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與儲能一機搞定,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混合系統

2020-08-19 有材有料有材料


太陽能-電池儲能系統是當今滿常見的再生能源組合,我們可以運用鋰離子電池儲存太陽能多餘電力,達到穩定電網、削峰填谷功用,移轉白天太陽能電力到夜間使用,而現在太陽能也有另一個合作夥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組成的跨國團隊就研發出高效,且長時間儲存電力的太陽能液流電池混合系統。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猶他州立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聯合小組本月在世界知名期刊《Nature》上發表了題為:High-performance solar flow battery powered by a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的文章。

該團隊結合鈣鈦礦-矽串迭型太陽能電池(如下圖)以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其中串迭型電池就是透過不同材料、吸收不同波長的太陽能電池,也因如此,轉換效率比其他太陽能電池還要高;液流電池則是多由兩個電解質槽組成,充放電時電解質會被幫補到中間的發電室,發電室也會以薄膜隔開兩種溶液、形成兩個電極,最後產生離子交換來發電,儲電時間比一般的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更長。

根據威大的研究,太陽能電力會幫液流電池其中一個電解質槽充電,將電力儲存在液體中,需要用電時再驅動液流電池系統。為了找出液流電池最理想電壓,團隊也開發出群新的建模方法:尋找在理想電壓下正常運作的化學物質,直接搜尋滿足實驗需求的化學品,盼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該團隊的液流電池電解質也跟過去不一樣,主要採用含鹽有機化合物水溶液,無需貴金屬做催化劑也不含強酸,這種神奇的電解質在好幾百小時和數百次充放電循環後仍可維持高效率,保留其大部分容量,使用壽命也比先前的技術還要長。

新型太陽能液流電池可以從陽光中收集能量並將其以液體形式存儲在一個設備中

整體來說,新系統使用壽命長且效率高達 20%,為最高紀錄,先前該團隊的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效率只有14%,還採用較為昂貴的太陽能電池材料,也存有腐蝕問題影響太陽能液流電池使用壽命。團隊首席研究員 Song Jin 表示,我們可以在白天擷取太陽 20% 能量,或是在晚上使用先前存起來的 20% 太陽能。

該小組將繼續開發太陽能液流電池,希望能再次提高效率,最終實現降低成本、擴大規模,團隊認為這種系統優勢多多,不僅能用太陽能板將日光轉換成電力,液流電池的長時間儲能也是一大優勢,雖然說太陽能液流電池距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但可以為偏鄉地區的用電與儲電一臂之力。

