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新地標建築2014年11月啟用

2021-01-13 藝術中國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新地標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群由福格博物館(Fogg Museum)、布希雷辛格博物館(Busch-Reisinger Museum)和亞瑟-M-薩克勒博物館(Arthur M. Sackler Museum)三所博物館組成。近日獲悉,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經過改建並擴建之後的博物館新地標將於2014年11月1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這次擴建而成的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新地標位於劍橋市昆西街道32號,擴建的成功使得三家博物館內的精品收藏可以首次合三唯一,歸置於一處,吸引著學生、教職員工、學者和公眾踏進這一世界頂級的藝術研究和學術機構。在新建築體內,觀眾可以探索與展品相關的新研究,探討身在博物館內產生的新觀念,瞥見工作中的修復人員,徜徉於這獨一無二的藝術研究中心,享有觀看數量可觀藏品的第一手經驗。

為慶祝新建築的開放,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將舉辦由多個社團、觀眾和支持者參加一系列特別活動。活動的最初是一個慶祝會,讚揚哈佛大學的學生們能夠與博物館的教學和研究任務齊頭並進,以及他們對哈佛大學跨學科教學的支持,此外還有為教職員工、捐贈人、博物館贊助人和校友舉辦的特別活動,活動最終於11月16日周末公眾開放慶祝會之前,在為劍橋本地居民舉辦的預演中達到高潮。

本次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的設計為教學、研究、展覽和對話創造了許多新資源。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坐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收藏,進入了美國最大的博物館收藏之列。福格博物館、布希雷辛格博物館和亞瑟-M-薩克勒博物館,三館藏有自遠古時期至現代的約25萬件多種媒介的藏品,區域跨度含歐洲、北美、地中海地區和亞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智慧財產權。

