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盤點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OriginOil微藻燃料初步測試完成

2010 年12月8日,美國OriginOil公司宣布其開創性微藻燃料技術初步商用測試階段成功結束。OriginOil公司使用超聲波和電磁脈衝分解藻類細胞壁,使天然油成分從微藻生物質中釋放出來,不用脫水,可節約大量電力和熱能。分離後的藻油和藻類生物質都可用於多個用途。

日立NEOMAX稀土永磁鐵面向汽車應用

釹磁鐵是釹鐵硼磁鐵的通稱,其化學式為Nd2Fe14B,是目前為止最強的磁性材料。NEOMAX公司最早於1982年推出一系列釹磁鐵產品,磁力強度達到鐵氧體磁鐵的10倍等級。到2007年,日立併購NEOMAX,自此NEOMAX?遂成日立公司旗下品牌。NEOMAX?釹磁鐵產品用於製造EV和HEV 用內置永磁馬達等產品,可減小汽車電動馬達體積,提高其工作效率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德爾福EV用充電耦合器通過UL認證

2010年12月9日,德爾福電動車用充電耦合器(帶線纜和充電插口)通過美國/加拿大優力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保險商實驗所)公司認證。這意味著該產品自此可以正式用於充電站及電EV車身接口充電。

豐田展出基於iQ設計的新款FT-EV

豐田汽車以iQ微型車為基礎,開發出純電動車FT-EV(Future Toyota Electric Vehicle)。公司將FT-EV純電動車定位於短途駕駛用途,在2009年NAIAS展覽上名為Urban Commuter Battery-Electric Vehicle市區往返電池動力車。所採用的鋰離子充電電池安裝在車輛地板處,蓄電總量為11千瓦時,最高適用電壓為270伏特。按照日本JC08循環測試標準,充滿電後最大行程為105千米。

3M公司輕質隔音材料提升混合動力車性能

3M 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明尼蘇達礦務及製造業公司)開發的新雪麗(Thinsulate)材料能夠有效吸收混合動力車電動馬達及傳動系統產生的高頻率噪聲。新雪麗Thinsulate是thin(薄,細)與insulate(絕緣,隔熱)的縮寫,採用只有人類髮絲1/25的精細製成,主要構成為聚丙烯纖維和聚酯纖維(滌綸),具有良好的保暖與絕緣效果,同時材料還擁有輕質、緊湊、易於壓縮的特點,能夠加工成任意形狀適應各種包裝與集成。

日野開發的皮卡用混合動力系統將投入測試

日野公司宣布開發出新款用於皮卡的混合動力系統,並將與部分客戶聯合展開外場測試。新型混合動力系統在發動機與電動馬達之間設置了一個離合器。該系統能夠以馬達純電力方式推進車輛。由於離合器並不直接驅動發動機,因此在車輛減速過程中可以收集更多的再生能量。此外,日野改進了控制系統並提高了能量轉化器的工作效率,在測試中將柴油發動機卡車的燃油效率提高接近50%。公司計劃基於現實使用條件測量該混合動力系統的油耗,並運用所採集的數據改進燃油效率,目標是在2011年使該系統實現商業化。

IBM軟體輔助通用開發Volt動力總成

IBM 表示,其軟體與模擬工具已經用於幫助通用汽車工程師設計開發2011款雪佛蘭Volt車型的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得益於IBM軟體,Volt的先進動力總成控制系統的開發時間縮短為29個月。通用汽車設計師在開發Volt混合動力車電池、電子驅動單元和車艙電子設備等某些關鍵電控部件時採用了IBM的產品。

日本Miluira微型電動車首度亮相

日本Takayanagi(高柳)公司2010年12月1日起開始銷售一款按傳統汽車風格設計的微型緊湊電動車Miluira。該車在日本屬於單座機動四輪車輛。公司採用日本本土生產的零部件打造Miluira微型車,車輛單價為630萬日元(含稅)。Miluira微型電動車配備蓄電量70安培?時的鉛酸電池,使用家用100伏特電源約12小時即可充滿電。該車一次充電行程為35千米,這是通過1000千米以上的累計驗證行程測算出的結果。車輛規格為長 2180×寬1280×高1150毫米,車重350千克。最小轉彎半徑為4.0米,最高速度為60千米/時。

