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裡有十大鎮館之寶:
紅陶獸形壺
這隻豬形的小壺造型萌萌噠,是新石器時代產物,大汶口遺址出土,在2樓6號展廳。
蛋殼黑陶杯
薄如蛋殼的黑陶杯,做工精美。展於2樓的6號廳。
亞醜鉞
威嚴精緻的亞醜鉞,因兩面一個亞字一個醜字而得名。展於2樓7號廳。
頌簋
傳世青銅器中的珍品,該器器型莊重,鑄造精良,是西周晚期典型青銅器,最為重要的是,器物內底和器蓋有152字對銘,是研究西周社會歷史重要的文字資料。展於2樓7號廳。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
該展品因為保護的緣故,位於一個黑漆漆的展櫃裡,幾次經過都錯過,最後問了工作人員才找到。距離魯國大玉璧很近。
1972年4月10日發現於銀雀山漢墓。失傳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同時出土,解開了歷史上關於孫子和孫臏其人其書有無的千古之謎。展於2樓7號廳。
魯國大玉璧
與孫子兵法竹簡相鄰,展品位於2樓7號廳。
甲骨文
山東博物館的甲骨文總量居於在全國同類收藏單位前列,其中「鬼方」卜、「鎷」、「虹不隹年」,均為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展於2樓7號廳。
九旒冕
是我國截止2012年發現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親王冕冠實物。
展於2樓10號廳。
同廳還展出了很多製作精美的玉制飾品:
東平漢墓壁畫
展於1樓2號廳。場館維修,沒有看到實物。
鄭燮雙松圖軸
最後要介紹的,就是這幅鄭燮的雙松圖。這個大概是太珍貴了,沒有展出。
說起鄭燮,可能覺得有些陌生,但說起鄭板橋,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吧。鄭板橋一生以竹蘭石為精,畫松並不多見。這幅畫是他送給好友的,畫風真摯,保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