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167歲生日畫丟了,人們迷戀他的色彩,執著追隨他的紅黃藍

2020-12-08 OJOWORLD文化研究所

就在本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拉倫辛格博物館內梵谷作品《春天花園》被盜。這件梵谷創作於1884年的作品,描繪了他當時居住的尼嫩鎮(Nuenen)的花園,根據資料顯示,當時梵谷的父親被任命為小教區的牧師,梵谷就和父母共同居住在該教區,他還在冬天粉刷花園。

然而,就在這看似一切平靜的日子裡,卻從一場愛戀的蝴蝶效應,引發出接二連三的事件:鄰居瑪戈特·貝格曼愛上梵谷,他們決議結婚,但遭到雙方家人反對;瑪戈特企圖以滅鼠藥自殺未遂;梵谷的父親於1885年3月死於心臟病,梵谷因而哀慟欲絕。而這幅《春天花園》,似乎是暴風將至前最後的寧靜。

花園中的瑪格麗特嘉舍,梵谷,1890

世人愛梵谷,但在他逝世之後

「表現痛苦很容易,但用自己的痛苦和激情,去表現人間的喜悅和壯麗,在這一點,沒人能比得上梵谷。在他之前沒有,在他之後可能也不會有。所以對我而言,他在任何時代,都是最偉大的藝術家。」

——某劇臺詞

後印象派,戴灰色氈帽自畫像局部,梵谷

文森特·梵·高生於1853年3月30日,荷蘭人,自幼性格孤僻、緘默、不善言辭。在他短暫的37年人生中,共創作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1890年3月,梵谷的畫《紅色葡萄園》在畫展中賣了400法郎,這也是梵谷一生中唯一賣出的作品。這位在世時作品難賣的畫家,在離世後畫作《向日葵》曾以420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沒有鬍鬚的梵谷》7150萬美元天價成交。

梵谷,向日葵

如今梵谷的家鄉,公路兩旁邊連綿數百裡全種上向日葵,每年大批為梵谷而來的遊客數不勝數,他們來紀念這位給向日葵注入了藝術血液的偉大畫家。而他的作品被各大博物館爭搶收藏,其中《夜晚的咖啡館》《星夜》《烏鴉群飛的麥田》《割耳朵後的自畫像》等更是被大眾所熟知喜愛的作品。

落日下的深秋,梵谷

梵谷筆下的「黃」

「我的房子沐浴著燦爛豔陽,鮮亮的黃色搭配著耀眼的綠色百葉,生機勃勃。花園種了梧桐、夾竹桃和洋槐。在這間房子裡,我可以自由地生活、呼吸、沉思和作畫。」

——文森特·梵·高

瓶子、檸檬和橘子的景物,梵谷

梵谷的畫裡經常會使用大面積的黃色。他認為黃色是明媚的陽光,而光芒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徵。梵谷的《向日葵》其實是一組系列油畫,作品分別繪製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1幅),5朵,12朵(2幅),以及15朵(3幅)向日葵。如果算上沒有插在花瓶裡的向日葵,大約有12幅與之相關的題材作品。梵谷的黃色:一楊的藝術移情。

《花瓶裡的十五朵向日葵》背景是耀眼的黃色,主體向日葵有的新鮮挺拔,環繞著火焰般搖曳著的花瓣;有的則快要結子,開始凋萎;有的正面直視著觀眾,充滿朝氣;有的則花芯朝向別處。梵谷用鮮豔的顏色勾勒出花的形狀,飽滿的筆觸與背景結合,給簡單的向日葵注入人生寓意。

花瓶裡的十五朵向日葵,梵谷

在處理方式上,畫面塗得很厚,金燦燦的向日葵在近乎平塗的背景裡顯現出清晰的輪廓。梵谷用各種各樣的黃色,來描繪向日葵的整個生命,從盛開的橙黃色,到枯萎和死亡時暗淡的赭色,展示了在非常有限的顏色範圍內的可能性。研究顯示這幅畫裡的黃色高達30種。更多梵谷相關的視頻一楊的藝術移情。

梵谷向日葵細節

梵谷筆下的向日葵像是跳動明快的音符,被人稱為繪畫裡的「黃色的交響曲」。他將物象明確的體積關係與他個性化的主觀用色結合,產生強烈的效果。梵谷的向日葵以不同的黃色調為主,反而給這組靜物一種更加微妙、平靜的感覺。

