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電池的工作原理_液流電池的分類

2020-11-28 電子發燒友

液流電池的工作原理_液流電池的分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0 09:31:01

  液流電池的工作原理

  液流儲能電池是一種新型、高效的電化學儲能裝置。由原理圖可以看出,電解質溶液(儲能介質)存儲在電池外部的電解液儲罐中,電池內部正負極之間由離子交換膜分隔成彼此相互獨立的兩室(正極側與負極側),電池工作時正負極電解液由各自的送液泵強制通過各自反應室循環流動,參與電化學反應。充電時電池外接電源,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電解質溶液中;放電時電池外接負載,將儲存在電解質溶液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供負載使用。

  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是一種正在積極研製開發的新型大容量電化學儲能裝置,它不同於通常使用固體材料電極或氣體電極的電池,其活性物質是流動的電解質溶液,它最顯著特點是規模化蓄電,在廣泛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呼聲高漲形勢下,可以預見,液流電池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目前,液流電池普遍應用的條件尚不具備,對許多問題尚需進行深入的研究。循環伏安測試表明:石墨氈具有良好導電性、機械均一性、電化學活性、耐酸且耐強氧化性,是一種較好的電極材料,與石墨棒和各種粉體材料相比,更適合用於液流電池的研究和應用。

  

  液流電池的分類

  1、水系液流電池

  在水系液流電池中,氧化還原活性物質溶解在水溶液裡。因此,水系液流電池工作電位窗口一般很窄(小於2V)。水系液流電池最早被廣泛研究,世界範圍內有許多大型示範性電池系統。其中包括鐵/鉻液流電池、全釩液流電池、溴/多硫化物液流電池以及溴/醌液流電池等。

  2、非水系液流電池

  水系液流電池由於水分解的影響,其電壓很難達到2V。因此,非水系液流電池在最近幾年得到了廣泛研究。Matsuda等報導了第一個非水系的液流電池。這種電池利用釕的配合物,如[Ru(bpy)3]2+/3+作為活性物質,乙腈作為溶劑,電池電壓達到2.60V。隨後,特別在過去5年間,很多有機金屬分子作為活性物質被應用在非水系液流電池中。雖然這類電池的電壓較高,但它的能量密度嚴重受限於分子在有機溶劑裡的溶解度,而其一般低於1mol/L。另外,

  由於H+在非水體系中無法使用,在充放電時鹼金屬離子(如Li+)常被用作電荷平衡離子,以保持兩個半電池室間的電平衡。因此,這類電池需要一個既有高的鋰離子電導率,又可以阻擋其它電解質成分透過的膜材料。而目前還沒有這種高離子電導率和高選擇透過性的膜可供使用。

  3、混合液流電池

  用高容量、低電位的金屬材料代替低濃度的負極電解液,用作負極的儲能介質,雖然犧牲了部分液流電池的工作特點,但可以極大地提高液流電池的能量密度。這種在正極半電池保持液流電池的工作模式,而負極半電池使用傳統電池的工作模式的液流電池結構叫做混合液流電池。現在研究最多的混合液流體系是基於金屬鋅和金屬鋰的混合液流電池。

  鋅基液流電池的負極是金屬鋅板和輔助電解液,正極是流動的活性電解液。在充放電時,金屬鋅在負極上可逆地沉積、溶解。鋅/溴液流電池是研究最多、最成熟的一種混合液流電池體系。2015年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報導了一種高能量密度的鋅/碘液流電池。這類液流電池利用I3/I-和Zn0/2+的氧化還原反應,電池的電壓為1.22V。由於其電極反應的有效電子數為2,而碘離子的濃度可以達到5~7mol/L,這類電池的能量密度遠遠高於釩電池,實際測量達到167W·h/L。

  在報導中Nafion115被用作Zn2+的傳遞膜,但由於其離子選擇性和電導率很低,造成電池實際工作中的極化比較大,所以電池的功率密度較低。鋰基混合液流電池是近來的一個研究熱點。由於鹼金屬特別是金屬鋰具有很低的電極電位,與其它高電位的氧化還原對組合在一起可以獲得很高的工作電壓,進而能顯著提高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此外,Li+導電膜的發展是鋰基混合液流電池研究的另一個驅動力。

