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國家畫廊的鎮館之寶,梵谷的向日葵,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

2021-01-07 博物館中的大世界

倫敦國家畫廊的鎮館之寶,梵谷的向日葵,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凡·高的向日葵博物館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這個民族心態與思想的真實反映。這一點在英國倫敦的博物館設置上體現得格外鮮眀。英國人一方面向外看(尤其是在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廣泛關注世界各大文明遺蹟,一方面又自認為西歐文化圈的一員,對自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歐藝術更為讚賞。於是我們看到這樣個有趣的分工,大英博物館廣收世界各大文明精華,而設在特拉法加廣場東側的倫敦國家畫廊則收藏了數幹件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歐油畫名作。如果說前者是英國人出於理智、邏輯和好奇做出的選擇,那麼後者則體現著英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與自我認同。這是英國人文化心理中很值得深思的一點。

1823年,,在J·威爾克斯的倡議下,英國繪畫陳列館在倫敦成立。轉年,英國議會購買的J·J·奧傑斯坦的大批收藏成為新博物館的基礎。從1833年起建設新博物館並最終於1838年對公眾開放。經過170年的建設,倫敦國家畫廊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西歐油畫藏品質量和規模都數一數二的博物館,館內從拉斐爾到凡·高、塞尚等大師的作品俯拾皆是。相對於大多數倫敦訪客必至的大英博物館,倫敦國家畫廊往往成為專業美術愛好者的首選。傳統上對倫敦國家畫廊的鎮館之寶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凡·高的《向日葵》,一種認為是塞尚的《浴女們》。這兩件作品都屬於同一題材的系列作品,並廣泛陳列於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地的博物館內。

倫敦國家畫廊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他們選出的30件 Highlights作品目錄,《向日葵》、《浴女們》還有達·文西和拉斐爾的作品都在其間。令人最感興趣的是博物館排列的順序顯然不是按照作品的年代先後,更不是按照作品或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因為第一位就是凡·高的向日葵》。我們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博物館是在按照自認為的突出程度對作品進行排序,這樣一來名單前幾位的作品就應該符合對於鎮館之寶的界定,需要引起特別重視。這幾件作品分別是《向日葵》、新印象主義畫家修拉的《阿斯尼埃爾的沐浴》和英國圓家威廉·透納的《戰艦特米雷勒號最後一次的歸航》,塞尚的《浴女們》則排名第八。

儘管《浴女們》的藝術價值不容置疑,但我們還是認為博物館如此選擇必有自己的原則,應當予以尊重。因此在這一部分只能遺憾地放棄介紹塞尚的機會。在倫敦國家底的排序中,凡·高的《向日葵》無疑佔據最醒目的地位。事實上在凡·高的全部作品中,《向日葵》系列一直備受矚目,說《向日葵》是凡·高藝術的象徵都毫不為過。和許多大師的類似名作一樣,《向日葵》也是一系列作品的總稱,這些作品因為形態上極其相近經常引起誤判。要想了解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必須從這一系列作品的創作背景說起。在巴黎見識了印象主義的明亮色調後,凡·高於1888年2月遷至法國南部陽光明媚的小鎮阿爾。歷史將證明凡·高藝術生涯中最輝煌的十二個月從此展開。

他幾乎全部的傑作都湧現自這一時期。凡·高最愛畫阿爾美麗的景色,尤其是烈日下怒放的向日葵、閃耀的麥田、果樹還有他居住的小房間。凡·高交往的人不多,除去他最信任的弟弟外,他最敬仰的就是高更。關於這位畫家的故事,將在介紹波士頓美術館鎮館之寶時再講述。在凡高的心中有一個夢想:成立一個在高更領導下的南歐畫室。於是他向高更發出了邀請,希望他來到阿爾與自己一同寫生。為了更好地接待自己尊敬的大國家,凡·高租下了一間房子並將外牆刷成了象徵陽光、友情和希望的黃色,在陽光照耀下分外輝煌。在房間內部,凡·高則計劃用多達12幅的《向日葵》來加以裝飾。因此,在10月份高更到來之前,凡·高始終狂熱地投人到這些畫作中。

據認為,在8、9月間他一共完成了四幅,現藏於倫敦國家畫廊的《向日葵》就是其中之一。關於這些《向日葵》的創作過程,1888月凡·高寫信給他弟弟西奧:「我正在努力帶著激情作畫……你知道我是在畫向日葵……現在全部工作實際就是藍和黃的調和。我從每天清晨太陽升起就工作,因為花褪色得實在太快了。我現在正在畫第四幅,有十四枝花的向日葵……它帶來了奇異的效果。」從畫家衝動的詞句中可以讀出他對向日葵的由衷熱愛,在他心中,這種高傲的植物「表現了象徵『感謝』的觀念」。他充滿熱情地畫向日葵,用以感謝給予自己靈感的大自然、感謝給予自己精神與物質幫助的弟弟西奧、感謝與自己一同工作的高更。

