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發電技術的分類和優點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分布式發電技術的分類和優點

工程師8 發表於 2018-05-31 09:01:00

隨著科技及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全球能源危機日漸嚴峻,傳統燃料的短缺及其引起的環境汙染問題也日益加劇。與此同時,以太陽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的不斷提升及逐漸成熟,為解決能源危機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因此,許多國家均將目光投向以可再生能源為能量來源的分布式發電。

分布式發電技術主要有: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燃氣輪機及潮汐能發電等。目前,國內外主要以發展光伏發電及風能發電為主。尤其是光伏發電的技術研發及市場應用已經相對成熟。

與傳統的大型集中式發配電模式相比較,分布式發電技術具有的獨立性、可對區域電網的電能質量和性能進行實時控制、投資少、安裝地點靈活、建設周期短、能源利用率高及環境汙染小等優勢。但是,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的大規模應用及接入也給傳統電網帶來巨大的挑戰及衝擊,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受其本身能源特性的影響比較明顯,可控性相對較差。

2.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改變了傳統電網單向潮流的基本格局。格局的改變將影響電能質量及供電的可靠性。

綜合以上分析,為減少分布式電源接入對大電網產生的不利影響,同時結合可再生能源的特點及優勢充分利用能源,相關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更加靈活、智能,可靠性更高的系統----微電網。

微電網的出現能夠改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隨機性及接入可靠性低等問題,其主要優點如下:

1. 有利於提高配電網對分布式能源的接納能力;

2. 可有效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並根據實際的應用需求,提供相應電能質量的服務。

3. 可降低配電網損耗,優化配電網運行方式;

4. 可在電網故障狀態下保證關鍵負荷供電,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5. 可用於解決偏遠地區、荒漠或海島的用電問題;