2011款雪佛蘭Volt油效93MPG

2011 年雪佛蘭Volt燃油效率官方數字日前公開:綜合市區和公路工況,電力推進燃油效率為93mpg,測試總行程35英裡;純汽油發動機工作模式燃油效率為 37mpg,測試總行程379英裡。按美國環保署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綜合估測,總體燃油效率達60mpg,較豐田普銳斯高出20%。

ProtonPower測試燃料電池增程車

日前,Proton Power Systems公司燃料電池增程系統首輪測試獲得成功。公司在Smith Edison輕型商用貨車(福特貨車底盤)平臺上展開測試。在測試結束之後,Proton Power Systems公司將在Smith Edison7.5-12噸純電動卡車「Newron」上採用該增程系統。迄今為止已經證實Proton Power公司的燃料電池系統可以為Edison車型提供非常可觀的額外行程。最終行程的增量取決於燃料電池的規格、氫燃料的車載量以及車輛的駕駛循環工況等。

豐田公布環保汽車及電池開發計劃

2010 年11月18日,豐田汽車TMC(Toyota Motor Corporation)公開其環保汽車「Eco-car」開發生產項目細節,並發布下一代蓄電池研究進展。上述兩個項目都是環境技術研發的一部分,著眼於通過採用電力推進和其他替代性能源限制油耗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內容包括:混合動力車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和新型蓄電池。

別克君越微混合動力系統公路油效37mpg

別克新近公布的2012款君越(LaCrosse)車型,採用eAssist混合動力系統之後,與2011款君越的四缸發動機六速變速箱動力總成系統相比,新車型的燃油經濟性提升25%,同時保持了作為別克旗艦車型的豪華舒適感與行駛性能。

豐田推出四層全固態疊層鈷酸鋰電池

2010 年11月18日,豐田汽車公開新型四層全固態疊層鈷酸鋰電池樣本。試製樣本的尺寸為10cm×10cm左右。該電池已配備於Prius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新型鈷酸鋰電池結構包含四個疊層:正極層、固體電解質層、負極層和基板。電池單元的平均電壓為3.6伏特×4=14.4伏特。由於豐田展示電池樣本時電池處於剛充完電的狀態,因此顯達到了超過平均電壓數值的4.065伏特×4=16.26伏特。

日產為LEAF推出新款信息通訊技術系統

日產汽車在橫濱宣稱將為電動車產品推出新款ICT信息通訊技術系統(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ystem)。該系統將用於全新日產LEAF聆風電動車。得益於ICT系統,日產LEAF車主可全天候獲取所需的信息,以優化車輛行程安排。日產 CARWINGS數據中心一個信息控制中心通過信息交流裝置TCU(Telematics Communication Unit)與車載導航系統關聯。

沃爾沃開發燃料電池增加電動車行程

在瑞典能源署的支持下,沃爾沃汽車正啟動燃料電池系統研發項目,以延伸電動車的實用行程。沃爾沃計劃在C30 DRIVe Electric電動車的基礎上建造兩輛原型車,用於2012年日常交通測試。沃爾沃汽車與瑞典PowerCell AB聯合開發燃料電池,當前該系統的功率輸出為7千瓦,正在研發的下一代燃料電池系統可達30千瓦。沃爾沃公司認為,未來30-40年內,燃料電池系統效能可大幅提升,廣泛大量用於重載車輛。

Cyclone發動機性能特點

Cyclone 公司推出新款外燃發動機,具有適應多種氣液固態燃料、環保、低成本等優點,一改傳統外燃機轉矩性能弱、功率低等特點。以Cyclone 330馬力全燃料發動機MK VI為例,其啟動轉矩高達2800磅?英尺。與尺寸相當的電動馬達相比,Cyclone發動機可提供更大的啟動轉矩,同樣具備無需變速裝置的優點,僅需安裝中立回動杆柄操縱即可,可以面向汽車應用。對於內燃機雄踞汽車動力長逾百年的狀況可能發生影響。

