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古琴絕品,大唐雷威親斫之天風海濤琴!

2020-12-04 以史為鑑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琴棋書畫是古代儒生的必備技能,而擁有一張好琴則是許多讀書人的畢生夢想。

圖註:《聽琴圖》,宋徽宗;畫中撫琴者為徽宗本人,穿紅袍者是奸相蔡京

在中國歷史上,有四大名琴的說法,分別是齊桓公的「號鍾」琴、楚莊王的「繞梁」琴、司馬相如的「綠綺」琴和蔡邕的「焦尾」琴。但是因為年代久遠,這四大名琴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了。

到了唐代,蜀中雷氏家族達到了當時制琴的巔峰,其中又以雷威最為有名,經過雷威親自製作的琴無一例外都成為絕世名品而被皇室貴族收藏。

流傳至今的唐琴也不足二十張,由大師雷威親手所制的唐代古琴能留存到現在的也不過館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九霄環佩琴,館藏於浙江博物館的彩鳳鳴岐琴,館藏於臺北故宮的春雷琴等寥寥數件,而每一件雷威古琴都堪稱鎮館之寶級別。

本期我們聊一聊館藏於山東博物館的一件唐代絕品古琴,來自大唐制琴大師雷威親手打造的天風海濤琴。

1969年,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幾個農民在「深挖洞、廣積糧」的時候,發現了一座超規格的古墓。1970年至1971年,山東省博物館、濟寧市和鄒縣考古工作者在在當地部隊、村民的幫助下對這座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這一次搶救性考古,就發現了被稱為明代親王第一陵的明魯荒王朱檀的墓葬。

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母親是馬皇后、李淑妃死後統帥六宮的郭寧妃,朱檀深受朱元璋喜愛,兩個月大就被封為魯王。

據《明史》記載,朱檀也是非常聰明伶俐,琴棋書畫無所不精。

「謙恭下士,博學多識,好文禮士,善詩歌」——《明史》

但是自從朱檀十五歲的時候被朱元璋派往封地就藩之後,在沒人監督之下,年紀輕輕的朱檀開始隨心所欲,甚至這麼年輕就已經開始打算追求煉丹,求長生之道。

沒想到朱檀在19歲的時候,因為迷信道士,服食了有毒的丹藥,導致雙目失明最後毒發身亡,年僅20歲。

朱檀也是朱元璋時代第一個死去的藩王,朱元璋得知朱檀的死訊後,非常生氣,認為他的行為非常荒唐,因此給了朱檀一個惡諡:荒!

1970年,山東博物館考古隊發現明代魯荒王墓葬後,共發現出土文物2000多件,其中明代親王的九旒冕是全國首次發現,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在魯荒王朱檀墓室裡,還發現了琴棋書畫、文房四寶等用品,其中琴就是這把天風海濤琴

這把琴為仲尼式,身長121釐米,琴頭高7.9釐米,肩寬19.5釐米,尾寬13釐米。琴面用桐木斫成,底為梓木,琴身通體黑漆,十三徽由金片鑲嵌而成,琴底二雁足為玉雕仰蓮形;琴面布滿蛇跗斷紋。

琴底有長條形龍池和鳳沼兩共鳴槽。龍池內有墨書2行:「聖宋隆興甲申重修,大唐雷威親斫」。

這兩行墨書可以說完整的證明了大唐雷威在親手製造這把天風海濤琴後,一直流傳到了南宋宋孝宗時期又進行了一次修復。

這把琴因為雷威親斫的原因,一直被當作珍品收藏在皇室之中。在宋亡後,這把琴又被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女祥哥剌吉所收藏。

祥哥剌吉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喜愛漢人的琴棋書畫,她在嫁給元朝的魯王雕阿不剌之後,一直在魯國生活,「天風海濤」琴始終伴隨她左右。

等到朱元璋稱帝,滅亡元朝後,這把絕世唐琴就流傳在了魯荒王朱檀的手上,而等到朱檀因為荒唐的吃丹藥行為而亡故,這把朱檀生前極為喜歡的琴也跟著他埋入地下。

等到1970年,埋藏了三百餘年的古琴再次重見天日,震撼考古界。雖然這把天風海濤琴出土後琴七弦已缺失,無法彈奏,但是這把宋元明三代皇室都珍重收藏的唐代古琴依然彌足珍貴,這一聲「鎮館之寶」也是毫無疑問擔當得起。