  

  4、半固態流體電池

  半固態流體電池(semi-solidflowbattery)最早由麻省理工學院的Yet-MingChiang研究組在2007年提出。這種電池把固體活性物質、導電添加劑與電解液的混合物做成可以流動的漿料,在循環泵的驅動下流過正負極半電池室,電極上的電子通過導電添加劑形成的導電網絡完成電能在固體活性物質中的儲存和釋放。與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相比,由於半固態漿料的交叉汙染風險較低,半固態流體電池不需要昂貴的離子交換膜,一定厚度的微孔膜即可以阻擋活性物質的透過。

  其正極活性漿料使用鋰離子電池常用的正極材料,這些活性材料中可以脫出的Li+濃度都遠遠高於液流電池中氧化還原對的濃度。另外,由於電池電壓與鋰離子電池接近,半固態流體鋰電池能夠展現出遠高於傳統液流電池的能量密度。近年來,Chiang研究組展示了不同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的半固態流體鋰電池。如在一個典型的LiCOO2-Li4Ti5O12半固態流體電池中,它的正極活性漿料由體積比為10%的Li4Ti5O12和2%的炭黑組成,負極漿料由體積比為20%的LiCoO2和1.5%的炭黑組成。當正負極漿料中的LiCoO2和Li4Ti5O12體積比為40%時,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397W·h/L。如果用相同體積比的LiCoO2-石墨作為活性物質,電池的能量密度能進一步提高到615W·h/L。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液流電池取代鋰離子電池?中間還隔著一個石墨烯
    important; margin-left: auto;" />日前,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液流電池。該團隊表示,這種液流電池不僅可用於智慧型手機領域,還可被用於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內的新型能源應用領域。在移動時代,電池技術成為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說沒有電池就沒有移動時代。
  • 大規模液流釩電池儲能技術的進展
    液流電池作為清潔能源存儲技術之一,與目前市場中的其他電池相比,具有大功率、長壽命、支持頻繁大電流深度充放電、安全穩定可靠等優點。1974 年 Thaller 在第九屆能量轉換工程會議上首次提出了氧化還原液態電池,1978 年義大利人 A.Pellegri 等首次發表關於液流電池的專利,1984 年澳大利亞南新威爾斯大學(UNSW)開始對液流電池展開系列研究,並於 1991 年研發成功1kW 電池電堆。
  • 斯坦福研製新型高壓液流電池 基於鈉鉀液態金屬材料
    液流電池有助於大規模能量儲存,未來有望在可再生能源的備份利用上派上大用場,但目前仍有一些問題需要克服。 好消息是,史丹福大學的工程師們,剛剛打造了一種可在室溫下保持液態的金屬混合物,並將之用於一款新型液流電池 —— 其特點是可擴展、安全、高效、並且廉價。
  • 中大創新液流電池陰極材料 可與鋰陽極結合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盧怡君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創新液流電池陰極材料,能大幅提高陰極的容積量,更可提升電池的生命周期及效率。這項研究成果最近刊登於著名科學期刊上。  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來代替化石燃料,成為當務之急。
  • 餘桂華Nature子刊:當偶氮染料「邂逅」非水系液流電池
    根據所用電解液的不同,它又可以大致分成兩種類型:水系和非水系液流電池。目前水系液流電池已經取得巨大的進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商業化的全釩液流電池。活性材料溶解於水中形成的水溶液作為反應電解液儘管可以具有很多優勢,但是較窄的分解窗口極大地限制了水系液流電池的能量密度。另外,傳統的水系液流電池高度依賴過渡金屬離子作為活性材料,常常需要在強酸性溶液中才能穩定工作。
  • 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轉換效率達20%
    策劃&撰寫:由夢人 隨著全球能源日趨緊張,太陽能作為新型能源得到了大力的開發,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太陽能電池了,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從太陽中獲取能量,但是轉換效率低。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全新的太陽能電池。
  • 改善液流電池性能和環保可持續性 科學家從蝦殼中發現電極材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目前,在商用市場鋰離子電池是毫無爭議的主角,不過以液流電池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經顯現出了巨大的潛力歸功於從蝦殼中發現的一種成分,研究人員為液流電池開發了新的電極組件,性能要優於目前的解決方案。長期以來,液流電池(氧化還原液流電池)被視為從風能、太陽能等間歇性能源中提取能量的實力候補者,因為它們可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存儲大量的能量。液流電池將能量儲存在巨大的外部罐內的液態電解質中,電解質通過膜來回移動,以交換離子並對設備進行充電和放電。
  • 發電與儲能一機搞定,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混合系統
