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藝術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大開眼界!

2020-12-04 全球博物館

哈佛藝術博物館

Harvard Art Museums

地址: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成立時間:1983年

哈佛藝術博物館是一座隸屬於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由三座博物館及四座研究中心所組成,其中三座博物館為:福格藝術博物館(建立於1895年)、萊辛格博物館(建立於1903年)及薩克勒博物館(建立於1985年);另四座研究中心為:薩第斯考古勘探研究中心(成立於1958)、現代藝術技術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年)、哈佛藝術博物館檔案庫及史特勞斯保護技術研究中心(成立於1928年)。這三座博物館於1983年時整合為一個機構,最初命名為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在2008年時,將大學二字從機構名稱中移除而成現在的名稱:哈佛藝術博物館。

鴨形盉 西周,約公元前5世紀 高20.5釐米,長30.8釐米,寬17釐米

銅鍍金佛像 北魏六朝時期,公元484年 高37.0釐米,寬16.0釐米

粉彩九桃瓶 清,乾隆年間 高51.5釐米,直徑38.6釐米

唐 敦煌莫高窟第335窟 菩薩頭像壁畫

唐 敦煌莫高窟第329窟 菩薩頭像壁畫

唐 敦煌莫高窟第320窟 菩薩頭像壁畫

唐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 八人乘船運送佛像壁畫

唐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 三人像壁畫

唐 闊口頸潑釉罐

商 饕餮紋青銅方彝

高古玉

漢唐陶俑

佛造像

相關焦點

  • 追尋中國頂級青銅藝術:王公子分享哈佛藝術博物館
    博涉而多專,每遇佳器,必探究其文化意蘊,徜徉其間,流連忘返,素好遊歷各大博物館,瞻仰頂級藝術,觀摩多層樣本,視為人生至樂。本次王公子隨中國青銅專業委員會組團赴美遊藝,獲準近距觀察史密森尼學會之下的若干博物館館藏。為與同好分享,也將所拍館藏中國文物圖片形成系列,在樂藝會發布。獨樂不如眾樂,信夫!
  • 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
    1997年,我應邀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訪問講學。哈佛大學是美國著名的高等學府,學術聲譽早已聞名於世。但哈佛有一流的藝術博物館,我事先卻不知道。雖然我在《物理化學》課堂上和《歐洲近代美術史》的講座上曾多次向學生們介紹過科學與藝術的這一天衣無縫的結合,但找遍了盧佛宮、巴黎專門收藏印象主義繪畫的奧賽美術館以及倫敦、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等地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各大美術館,連這幅畫在何處都沒打聽出來,始終引以為憾事。沒想到竟然在這裡不期而遇!原來這幅畫散落在民間80多年,1979年才由一位私人收藏家捐獻給哈佛大學。
  • 愛上博物館之在哈佛大學博物館看到的精美中國佛造像
    去參觀國外博物館的時候,習慣是拿到導遊圖後直接去中國館。(國外博物館如果不藏中國文物的,基本都是勢力不強的!只有極少數例外,比如洛杉磯的蓋蒂中心。)每次都是驚豔!驚豔!驚豔!這驚豔中也常常感慨大量的文物流 失;哎,但如果,誰知道呢。現在它們至少還存世,可以向世界展示那璀璨的文化。
  • 大學藝術博物館 不僅僅是為了審美教育
    比如,哈佛大學皮博迪博物館是為考古與人類學專業所設,我們燕京學社的邊上就是近東文化研究中心,在這裡又設立一個小的博物館,專門陳列美索不達米亞文物。所以說哈佛大學大博物館下面套小博物館,每一個博物館都跟專門的學科與研究密切相關。這樣龐大的博物館群為高水準教育提供了最強有力的平臺支持。  在哈佛大學訪問期間,我十分羨慕他們的學生在博物館裡所接受的專業教育。
  • 哈佛大學博物館內藏數件中國各時期珍貴文物,個個都是國家珍寶!
    哈佛藝術博物館是一座隸屬於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由三座博物館及四座研究中心所組成。三座博物館於1983年時整合為一個機構,最初命名為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在2008年時,將大學二字從機構名稱中移除而成現在的名稱:哈佛藝術博物館。而館藏有著許多中國珍貴文物......
  • 盛世收藏 如今尚未歸國的中國文物 都在世界哪些博物館中
    盛世收藏,在當今的新聞中,屢有富商在外國拍賣會上買回中國文物的消息。「黑石號」沉船位置眾所周知,由於長時期的積貧積弱,加之缺乏對各種文物的價值認識,從清末以來,中國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加之在古代交流中散布到海外的文物(如外銷瓷和絲綢之路), 很多中國古人創造的燦爛文明,今日的國人只能在國外的博物館或圖書館中看到。
  • 博物館裡價值連城的歷代瓷器,讓人大開眼界!
    這裡收集了部分中國歷代瓷器名品――青瓷、白瓷、黑瓷、釉裡紅、窯變、油滴、玳瑁、粉彩、法琅彩、墨彩、青花、黃釉等等……精美的圖片和經典的賞析短文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這些瓷器的精與美之所在。
  • 哈佛藝術博物館舉行主題對話活動
    哈佛藝術博物館舉行主題對話活動 2019年07月18日 16: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侯麗 字號 內容摘要:當地時間7月10日晚,哈佛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舉行了一場人文與藝術的主題對話活動
  • 哈佛藝術博物館的攝影收藏 一種無可取代的張力與魅力
    ▲影響哈佛藝術博物館攝影收藏形成的戴維斯·普拉特(右)1982年,三家美術館整合在「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的統一名稱下,其名稱後簡化為「哈佛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2008年,這三個美術館一起,共居於位於昆西街32號的空間裡。▲三家美術館處於同一屋簷下的哈佛藝術博物館在哈佛藝術博物館的眾多藏品中,我們重點談談攝影藏品。「哈佛對作為藝術的攝影沒有興趣。」這是美國攝影史研究的開創者與奠基者之一弗蒙特·紐霍爾在回憶其哈佛本科歲月時給出的「指控」。但今天,哈佛藝術博物館已擁有8萬多件攝影收藏。