備註:

1、「天風海濤」是形容琴音如同天空的清風和大海的浪濤一樣優美;

2、琴上的金徽即為系琴弦的繩;

3、蛇腹斷紋是判斷古琴價值的重要依據之一,琴的斷紋一般在百年以上才會出現,在中國古琴中,琴面的斷紋有梅花斷、牛毛斷、龜紋斷和蛇腹斷等,這些斷紋不僅是古琴的點綴標識,而且也會使琴聲變得松透古雅,音色美妙。宋人陸遊有詩讚曰:「古琴蛇蚹評無價,魚腸寶劍託有靈」。

文/以史為鑑

圖/網絡

參考資料/

國寶檔案 2010年 第223期

《探索發現》--明代魯荒王王陵20180415

《出自製琴名匠雷威之手的——天風海濤琴》--山東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山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
    接下來,就帶著大家走進山東博物館,領略一下「十大鎮館之寶」的風採。先聲明一下,這「十大鎮館之寶」一說,既不是山東博物館自己評的,也不是我信口開河憑空捏造的,而是山東博物館自2010年11月16日開始,向全社會徵集選票,共計回收約15萬份問卷,選出了30件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此後又經過觀眾代表評選和專家覆審等層層環節,最終於2011年3月17日公布了票選結果。
  • 來看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你有沒有被震撼到?
    如果還沒有也沒關係,今天,小新就帶你看看,這些精美的「鎮館之寶」:  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  朝代:商  大小:上口最大徑44.4釐米、高58.6釐米、重34.6千克四羊方尊。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網站  四羊方尊在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之中體型最大。
  • 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
    #禮遇中國濟南行#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穀子山東博物館這幾年因館名書法被調侃而增加了太多的關注流量,這也許是個好事,畢竟有太多人來濟南有了到山東博物館打卡的動力。「山東博物館」五個字原來是郭沫若的手書,那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聚先秦文明之精華」
    依託如此豐厚的歷史資源,山東博物館所藏文物,包羅萬千,陶器、青銅、竹簡、書畫等等不一而足。八角星紋彩陶豆(大汶口文化)2011年的時候,山東博物館進行了一次「鎮館之寶」的評選活動,從當時館藏的150餘萬件藏品中,通過層層的評選,最終確定了10件文物作為「鎮館之寶」。
  • 細數山東六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下)
    山東一共6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上篇文章談了前3家的鎮館之寶,今天我們來看看另外的3家。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一為東平漢墓壁畫2007年發現於山東泰安東平縣,是山東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藝術水平最高的壁畫,填補了我省漢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早期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國極為罕見。
  • 在著名的山東博物館,你知道第一「鎮館之寶」是什麼嗎
    山東博物館位於山東濟南,興建於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可以說是國內綜合性博物館界的「老大哥」。從藏品數量來看,山東博物館在國內亦屬佼佼者,數量多達十萬餘件,位居國內各類博物館第七名。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全球僅有3件,其中一件流落日本
    近期逛了逛山東博物館,趕緊補上斷更許久的「博物館鎮館之寶」系列文章,本期跟大家要聊的是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西周裸人青銅方奩[lián]!在西遊記中,孫悟空騙取了妖怪的法寶後經常會說一句:「你的寶貝是雌的,我的是雄的!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鎮館之寶:溪山行旅圖  姜松評寶:最知名的古代山水畫。隱藏的作者題名,證實了畫作真實度。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黑暗中的《孫子兵法》、沒有展出的名畫……
