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補貼政策延續,海外利好政策持續加碼,主流車企電動化進程持續加速,有競爭力的車型密集推出,有望刺激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持續高增長。中遊競爭格局持續優化,全球供應鏈加速導入,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遊企業有望享受高增長紅利;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等環節供需格局改善,價格有望持續反彈。上遊鈷鋰基本面築底,供需格局有望持續改善。機構指出,經過十幾年的政策扶持與車企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不斷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促進國內大循環的經濟戰略大背景下,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新能源補貼預算,將極大利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核心邏輯
1、新能源汽車2021年全球銷量有望高增長。疫情衝擊國內2020年上半年銷量,下半年需求明顯回暖,蔚來、理想、威馬、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銷量表現亮眼;國內補貼政策延續,長期規劃引領行業發展,新車型密集推出有望刺激2021年需求。海外2020年下半年銷量重回高增長,歐洲政府持續加碼新能源汽車補貼,美國拜登政府上臺利好產業發展。海外主流車企電動化進程持續加速,特斯拉引領全球銷量增長,大眾MEB平臺正式投入使用,ID.3和ID.4有望帶動銷量增長。預計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275萬輛,同比增長27%;2021年銷量390萬輛,同比增長42%,從而帶動動力電池與材料需求高增長。
2、集中化和全球化延續,部分環節有望提價。動力電池形成國內一超多強、全球寡頭格局,寧德時代已進入海外主流車企供應鏈,具備全球競爭力;國內二線電池企業海外客戶開拓取得一定的進展,有望實現突圍。電池材料競爭格局不斷優化,加速導入全球供應鏈,有望享受高增長紅利。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等細分環節需求景氣度不斷提升,供需格局持續改善,價格2021年有望持續反彈。
3、鈷鋰基本面築底,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動力電池需求回暖疊加5G手機佔比提升,鈷需求有望逐步復甦;短期疫情導致供給側不確定性,長期供給側增速有限,供需格局有望持續改善。鈷價整體處於底部區域,預計隨著供需格局的改善,鈷價有望觸底反彈。我們預測全球碳酸鋰2020-2022年需求側年均複合增速有望達到18%;供給側高成本產能加速出清,全球供給增量相對有限,長期格局有望持續改善,鋰資源價格亦有望持續復甦。
4、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預算提前下達,利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我國實行了新能源汽車補貼與免稅優惠扶持政策,在政府、車企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不斷發展下,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達到世界前列水平,我國也擁有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在促進國內大循環的經濟戰略大背景下,國家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力度。今年,財政部在《2020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明確提出,支持保障能源安全,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持增加國內油氣產量,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此次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度補貼,對於穩經濟、促增長,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邁上新臺階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利好公司
中銀證券指出,推薦寧德時代、欣旺達、億緯鋰能、天賜材料、新宙邦、德方納米、當升科技、中科電氣、璞泰來、恩捷股份、星源材質、杉杉股份、科達利、嘉元科技等,建議關注翔豐華、孚能科技、多氟多等。上遊鈷鋰資源基本面築底,長期供需格局有望持續改善,推薦華友鈷業、寒銳鈷業、贛鋒鋰業等。
安信證券指出,整車方面,重點推薦比亞迪、宇通客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建議關注吉利汽車;零部件方面,重點推薦文燦股份和福耀玻璃,建議關注華域汽車。
渤海證券指出,沿著全球化供應鏈主線,看好:1)國內進入並綁定特斯拉、大眾等國際車企供應鏈的公司,如拓普集團、旭升股份、三花智控、寧德時代、岱美股份、寧波華翔、華域汽車、富奧股份;2)進入LG化學和寧德時代供應鏈的企業,如先導智能、璞泰來、恩捷股份。此外,看好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實現技術提升並脫穎而出的自主車企,如比亞迪、宇通客車。
川財證券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景氣度提升,鋰電池關鍵材料磷酸鐵鋰月內漲價2000元/噸,六氟磷酸鋰、碳酸二甲酯以及電解液在三季度均開始漲價,預計11、12月份國內鋰電池產銷量仍將維持較高水平,下遊需求充足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繼續快速發展。建議關注:寧德時代、孚能科技等優質電池廠商以及德方納米、當升科技、容百科技、恩捷股份、璞泰來、新宙邦等關鍵材料環節。
本文內容精選自以下研報:
川財證券《新能源汽車行業周報:歐洲投資加碼,電動化趨勢加速》
安信證券《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新能源補貼預算,利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中銀證券《新能源汽車行業2021年度策略:全球景氣向上,電動浪潮延續》
渤海證券《新能源汽車行業周報:工信部,將聯合相關部門編制汽車下鄉活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