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館

2020-12-05 人民政協網

9月8日下午,浙江大學在紫金港校區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一樓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籌建10年之久的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以下簡稱浙大藝博館)正式開館。

開館現場,聽到兩個有意思的細節。一是關於鎮館之寶——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西亭記》殘碑,捐贈人是30年前寫過檢討書的機械工程專業1980級本科生。1982年秋天,上海舉辦羅浮宮館藏展,這位同學翹了學校的運動會,跑到上海看展覽去了。回來以後,老師找談話,要求寫檢查。他老老實實寫了檢查,並要求給予處分,原因是「展覽非常震撼,逃學非常值得,接受處分也值得。」開幕式上,他連說三遍「值得」,因為看展經歷直接影響了他日後的精神世界和審美趣味,今天,他不無羨慕地說,「浙大學生終於不用逃課去別處看展覽了,自己學校就能看到嘍。」

二是藝博館的建築設計,這是世界上非常知名的一家機構。開幕式上有一位身材高挑走路帶風的女士,是設計師之一Dana Tang。博物館的設計稿如果堆起來有兩米厚,每一份她都要過目、推敲。這位生在美國長在美國的東方女人1985年來到中國,感受到了巨大的差異,普林斯頓、哈佛等一流大學都設有東方藝術史專業,可以培養了解中國藝術的專業人才,而當時中國還沒有這樣的設置。所以當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主任方聞先生提出想「把藝術(教育)帶回家」的建館初衷後,她立刻get到了他的點。據說2008年時方聞先生來紫金港為博物館選址,西區還是一片原生態溼地,工作人員拆開鐵絲網,將方聞先生的觀光車抬到了餘杭塘路遊步道上。Dana模仿了當年方聞選址的手勢,在空中畫圈,這個手勢應該代表了很多人的夢想。這一天,夢想成真了。

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館長白謙慎、常務副館長樓可程出席發布會,會議由浙江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盧軍霞主持。發布會介紹了浙大藝博館從緣起、籌備、建設到今後如何用作教學服務、學習研究等情況。

