對排名第二的紅陶獸形壺喜愛有加。
  • 細數山東六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下)
    山東一共6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上篇文章談了前3家的鎮館之寶,今天我們來看看另外的3家。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一為東平漢墓壁畫2007年發現於山東泰安東平縣,是山東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藝術水平最高的壁畫,填補了我省漢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早期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國極為罕見。
  • 北鬥融媒邀你雲端賞寶!
    北鬥融媒邀你雲端賞寶!>遼寧廣播電視集團北鬥融媒攜手遼寧省博物館,聯合推出了"八大家主題雲展廳",難得一見的國家一級文物悉數陳列,網上逛展、雲賞國寶,就等你來!展覽上一張圖就都看懂啦↓↓↓,轉乘有軌電車一號線至運行中心下車,再南行800米到達遼寧省博物館 。
  • 在著名的山東博物館,你知道第一「鎮館之寶」是什麼嗎
    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曾見證了無數文明的興盛與衰落,文藝瑰寶、歷史古典乃至人文盛景,興起於斯,流傳於此,山東博物館便是集大成者。現如今,各種省級市級的博物館不在少數,但要說像山東博物館這樣歷史悠久、藏品豐富的,還真是不多見。
  • 國際博物館日 喜馬拉雅聯合多家博物館打造「雲逛」文博大餐
    「雲逛博物館」系列文博大餐。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喜馬拉雅推出「雲逛博物館」系列文博大餐。喜馬拉雅 供稿當天,喜馬拉雅攜手雲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青州市博物館精心挑選鎮館之寶,由館長撰寫並播講發刊詞,邢昭林、周潔瓊、沈月、木子洋、王嘉、安悅溪等知名青年演員、歌手化身「文物推薦官」,聯合推出《把國寶講給你聽》特別專輯。
  •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進身邊的歷史文化長廊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進身邊的歷史文化長廊 2020-05-18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炫酷文藝軌道站 你最中意哪一個
    都市熱報消息,言子兒柱子、塗鴉森林、浪漫粉色大廳……這些重慶特色的軌道站點,你最中意哪一個呢?是一號線上老重慶風的兩路口站,還是環線上夢幻風的海棠溪站?不同線路,有不同風格,不同站點,有不同魅力。
  • 「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 」雲博這件鎮館之寶大有來歷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很高興在#百家文瀾:博物館探秘#活動中給大家接著分享一些博物館館藏國寶的故事,今天是第七期,今天我們聊一下雲南省博物館館藏的鎮館之寶,也是雲南古文明的代表之作--牛虎銅案的故事。
  • 定級了,國家三級博物館!
    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綦江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據悉,綦江博物館是重慶市第六批「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綦江唯一一家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國內唯一以展示僚人文化為特色的博物館。
  • 雲上科普日:體驗科普魅力,沉浸「科普嗨」
    全國科普日期間,各類短視頻網站上,「雲上科普日」相關話題的短視頻人氣滿滿。根據疫情實際情況,在以往的科普活動基礎上,中國科協新加入了更為豐富的雲上科普內容,推出各類直播、短視頻、打卡等網絡在線科普活動,形成網絡科普傳播熱點,匯聚展示全國各省市縣和各全國學會各類線上線下科普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