豐田看好鎳氫電池前景並發展鎳回收技術

鋰離子電池以其輕質、高能量密度的優點博得汽車產業廣泛關注,然而豐田汽車看好鎳氫電池NiMH(Nickel Metal-Hydride)的前景並發展鎳回收技術。豐田認為,儘管當前鎳氫電池技術已經成熟,但仍有削減成本的空間。豐田還在開發效率更高的電機馬達與電池管理系統,其HEV產品成本可能接近小型柴油動力車輛。另外,包括豐田在內的日本汽車公司正發起回收HEV鎳氫電池中鎳元素的項目。豐田汽車已建立再循環生產廠,與豐田化工合作,可高精度大批量生產金屬材料。

德爾福與WiTricity聯研無線充電


德爾福汽車電子於今年9月末與無線電能量傳輸技術供應商WiTricity達成協議,共同開發混合動力車與電動車所用的無線充電設備。WiTricity選擇電磁振蕩作為研究方向,無線充電系統可取消插頭與充電線圈,因而可為司機提供顯著的便利。自2007年以來,WiTricity已經逐漸將電磁諧振的充電效率從40%提高到90%以上。

三菱扶桑推出純電動卡車概念

戴姆勒的子公司三菱扶桑卡客車MFTBC(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純電動卡車概念Canter E-CELL,並在9月份德國漢諾瓦商用車展 上展出。Canter E-CELL用電動馬達取代了原先的內燃機。繼承自Vito E-Cell的鋰離子充電電池設計先進,能穩定提供40千瓦時的電能容量,以380伏特電源充電6小時可達滿電狀態。電池安裝在Canter 3S13底盤框架上,驅動位於電池與後驅動軸之間、左右兩輪中央的電動馬達。馬達最大功率70千瓦(95.2馬力),最高轉矩300牛?米(221磅?英尺)。

舊款車型擴大乙醇燃料使用範圍引發的爭議

在日前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再生燃料協會宣布Ricardo公司(該公司設立汽油辛烷值標準)最新研究發現:無論對於新車型還是舊車型,將燃料中乙醇含量從 10%(E10)提高至15%(E15)均有所裨益。環境署或將於近日開放E15燃料在2001年車型以及新車型中的應用。不過反方Follow the Science(遵守科學)組織指出:乙醇使用比例增加50%,可能對輪船、摩託車、ATV全地形汽車(All-Terrain Vehicle)、雪地機動車、電鋸、割草機以及其他汽油動力裝置的發動機造成破壞。

三菱汽車將測試電動皮卡貨車

三菱汽車集團與大和運輸公司(Yamato Transport Co Ltd)將對三菱新型電動皮卡貨車的原型車進行外場測試。該車基於三菱汽車Minicab Van(微型貨車)汽油發動機輕型商用貨車設計,公司為原型車配備i-MiEV電動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電池由日本LITCEL公司生產,總電壓為 330V、電力容量為16kWh,正極電極採用Mn系材料。

雙燃料汽車發動機實驗室中實現高效低耗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發動機研究中心一個研發團隊日前在試驗中證明:改進版的發動機用兩種燃料代替單一燃料能夠有效提高運轉性能。增加另一種燃料將為系統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從本質上說,這將賦予控制燃燒過程另外一個「控制旋鈕」。由於燃燒溫度降低,因而在氣缸壁與尾氣中的熱能損耗更低。

液態丙烷發動機減少溫室效應

液態丙烷(LPG)當前作為替代性燃料,可以減少石油進口國對於國外石油的依賴程度,並且降低碳氧化物的排放量。同時該燃料的成本與汽油相比具有一定競爭力。

捷豹Flybrid調速輪混合動力技術


捷豹Flybrid調速輪以複合材料製成,由Torotrak與Xtrac兩家公司提供的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無級變速器驅動,最高轉速可達60000rpm,可儲存能量峰值達60千瓦(80制動馬力)。智能計算機對進出調速輪的能量流進行調控。

標緻混合動力車採用GKN電驅動離合器

標緻-雪鐵龍公司新近推出2011款3008 HYbrid4跨界混合動力車,該車的兩級變速箱採用了GKN Driveline(吉凱恩傳動系統)公司提供的整體差速齒輪及電磁分斷離合器。GKN的電驅動模塊/推進系統能夠為後輪提供額外的36馬力(27千瓦)功率及147磅?英尺(200牛?米)的轉矩。位於車輛前端的內燃機和後端的電力推進系統並無機械連接。通過內燃機與電力推進系統之間的聯合(並聯混合動力)及分離,司機可在四種行駛模式中進行選擇:FWD前輪驅動、AWD全輪驅動、RWD後輪驅動、以及全動力推進驅動模式。