後印象派,夜間的露天咖啡座,梵谷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是梵谷1888年創作於普羅旺斯阿爾勒的市政集會廣場。畫面最顯眼的部分,就是視覺中心區域的那片黃色光源。

後印象派,夜間的露天咖啡座局部,梵谷

在此畫中梵谷大膽的嘗試用不同的黃色顏料展現相互反差的兩種光源,讓天上的星辰與人間的燈火色融合在遮陽篷上。人造燈光刺眼的檸檬黃與夜空中散發出的微弱星光,完全是用不同色調的黃繪製而成。

梵谷筆下的「藍」

「我現在仍然在畫星空下的柏樹,這是最後的一次嘗試。夜晚的天空,月亮沒有散發光輝,纖細的眉月從地球投射的陰影中出現,一顆星星空中閃耀,你是否喜歡深藍色天空中雲彩間玫瑰色和綠色的柔和光輝呢?路旁是高挑的黃色竹竿,後面是小旅館淺色的窗戶,還有一棵非常高的柏樹,非常直,也非常陰鬱。」

——文森特·梵·高

學過美術的人都知道,色調上的藍色既可以是暖色,也可以是冷色,要看它相對於什麼顏色。梵谷的一幅《聖埃米的星夜》將不同的藍色發揮到極致,鈷藍、普藍、酞菁藍、天藍、錳藍、群青藍配合互補色調和在一起,讓整個星夜盡顯和諧美感。

梵谷的藍色是鄉間小橋旁的風景,是普羅旺斯金色麥田後的天空,是羅納河上寂靜的星夜,是苦心孤詣鑽研色彩的執著者。梵谷的藍色:一楊的藝術移情。

羅納河的星夜,梵谷

初升月亮下的麥垛,梵谷

梵谷筆下的「紅」

對於梵谷紅色代表了對藝術的熱愛與瘋狂。哪怕不能靠作畫維生,他依舊未曾停止自己的畫筆。梵谷生前唯一賣出的畫作《紅色的葡萄園》普照的陽光如火一般熾熱,血紅色的葡萄園擴散出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色調。

梵谷臨摹日本浮世繪

此外,日本彩色版畫那種直接而強烈的效果,也深深地影響了梵谷的創作。梵谷的紅色相關一楊的藝術移情。

後印象派,夜間咖啡館,梵谷

《夜間咖啡館》梵谷用紅、綠兩色傳達人類的可怕感情。屋內的血紅色與視覺中心扭曲的綠色撞球桌形成強烈的衝突和色彩衝撞。原本應該充滿熱量和溫暖的紅色,在這些顏色相互「對衝」作用下,展現了作者十分個性化的情感。