相關焦點

  • 大規模液流釩電池儲能技術的進展
    開發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環保、清潔的天陽能和風能勢在必行。但是,可再生能源的間斷性、波動性的特點對大規模儲能裝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流電池作為清潔能源存儲技術之一,與目前市場中的其他電池相比,具有大功率、長壽命、支持頻繁大電流深度充放電、安全穩定可靠等優點。
  • 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轉換效率達20%
    策劃&撰寫:由夢人 隨著全球能源日趨緊張,太陽能作為新型能源得到了大力的開發,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太陽能電池了,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從太陽中獲取能量,但是轉換效率低。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全新的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發電系統使用的電池儲能系統該如何定期維護?
    太陽能發電系統使用的電池儲能系統該如何定期維護? 正如不同類型的太陽能電池板改變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運行和維護方式一樣,多種類型的蓄電池也將會影響太陽能+儲能系統的性能和維護。如果有人正在尋找便宜和耐用的儲能產品,可能會採用鉛酸蓄電池,但這需要一些更多的維護工作。
  • 液流電池取代鋰離子電池?中間還隔著一個石墨烯
    然而,續航能力薄弱等問題存在於行動裝置的電池中,電池技術的突破一直是尖端難題,從而制約了移動時代的進一步發展。所以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更加有效的發電能源,以期提升續航能力。實際上,液流電池並非新技術,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出現。與鋰電池相比,液流電池確實有一些優勢。然而,這項技術一直處於研發階段,遲遲未能投入實際應用,其原因就在於自身的局限性。
  • 適用於分布式發電的儲能技術比較
    分布式發電技術有多種分類方式,按發電能源是否可 以再生分為兩大類 :一類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風 力發電、太陽能光伏、小水電、地熱能、生物質能、海洋 能等發電形式;另一類利用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熱電聯產、微型燃氣輪機、燃料電池等發電形式。其中的風力 發電和太陽能光伏技術,具有的波動性、隨機性、間歇性 成為制約新能源併網的關鍵問題,而儲能技術則是解決這 一問題的有效手段。
  • 中科院大化所研發出能自我恢復的鋅碘液流電池—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帶領團隊研發了一種新型的、長壽命、可自恢復的鋅碘液流電池。
  • 液流電池的工作原理_液流電池的分類
    液流電池的工作原理   液流儲能電池是一種新型、高效的電化學儲能裝置。由原理圖可以看出,電解質溶液(儲能介質)存儲在電池外部的電解液儲罐中,電池內部正負極之間由離子交換膜分隔成彼此相互獨立的兩室(正極側與負極側),電池工作時正負極電解液由各自的送液泵強制通過各自反應室循環流動,參與電化學反應。充電時電池外接電源,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電解質溶液中;放電時電池外接負載,將儲存在電解質溶液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供負載使用。
  • 全球首個利用液流電池與潮汐發電制氫項目_手機網易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蘇格蘭奧克尼市的歐洲海洋能源中心(EMEC)將在Eday島的EMEC潮汐能試驗場部署一個1.8 MWh液流電池,該電池由
  • 國際科學組研發鈣鈦礦太陽能流電池 將實現儲能和發電相結合
    導讀:國際團隊開發了一種集成的太陽能流電池,被認為是離網位置的理想選擇。該裝置集能量轉換和儲能於一體,可用於照明和給手機充電。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聲稱已經製造出一種高效、低成本的氧化還原流電池,由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供電,它將儲能和發電結合在一起。
  • 重力儲能和氫氣儲能將打入鋰離子電池市場?
    在這一領域,鋰離子電池目前佔據主導地位。而在抽水蓄能之後,壓縮空氣儲能(CAES)是批量管理電力的選擇之一。但上述這兩種方法都是資本密集型的,且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為了滿足人們對可靠、廣泛可用、價格低廉的小型儲能設備日益增長的需求,電池成為電力生產商的首選。
  • 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轉換效率高達20%
    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轉換效率高達20% 來源:快科技 • 2020-07-15 17:58:26 雖然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可謂是取之不盡
  • 資料| 幾種電力儲能方式簡析
    本文將針對目前12種比較典型的儲能方式進行介紹,供大家參考。 一 、機械類儲能 機械類儲能的應用形式只要有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和飛輪儲能。 三、 電化學類儲能 電化學類儲能主要包括各種二次電池,有鉛酸電池、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和液流電池等,這些電池多數技術上比較成熟,近年來成為關注的重點,並且還獲得許多實際應用。
  • 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轉換效率達20%
    現在,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全新的太陽能電池,有望改變這一局面。7月14日,據外媒報導,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經研發出一種耐用的太陽能液流電池,其造價更便宜,並且轉換效率也更高。研究小組使用理論建模方法來確定哪些化學物質可以在理想電壓下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 ...先進燃料電池、高效儲能與海洋能發電等新能源電力技術瓶頸...
    【發改委:加快主軸承、IGBT、控制系統、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技術部件研發】發改委發布《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聚焦新能源裝備製造「卡脖子」問題,加快主軸承、IGBT、控制系統、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 電化學類儲能應用最為廣泛,一文了解儲能技術分類及優缺點
    現在市場上常用的儲能技術,根據儲存介質的不同可以分為五大類,分別為電化學儲能、機械類儲能、電磁儲能、熱儲能和化學類儲能。各種儲能的原理機械類儲能機械類儲能的應用形式有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和飛輪儲能。抽水蓄能:在電力系統高峰負荷時,將上池水回流到下水池推動水輪發電機發電;在低谷負荷時,將下池的水抽回上池蓄積起來進行儲能。壓縮空氣儲能:在電網負荷低谷期將電能用於壓縮空氣,在電網負荷高峰期釋放壓縮空氣推動汽輪機發電的儲能方式。飛輪儲能:電能將一個放在真空外殼內的轉子即一個大質量的由固體材料製成的圓柱體加速,從而將電能以動能形式儲存起來。
  • 美國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轉換效率達20%
    現在,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全新的太陽能電池,有望改變這一局面。7月14日,據報導,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經研發出一種耐用的太陽能液流電池,其造價更便宜,並且轉換效率也更高。研究小組使用理論建模方法來確定哪些化學物質可以在理想電壓下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 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系統中的儲能電池分析
    這是由於這兩種發電方式受到大自然條件變化的影響,而具有間歇性和不可控性。小型風能和太陽能非併網發電系統普遍採用鉛蓄電池組作為儲能裝置。目前風力發電機組已由千瓦級發展到兆瓦級,這就要求儲能系統必需大型化。同時由於發電系統地理位置的限制,儲能系統必需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價格便宜,充電效率高,使用壽命長並且有充分的抗惡劣天氣和使用條件的能力。
  • 鋅氧空氣電池會改變發電儲能嗎?
    網易科技訊10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清潔能源發電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是儲能科學家在不斷降低電池的儲能成本,而鋅氧空氣電池似乎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過去六年中,非洲和亞洲的110個村莊從太陽能板和鋅氧空氣電池獲得電力。這種電池是NantEnergy所開發的一種創新儲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NantEnergy是一家南非生物技術企業家、外科醫生Patrick Soon-Shiong所擁有的公司。
  • 關於12種新型電池技術科普
    1800 年,義大利科學家伏打(Volta)將不同的金屬與電解液接觸做成Volta堆,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套電源裝置。人類先後發明了鉛酸蓄電池、以NH4Cl為電解液的鋅—二氧化錳乾電池、鎘-鎳電池、鐵-鎳蓄、鹼性鋅錳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等。 隨著三星Note 7爆炸的話題不斷發酵,電池這一曾經的幕後功臣又重新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
  • 比爾·蓋茨的儲能方案能否取代鋰離子電池?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電池,一個能將電能作為化學能儲存的設備。手機和特斯拉電動汽車中使用的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最主要的儲能技術,從加州到澳大利亞,很可能還有肯特郡,都在部署鋰離子電池,以幫助電網管理激增的可再生能源供應。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他預計該公司的能源業務,包括為電網提供太陽能和巨大的鋰離子電池,將在長期內與汽車業務一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