  • 美國劫掠者如何搶奪中國文物
    在這本名為《中國收藏者:美國人對亞洲藝術的世紀尋寶》(The China Collectors: America's Century-Long Hunt for Asian Art Treasures)的著作中,作者描繪了美國人如何走遍中國,尋找雕塑、壁畫、家具、瓷器、繪畫等中國藝術品的過程,而今這些藝術品大多安置在美國各大博物館中。
  •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新地標建築2014年11月啟用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新地標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群由福格博物館(Fogg Museum)、布希雷辛格博物館(Busch-Reisinger Museum)和亞瑟-M-薩克勒博物館(Arthur這次擴建而成的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新地標位於劍橋市昆西街道32號,擴建的成功使得三家博物館內的精品收藏可以首次合三唯一,歸置於一處,吸引著學生、教職員工、學者和公眾踏進這一世界頂級的藝術研究和學術機構。在新建築體內,觀眾可以探索與展品相關的新研究,探討身在博物館內產生的新觀念,瞥見工作中的修復人員,徜徉於這獨一無二的藝術研究中心,享有觀看數量可觀藏品的第一手經驗。
  • 哈佛藝術博物館群將於2014年秋季開放
    哈佛藝術博物館群由福格藝術博物館(Fogg Museum)、布希-唐賴辛格博物館(Busch-Reisinger Museum)和亞瑟·M·薩克勒博物館(Arthur M.Sackler Museum)組成的哈佛藝術博物館群,於本月21日,也就是本周四宣布,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昆西街32號的該組織進行改建和擴建的地標建築,將於2014年秋季竣工完成並對外開放。由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的這一改造建築,將首次把上述三家博物館及其它們的藏品放置在同一個屋簷下。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9月將開放 評:意義何在?
    自19世紀,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學,相繼創建了各自的藝術博物館,如1816年劍橋大學的菲茨威廉博物館,1832年耶魯大學的西半球最古老的大學藝術博物館(美術館),1895年哈佛大學的福格藝術博物館(現與賽克勒藝術博物館合併)等,如今均是世界知名博物館。建立與學術地位相匹配的大學博物館,已成為眾多名校提升師生及社會公眾的藝術素養和文化品質的重要方式。
  • 美國常春藤大學訪校時,一定不可錯過的6大博物館!
    畫廊位置距離自然歷史博物館不是很遠,從Peabody出來後沿著Whitney Ave的街道漫步1.5公裡,就可到達這所全美最古老的、並且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大學藝術博物館了。進入到畫廊裡,便可遊蕩在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早期義大利繪畫和非洲藝術品當中,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品會令你目不暇接。
  • 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藏敦煌繪畫品
    哈佛大學有許多博物館,其中藝術博物館由福格藝術博物館、布斯馳·萊辛格藝術博物館、亞瑟·賽克勒藝術博物館組成,館藏文物27萬餘件。
  •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從建築到藏品 樣樣不簡單
    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為何名為「賽克勒」?這源於博物館是在美國著名藝術品收藏家、慈善家亞瑟·姆·賽克勒先生的贊助下修建而成。在充滿古意的展廳裡,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曹宏講述了這座建築的往事。
  • 中國應有更多的大學博物館
    原標題:中國應有更多的大學博物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落成並將於今年9月面向公眾開放。大學博物館的意義在哪裡?大學藝術類博物館要做什麼?   1683年,牛津大學成立了世界首個大學博物館,阿什莫利博物館,藝術品是其重要的收藏門類。
  • 哈佛大學弗格藝術博物館收藏英國和愛爾蘭銀器
    哈佛大學弗格藝術博物館收藏英國和愛爾蘭銀器哈佛美術館收藏的塔扎(Tazza)克里斯多福·哈託普 (Christopher Hartop) 獨立撰稿人,佳士得國際拍賣公司副總裁,前執行副總裁,銀器部主任,資深銀器研究學者, 研究世界銀器達35年之久。
  • 那些流失海外的國寶文物
    我國還有大量珍貴的文物流落海外,遲遲不能回歸故土。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地區、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餘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1924年華爾納從敦煌盜走的唐代壁畫。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歷代帝王圖》: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作為唐朝人物畫的最高水平之一,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 30件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中國古代玉器精品高清圖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戰國龍鳳雙聯玉佩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玉文化,同樣映射著華夏文明的璀璨輝煌。20世紀初,西方收藏界對中國藝術品產生了空前興趣,西方的收藏家和博物館開始競相購買市場上最傑出的中國藝術珍品。而這一時期的中國正值積貧積弱、內憂外患之際,根本無暇保護自身的文化遺產,最終導致大量珍貴藝術品流入市場。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美國的各大博物館建立了豐富的中國藝術收藏,其中就包括大量的中國古代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