「如同狂熱的份子,我感到體內有一股力量,我無法澆滅這團火,必須讓它燃燒。」

——文森特·梵·高

文字編輯:一楊的藝術移情

相關焦點

  • 梵谷生日畫作被偷,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怎麼樣了?
    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 守藝派你將打開不一樣的藝術世界▼前日,是藝術家梵谷的生日戲劇性的是,當人們正在忙著悼念他的167歲誕辰時,他的一幅畫作《春天花園》卻被盜了梵 高 ▼(觀藝術百態,看芸芸眾象)前日,是藝術家梵谷的生日戲劇性的是,當人們正在忙著悼念他的167
  • 「紅、黃、藍、綠」性格色彩將影響你的一生
    12月5日下午,金宸基因「性格色彩」公益講座在雲南省圖書館如期舉行。來自不同行業的人士齊聚一堂,金宸基因兒童天賦諮詢師張佳佳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性格色彩知識和基因知識,品讀性格,探索人與人的相處之道。著名畫家梵谷曾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色彩本身會傳達某些訊息。」
  • 《至愛梵谷》曝中文先導海報
    時光網訊  梵谷作為後印象派的大神級人物,能在大銀幕上看到他的畫展,應該說是很不可思議了。一群有著這麼瘋狂想法的電影人,歷時6年,動用125位畫家,通過65000幅油畫,把這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給實現了。全球首部全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谷》今日曝光中文先導海報以及多張劇照,有望引進國內。
  • 紅黃藍幼兒園200餘幅作品入選中國兒童畫國際巡展
    這是繼紅黃藍參與2017年"尋找小梵谷"畫展後再次參與國際性兒童畫展的活動。在2017年6月,紅黃藍小朋友積極參與了"尋找小梵谷"國際兒童畫展,30幅作品在荷蘭梵谷之家舉辦的國際兒童畫展中參展,得到了國際友人與業界專家的喜愛與認可。
  • 中國兒童畫國際巡展啟動,紅黃藍幼兒園小朋友200餘幅作品參展
    紅黃藍教育機構副總裁藺玉華在講話中表示,「藝術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紅黃藍教育機構之所以持續性地組織這樣的活動,旨在為每一個紅黃藍寶貝提供一個藝術體驗的機會,讓孩子在學齡前奠定審美認知基礎。2017年紅黃藍孩子的作品首次走進荷蘭梵谷故鄉,現場外國觀眾駐足觀看並拍照留念。
  • 紅黃藍聯合主辦「和大自然說說話」兒童畫國際巡展
    開幕式上,紅黃藍幼兒園的小畫家們一起演唱畫展主題公益歌曲《我和我的兄弟》,表演兒童畫創意影偶劇《和大自然說說話》。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助理代表張忠軍先生、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鄔明朗教授、世界文化交流聯盟主席菲爾普斯先生、中國晚報攝影學會會長、北京晚報高級記者司馬小萌女士、紅黃藍教育機構副總裁張帆先生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馬裡新任駐華大使及多位國際友人到場祝賀。
  • 紅黃藍80幅作品入選 「和大自然說說話」兒童畫國際巡展
    開幕式上,紅黃藍幼兒園的小畫家們一起演唱畫展主題公益歌曲《我和我的兄弟》,表演兒童畫創意影偶劇《和大自然說說話》。熱愛自然,敬畏每一個生命本屆畫展獲得了全國各地紅黃藍幼兒園、紅黃藍親子園小朋友的踴躍投稿
  • 紅黃藍幼兒園主辦國際畫展並被授予「中意文化交流使者」
    ,其中有30幅兒童畫作品是從全國近500家紅黃藍幼兒園的2000幅作品中選拔出來的。展覽兩位市長在開幕致辭中稱讚「紅黃藍孩子的兒童畫作品非常棒、兒童畫國際巡展很有意義,不同國家的朋友,通過孩子們純真的圖畫,可以近距離了解中國,希望可以有更深入的交流。
  • 12 幅畫回顧梵谷的一生
    梵谷最初的夢想是追隨父親的步伐,在荷蘭改革總教會內當一名牧師。他曾經短暫地作過傳教士,但最終迫於父母壓力放棄了這個職業。梵谷生前只售出過《在亞爾的紅葡萄園》這一幅油畫作品。他在死後 11 年才真正成名,這全靠弟弟提奧的妻子約翰娜·邦格的努力。邦格整理了梵谷的全部畫作和書信,並一生為梵谷的名譽奔走。
  • 那些廣為人知的畫作 如何串起了梵谷的一生?
    十一歲時,溫森特在母親的幫助下畫了一幅生動的繪畫,得到父親的大加讚賞。此後,他每次感到痛苦,就動手開始繪畫。這種由繪畫帶來的喜悅,成為畫家一生的避難所。  多年之後,十六歲的溫森特啟程前往海牙成為一名畫商。他本可以在這條家族道路上順利地走下去,但一場失敗的愛戀攫取了他的靈魂。在極度的頹廢中,溫森特捫心自問,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命運?答案是否定的。
