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於分布式發電的儲能技術比較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標籤:分布式發電 儲能技術 電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253.htm

摘要分布式發電儲能技術的結合大大提高了系統的能源利用率,改善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經濟性。該 文在簡單分析了各種可用於分布式發電的各種儲能技術之後,重點對比研究了各種電池儲能技術,認為鋰離子電 池儲能系統是目前最有發展前景、最有應用優勢的儲能方式。

分布式發電,一般指為滿足用戶特定的需要、支持現 存配電網的經濟運行或同時滿足這兩方面的要求,且在用 戶現場或靠近用戶現場配置功率為數千瓦到50 MW的小 型且與環境兼容的發電機組;從更廣泛的定義來看,分布 式發電指的是任何安裝在用戶附近的發電設施,包含熱電 聯產、冷熱電聯產以及各種蓄能技術等,而不論這種發電 形式的規模大小和一次能源的使用類型[1]。

分布式發電技術有多種分類方式,按發電能源是否可 以再生分為兩大類 :一類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風 力發電、太陽能光伏、小水電、地熱能、生物質能、海洋 能等發電形式;另一類利用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熱電聯產、微型燃氣輪機、燃料電池等發電形式。其中的風力 發電和太陽能光伏技術,具有的波動性、隨機性、間歇性 成為制約新能源併網的關鍵問題,而儲能技術則是解決這 一問題的有效手段。

目前儲能技術在全球範圍得到關注,取得了迅速的發 展,儲能在分布式發電中起的作用可概括為三個方面[3]: 對系統起穩定的作用;適量的儲能可以在分布式發電單元 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下起過渡作用;儲能使得不可調度的 分布式發電單元能夠作為可調度機組單元運行,實現與大 電網的併網運行,提供削峰、緊急功率支持等服務。

1適用於分布式發電的儲能技術

儲能技術具有極高的戰略地位,長期以來世界各國都 在一直不斷支持儲能技術研究和應用,並給予大力的財政 資助。可用於分布式發電的儲能方式主要有電池儲能、抽 水蓄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超導儲能。超導儲能 目前受制於技術的進步,短期內看不到大規模應用的前 景;飛輪儲能轉換效率較低,大功率飛輪實現難度大;壓 縮空氣儲能對安全要求較高,實現存在一定難度。國內主 要倡導的是抽水蓄能和電池儲能。抽水蓄能電站技術成 熟、存儲容量大、運行壽命長,適宜於電力系統的大容量 儲能,但是受水資源和地理條件的限制。因此,電池儲能 的技術研究是目前分布式發電領域研究熱點之一。

1.1 鈉硫電池

鈉硫電池由美國福特(Ford)公司於1967年首先發 明,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然而,受困於電池的性能提 升、安全可靠性保障技術、成本以及規模化生產的工藝和 裝備技術,尤其是核心部件氧化鋁陶瓷管(在電池中起隔 膜作用)的製造及保持電池一致性的批量化生產工藝,使 世界上多家曾經涉足過鈉硫電池研發的公司陸續退出。

1.2 液流電池

液流電池全稱為全釩離子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液流電 池中的兩個氧化-還原電對的活性物質,分別裝在兩個大 儲液罐中的溶液中,各用一個泵,使溶液流經電池,並在 離子交換膜兩側的電極上分別發生還原和氧化反應。單電 池通過雙極板串聯成堆。釩液流電池作為儲能電源,主要 用於電廠(電站) 調峰電源系統、大規模的光電轉換系 統、風能發電的儲能電源以及邊遠地區儲能系統、不間斷 電源或應急電源系統等。

1.3 鎳氫電池

作為鹼性電池的鎳氫電池與鉛酸電池比較,具有容量 大、結構堅固、充放循環次數多的特點,但價格也高一 些。鎳氫電池是新型環保的二次鹼性電池,正極材料為羥 基氧化鎳,負極材料為儲氫合金粉,不含鉛、鉻、汞等有 毒物質。鎳氫電池是密封免維護電池,正常使用過程中也 不會產生任何有害物質。