相關焦點

  • 哈佛藝術博物館群將於2014年秋季開放
    哈佛藝術博物館群由福格藝術博物館(Fogg Museum)、布希-唐賴辛格博物館(Busch-Reisinger Museum)和亞瑟·M·薩克勒博物館(Arthur M.Sackler Museum)組成的哈佛藝術博物館群,於本月21日,也就是本周四宣布,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昆西街32號的該組織進行改建和擴建的地標建築,將於2014年秋季竣工完成並對外開放。由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的這一改造建築,將首次把上述三家博物館及其它們的藏品放置在同一個屋簷下。
  • 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
    1997年,我應邀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訪問講學。哈佛大學是美國著名的高等學府,學術聲譽早已聞名於世。但哈佛有一流的藝術博物館,我事先卻不知道。因為看到了這幅畫,我第一次正式講學的題目就確定為《光散射理論與印象主義》,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使哈佛的師生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講學受到熱烈歡迎。哈佛藝術博物館的藏品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可列在全世界大學之首:大約有來自歐洲、北美、北非、中東、印度、中國的15萬件從遠古至現代的藝術作品保存在這裡。哈佛共有3個藝術博物館,分工不同。
  • 追尋中國頂級青銅藝術:王公子分享哈佛藝術博物館
    美國的七大收藏中國藝術品的博物館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納爾遜-艾京斯博物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弗利爾美術館、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紐約市藝術博物館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福格藝術博物館是哈佛大學藝術館,1895年創建。
  • 大學藝術博物館 不僅僅是為了審美教育
    近年來,大學博物館在國內也越來越受到普通公眾的關注。據報載,南京大學永寧博物館日前舉行奠基儀式,標誌著南大80年博物館夢終成真o南京大學永寧博物館規劃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建成後將集中收藏與展示南大所有文物,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社科和藝術類藏品。去年9月,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以其獨特的建築造型,高質量的藝術展覽,成為文化界一大盛事。
  • 哈佛藝術博物館舉行主題對話活動
    哈佛藝術博物館舉行主題對話活動 2019年07月18日 16: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侯麗 字號 內容摘要:當地時間7月10日晚,哈佛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舉行了一場人文與藝術的主題對話活動
  • 浙江大學要建全國首家大學藝術博物館
    昨天,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工儀式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舉行。據悉,這是全國首家大學藝術博物館,計劃於2015年開館,屆時將向公眾免費開放。        它不是普通的藝術館 而是基本的教學設施        據了解,藝術史教學博物館,是源於美國的一種教學制度,在美國較為盛行,哈佛、耶魯、斯坦福、普林斯頓等美國主要大學都有藝術史教學博物館。哈佛、耶魯還不只一家。它是大學施行「通識教育」的直接結果。
  •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包浩斯資料庫上線,可檢索作品達3.2萬件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包浩斯(Bauhaus)資料庫近日上線,可檢索藝術作品和物件達3.2萬件,資料庫中還可以找到一份包浩斯發展年表和一張詳細描繪了包浩斯風格在波士頓地區漸次出現的地圖。哈佛大學與包浩斯學派的淵源頗深。1930年,哈佛的本科學生組織了美國首場包浩斯風格藝術研究展,這也是包浩斯風格尚處於活躍期時在美國的唯一一次展覽。
  • 哈佛大學弗格藝術博物館收藏英國和愛爾蘭銀器
    哈佛大學弗格藝術博物館收藏英國和愛爾蘭銀器哈佛美術館收藏的塔扎(Tazza)克里斯多福·哈託普 (Christopher Hartop) 獨立撰稿人,佳士得國際拍賣公司副總裁,前執行副總裁,銀器部主任,資深銀器研究學者, 研究世界銀器達35年之久。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館
    9月8日下午,浙江大學在紫金港校區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一樓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籌建10年之久的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以下簡稱浙大藝博館)正式開館。開館現場,聽到兩個有意思的細節。
  • 「塵光: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誕生」開展,展覽持續到明年2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王湛 通訊員 趙海燕 方詩琪12月20日下午,記錄浙大藝博館的建設歷程的展覽「塵光: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誕生」在展廳四開幕。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致辭。浙江大學建築設計院院長楊毅、策展人魯明軍、藝術家郎水龍出席。浙大藝博館館長白謙慎教授宣布展覽開幕,浙大藝博館常務副館長樓可程主持儀式。
  • 哈佛藝術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大開眼界!
    哈佛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地址:麻薩諸塞州劍橋市成立時間:1983年哈佛藝術博物館是一座隸屬於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由三座博物館及四座研究中心所組成,其中三座博物館為:福格藝術博物館(建立於1895年)、萊辛格博物館(建立於1903年)及薩克勒博物館(建立於1985年);另四座研究中心為:薩第斯考古勘探研究中心(成立於1958)、現代藝術技術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
  • 關於哈佛,我們想說的是它的博物館
    哈佛大學皮博迪考古及民族學博物館內,「戰爭的藝術」展廳哈佛大學的博物館,它們種類繁多,覆蓋範圍廣泛,涉及文理學科的許多分支,其中亦不乏針對小眾學科開設、只有科學家及學者才會關注的冷門館,它們多分布於劍橋校園及周邊地區,接下來就讓我們一睹幾個博物館的非凡風採。
  • 哈佛藝術博物館的攝影收藏 一種無可取代的張力與魅力
    ▲影響哈佛藝術博物館攝影收藏形成的戴維斯·普拉特(右)1982年,三家美術館整合在「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的統一名稱下,其名稱後簡化為「哈佛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2008年,這三個美術館一起,共居於位於昆西街32號的空間裡。▲三家美術館處於同一屋簷下的哈佛藝術博物館在哈佛藝術博物館的眾多藏品中,我們重點談談攝影藏品。「哈佛對作為藝術的攝影沒有興趣。」這是美國攝影史研究的開創者與奠基者之一弗蒙特·紐霍爾在回憶其哈佛本科歲月時給出的「指控」。但今天,哈佛藝術博物館已擁有8萬多件攝影收藏。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9月將開放 評:意義何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落成並將於今年9月面向公眾開放。大學博物館的意義在哪裡?大學藝術類博物館要做什麼?  1683年,牛津大學成立了世界首個大學博物館,阿什莫利博物館,藝術品是重要的收藏門類。自19世紀,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學,相繼創建了各自的藝術博物館,如1816年劍橋大學的菲茨威廉博物館,1832年耶魯大學的西半球最古老的大學藝術博物館(美術館),1895年哈佛大學的福格藝術博物館(現與賽克勒藝術博物館合併)等,如今均是世界知名博物館。建立與學術地位相匹配的大學博物館,已成為眾多名校提升師生及社會公眾的藝術素養和文化品質的重要方式。
  • 哈佛大學啟用首棟以華人命名的教學樓(高清組圖)
    6月6日,在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大學,美國福茂集團董事長趙錫成的長女、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左三)在剪彩儀式上講話。  哈佛大學建校380年來首棟以華人命名的教學樓趙朱木蘭中心6日在哈佛商學院舉行剪彩儀式,宣告正式啟用。
  • 大同文化新地標——大同美術館,建築形如「火山噴發」
    效果圖 山西大同美術館作為「一座21世紀的美術館」,自2011年11月開建以來,廣受關注。項目位於古都大同平城區太和路市博物館南側,會展中心北側,由英國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築事務所設計及中國建築設計院設計。在近日各大建築類媒體的年度展望中,大同美術館多次入選「2021年值得期待的新建築」名單。據悉,美術館目前正在做最後的裝修衝刺。
  • 愛上博物館之在哈佛大學博物館看到的精美中國佛造像
    去參觀國外博物館的時候,習慣是拿到導遊圖後直接去中國館。(國外博物館如果不藏中國文物的,基本都是勢力不強的!只有極少數例外,比如洛杉磯的蓋蒂中心。)每次都是驚豔!驚豔!驚豔!這驚豔中也常常感慨大量的文物流 失;哎,但如果,誰知道呢。現在它們至少還存世,可以向世界展示那璀璨的文化。
  • 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藏敦煌繪畫品
    哈佛大學有許多博物館,其中藝術博物館由福格藝術博物館、布斯馳·萊辛格藝術博物館、亞瑟·賽克勒藝術博物館組成,館藏文物27萬餘件。
  • 唯有鬼才,才敢這樣設計博物館!顛覆性藝術改造,讓建築重生!
    這棟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在19世紀末,只是被用作為放置麵粉的地方……直到1889年,才被改造為如今的巴黎證券交易所。而對於這棟被改成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建築,巴黎市政府希望這個藝術新地標能幫巴黎贏得世界的目光。
  •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從建築到藏品 樣樣不簡單
    鳴鶴園的來頭不小,在清代,它是皇家「賜園」之一,代表了當時園林的最高藝術,嘉慶第五子惠親王綿愉,曾是當年的主人。如今,在鳴鶴園東側,立有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築,門前建有晷盤與晷針,這裡便是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所在。作者 姜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