    ,也因如此,轉換效率比其他太陽能電池還要高;液流電池則是多由兩個電解質槽組成,充放電時電解質會被幫補到中間的發電室,發電室也會以薄膜隔開兩種溶液、形成兩個電極,最後產生離子交換來發電,儲電時間比一般的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更長。
  • 中科院大化所研發出能自我恢復的鋅碘液流電池—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帶領團隊研發了一種新型的、長壽命、可自恢復的鋅碘液流電池。
  • 2020年能源行業液流電池標委會年會暨標準審查會在安康高新區召開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李雨倩)12月1日,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主辦,陝西華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能源行業液流電池標委會年會暨標準審查會在安康高新區召開。能源行業液流電池標委會主任委員張華民出席會議,安康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張志群出席會議並致辭。
  • 全國燃料電池及液流電池標委會副秘書長盧琛鈺...
    對此,全國燃料電池及液流電池標委會副秘書長盧琛鈺在朋友圈寫道,所謂「水氫發動機」,是青年汽車炒作出來的。「據悉,青年汽車『水氫發動機』實質是鋁水反應制氫,還是用燃料電池技術,『借用』了廣東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向華博士提出的『水氫』概念。此次所謂南陽下線,估計屬於資本運作的炒作。」盧琛鈺說。
  • 全球首個利用液流電池與潮汐發電制氫項目_手機網易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蘇格蘭奧克尼市的歐洲海洋能源中心(EMEC)將在Eday島的EMEC潮汐能試驗場部署一個1.8 MWh液流電池,該電池由
  • 在近中性pH值下具有長壽命的仿生胺基酸功能化吩嗪液流電池
    在近中性pH值下具有長壽命的仿生胺基酸功能化吩嗪液流電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 20:49:48 西湖大學王盼團隊開發了一種在近中性pH值下具有長壽命的仿生胺基酸功能化吩嗪液流電池。
  • 2020年中國釩電池市場調研報告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和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牽頭制定的首項液流電池國際標準「固定式液流電池2-1:性能通用條件及測試方法」正式頒布。這標誌著我國液流電池技術水平得到了國際同行認可。液流電池國際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在推進我國液流電池產業化和提升國際競爭力中發揮重要作用。  該項標準的負責人為大連化物所張華民研究員。
  • 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問世 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經濟日報訊 記者蘇大鵬報導: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領導的研究團隊創新性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的概念,實現鋅碘單液流中電解液的利用率達到近100%,大幅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能源環境科學》上。
  • 盤點:12種新型電池技術 哪種最牛?
    3、鋰硫電池近日,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宣布,其與筑波大學共同開發出了一種鋰硫電池,通過採用金屬有機骨架作為電池隔膜,實現了長期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目前科研界以及工業界都在研發以及生產固態鋰電池,並將其視為最有潛力的新一代電池產品。5、新型液流電池相比常規使用的充電電池,液流電池的規模更大一些,這是因為液流電池的形式和功能不同於常見的鋰離子電池。在液流電池單元中,液態電解質在兩個容器箱體 中循環流動,而兩個箱體通過一個薄膜進行分離。
  • 科學網—打造「高能又長壽」的鋅碘單液流電池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謝聰鑫)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單液流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電解液利用率近100%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近日,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實現鋅碘單液流中電解液利用率達到近100%,進而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 太陽能電池新突破!持久耐用超便宜 轉換效率沒的說
    現在,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全新的太陽能電池,有望改變這一局面。7月14日,據外媒報導,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經研發出一種耐用的太陽能液流電池,其造價更便宜,並且轉換效率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