  • 兒童畫教程|加一點紅黃藍的格子創意大不同——幼兒趣味畫收音機
    人們的出行、播種、了解天氣,都是依靠收音機預報天氣情況。今天我們通過寫實的方法來描繪出收音機的外形特點,運用線描的方式畫出收音機的造型和結構,再運用三原色等色彩塗出收音機的色彩,突出畫面的整體視覺效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參考的教程吧!情景描述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蒙德裡安嗎?
  •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12幅畫讀懂梵谷的一生
    以下12幅作品記錄了他的12道生命軌跡。1. 文森特·梵谷本有個同名同姓的哥哥,但哥哥不幸胎死腹中。梵谷因此成了家中的長子。梵谷 1889 年的自畫像。2. 梵谷最初的夢想是追隨父親的步伐,在荷蘭改革總教會內當一名牧師。他曾經短暫地作過傳教士,但最終迫於父母壓力放棄了這個職業。
  • 梵谷又丟畫了!偷盜過程簡單粗暴到不敢信,盤點那些被偷過的悲催名畫
    該畫描繪了他當時居住的尼嫩鎮(Nuenen)的花園,根據格羅寧根博物館資料顯示,當時梵谷的父親被任命為小教區的牧師,梵谷和父母共同居住在該教區,他還在冬天給花園粉刷。這件作品是辛格博物館從格羅寧格博物館租借的當天還正好是梵谷的生日難道是「鐵粉」竊賊故意搞事情提醒人們記住梵谷?
  • 【名畫賞析】他的畫也是音樂-瓦西裡·康定斯基
    他在近三十歲時,受到莫奈﹝Claude Monet﹞的啟發,毅然決定從當法律教師的工作改當畫家。他是一位能將色彩與音樂等同起來的畫家,讓人們能夠「聆聽」繪畫,「描繪」音樂。他還是理論家,提出了抽象繪畫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把繪畫內容歸納為形式和色彩。作為被人們忽視的教育活動家,他開辦學校,建立繪畫團體,創立抽象畫派,並任教於包浩斯學院。
  • 文森特·梵谷:天才和瘋子介於一線之間,其實他只是個孤獨的人
    《播種者》,米勒,1850年他厭倦了照著石膏模型練習,而是通過不斷地臨摹大師的作品,來找到適合自己的繪畫技巧。法國田園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便是他效仿的大師之一,米勒畫筆下的農村生活,讓見證了礦區工人辛苦勞作的梵谷產生強烈的共鳴。他熱衷於為真實的人物作畫,礦工、妓女、織布者、農民……都曾是他作畫的靈感源泉,他竭力想通過畫作展現,人們苦難的、勤勞的生活。
  • 2020年流行色堪稱近十年最美,是梵谷、莫奈手中的"經典藍"
    相比其他色彩而言,藍色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在訊息萬變的資訊時代,治癒系的經典藍可以撫平過多變化所帶來的浮躁與焦慮不安。維米爾畫中的優雅女子大多藍色加身到了近代,藍色依然是讓人過目不忘的一抹色彩。日本畫家葛飾北齋最著名的作品《神奈川沖浪裏》中深淺不一的深海藍,也讓印象派的梵谷深受啟發,他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寫道:「沒有什麼顏色比鈷藍色更能為事物加上氣氛了。
  • 還以為梵谷又窮又瘋?那他怎麼會成為全球icon?|你知道的梵谷故事可能都是錯的
    莫奈,《印象·日出》,1872年他簡直像重新發現了顏色,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以明亮的、和現實顏色完全不一樣的色彩來畫靜物和花卉。在巴黎的20個月裡,梵谷畫了約200幅畫。梵谷,《阿爾的臥室》,1888年梵谷在給提奧的信裡這樣解釋他為什麼這麼畫:"在此,唯有色彩是無所不能。
  • 梵谷的《星空》充滿流動的神奇,而他的《星空》靜謐在手中
    ▲大師梵谷作品《星月夜》科學家致力研究探索飛船去發現未知的空間,文人墨客用文詞讚美和感嘆它的空靈,藝術家用眼睛和色彩以及雙手去展現它的魔幻和魅力。大師梵谷就畫了一幅聞名全世界的大作《星月夜》,他用誇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整個畫面被一股洶湧、動蕩的藍綠色激流所吞噬,旋轉、躁動、捲曲的星雲使夜空變得異常活躍,脫離現實的景象帶你入夢幻。
  • 梵谷:他在你心裡死過一次,又活了!每次復生都比前一生更強大
    電影在色彩上延續了梵谷鋪張式的冶烈,但整體調子又是「性冷淡式」的慢節奏散文詩。強烈的反差,讓觀影有黃粱一夢的恍惚感。倒是符合文藝片的調調。整個敘事幕裡,梵谷大多在倒敘的閃回裡出現,藏在一團死亡之謎裡。整個片子更像是文藝版的懸疑片。我相信這出乎大部分人的預料。古人畫過一幅畫,叫《駿山隱古寺》。
  • 第二屆紅黃藍國際畫展在意舉行 紅黃藍被授予"中意文化交流使者"
    第二屆紅黃藍國際畫展在意舉行 紅黃藍被授予"中意文化交流使者" 2018-07-17 11:01:41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