這種真摯的情感熔鑄進了畫家鮮明且富於感染力的色彩、粗大富於流動性的筆觸,使人看到這些畫作就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震動,感到深埋於心的孩童般的熱愛被喚醒。構成花瓣的厚厚色彩,甚至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浮雕感覺,具有了真實的量感。凡·高的《向日葵》追求線條和色彩自身的強大表現力,畫面構圖不求體積而是呈現某種平面感和裝飾性。可以說,這種藝術形式探討既受到同時期印象主義的影響,還深受日本版畫的啟發。在凡高那幅著名的《阿爾的臥室》中,床頭掛著的畫據認為就是一幅日本繪畫。對東方藝術,尤其是日本浮世繪的重視是這時期西歐藝術家的普遍做法,只是凡·高在這一點上走得更遠。日本人由此認為凡·高與日本很有緣分。

不惜重金收購了多幅凡高名作,這是凡高生前永遠也不會想到的。據認為是《向日葵》中的最後一幅就被日本東京安田葛西博物館收購,並成為其鎮館之寶。與倫教的這幅相比,兩件作品極為相似,如果不是仔細辨別花瓣等處的細微差別很難分辨。一位畫家相同題材的兩件作品在兩家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除了凡·高之外恐怕還無人能做到這一點。同樣,現在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拍賣價格排在前十名的作品中,一度就有四幅凡·高的作品。富於諷刺意味的是,凡,高生前僅通過他弟弟賣出過一幅作品,得到可憐的400法郎,生前落寞,死後輝煌,這是很多藝術大師的宿命。

只是凡·高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格外強烈。這種凡·高作品中所包含著的深刻悲劇意識,強烈個性和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難以為世人接受。在阿爾期間,長期貧困生活的折磨,以及藝術理想與現實間的巨大反差使凡高的精神健康狀況有所惡化。他的精神一度處於崩潰的邊緣,並在一次與高更的爭執後險些用刀刺殺了他這位唯一的同伴,凡·高后來一直為此感到悔恨。病情的發展使他不得不進入聖·雷米精神病院,後來經歷了悲劇般的死亡。凡·高的一生,就像一顆超新星,短暫且輝煌,在一段時間的積聚與蟄伏後突然爆發。據統計,在阿爾短短十二個月的創作高峰期中。

他畫了至少200幅油畫和100幅素描與水彩。此後,就像超新星爆發後的塌陷收縮一樣,凡·高的世界瞬間崩塌,只把那份光明留給世人。在對自然的描繪中,凡·高體現出了一種仿佛不諳世事的孩童心境。他用一種為所有浸潤世間名利不能自拔者無法理解的淳樸沉靜,呼喚著心中的自然,呼喚著永恆的真情。今天,他那「撲向太陽的」《向日葵》系列已經名聞天下,深深打動不分民族、背景性別的觀眾。這也是其能在倫敦國家畫廊中,超過拉斐爾等大師國作,穩坐鎮館之寶頭把交椅的原因。好了,今天小編就講到這裡了,喜歡小編的寶寶不要忘記點讚加關注哦,下次見吧。