1.4 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是新型綠色環保蓄電池,主要結構分為正 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當放電時,鋰離子從負極釋放 出進入正極,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釋放進入負極。鋰離 子電池按正極材料分類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 三元材料、磷酸亞鐵鋰等。各種系列鋰電池特性比較如 下:磷酸亞鐵鋰,因為高放電功率、成本低、可快速充電 且循環壽命長(1000次以上),在高溫高熱環境下的穩定

性高(300℃高溫以上才有安全隱患),在大容量、高功 率、安全性方面表現出最佳的性能;三元材料是鈷錳鎳混 合材料,所表現出的電化學性能兼備了鈷錳鎳三者的優 點,彌補了各自的不足,具有高比容量、成本較低、循環 性能穩定、安全性能較好等特點,多在小型功率型電池設 計中採用;錳酸鋰安全性比鈷酸鋰高,但高溫環境的循環 壽命較差(500次);鈷酸鋰容量較高,最大的問題是安 全性差、成本高、循環壽命短。

2各種電池儲能優缺點及應用現狀

2.1 鈉硫電池

鈉硫電池最早發明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鈉和硫分 別用作陽極和陰極,Beta-氧化鋁陶瓷同時起隔膜和電解 質的雙重作用。

鈉硫電池優點:比能量高;可大電流、高功率放電; 充放電效率高。缺點:工作溫度較高(300~350 ℃); 充電狀態只能用平均值計量,需要周期性的離線度量;由 於硫具有腐蝕性,電池殼體需經過嚴格耐腐處理;技術受 國外壟斷。

目前,全球只有日本NGK擁有成熟的鈉硫電池生產 和研發體系,在市場上也有成熟的應用業績。我國在大容 量鈉硫電池關鍵技術和小批量製備(年產2MW)上也取 得了突破,但在生產工藝、重大裝備、成本控制和滿足市 場需求等方面仍存在明顯不足。上海市電力公司與上海 矽酸鹽所聯合開發儲能鈉硫電池,已建立了鈉硫電池的2 MW中試線,並製備了650Ah的鈉硫單體電池樣品,但是 在循環壽命、充放倍率、生產成本等關鍵性能指標上距離 NGK仍然有較大的差距。

2.2 液流電池

液流電池優點:電池的功率和儲能容量可以獨立設 計,電池系統組裝設計靈活;電池系統可高功率輸出;電 池系統易於維護,安全穩定;環境友好;可超深度放電 (100%)而不引起電池的不可逆損傷;響應速度快。缺 點是:需要額外的動力電源維持電池的正常運行,降低了 其整體的能量效率;電解液易洩露,需事故預防;液流電 池的造價較高,與鐵鋰電池相比性價比差。

液流電池最早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研 發,澳大利亞的Pinnacle VRB Ltd公司及加拿大的VRB Power Systems公司在大型液流電池儲能系統(VRBESS)的開發上走在世界前列。我國研究始於20世紀90年 代,中國科學院大連物化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 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和中南大學等先後加入 到VRB的研究中來。2006年,中國科學院大連物化研製 成功10kW級VRB系統,但釩電解液和隔膜的高成本阻礙 其商業化推廣。

2.3 鎳氫電池

鎳氫電池優點:具有較高的容量、結構堅固、充放循 環次數多的特點;鎳氫電池是密封免維護電池,不含鉛、 鉻、汞等有毒物質,正常使用過程中也不會產生任何有害 物質,鎳氫電池具有較好的低溫放電特性,自放電率很 小,可深度放電,價格相對便宜且普及。缺點是:有記憶 效應,能量密度低,充電速度較慢,原材料製造成本較 高。

1982年美國Ovonic公司申請儲氫合金用於電池製造的 專利,1985年荷蘭的飛利浦公司突破了儲氫合金在充放電 過程中容量衰減的問題,使鎳氫電池廣泛應用。在美國和 日本,鎳氫電池技術主要應用於混合動力汽車領域。日本 松下電池公司是從事電動車用鎳氫電池開發的主要代表性 廠家,不但開發了純電池電動車用的EV型電池組,還開 發了供汽油機—電池混合動力源的HEV用的高功率型鎳 氫電池。