沃爾沃開發車身面板蓄電池

倫敦皇家學院和沃爾沃公司等企業與學術機構聯合開發車身面板蓄電池。新材料採用納米技術,基本構造為兩層超細碳纖維夾合一層樹脂/玻璃纖維。製成車身面板可用於車頂、車門、汽車喇叭以及地板等處,在提供高支撐強度的同時發揮著蓄電池的功能,有望提高電動車的行程。

SB LiMotive的EV用電池發展

SB LiMotive公司在eCarTec大會上展出鋰離子電池組,適配對象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新電池組採用模塊化設計,其構架為電池單元-電池模塊-電池組系統的方式,通常情況下以4-12個方形電池單元為一個模塊,多個模塊構成一個電池組系統。eCarTec大會上展出的電池模塊包含6個電池單元,而整個電池組又由12個電池模塊組成,總容量為7千瓦時。根據SB LiMotive方面的說法,該電池組可支持電動車行駛30千米行程。

福特新型液冷電池提升Focus車型行程

新款福特Focus車型將採用新款先進液冷鋰離子電池系統,以延長電池組壽命,並增加非燃油動力模式下的行程。

日本巴士配備光伏板、空氣濾清器與鳥瞰系統

兩備集團的新型Solarve巴士配備光伏板、空氣濾清器與鳥瞰系統。太陽能電池光伏板由三洋電機公司提供,採用晶體矽光伏電池和非晶體矽光伏電池,採擷日照能量,用於車內LED燈的照明應用,以及為空氣濾清器提供動力。空氣濾清器由三洋電機的新型鎳金屬氫化物電池Eneloop驅動。鳥瞰周圍監控系統,可從多視角顯示立體俯瞰影像。