    山東博物館裡有十大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壺這隻豬形的小壺造型萌萌噠,是新石器時代產物,大汶口遺址出土,在2樓6號展廳。失傳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同時出土,解開了歷史上關於孫子和孫臏其人其書有無的千古之謎。展於2樓7號廳。魯國大玉璧與孫子兵法竹簡相鄰,展品位於2樓7號廳。
  • 天津博物館建館百年 三大鎮館之寶齊亮相
    新華社天津6月1日電(記者 周潤健)天津博物館1日迎來建館100周年。為慶祝百年華誕,天津博物館推出四大展覽,其中,西周太保鼎、宋範寬雪景寒林圖軸、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這三大鎮館之寶真跡真品齊亮相。
  • 見證五千年文明的琮王現身《國家寶藏》,這期浙江博物館要搞事情
    這一期浙江博物館來到了《國家寶藏》,為我們帶來了三件國之重器,每一件都有著非常動人的故事。短短 1 分鐘預告就能讓人熱淚盈眶,是在是讓人期待節目播出。預告中的琮王看起來十分厲害,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越地長歌不散的浙江博物館又會帶給怎樣的國寶呢,就讓我們先來一睹為快吧!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人們都說,一千年前看北京,兩千年前看西安。
  • 初學者買古琴的一些建議
    由於古琴近幾年越來越火爆,所以就又多了許多學習古琴的人們,但是購買古琴並沒有人們想的那麼簡單,古琴是中國的傳統彈撥類樂器,並不像其他的樂器似的。怎麼說呢?古琴的製作並沒有什麼標準化的流程,都是古人在斫制過程中一步一步總結出來的。鑑於選擇古琴並不像其他樂器一樣如此簡單,而且價格不菲。
  • 中國各地博物館鎮館之寶!讓你一次看個夠!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那麼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是什麼,你了解嗎?大開眼界的國寶揭秘,趕緊收藏!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 北京華辰拍賣開設「抱樸流音」——李澤君制古琴專場
    據悉,北京華辰2020年秋季拍賣會將於12月6日在北京伯豪瑞廷酒店舉槌開拍,此次華辰拍賣第一次舉辦「抱樸流音」——李澤君制古琴專場。李澤君是古琴4300多年歷史上唯一女性斫琴師,所斫之琴不僅獲得了著名演奏家、文人、藏家和古琴愛好者的高度讚賞,更獲得了搭載神州九號、十號、十一號飛船等探索宇宙的殊榮。此次專場將呈現李澤君所制五張仿古式古琴,其中一張仿故宮(唐)「九霄環佩」琴最為精美大氣,引人注目。歡迎大家蒞臨12月4-5日預展和6日下午14:30分的拍賣。
  • 上海腔調①|古琴改制急先鋒 華一志創「若水七星」
    每天能擁有將近五個小時的時間,安安靜靜,一個人做琴,實在不要太舒服了!取法西方弦樂器而後投身古琴斫制日本修造小提琴的經歷,讓華一志時常會帶著國際眼光,橫向考量,提升自己不同階段修造小提琴的水平。最終在1993年,他選擇了有著3500多年歷史,製作工藝和演奏同樣考究的古琴。2013年,上海音樂學院推薦華一志評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斫制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華一志被授予「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斫制」代表性傳承人的稱號和證書。同年,上海音樂學院也獲頒「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斫制保護單位」銅牌。
  • 山東濟寧這座明代親王第一陵,曾出土山東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1970年春至1971年,山東省博物館、濟寧市和鄒縣(現鄒城市)考古工作者在有關部門配合下,對這個墓道地宮進行了發掘,專家們是越挖越心驚,這一挖不僅挖出山東省發現最大的地下宮殿,而且是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宮殿。後經驗證這是明鹿王墓,堪稱明代親王第一陵。魯王即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朱檀生於洪武三年二月十七日,於同年四月初七日冊封為魯王。
  • 古琴安裝琴弦方式詳解,古琴琴弦斷了怎麼換?斫琴之古琴上弦
    很多好友想知道古琴如何上弦,古琴安裝琴弦方式是怎樣的,如果古琴琴弦斷了怎麼換?今天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古琴上弦。斫琴之古琴上弦先將絨扣和軫子的繫結、蠅頭的打結都完成後,將絨扣頭從琴底板絨扣孔中穿插到琴面與嶽山平
  • 千年古琴揚州發聲 聽!這一曲穿越千年的琴音
    馬維衡現場演奏古琴。受訪者供圖記者 王鑫公元1095年,夏夜,微風吹過,竹林裡瀰漫著一股清香。因為得了一張好琴,蘇東坡心情極佳。彼時,琴之於文人,意義非常,就連他的老師歐陽修,也曾為一張好琴,茶飯不思。
  • 雲觀展|為自閉症兒童講解上博鎮館之寶
    雲觀展|為自閉症兒童講解上博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