微網中融合了先進的信息技術、控制技術和電力技術,在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滿足用戶多種需求的同時,還能保證實現能源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與此同時,微網可在常規電網中提供電網支撐、提高能效、節能降耗等功能。微網將是智能電網建設中的不可或缺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大力的推廣微網技術,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具體體現,是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解決邊遠地區用電問題、保護環境的有力支撐。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分布式發電技術及和它對電力系統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出現了夏季和冬季用電的「電荒」,為了這些短暫的峰荷建造新的發電廠其花費是巨大的,經濟效益也非常低。近年來,分布式發電憑藉其投資省、發電方式靈活、與環境兼容等優點而備受關注,它與電網聯合運行可以提高系統的經濟性、安全性、可靠性和靈活性,並且滿足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大大減輕了環保的壓力。
  • 適用於分布式發電的儲能技術比較
    分布式發電技術有多種分類方式,按發電能源是否可 以再生分為兩大類 :一類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風 力發電、太陽能光伏、小水電、地熱能、生物質能、海洋 能等發電形式;另一類利用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熱電聯產、微型燃氣輪機、燃料電池等發電形式。其中的風力 發電和太陽能光伏技術,具有的波動性、隨機性、間歇性 成為制約新能源併網的關鍵問題,而儲能技術則是解決這 一問題的有效手段。
  • 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概念與分類
    此外,考慮到太陽能的間歇性,需要配置蓄熱系統儲存收集到的太陽能,用以夜間或輻射不足時進行發電,因此成熟的蓄熱技術成為太陽能熱發電中的另一關鍵技術。直接光發電和間接光發電是太陽能熱發電中最常用的分類方式。
  • 分布式光伏發電有什麼優劣勢
    分布式光伏發電簡介 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運行方式以用戶側自發自用、多餘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徵的光伏發電設施。分布式光伏發電遵循因地制宜、清潔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則,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資源,替代和減少化石能源消費。
  • 分布式光伏是什麼?有什麼優點?
    同時,對於1月1日以後投運的、採用「自發自用、餘量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度電補貼降為每千瓦時0.37元(含稅),只有帶扶貧作用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0.5兆瓦及以下)和戶用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補貼保持不變。又是十分熟悉的關鍵詞,標杆上網電價下降、補貼下降、光伏扶貧、分布式光伏......提到分布式光伏這一熱點詞,能夠準確說出分布式光伏定義的大有人在,也有部分還不熟悉。
  • 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潛力分析
    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長期深耕分布式電源、微電網和綜合能源系統的政策管理、規劃運營和技術經濟等方面研究。本專欄將圍繞分布式發展潛力分析、分布式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綜合能源系統、微電網調峰輔助服務等,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和思考與讀者共赴一場思想盛宴。
  • 中電觀察:關於發展分布式發電的幾點思考
    技術類型上,分布式發電技術種類較多,主要包括天然氣多聯供、工業餘熱餘壓、煤礦瓦斯等資源綜合利用發電、生物質發電(含垃圾發電)、小水電、太陽能發電(含光伏及光熱)、風力發電等。  實際應用中,不同類型的分布式發電以較高密度接入電網,可以在能源利用效率、節能減排和提高供電可靠性等方面體現明顯優勢,但也會使配電網成為有源化網絡,給配電網運行提出更高要求。
  • 分布式光伏發電併網電壓等級要求及技術規定
    由於國家和當地政策的影響,分布式光伏項目發展的步伐依然很穩定,在不斷的往前發展。對於開始了光伏扶貧,通過光伏來增加貧困村的收入,提高當地的經濟收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光伏扶貧項目共計幾千個,扶貧人口數量達幾百萬人。其中主要涉足到的有山東、河北、新疆、內蒙古等諸多城市。
  • TransferWise創始人:分布式分類帳技術很難廣泛使用
    TransferWise創始人:分布式分類帳技術很難廣泛使用 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今日塊訊(ChinaZ.com) 11 月 21 日消息  據btcmanager消息,目前,區塊鏈技術正逐步的被應用到金融領域中,不過仍然有一些金融機構不相信該技術的潛力
  • 解讀‖分布式光伏發電最新政策的那些變化
    戶用光伏網訊: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本次徵求意見稿中改動較大的政策主要有:1.將分布式光伏電站重新定義為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和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2.對上網模式與上網電量的佔比進行限定;3.對不符合規定上網模式的分布式項目,不再支付補貼或超出部分不支付補貼。
  • 分布式發電,具有投資少、方式靈活、環保好,應加大推廣力度
    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10多年前就嘗試分布式供電,已有成功範例。2005年,我國首個分布式電力技術集成工程中心落戶廣州,標誌著我國分布式供電技術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冷熱電三聯供技術應用最廣泛,發展前景較好,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住宅、商業大樓、醫院、公用建築、工廠等,都有供電、供暖及製冷需求,而且很多地方配有自備發電設備,這些都為冷熱電三聯供提供了市場。
  • 家用光伏發電系統的優點和缺點
    隨著光伏產業技術的持續進步,當光伏行業逐步進入平價階段後,光伏發電系統優化會在促進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支撐力量。以度電成本最低作為優化目標,將有效促進光伏價格成本下降,推動光伏發電競爭力不斷提升。
  • 浙江49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建(圖)
    《公式》指出,根據《關於印發永康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資金補助辦法(試行)的通知》(永政辦發﹝2016﹞124號)要求,經項目業主自主申報、鎮(街道、區)和相關部門審核,形成2019年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財...
  •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定義
    索比光伏網訊: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概念自經提出,其概念和內涵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因此,開發分布式光伏電站,不能不了解最基礎的內容,否則項目確定後不符合規定,將進退維谷,代價沉重。最早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概念是這樣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1.位於用戶附近,所發電能就地利用;2.以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且單個併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
  • 關於合理利用太陽能資源 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建議
    關於合理利用太陽能資源 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建議(A類) 瓊發改提案字〔2019〕第7號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政協海南省   第七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
  • 分布式光伏定義分類、併網資料清單及併網手續流程
    一、定義及分類(一)政策依據根據《國家電網關於分布式電源併網服務管理規則的通知》(國家電網營銷【2014】174號)文件,對分布式電源的定義為:第一類: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且單個併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的分布式電源。
  • 分布式風力發電應用場景、原理、應用、國家政策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風光"組合發電系統,使用純天然、無汙染的風能和光能發電,代表著分布式發電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風能也是來自於太陽能,是太陽對地球大氣造成影響產生的氣流,無論是在時間還是在空間上,二者都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和風力發電技術在環境適應性上不相上下,都適合建立分布式發電機組,二者組合擁有良好的匹配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會成為引領可再生能源開發的趨勢潮流。
  • 最詳解:分布式光伏項目的類型及特點
    一、分布式光伏的定義最初的定義在用戶所在場地或附近建設運行,以用戶側自發自用為主、多餘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網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徵的光伏發電設施。——《關於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能新能〔2013〕433號)在此基礎上,國家電網公司補充了2個條件:1)10kV以下接入2)單點規模低於6MW——國網《關於印發分布式電源併網服務管理規則的通知》擴展後的定義利用建築屋頂及附屬場地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項目備案時可選擇「自發自用
  • 【重磅消息】國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發電新政出臺
    項目單位和電網企業要相互配合,如對接網方式存在爭議,可申請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協調。電網企業提供的電能計量表應可明確區分項目總發電量、「自發自用」電量(包括合同能源服務方式中光伏企業向電力用戶的供電量)和上網電量,並具備向電力運行調度機構傳送項目運行信息的功能。十、加強配套電網技術和管理體系建設。
  • 分布式發電引發的「死亡螺旋」
    光伏發電是對太陽系一次能源的最直接利用,清潔、低碳,並且適合分布式開發利用。引出分布式發電,下面進入正文。世界範圍內,分布式能源的發展、產銷者(Prosumer)的出現,給能源低碳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也提高了能源及能源設備的綜合利用效率,同時降低了用戶用能成本,是一舉三得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