鋰電池擬採用石墨冷卻技術

伊利諾理工大學的分支機構AllCell公司開發出PCM(相變材料),由石墨基體封裝石蠟微粒而成,可用於防止電動車鋰電池過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50617.htm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11月26日,百人會就論壇舉辦事宜舉辦了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以下為發言速記:今天我想前面講一下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表現,最後說一下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 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電車匯消息: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將在2021年1月15-17日在釣魚臺國賓館召開。11月26日,百人會就論壇舉辦事宜舉辦了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 【研報掘金】新能源汽車全球景氣向上電動浪潮延續 利好新能源汽車...
    機構指出,經過十幾年的政策扶持與車企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不斷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促進國內大循環的經濟戰略大背景下,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新能源補貼預算,將極大利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核心邏輯    1、新能源汽車2021年全球銷量有望高增長。
  • 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結果發布
    2020.09.28 22:57【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結果發布】9月28日,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結果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發布,共有7項創新技術和7項前沿技術入選。
  • 新能源汽車: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記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
    為期3天的大會,聚焦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政策創新、市場模式創新等領域的成功經驗與發展趨勢,推動全球汽車產業探索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協同發展的有效路徑。全球汽車產業正在進入百年未遇的大變革時期,中國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
  • 新能源體系之:生物質轉化技術與應用研究進展
    新能源體系之:生物質轉化技術與應用研究進展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北票新能源有限公司CBNE  作者:北票新能源  2016/9/21 11:49:09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目前生物質已成為僅次於煤炭
  • 任澤平:汽車百年大變局——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
    一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銷量首現負增長,另一邊德國提高新能源汽車補貼、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從1885年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臺現代汽車以來,汽車產業從未像今天一樣成為如此多技術變革的交匯點,涉及能源、交通、通信、計算機等諸多行業。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浪潮開啟,百年汽車產業正站在大變局大洗牌的黎明前夜。
  • 讓永磁電機助力新能源汽車領跑全球市場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豔華公開表示,受政府政策推動,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今年銷量將達到22萬~25萬輛,而美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約為18萬輛。按銷量計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成定局。    我國是一個汽車大國,2014年產銷量雙雙超越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傲視全球,但我國依然稱不上是汽車強國,在傳統汽車技術領域如此,在新能源車技術領域亦是如此。
  • 革命性突破,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核心技術盤點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已經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且不說頻繁上市的新能源汽車,讓用戶從未有如此豐富的選擇空間,而新能源相關技術的發展,更是其發展的關鍵。那麼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不容忽視的核心技術呢?請看我們帶來關於新能源技術的乾貨。
  • 新能源汽車的優缺點
    新能源汽車發展到現在已經在逐步完善,再加上由國家政策的優惠,開始推廣開。這一次咱們一起盤點一下,新能源汽車的優缺點。優點:1、環保。這是國家層面推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新能源汽車採用動力電池組及電機驅動動力,可以說是零尾氣排放,零汙染。2、噪音低。相比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噪音就要小得多。3、保養方便。不像傳統的燃油汽車,保養發動機的時候需要更換機油,濾芯等等。不繁瑣。4、使用成本低。電價和油價是不能相比的。
  • 全球前沿水平!青能所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更安全長壽的動力電池技術
    日前,第二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發布了「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 評選結果。由青島能源所崔光磊研究員所研發的「聚合物複合固態電解質技術」成功入選「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 據悉,前沿技術是指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術,可成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產品技術更新換代和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技術。
  • 盤點十二家國內外知名新能源汽車電機供應商
    在眾多新造車企業宣稱自己掌握著「三電」技術的同時,道路上電動汽車自燃事件卻不斷發生著,比如,一個月前,威馬汽車研究院中其中一輛試裝車發生起火自燃。新能源汽車的自燃事件背後,是對於產品的核心技術是否成熟產生懷疑。從核心三電技術、和產品的安全性角度來看,這裡面的門檻其實非常高。無論國內外,企業在此仍需要不斷投入大量的研發。
  • 關注| 新能源汽車行業評出全球16項前沿及創新技術,哪些企業榜上有...
    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16項前沿及創新技術正式發布。有哪些企業的創新技術上榜?未來哪些前沿技術將改變世界?來看。文/記者 趙天宇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7月2日,主題為「新時代·新變革·新產業」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博鰲開幕,除了發布《博鰲共識》外,本屆大會還權威發布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
  • 以技術為驅動,中國新能源汽車潛力無限
    由於各種歷史原因,中國傳統汽車工業在以前未能實現與全球同步的發展,以至於國產自主品牌車企不論技術實力還是品牌價值仍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而縱觀新能源汽車發展布局,中國與國際水平起步一致,並且從中國的能源結構和技術實力,都適合於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但是未來能否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國際上實現彎道超車,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14項前沿及創新技術:刀片、CTP紛紛上榜
    9月28日,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結果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發布。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科技委員會聯合主席歐陽明高代表大會公布了本年度評選結果,共有7項創新技術和7項前沿技術入選。
  • 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器技術及發展趨勢分析
    為此,全球知名連接器企業紛紛把生產基地轉移到國內,包括TE Connectivity、Molex、Delphi等持續在國內投資建廠,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生產基地,尤其在政府的政策推動激勵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穩健發展帶動了汽車連接器的持續發展。我國連接器經過了多年的技術積累,無論在設計能力還是自動化生產能力上已經滿足了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器所要求的技術水平。
  • 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急需補齊短板,將先發和規模優勢轉化為技術和品牌優勢:2019上半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售56.3萬輛,全球市場份額達到56.9%,遠高於歐盟的20%,三電系統、充電基礎設施等產業鏈配套初步形成;1-11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十車企中,自主品牌佔據4席(比亞迪、北汽、上汽、吉利)。
  • 2021第四屆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展覽會
    2021第四屆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展覽會2020年11月30日 14:46 2021第四屆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展覽會2021 Shanghai International New Energy Vehic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hibition 時間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近年來,汽車節能技術推廣應用也取得積極進展,通過實施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和鼓勵購買小排量汽車的財稅政策等措施,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整車優化設計以及混合動力等節能技術和產品得到大力推廣,汽車平均燃料消耗量明顯降低;天然氣等替代燃料汽車技術基本成熟並初步實現產業化,形成了一定市場規模。
  • 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產業現狀  能源和環境問題是國際汽車工業面臨的長期共同挑戰。近幾年,全球能源與環境的嚴峻形勢,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對汽車產業的巨大衝擊,推動世界各國加快交通能源戰略轉型,掀起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新一輪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