相關焦點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首先列舉各個文明古國的博物館,以收藏各自國家古代文物為主,較少收藏其他國家及地區的藏品。  1.埃及國家博物館(Egyptian Museum)。  建於1858年,收藏了古埃及各王朝的頂級文物十二萬件,包括一些知名的法老木乃伊。  鎮館之寶:法老圖坦卡門的金面具,見下圖。
  • 《向日葵》在日本遭遇疫情被困住了
    包含梵谷名作《向日葵》在內的60幅畫作遠渡重洋,從英國倫敦國家畫廊「飛到」了日本東京的國立西洋美術館,但因為新冠疫情,它們也經歷了一場「隔離生活」。 包含梵谷名作《向日葵》在內的60幅畫作遠渡重洋,從英國倫敦國家畫廊「飛到」了日本東京的國立西洋美術館,靜靜地等待著原定於2020年3月3日開幕的多地巡迴展覽。 然而,因為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的爆發,美術館在2月29日宣布閉館。這些畫作只得被安靜的懸掛在博館內,經歷著屬於它們的「隔離」生活。
  • 梵谷的名作《向日葵》到底好在哪裡?該怎麼去欣賞?
    答|百度派 @三木森baby最近《摯愛梵谷》上映,麻溜的去看,其實感觸還是很多的。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其實有講過梵谷的很多作品,《星空》《向日葵》等等,那時候的理解或許更加的書面化。梵谷的生平其實要想了解《向日葵》到底哪裡好,真的是應該去了解梵谷這個人。和大部分藝術家一樣,生前不得志,自己割掉耳朵的舉動,送給舞女,靠弟弟接濟等等,導致在很多人眼中,他是瘋子,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神經病。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 梵谷名畫《向日葵》賞讀
    梵谷,一個世紀前,偉大的荷蘭畫家梵谷,用極為強烈的色彩對比和飽含激情的有力筆觸,畫出了金色的向日葵。仔細的看,它有與一般葵花細尖花瓣不同的橢圓花瓣,讓人親身體驗了梵谷對生命的體驗和神奇的光與影色彩。每次看梵谷的向日葵,都能讓我的靈魂為之震撼 他的畫,如燃燒般的絲柏、風吹過的麥田、夜幕中的咖啡廳,燦爛迷人的星光……,每一個細節都散發出溫暖和動蕩的激情,一幅幅狂囂般的畫面,都是梵谷孤獨內心底層最深的吶喊。 正如大師自己所說:「生活對我來說就是一次艱難的航行,但是我又怎麼會知道潮水會不會上漲,及至淹沒嘴唇,甚至會漲得更高呢?
  • 69朵梵谷「向日葵」綻放白鷺洲
    顧業亮在工作室趕製梵谷向日葵花燈。 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希攝    在第34屆中國·秦淮燈會白鷺洲公園展區,一片明亮的「向日葵」令人過目不忘:濃烈的黃色層層疊疊,面向東方、禮讚生命。沒錯,這就是梵谷的「向日葵」!數一數共69朵,那是梵谷一生畫作中向日葵的數量。
  • 孤獨而偉大,梵谷的這10幅畫作你值得一看!
    前景呈赭石和橘黃色,中景穿插著幾簇綠色矮樹叢和一片金黃色的田野,遠處露出青山藍天。黃色田野中,藍色的手推車和紅色的鏵犁格外醍目。三、《蹣跚學步》《蹣跚學步》是梵谷臨摹米勒的同名作品。畫面多用藍色、黃色和綠色,色彩鮮明,生命力十足,符合梵谷一貫的創作風格。
  • 感受生命中吶喊的靈魂畫家,梵谷
    文森特梵谷被認為是倫勃朗之後最偉大的荷蘭畫家,雖然他一生貧窮,但幾乎無人不知。那麼他到底是誰呢?梵谷(1853年3月30日至1890年7月29日)是一位後印象派畫家,其作品以其美麗,情感和色彩著稱,極大地影響了20世紀的藝術。他忍受著精神疾病的掙扎,過著貧窮的一生。
  • 線條在繪畫中的表現力
    這取決於學生不僅要對人體解剖有深刻的理解、對造型規律的準確把握,還要對線條獨立的藝術語言有著清晰的認識和理解。三、線條作為造型語言的表現力線條的重要性就好比色彩在油畫中的重要性,它承載了表現與速度,美感與和諧,使藝術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來發揮自己的藝術創造力。中國畫大多是以線條作為主要的造型手段。
  • 梵谷生日畫作被偷,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怎麼樣了?
    ,賊已經逃走了在Youtube的新聞發布會上,博物館館長埃弗特·范·奧斯也表示:「《春日田野》是梵谷最美的作品之一,必須儘快把它找回來,這樣美麗的藝術值得我們和社區共同分享。事發後的拉倫辛格博物館不過,這並不是梵谷第一次作品被盜被盜的作品還有著名畫作《向日葵》《加歇先生》、《鳶尾花》等等事實上,由古至今,像這種世界名畫被竊事件也屢屢發生而說到博物館失竊,可以說全球許多博物館都曾頻遭盜賊光顧所丟失的國寶級名畫也確實不少那麼,這些被盜的名畫都去哪了?
  • 梵谷的《向日葵》為何褪色?硫酸鹽是罪魁禍首
    撰文 Osman Mohamed翻譯 程翔審校 王樂鉻酸鉛顏料是文森特·梵谷的主要表現工具,他在畫作中大量使用這種顏料,包括其標誌性的畫作《向日葵》在內。梵谷樂於混合不同的顏料來得到豐富且吸引人的色彩,但他喜愛的富含硫酸鹽的顏料(由黃色的鉻酸鉛及白色的硫酸鉛混合而成)會在光下分解。這一變化也使得曾經生機盎然的黃色向日葵系列畫作黯然失色。
  • 細數山東六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下)
    山東一共6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上篇文章談了前3家的鎮館之寶,今天我們來看看另外的3家。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一為東平漢墓壁畫2007年發現於山東泰安東平縣,是山東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藝術水平最高的壁畫,填補了我省漢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早期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國極為罕見。
