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75兩銀子,從敦煌「買」到了哈佛大學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2020-12-05 劉飛說歷史

提起敦煌上千年的文物被盜走,每一個人沒有不痛心疾首的。數千年燦爛的文化結晶而成的壁畫、銅像等等寶物,被外人以一種卑劣的手段奪走。

外國人對於中華文物有覬覦之心的,不在少數。這其中湧現出太多的盜賊,打著文化交流的旗號,奪走寶物。

其中有一位,簡直就是真正的強盜。因為他的目的就是來中國盜取文物。這個人名字叫蘭登·華爾納,是一位美國人,畢業院校是哈佛大學。

這個華爾納就是看到了伯希和等人從中國西北偷盜的敦煌文物而對於考古發生了興趣,而且對於中國西北的文物有著特殊的興趣。

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

不久華爾納就成為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準備搜集中國文物的隊長,他到了甘肅,便無意之中在宮山山腳下發現了一個石窟。石窟是北魏時期的中心柱式的,而且洞裡面有佛像,他就將這個石窟全部測量以及繪製圖,最後還將一批精美的石雕鑿了下來,帶回了美國。

這個華爾納還去了他的前輩到過的地方哈拉浩特——也是一個從中國盜走大批文物的,名叫斯坦因。華爾納沿著古城牆到處尋找寶物,但是寶物已經被他的眾多「前輩」盜的一件也不剩了。但是,這個華爾納不死心,兩個星期後還是在城牆半腰處發現了一個洞穴,裡面有一幅壁畫還有一些泥塑。包括他還在一所寺廟內發現了一個銅鏡,這便是後來的鳥獸葡萄銅鏡。

更為可氣和震驚的是,在敦煌他更是大量的盜取敦煌的壁畫。而且用區區的一點好處就使得看管的王道士欣然同意。於是,華爾納就用噴膠技術,一種能夠使壁畫分離的特殊化學溶液。先把固定顏料的藥液塗在牆上,接著把經過加熱的膠水底基塗到壁畫上,敦煌的千古壁畫就這麼輕易地脫落了。

經過統計他盜走了壁畫12方,毀壞壁畫10多幅。這個華爾納後來用自己的夢證明自己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對的「我所進行的試驗都被賦予了正當的理由」。

華爾納還用75兩銀子向王道士買了一尊高約一米,單腿跪在蓮花上的佛像,後來這個佛像成為了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25年,華爾納帶著這些「寶物」回到美國,哈佛和美國都為他沸騰,他搖身一變成為了全美國知名的探險家、考古家。

