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又至
包粽子、插艾葉、飲黃酒
每一處都溢滿了濃濃端午味道
此時,你的腦海裡會不會憶起
涼嘎裡嗦喲
劃喲!劃喲……
那撩人的船歌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安康是所有人的祈願
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
刻在貴溪人骨子裡的龍舟盛事
雖然按下暫停鍵
但一隻只龍舟槳櫓飛舞
劈波斬浪的競逐
和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
的信江兩岸
依然會在端午之時
不由自主地讓人回想
節日的歡樂和人們的激情
初一划,初二歇,初三初四划過節。端午日,龍舟還未開劃,姑娘、小夥、孩子、妯娌、大爺們穿上漂亮新衣,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信江兩岸。在如水中蛟龍般貴溪漢子的熱情與力量中,歡呼吶喊聲響徹雲霄,讓人嚮往,使人沉醉。
端午龍舟賽這一傳統盛事,你又知曉多少?記者有幸採訪到68歲的退休幹部吳高文,為你探知一二。
端午划龍舟,自古有之。均以村莊為單位。龍舟和一般的漁船不一樣,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龍尾塗上顏色加以彩繪。龍舟造得越好,說明村莊越興旺發達。一般一艘龍舟有18艙,最多21艙,最少也有9艙。龍舟賽是村莊的一種集體精神寄託,代表的是團結、互助、力量。自古就有寧輸三分田,不輸一次船的說法。
一條龍舟上的靈魂人物便是鼓手。鼓手必須身強力壯,一般是村裡各方面都優秀且有號召力的人。鼓手就是一船的總指揮,鼓點急,划槳快,水手體力就消耗快。為保持體力,賽程中的鼓點一般不緊不慢,節奏穩定,只有在衝刺時鼓點重且急。
第二個關鍵的人物是舵手,決定了賽道的直線保持度,和船的平穩性、安全性。尤其是比賽時兩條船不分上下時,舵手的眼疾手快,關鍵一舵可決定勝負。
再則便是旗手。旗手是在村民生活日漸好起來後才有的,是船上的副指揮,和鼓手同步,揮旗吹哨,鼓舞士氣。
最後便是陣容強大的水手們。划船看頭槳,一、二、三艙的壯漢必須是最賣力的,他們要把前面阻力最大的水破開,後面水手相對來說就容易將槳深插入水裡。水手們聽鼓划槳,前衝後仰,船槳整齊急促地一起一落,激起團團雪白浪花,如龍騰大海,壯觀極了。
村莊的後援團們則早早候在岸邊為水手們送上糕點、水果等各式點心,再燃一掛長長的鞭炮,為勇士們鼓勁加油。
貴溪划龍舟,每每想起不由得哼唱那首老少傳唱的涼嘎裡唆喲、劃喲劃喲的船歌,歌詞內容卻鮮有人知。採訪中吳高文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
新打龍船十八艙
一船坐起少年郎
涼嘎裡嗦喲
劃喲!劃喲!
一保禾苗綠油油
二保人畜兩健康
三保三月桃花開
四保四季保平安
五保五穀豐登
六保六六順
七保七姐下凡來
八保八仙飄海
九保九子十三孫
十保十全又十美
歌詞表達了村民們一種美好的祝福和嚮往。船歌只是在龍舟下水或是比賽得勝結束後唱起,亦可臨場發揮。
「咚、咚、咚,咚咚咚」,信江上一隻只龍舟,猶如離弦之箭,在江面上疾馳而飛。速度和豪情,快樂與歡笑灑滿信江的每一處角落。那一刻,仿佛貴溪人的端午才真正到達高潮。這份甘甜而綿長的回憶,相信在每個貴溪人的腦海中都揮之不去。
關於端午龍舟賽,你有何可甜可鹽的記憶,歡迎留言分享!
胡菊妹貴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