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遇中國濟南行#
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
穀子
山東博物館這幾年因館名書法被調侃而增加了太多的關注流量,這也許是個好事,畢竟有太多人來濟南有了到山東博物館打卡的動力。「山東博物館」五個字原來是郭沫若的手書,那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2010年開館後沒幾年,有關「山東情婦館」、「山東情婦報」及「心系情婦坡」等調侃成為民間網絡一段趣彈,官方並未理之,而山東博物館除了領銜全國省級博物館中「規模最大」,選鎮館之寶也是被眾博物館羨慕不已——這一選就是「十大鎮館之寶」!
今日隨禮·遇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各位專家進館參觀,在細觀這「十大鎮館之寶」之後,惟對排名第二的紅陶獸形壺喜愛有加。這隻於1959年在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的仿生陶器——紅陶獸形器,雖然是實用器,卻造型生動,不失藝術情趣。有人說它像一頭小豬,也有人說它像一條狗,總之造型很別致。你可別小看它,這個獸形壺可是新石器時代罕見的的藝術品,算算距今已經5000多年了。
想起去年在山西博物院參觀遇到的那隻「網紅小鳥」。山西博物院官方認定的「鎮院之寶」是一隻佇立回首造型的鳥尊,為西周青銅藝術罕見的珍品。但這尊「鎮院之寶」的風頭這幾年卻讓一隻名為鴞卣的「網紅鳥」蓋過了。2011年,有網友拍攝鴞卣照片傳至網絡,因其造型酷似網路遊戲「憤怒的小鳥」而被網友稱為最萌的文物,隨之走紅網絡,成為社會認知度最高的文物之一。許多來太原旅遊的人,進山西博物院,就是為了一睹這個超有喜感「網紅」的芳容。
和「憤怒的小鳥」有點相似,山東博物館的這隻二號鎮館之寶,之所以能給觀者留下深刻印象,也是因了有視覺衝擊力的喜感外形。今天遇到很多小學生集體來博物館參觀,因為看不懂,就嘰嘰喳喳個不停,但在這隻紅陶獸形器面前,好幾個小學生竟然突然興奮地大喊「小豬佩奇」——小豬佩奇系列動畫中的主角佩奇是一隻靦腆可愛而又有些專橫的小豬,與她的弟弟喬治、豬媽媽和豬爸爸生活在一起。佩奇最喜歡做的事情是玩遊戲、化妝遊戲、郊遊,以及在小泥坑裡快樂的跳上跳下……小豬佩奇幾乎是所有小朋友心中的最愛,地位無人能替代。有很多家長承認,如果你哄不好哭鬧不止的孩子時,只要把正播放小豬佩奇視頻的Apple放在眼前,ta立馬就會被這隻小豬佩奇俘虜。再看這只在孩子眼中似小豬佩奇的鎮館之寶紅壺,圓面聳耳,拱鼻,張口,四足,短尾上翹,耳穿小孔,背裝提手,尾根一筒形口,可受水,嘴可注水,體肥壯,這不就是一隻正在張著嘴巴向它的主人乞討食物的耍耍賴皮的小豬豬嗎?
期待這隻憨態可鞠萌萌噠的「佩奇小豬」成為新的網紅~
#禮遇中國日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