相關焦點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文/姜松  [題記]有許多人每到一地,一定要去到當地的博物館看看。而有的博物館。那我們為什麼要逛博物館呢?也許還有第四、第五……第N個要去博物館的理由。  博物館是文化遺產的保存、延續和交流的地方,具體文化多樣性、公益性和非正式教育性,能引領社會大眾,促進社會變化發展。法國思想家託克維爾曾說: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  姜松是博物館專家、中國國家博物館協會會員、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他從小喜歡博物館和藝術史,熱愛旅遊,博覽群書,喜歡研究。
  • 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藏敦煌繪畫品
    哈佛大學有許多博物館,其中藝術博物館由福格藝術博物館、布斯馳·萊辛格藝術博物館、亞瑟·賽克勒藝術博物館組成,館藏文物27萬餘件。
  • 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
    #禮遇中國濟南行#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穀子山東博物館這幾年因館名書法被調侃而增加了太多的關注流量,這也許是個好事,畢竟有太多人來濟南有了到山東博物館打卡的動力。「山東博物館」五個字原來是郭沫若的手書,那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
  • 走進哈佛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
    這隻象鳥蛋有300年的歷史,是哈佛自然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象鳥生活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鳥,17世紀末絕種。  這個連鰭鮭標本是由哈佛大學動物學家塞繆爾·加曼在1891年收集的,距今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了。  唐納雀種類有很多,主要分布於北美洲和南美洲。
  • 來看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你有沒有被震撼到?
    如果還沒有也沒關係,今天,小新就帶你看看,這些精美的「鎮館之寶」:  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  朝代:商  大小:上口最大徑44.4釐米、高58.6釐米、重34.6千克四羊方尊。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網站  四羊方尊在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之中體型最大。
  • 細數山東六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下)
    山東一共6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上篇文章談了前3家的鎮館之寶,今天我們來看看另外的3家。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一為東平漢墓壁畫2007年發現於山東泰安東平縣,是山東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藝術水平最高的壁畫,填補了我省漢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早期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國極為罕見。
  • 大學藝術博物館 不僅僅是為了審美教育
    當然這個陳列室也是對公眾開放的,但是首要是為這門課的學生服務,我參觀的時候有好幾次都遇到了哈佛的學生正在上課。  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中最精彩、最能撥動中國觀眾心弦的,莫過於它的中國古代藝術收藏  如果以一個中國遊客的角度去觀察,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中最精彩、最能撥動中國觀眾心弦的,莫過於它的中國古代藝術收藏。這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華爾納探險隊在中國盜竊的佛像以及敦煌壁畫。
  • 天津博物館建館百年 三大鎮館之寶齊亮相
    新華社天津6月1日電(記者 周潤健)天津博物館1日迎來建館100周年。為慶祝百年華誕,天津博物館推出四大展覽,其中,西周太保鼎、宋範寬雪景寒林圖軸、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這三大鎮館之寶真跡真品齊亮相。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聚先秦文明之精華」
    八角星紋彩陶豆(大汶口文化)2011年的時候,山東博物館進行了一次「鎮館之寶」的評選活動,從當時館藏的150餘萬件藏品中,通過層層的評選,最終確定了10件文物作為「鎮館之寶」。這十大「鎮館之寶」,絕大多數都屬於先秦時期。其餘的四件,是兩漢、明清的文物。這六件精美的先秦古物,有彩陶、青銅、玉器等等,反映了這裡曾經存在的久遠而古老的文明。
  • 參觀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博物館,探索人與自然的微妙關係
    哈佛自然歷史博物館建於1998年,是哈佛大學校園內最熱門的博物館,館內展示1萬2千多種動植物標本,包括恐龍、哺乳動物、鳥類的標本以及稀有礦物和哈佛非常著名的玻璃植物模型,俗稱「玻璃花」。博物館內的展覽既包括現有大量收藏的展示,也有包括「新英格蘭的森林」、「梭羅的緬因湖」和「玻璃中的海洋生物」等多媒體展覽。總之,博物館中無可比擬的藏品與大學科學研究珍貴成果,都很好促進大眾對於自然世界和人類與自然關係的理解。另外,動物標本也非常值得一看,既有漂亮的胡蝶、昆蟲和鳥類標本,也有大型動物,包括恐龍獅子、大猩猩,都栩栩如生。人文方面的展廳包括兵器,服飾,石雕等等。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全球僅有3件,其中一件流落日本
    近期逛了逛山東博物館,趕緊補上斷更許久的「博物館鎮館之寶」系列文章,本期跟大家要聊的是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西周裸人青銅方奩[lián]!在西遊記中,孫悟空騙取了妖怪的法寶後經常會說一句:「你的寶貝是雌的,我的是雄的!
  • 跑遍世界尋找敦煌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1908年2月,法國探險家伯希和用500兩銀子從王道士那裡換取了大約7000件文物,其中包括200多件繪畫品,於1909年11月運達巴黎。寫卷部分入藏法國國家圖書館,藝術品部分最初入藏羅浮宮美術館,後來陸續收藏進吉美博物館。
  • 在著名的山東博物館,你知道第一「鎮館之寶」是什麼嗎
    山東博物館位於山東濟南,興建於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可以說是國內綜合性博物館界的「老大哥」。從藏品數量來看,山東博物館在國內亦屬佼佼者,數量多達十萬餘件,位居國內各類博物館第七名。
  • 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
    1997年,我應邀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訪問講學。哈佛大學是美國著名的高等學府,學術聲譽早已聞名於世。但哈佛有一流的藝術博物館,我事先卻不知道。哈佛共有3個藝術博物館,分工不同。佛格藝術館最老,建於1891年,主要陳列從中世紀到現在的西方藝術品,以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不列顛的拉斐爾前期和19世紀的法國藝術作品為主。莫奈的那幅名畫就是在這裡看到的。在該館的二樓,有大量歐洲近代美術史上的傳世佳品。
  • 一個叫敦煌的地方正在「死去」
    博物館裡裝載的是什麼?是歷史遺蹟,是文化記憶,是消亡物體。而敦煌莫高窟,終究有一天也會成為博物館的一份子。因為這個叫敦煌的地方正在死去。我們把視野從屏幕拉到西北大漠。第一個來的是英國人斯坦因,他假裝成唐玄奘的信徒,騙取王圓籙的信任,用200兩銀子買到經書、圖畫、刺繡等9000多件,裝了滿滿29大箱。
  • 敦煌第一次將壁畫與遺書結合!
    絲綢之路分向南北的兩線在一處交匯,名為「敦煌」。現今,它是中國國家圖書館四大專藏之一,是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尋常人難得一見。120周年,國家圖書館聯合中國郵政,將它的鎮館之寶敦煌遺書,結合敦煌壁畫,做成了這套《敦煌拾遺—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郵票典藏本這是敦煌第一次將壁畫與遺書結合的藏品,也是第一次將它的整體文化精神呈現在世人面前。
  • 倫敦國家畫廊的鎮館之寶,梵谷的向日葵,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
    倫敦國家畫廊的鎮館之寶,梵谷的向日葵,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凡·高的向日葵博物館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這個民族心態與思想的真實反映。這一點在英國倫敦的博物館設置上體現得格外鮮眀。英國人一方面向外看(尤其是在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廣泛關注世界各大文明遺蹟,一方面又自認為西歐文化圈的一員,對自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歐藝術更為讚賞。
  • 愛上博物館之在哈佛大學博物館看到的精美中國佛造像
    去參觀國外博物館的時候,習慣是拿到導遊圖後直接去中國館。(國外博物館如果不藏中國文物的,基本都是勢力不強的!只有極少數例外,比如洛杉磯的蓋蒂中心。)每次都是驚豔!驚豔!驚豔!這驚豔中也常常感慨大量的文物流 失;哎,但如果,誰知道呢。現在它們至少還存世,可以向世界展示那璀璨的文化。
  • 地大逸夫博物館「鎮館之寶」:距今2.3億年海百合化石
    1月8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獲悉,該館展出的一塊產自貴州關嶺的海百合化石,距今2.3億年,是其「鎮館之寶」之一。走進地大逸夫博物館二樓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迎面就可看到:一座15.7平方米的化石上,數十朵綻放的百合花栩栩如生,根、莖、冠全都清晰可辨,整個造型如花似畫。
  • 哈佛藝術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大開眼界!
    哈佛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地址:麻薩諸塞州劍橋市成立時間:1983年哈佛藝術博物館是一座隸屬於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由三座博物館及四座研究中心所組成,其中三座博物館為:福格藝術博物館(建立於1895年)、萊辛格博物館(建立於1903年)及薩克勒博物館(建立於1985年);另四座研究中心為:薩第斯考古勘探研究中心(成立於1958)、現代藝術技術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