在國家863計劃的推動下,國內鎳氫電池產業得到了 較大的發展,目前單體電池的技術指標與國外的相差不 大,但一致性和循環壽命與國外有一定差距,特別是集成 大規模電池組後各項指標相差較大。北京有色金屬總院進 行了電動車用方形鎳氫電池的研究試驗,共涉及10、44、 80和100Ah四種單體電池,比能量分別為55、58、60、67 Wh/kg。由鎳氫電池整合而成的電池電源系統已在國內一 汽、二汽、上海汽車工業集團、上海磁懸浮樣車的備用電 源上廣泛使用,包括北京2008年奧運會中標企業在內的國 內混合電動車企業大都採用鎳氫蓄電池作為電源。目前, 國內已在上海市電力公司建設的100 kW儲能試驗園區內 建立了100 kW×1.5 h的鎳氫電池儲能系統,整個系統含 100kW×1.5h鎳氫電池、120kVAPCS和專門開發的儲能 用監控系統組成。

由於使用大量有色金屬鎳和稀土元素,鎳氫電池製造 成本相對較高,與鋰離子電池相比,比能量較低,正逐漸 被鋰離子電池所替代。

2.4 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不僅具備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能量轉 換效率等優點,而且兼具長循環壽命。鋰離子動力電池是 電動技術產業興起的關鍵,現已廣泛應用於電動自行車、 電動汽車等領域,成本也在逐年下降,磷酸亞鐵鋰、鈦酸 RURAL ELECTRIFICATION 鋰等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大大改善了鋰離子電池的安全 性和循環壽命,從而可能將鋰離子電池用於更大規模的儲 能。目前飽受困擾的則是有

的體系安全性稍差,價格還較高。相對於其他體系鋰電池,磷酸亞鐵鋰電池是最有希望 的儲能電池。磷酸亞鐵鋰材料的單位價格不高,其成本在幾種電池材料中是最低的,而且對環境無汙染。磷酸亞鐵 鋰比其他材料的體積要大,成本低,適合大型儲能系統。

目前,高功率鋰離子電池儲能技術日益成熟,逐步取 代鎳氫電池在動力車應用的部分市場。美國能源部DOE 和USABC已支持了3代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研發。USABC 在2007年2月發布了油電混合動力(PHEV)研究目標, 計劃開發高比功率/能量型(比功率為500W/kg,比能量 為56.7Wh/kg)和高比能/功率型(比能量為96.7Wh/kg, 比功率為208.3 W/kg)兩類鋰離子電池組,兩類電池壽 命均要求15年/30萬次,同時對價格、高低溫性能提出要 求。

3結論

儲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會促使分布式發電系統更快地 發展。同時,分布式發電與儲能技術的結合大大提高了系 統的能源利用率,改善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經濟 性。該文在簡單分析了各種可用於分布式發電的各種儲能 技術之後,重點對比研究了各種電池儲能技術,認為鋰離 子電池儲能系統是目前最有發展前景、最有應用優勢的儲 能方式,隨著鋰離子電池技術的完善和成本下降,鋰離子 電池儲能系統的應用優勢將更為明顯。

參考文獻

[1] 錢科軍,袁越. 分布式發電技術及其對電力系統的影響[J]. 繼電器,2007,35(13):25-29.

[2] Puttgen H.B., MacGregor P.R., Lambert F.C..Distributed generation: semantic hype or the dawn of a new era[J]. IEEE PowerandEnergyMagazine,2003,1(1):22-29.

[3] 程華,徐政. 分布式發電中的儲能技術[J]. 高壓電器, 2003,39(3):53-56.

