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來到馬山。
馬後頭和龜上,一個聽起來像馬的部位,一個聽起來烏龜的方位,然而,這二個都是馬山村的自然屯。
馬後頭其實就是馬山的後頭。
而馬山,即是一座山的名字,也是一個村的名字。
這座山,像馬一樣昂首向天,故稱之為馬山。
村以山名,圍山而居的村莊, 也叫做馬山。
馬山我來過多次。
而馬後頭我卻是第一次來。
我甚至不知道,還有馬後頭這麼一個村莊。
在我的印象中,馬山算是我縣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
因為馬山村有一大片集體林場,能給馬山村每年帶來不錯集體收入。
然而,我來到馬後頭,發現村裡居然還是老舊的房子居多,顯示這裡的經濟發展並不太好。
通向馬後頭的路,又窄又彎。連路都沒修好,經濟能發展起來嗎?
這種應該叫做土木結構的小砌牆房子,以前應該常見,現在已經是不多見了,再過幾十年,也許難已再見。因此這種結構的房子,並不是很牢固,終究抵擋不了歲月的侵襲。
馬山是個風景。
馬後頭也不差。石山有洞,一股清泉從洞前流過。
泉流石上,樹向溪臥。
鳥鳴深山,溪喧樹腳。
龜上的下遊,還有二個叫壩上和橋頭上的村莊。
但我有點懷疑,龜上是不是龜山的訛音。
是不是旁邊有一座山像烏龜,故稱為龜山?
房子挺老,頗有滄桑感。
流過村莊的江,就叫馬山江。
與龜上隔江相望的,叫馬山文家屯。
從這個角度拍馬山,山並不像馬。
改天選個好點的位置,拍拍馬山,讓大家欣賞欣賞像馬的馬山。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灌陽人在灌陽
也可掃描以下的二維碼:
「灌陽人在灌陽」這個公眾號,服務於灌陽人民,純原創、無廣告,天然去雕飾!
天涯海角的灌陽人,無論身在何處,總有一根細線相連相牽,而細線的一頭,是同樣一個名字,灌陽。
總有些心事,想向人吐露。
總有些喜悅,想與人分享。
總有些才華,想向人展現。
那麼,請賜稿「灌陽人在灌陽」!
投稿郵箱:3517246084@qq.com
投稿請署名,無論真名或假名!
當然,我希望文章系個人原創,擇優而登,未採用的,恕不一一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