這座矗立於紫金港校區的四層混凝土砌塊建築以灰紅為主色調,給人以莊重之感。樸實的清水灰磚又給人親切之感,使觀眾不經意間就進入館內,在現代、極簡的空間中流連,徜徉歷史的星漢。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新華社杭州9月9日電(記者許舜達、朱涵)通過藝術品原作的收藏、教學、研究與展示,開展「實物教學」,讓學生親手接觸到文物、藝術品原作,同時,展覽和教育活動都向社會公眾開放,並展開一系列兼顧學術性、思想性和通識性的公共教育活動……8日下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以下簡稱「浙大藝博館
  • 浙江大學要建全國首家大學藝術博物館
    昨天,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工儀式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舉行。據悉,這是全國首家大學藝術博物館,計劃於2015年開館,屆時將向公眾免費開放。這裡的藏品不一定很值錢 但一定要有歷史文化印記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美術館或文物陳列館,它兼具教育功能,服務浙大教學,因此該館的收藏重點是人類不同文明、不同時代藝術的代表性樣本,不以作品藝術品質為唯一標準。
  • 浙江大學成立藝術與考古學院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整合藝術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藝術與考古博物館、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等單位建立。學院以「5系+1館」為主要建設架構,擬先設考古與文博系、藝術史系、美術學系、設計學藝術系四個學系和藝術與考古博物館,條件成熟時將「考古與文博系」分設成「考古學系」和「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學系」。
  • 浙江大學成立藝術與考古學院 目前先設四個學系和一個博物館
    都市快報 通訊員 吳雅蘭 柯溢能 記者 胡信昌在浙江大學迎來建校122周年之際,5月20日,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在紫金港校區成立,浙大進一步形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社會服務於一體的藝術與考古學科生態體系。
  • 「塵光: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誕生」開展,展覽持續到明年2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王湛 通訊員 趙海燕 方詩琪12月20日下午,記錄浙大藝博館的建設歷程的展覽「塵光: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誕生」在展廳四開幕。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致辭。浙江大學建築設計院院長楊毅、策展人魯明軍、藝術家郎水龍出席。浙大藝博館館長白謙慎教授宣布展覽開幕,浙大藝博館常務副館長樓可程主持儀式。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成立於2019年5月,由原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藝術系、文化遺產研究院、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等單位組建。學院現擁有考古學、藝術學理論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藝術設計學二級學科博士點,現設藝術史系、考古與文博系、設計藝術系、美術系四個學系,藝術史研究所、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學研究所、中國藝術研究所三個研究所。
  • 西安交大博物館開館 鍾明善捐贈2667件藏品
    昨天是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17周年暨遷校57周年紀念,歷時9年籌建的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正式開館向社會開放,這標誌著我省博物館領域又增添一支重要力量。省市文化、文物、考古、戲曲及教育界知名人士、專家學者數百人出席隆重的開館儀式,並興致勃勃地參觀博物館。面對如潮的人流,為開館付出巨大心血的西安交大博物館館長、著名書法家鍾明善告訴記者:「我很欣慰,後面要做的事會更多!」
  • 大學藝術博物館 不僅僅是為了審美教育
    近年來,大學博物館在國內也越來越受到普通公眾的關注。據報載,南京大學永寧博物館日前舉行奠基儀式,標誌著南大80年博物館夢終成真o南京大學永寧博物館規劃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建成後將集中收藏與展示南大所有文物,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社科和藝術類藏品。去年9月,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以其獨特的建築造型,高質量的藝術展覽,成為文化界一大盛事。
  • 湖北省博物館正式開館 "木乃伊"等古埃及文物來展
    湖北省博物館正式開館 "木乃伊"等古埃及文物來展發布時間:2018年10月03日 09:19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孫夏)為豐富群眾國慶期間文化生活,此前因對接三期新館建設一度閉館的湖北省博物館,於10月1日下午試開放,10月2日正式開館
  •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從建築到藏品 樣樣不簡單
    經過幾年的建設,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在1992年建成,經過一年的試運行,在1993年5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可惜的是,賽克勒先生於1987年去世,沒有見到博物館的建成。但是,賽克勒的夫人一直關注著博物館的發展,2013年,賽克勒夫人被聘為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名譽館長。
  • 浙江-杭州~首家帶有博物館屬性的攝影藝術館在蕭山開館
    近日,上午,杭州市首家帶有博物館屬性的攝影藝術館——高帆攝影藝術館暨高帆紀念館,在湘湖畔開館。市委副書記、區委書記佟桂莉,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童一峰,副區長羅林鋒出席開館儀式。中國美院、省文聯以及省市攝影家協會的有關領導參加開館儀式。
  • 中國木雕博物館正式開館 陸光正出任首任館長
    中國木雕博物館正式開館 陸光正出任首任館長 2014-10-18 21:49: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金華10月18日電(記者 胡豐盛)18日,「2014世界工藝文化節」開幕當天,浙江東陽首個國字號博物館——中國木雕博物館也正式對外開放。
  •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22日正式開館
    10月22日,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迎來正式開館。2013年,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浙江自然博物院擬在安吉建設新館。2014年6月完成立項,2016年3月開工建設,2018年5月進場布展,於2018年12月28日試開館。
  • 北京大學塞克勒考古博物館名字很怪,裡面藏品更是了得,比如這些
    朱紅色的門窗,青藍色的屋瓦,這座在北大眾多古建築中很是低調的二層小樓,卻收藏了超過一萬件大大小小的珍貴文物——這便是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建館25年以來,賽克勒博物館不僅舉辦了「千年敦煌——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巡展」「華夏遺韻
  • 中國木雕博物館開館 鎮館之寶千年木雕羅漢吸睛
    中國木雕博物館開館 鎮館之寶千年木雕羅漢吸睛 2015-01-30 13:32: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國木雕館鎮館之寶:五代木雕羅漢 東陽市委宣傳部 攝   中新網金華1月30日電(奚金燕)門對東峴峰脈,窗裱湖光山色……歷時三年建造,海納刀功春秋,1月30日,中國木雕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
  • 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開館
    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內的人體標本。 劉鴻鶴 攝中新網合肥12月26日電(劉鴻鶴 程焱)「千餘件人體標本,認識生命本質、領悟醫學奧秘;珍貴中藥標本,普及科學知識、展示中醫藥文化。」12月25日,安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顧家山宣布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開館。
  • ...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開展
    2019年11月1日起,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將重磅推出年度大展為獻禮共和國70華誕,相約北京論壇,北京大學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聯合主辦的「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將於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2月28日於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以新疆與絲綢之路歷史進程為線索,共分三個章節:第一章節「聯雪隱天山」,呈現四萬年前人類的足跡便已出現在新疆。
  • 安徽人體科學館和博物館開館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和博物館正式開館。安醫大人體科學館和博物館是安徽醫科大學建設高水平醫科大學的基礎工程,也是該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工程和大學文化建設的品牌工程。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內的部分人體標本安醫大人體科學館建築面積約11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包含序廳、生命之源、生命之本、生命之容、生命之奮、生命之託、生命之索、生命之光、VR體驗、生命之彩、生命之悟、生命之後、未來展望共13個展區,是目前華東地區科技含量最高、最美的人體科學教育基地。館內現有人體標本近千件,均由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的教師製作完成。
  • 視頻丨 隆平水稻博物館正式開館 袁隆平院士:意義非凡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開館儀式並致辭。紅網時刻長沙9月27日訊(記者 鄧正可)9月27日上午,長沙市芙蓉區瀏陽河畔東岸,以「傳播稻作知識,弘揚農耕文化」為宗旨的隆平水稻博物館正式開館,並於每周三至周日向公眾免費開放。
  • 藝術的盛宴: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
    在梵蒂岡博物館幾個小時的旅程,絕對是一場讓人驚嘆的藝術盛宴。但它卻是世界十大博物館之一。 梵蒂岡博物館有六公裡的展示空間,著名的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就在其中,是歐洲排名第三或第四的藝術殿堂。 博物館總面積達5.5萬平方米,前身是教皇宮廷,主要用於收集和保存稀世文物和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