相關焦點

  • 儲能技術融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然後從應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給電網帶來的問題出發,歸納了儲能技術在融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應用模式,分析了國內外的應用現狀及不足,最後從本體發展和應用技術層面探討了儲能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分布式發電能夠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舉措,也是集中式發電的有效補充。
  • 儲能鋰電池是分布式能源的「倉庫」
    儲能鋰電池是分布式能源的"倉庫"。近幾年來,儲能與分布式能源受到了重視,這兩大領域也是新能源行業中最具發展前景的。儲能是實現能源網際網路的關鍵一環。未來充電設施、光伏、風電等各種發用電將大量接入電網,儲能的出現可以平滑分布式發電的波動性,減小對電網的衝擊。
  • 斯特林在分布式太陽能光熱發電有出路嗎
    然而,現階段在分布式太陽能光熱發電領域卻步履闌珊。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現有的系統成本太高,技術的成熟性不夠,使得大家對此技術的開發缺少積極性。以目前斯特林機的造價萬臺量產也在1美元/瓦以上(也許會低一些),與其配套的碟式聚光系統在0.7美元/瓦以上,整個系統量產的價格至少在1.7美元/瓦,而且還有成熟度的問題。與同樣可以做分布式太陽能電站的晶矽光伏系統和薄膜光伏系統1美元/瓦的價格沒可比性。
  • 直流微電網的10大應用場景:分布式發電儲能、工商業直流供電...
    隨著分布能源的發展,由不同分布式電源組成的微電網將成為新能源開發利用的主要發展趨勢,也是...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0826/636538.shtml 分布式太陽能與儲能技術結合的多項優勢。太陽能和儲能技術各有優勢。太陽能發電可實現零碳排,且沒有附加成本。
  • 分布式發電技術的分類和優點
    打開APP 分布式發電技術的分類和優點 工程師8 發表於 2018-05-31 09:01:00 與此同時,以太陽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的不斷提升及逐漸成熟,為解決能源危機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因此,許多國家均將目光投向以可再生能源為能量來源的分布式發電。 分布式發電技術主要有: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燃氣輪機及潮汐能發電等。目前,國內外主要以發展光伏發電及風能發電為主。尤其是光伏發電的技術研發及市場應用已經相對成熟。
  • 帶儲能的小型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CSP)初探
    該電站採用典型的塔式熔融鹽儲能發電方案,塔上每天接受的太陽光能量在800兆焦耳以上,除部分用於白天發電外,其它能量儲存到熔融鹽保溫儲罐中,儲熱溫度約為560度,可以儲能300-350兆焦耳(該能量對應的條件為溫差275度,即高溫端550度,低溫端275度。
  • 分布式發電引發的「死亡螺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現在,儲能絕對是能源領域的熱詞。冷熱電各領域,產供消各環節,不懂點兒儲能,都不好意思和別人交流。儲能被看作是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並替代化石能源的有力武器。
  • ...先進燃料電池、高效儲能與海洋能發電等新能源電力技術瓶頸...
    【發改委:加快主軸承、IGBT、控制系統、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技術部件研發】發改委發布《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聚焦新能源裝備製造「卡脖子」問題,加快主軸承、IGBT、控制系統、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 含分布式電源電網儲能技術綜述
    峰會上業界已經取得的共識是:儲能正是從根本上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接入問題的最有效途徑,通過儲能系統來彌補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缺陷,從而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平滑併入電網[2]。儲能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並有望得到國家大力支持,科技部發布了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把儲能作為戰略必爭領域。儲能技術將為改變現有的電網發展模式提供了可能,未來有望大範圍應用。
  • 新型雙向直流變換器,增益特性好,運行高效,適用於家庭儲能
    天津大學智能電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動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王萍、陳博、王議鋒、張書槐、楊良,在2019年第8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論文標題為「一種多諧振隔離雙向DC-DC變換器」),提出一種新型CDT-LC多諧振軟開關雙向直流變換器。
