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鋰硫電池
近日,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宣布,其與筑波大學共同開發出了一種鋰硫電池,通過採用金屬有機骨架作為電池隔膜,實現了長期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據介紹,在1C的電流密度(恆流放電1小時後結束放電時的電流值)下進行 1500次循環測試之後,這種鋰硫電池仍可保持高達900mAh/g的充電容量。
採用硫作為鋰電池正極的鋰硫電池具有正極容量高(理論值為1675mAh/g)的特點,作為新一代蓄電池備受期待。在2008年太陽能飛機首航時,就使用了鋰硫電池,白天時,太陽能飛機上的光伏發電板僅為飛行提供能力,而且為其鋰硫電池充電,以維持晚上飛行所需的動力。
4、固態鋰電池
固態鋰電池與普通鋰離子電池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將傳統的有機電解液替換成固態電解質。採用有機電解液的傳統鋰離子充電電池,因有過度充電、內部短路等異常時可能導致電解液發熱,有自燃甚至爆炸的危險。採用固態電解質的固態鋰電池,不僅在安全性上大大提高,在使用壽命和能量密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由於固態鋰電池內部不含液體,消除了任何液體洩漏的問題,在體積和重量上較之傳統鋰電池也有所降低,同時適應能力更強,這些優勢十分有利於固態鋰電池在 儲能和新能源汽車領域上展開應用。目前科研界以及工業界都在研發以及生產固態鋰電池,並將其視為最有潛力的新一代電池產品。
5、新型液流電池
相比常規使用的充電電池,液流電池的規模更大一些,這是因為液流電池的形式和功能不同於常見的鋰離子電池。在液流電池單元中,液態電解質在兩個容器箱體 中循環流動,而兩個箱體通過一個薄膜進行分離。離子穿越薄膜就實現了電荷轉移,整個過程與氫燃料電池的發電原理類似。液流電池組較鋰離子電池有更高的安全性,即便放置很長一段時間,電能也不會出現流失,因此很適合用來儲存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研究人員使用低成本及可持續的合成分子開發了一種全新的有機液流電池,其生產成本比常見的全釩液流電池成本降低了60%左右,這也使新型液流電池在儲能領域裡的佔有巨大的優勢。
6、液態金屬電池
液態金屬電池是通過液態金屬的氧化還原反應,把化學能轉化成電能。金屬呈液態是該電池的特點,利用液體的流動性,液態金屬電池具有高倍率充放電性能及電池系統的可放大性,這也使得液態金屬電池能滿足能量型和功率型雙重應用,在大規模儲能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就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全液態金屬電池系統,這種系統造價便宜,且使用壽命較長。據研究團隊稱,此裝置可讓風能和太陽能這些可再生能源具備與傳統能源相競爭的能力。
7、葉片綠色電池
馬裡蘭大學的一隊研究者最近開發了一款廉價的新材料,該材料將在新一代電池上充當負極。在實驗中該團隊發現,橡樹葉被加熱到1000攝氏度後,其碳基結構會被瓦解,隨後所剩物質中就可容納電解質。眼下,該團隊還在對其他自然材料進行測試,包括泥炭土和香蕉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