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數控銑床中的固定循環主要用於鑽孔、鏜孔、攻絲等。使用固定循環使編程變得簡單,有固定循環且頻繁使用的加工操作可以用G功能在單程序段中指定;沒有固定循環,一般要求用多個程序段。另外,固定循環可以縮短程序,節省存儲器。如圖給出了固定循環功能示例。
1、固定循環組成:固定循環由六個順序的動作組成,如圖所示。
動作1:義軸和y軸的定位(還可以包括另一個軸);
動作2:快速移動到點;
動作3:孔加工;
動作4:在孔底的動作;
動作5:返回到點;
動作6:快速返回到初始點。
2、編程格式
格式如下:
G90(G91) G98(G99) (G73G89) X_Y_Z_P _F_K_;
式中X、Y為孔在定位平面上的位置;z為孔底位置;R為快進的終止面;Q為G76和
G87中每次的切削深度,在G76和G87中為偏移值,它始終是增量坐標值;P為在孔底的
暫停時間,與G04相同;F為切削進給速度;1"為重複加工次數,細是16,SK = 1時,
可以省略,當K=0時,不執行孔加工。
進行固定循環編程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定位平面。由平面選擇代碼G17、G18或G19決定定位平面,定位軸是除鑽孔軸
以外的軸。
(2)鑽孔軸。雖然固定循環包括攻絲、鏜孔以及鑽孔循環,在本章中,鑽孔將用於說
明固定循環執行的動作。鑽孔軸是不用於定義定位平面的基本軸或幻或平行於
基本軸的軸。
鑽孔軸根據G代碼(G73G89)程序段中指定的軸地址確定。如果沒有對鑽孔軸指
定軸地址,則認為基本軸是鑽孔軸。定位平面和鑽孔軸見表。
表中.XP為A,軸或它的平行軸,Yp為Y軸或它的平行軸,Zp為Z軸或它的平行軸。
例如,假定U、V和W軸分別平行於X、Y和Z軸,則
G17 G81 Z ; (Z軸用作鑽孔)
G17 G81 W ; (W軸用作鑽孔)
G18 G81 Y ; (F軸用作鑽孔)
G18 G81 V ; (K軸用作鑽孔)
G19 G81 X ; (Z軸用作鑽孔)
GI9 G81 U ; (U軸用作鑽孔)
GI7G19可以在G73G89未指定的程序段中指定。在取消固定循環以後才能切換鑽孔軸。
(3)沿鑽孔軸移動的距離G90/G91。G90和G91決定了孔加工數據的形式,沿著鑽孔軸的移動距離Z和R,對G90和G91變化如圖所示。
(4)鑽孔方式。G73、G74、G76和G81G89是模態G代碼,直到被取消之前一直保持有有效,當有效時,當時狀態是鑽孔方式。
一旦在鑽孔方式中數據被指定,則數據將被保持,直到被修改或清除。在固定循環的開始,指定全部所需的鑽孔數據,當固定循環正在執行時,只能指定修改數據。
(5)返回點平面G98/G99。當刀具到達孔底後,刀具可以返回到孔底後,刀具可以返回到R點或初始平面,由G98和G99指定。指定G98和G99時的刀具移動。如果在臺階面上加工孔,從低面向高面加工時會產生碰撞現象,需引起注意。
(6)重複次數K。在K中指定重複次數,對等間距孔進行重複鑽孔。
K僅在被指定的程序段內有效,以增量方(G91)指定第一孔位置。如果用絕對方式(G90)指定,則在相同位置重複鑽孔。
(7)取消固定循環。使用G80或01組G代碼,可以取消固定循環。
3、固定循環指令
(1 ) G73—高速排屑鑽孔循環指令。
該循環執行高速排屑鑽孔。它執行間歇切削進給直到孔的底部,同時從孔中排除切屑。指令格式:G73 X_Y_Z _ R _ Q F _ K ___ ;
式中,X、Y為孔位數據;Z為從R點到孔底的距離;R為從初始平面R點的距離;Q為每次切削進給的切削深度;F為切削進給速度;K為重複次數。
說明:
①執行高速排屑鑽孔循環G73指令,工具機首先快速定位於坐標,並快速下刀到R點,然後以F速度沿著Z軸執行間歇進給,進給一個深度Q後回退一個退刀量 d將切屑帶出,再次進給。使用這個循環,切屑可以很容易地從孔中排出,並且能夠設定較小的回退值。在參數中設定刀量d,刀具快速移動退回。
②在指定G73之前,用輔助功能旋轉主軸(M代碼)。
③當G73和M代碼在同一個程序段中被指定時,在第一定位動作的同時,執行M代碼。然後,系統處理下一個鑽孔動作。
④當指定重複次數K時,只在第一個孔執行M代碼,對第二個和以後的孔,不執行M代碼。
⑤當在固定循環中指定刀具長度偏置(G43、G44或G49)時,在定位到R點的同時加偏置。
⑥在改變鑽孔軸之前必須取消固定循環。
⑦在程序段中沒有Y、X、Z、R或任何其他軸的指令時,鑽孔不執行。
⑧在執行鑽孔的程序段中指定Q、R。如果在不執行鑽孔的程序段中指定它們,則不能作為模態數據被儲存。
⑨不能在同一程序段中指定01組G代碼和G73,否則G73將被取消。
⑩在固定循環方式中,刀具偏置被忽略。
如果本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個讚或者關注一下,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關注炮塔銑床數控銑床,每天與大家分享精密工具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