  • 梵谷167歲生日畫丟了,人們迷戀他的色彩,執著追隨他的紅黃藍
    「表現痛苦很容易,但用自己的痛苦和激情,去表現人間的喜悅和壯麗,在這一點,沒人能比得上梵谷。他認為黃色是明媚的陽光,而光芒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徵。梵谷的《向日葵》其實是一組系列油畫,作品分別繪製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1幅),5朵,12朵(2幅),以及15朵(3幅)向日葵。如果算上沒有插在花瓶裡的向日葵,大約有12幅與之相關的題材作品。梵谷的黃色:一楊的藝術移情。
  • 還以為梵谷又窮又瘋?那他怎麼會成為全球icon?|你知道的梵谷故事可能都是錯的
    莫奈,《印象·日出》,1872年他簡直像重新發現了顏色,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以明亮的、和現實顏色完全不一樣的色彩來畫靜物和花卉。在巴黎的20個月裡,梵谷畫了約200幅畫。比較和他同處於「後印象派」 * 的高更、塞尚當時都處於相對默默無聞的創作狀態。*後印象派:印象派發展而來的一種油畫流派。這些藝術家們不滿足於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感情,於是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
  • 梵谷的愛情:從禁忌之戀到向日葵的綻放
    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說起梵谷最出名的莫過於這幅《向日葵》了,梵谷在他本就灰色的生命裡,畫出如此豔麗出彩的顏色,簡直不能太激勵人心。可即使如此,梵谷的一生還是貧瘠得可憐,即使他那樣熱愛著繪畫,但是他的愛情卻是一路的顛沛流離,三次愛情,三次被拒,灰色好像把他的愛情蒙上了一層陰影,不曾開花,也毫無結果。梵谷三段愛情裡,和表姐的這一段是被世人稱為「禁忌之戀」的一段悲劇。
  • 梵谷畫中向日葵並非臆想 美最新研究揭基因突變秘密
    《向日葵》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3月29日報導,荷蘭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谷去世一個多世紀之後,他的畫作仍是藝術界和學術界關注的焦點。日前,美國喬治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表示,實驗表明,梵谷著名作品《向日葵》中花朵的奇怪外形並非源於作者神經質的幻想,而是真實存在的——這些有著濃密花瓣的向日葵是基因突變的產物。通常,向日葵花序的邊緣有黃色的花瓣,花序中部為褐色的種子。不過,有些向日葵卻長有濃密的「雙重花瓣」——比如「泰迪熊」品種,有些還會出現花瓣過小、花盤過大的情況。
  • 畢卡索 莫奈 梵谷…他們是怎麼進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其中,格蘭特伍德的成名作《美國哥德式》,絕對是鎮館之寶,也是象徵美國的文化符號之一。 畢卡索被這位比他年輕了28歲瑪麗深深吸引,他的畫中開始出現瑪麗的金髮和豐腴的身材。也許他們的「雙重生活」催生了新的主題——人物正面像和側面像拼接的這種畫法,日後成了畢卡索標誌性的人物肖像畫風格,瑪麗-特蕾莎的這張畫像是畢卡索這個風格最早幾幅之一。這幅畫不僅僅在形式和形象化上創新,畢卡索所用的顏料也非常有新意,為了追求鮮豔的色彩和平滑的表面,畢卡索竟用了工業油漆作畫。
  • 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
    #禮遇中國濟南行#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2010年開館後沒幾年,有關「山東情婦館」、「山東情婦報」及「心系情婦坡」等調侃成為民間網絡一段趣彈,官方並未理之,而山東博物館除了領銜全國省級博物館中「規模最大」,選鎮館之寶也是被眾博物館羨慕不已——這一選就是「十大鎮館之寶」!今日隨禮·遇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各位專家進館參觀,在細觀這「十大鎮館之寶」之後,惟對排名第二的紅陶獸形壺喜愛有加。
  • 在著名的山東博物館,你知道第一「鎮館之寶」是什麼嗎
    當然,一個博物館的層次高低、水平高下,絕不僅僅是藏品數量亦或是建築風格所能決定的,關鍵還在於藏品的質量,也就是咱們平常所說的:有沒有拿得出手的鎮館之寶。接下來,咱就來聊一聊山東博物館的那些「鎮館之寶」。
  • 大衛·霍克尼向日葵再創天價
    藝事簡介 7月8日,在關閉111天後,倫敦國家美術館重新開放,這也是英國解禁後首家開放的國家級藝術場館。除了藝術的設定外,倫敦國家美術館還肩負著額外的責任,在危機中撫慰人心,讓人堅信藝術在國家復興和人民福祉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當人們再次走進倫敦國家美術館,同樣會發現整修2年的32號展廳重新開放了,館內也更換了部分展品。
  • Serpentine Sackler畫廊:倫敦2012新文化地標建築
    Serpentine Sackler畫廊(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的初步計劃已經推出並獲通過,這座由倫敦的著名建築師Zaha Hadid 設計規劃的建築位於倫敦肯辛頓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