  • 分布式發電技術及和它對電力系統的影響
    下面將對目前比較關注的幾種分布式發電技術做介紹:2.1燃料電池威廉.格魯夫(W.Grove)於1839年發明了燃料電池以來,它的開發使用至今已逾150年了。燃料電池(Fuel cell)是一種不經過燃燒直接以電化學反應方式將富氫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置。
  • 全國政協委員曹志安:建議加強新能源發電技術儲能技術【兩會聲音】
    新能源發電曹志安建議,大力推進區內電源發展,推動能源電力結構清潔化轉型,積極引入區外經濟清潔電力,加強核心關鍵技術創新。曹志安表示,積極發展新能源發電,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並舉,西部等資源優勢省份,積極推進陸上風電、光伏開發。安全高效發展沿海核電,穩妥推進廣東惠州、汕尾,廣西防城港三期、白龍等核電規劃建設。
  • 分布式電源系統DPS的特點、優缺點及前景分析
    系統中各電路的電源相對獨立,減少了大電流傳輸線路,使系統的總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並且對可靠性和電磁兼容性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存能電氣分布式電源系統DPS是專為末端站點設計的新一代分布式供備電解決方案。其支持抱杆、掛牆安裝,具有易安裝、易擴展、免維護、備電靈活等特點。它將傳統UPS成熟穩定的控制技術與新型鋰電池儲能技術相結合,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高智能、易部署的特點。
  • CSIRO與AEMO再次明確風能、太陽能和儲能的發電成本低於煤炭、天然...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據外媒2月6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和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商(AEMO)對當前及未來發電成本的最新研究表明,風能、太陽能和儲能技術是目前為止澳大利亞最經濟的低碳技術選擇,並有可能在未來幾十年主導全球能源結構。
  • 分布式光伏發電併網電壓等級要求及技術規定
    由於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容量是比較小的,一般涉及到的併網電壓等級為10KV、380V和220V.。其中300KW-6MW多採用10KV電壓等級併網,單個併網點不大於100KW多採用380V併網,容量為8KW以下,多採用220V併網。如下為兩種常見的典型:專線接入10千伏公共電網
  • 空氣儲能發電 您信嗎?
    所以,今天的空氣發電,也不再是神話傳說。自然能環島發電空氣儲能系列,被事實所證明這是一個革命的創新成果,將改變諸多對於空氣不能發電的質疑,是中國人對世界清潔能源替代能源的貢獻。    祥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然能源為核心,「空氣動力」機械高端製造,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項目投資管理,貨物技術進出口等集團化綜合性企業。
  •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現狀及應用前景
    儲能技術可解決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提高常規電力系統和區域能源系統效率、安全性和經濟性的迫切需要,被稱為能源革命的支撐技術。截至2016 年底,我國儲能裝機為24.2GW,約佔全國電力總裝機的1.5%,遠低於世界2.7% 的平均水平。預計到2050 年,我國儲能裝機將達到200GW 以上,佔發電總量的10%~15%, 市場需求巨大而迫切。
  • 中電觀察:關於發展分布式發電的幾點思考
    技術類型上,分布式發電技術種類較多,主要包括天然氣多聯供、工業餘熱餘壓、煤礦瓦斯等資源綜合利用發電、生物質發電(含垃圾發電)、小水電、太陽能發電(含光伏及光熱)、風力發電等。  實際應用中,不同類型的分布式發電以較高密度接入電網,可以在能源利用效率、節能減排和提高供電可靠性等方面體現明顯優勢,但也會使配電網成為有源化網絡,給配電網運行提出更高要求。
  • 分布式電源和微網在智能配電網自愈功能中的作用
    隨著電力電子學、材料學等學科的發展,儲能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為分布式發電(DG)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分布式發電與儲能技術的結合大大提高了系統的能源利用率,改善了系統的熱經濟性。儲能在分布式發電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改善電能質量,維持系統穩定。在風力發電中,風速的變化會使原動機輸出機械功率發生變化,從而使發電機輸出功率產生波動而使電能質量下降。
  • 太陽能發電系統主要形式及優缺點比較
    太陽能熱發電因其技術的特殊性,一般規模比較大,在工程建造時的施工難度也較高,且容易造成光汙染,所以不在我們本次討論範圍內。太陽能光發電適應大中小各種規模的發電系統,是我們一般太陽能應用中的首選方式。離網發電系統涉及到的影響較小,因為完全是由自己發電,所以考慮其他參數少,相對更加靈活方便,但是抗風險能力和負載能力較小。併網型太陽能發電系統是指太陽能併網發電系統通過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不經過蓄電池儲能,直接通過併網逆變器,把電能送上電網。太陽能併網發電代表了太陽能電源的發展方向,是21世紀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