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據外媒2月6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和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商(AEMO)對當前及未來發電成本的最新研究表明,風能、太陽能和儲能技術是目前為止澳大利亞最經濟的低碳技術選擇,並有可能在未來幾十年主導全球能源結構。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 CNESA編譯)
2018年,雙方發布了第一份報告——GenCost 2018,指出風能和太陽能是迄今為止平均能源成本最低的新興發電技術,比煤炭發電明顯低很多,即使與儲能相結合,也是最經濟的低碳電力選擇。
近日,雙方更新了相關研究,發布了一份名為「GenCost2019-20」的報告,再次明確提出風能、太陽能和儲能仍是最便宜的技術,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比澳大利亞政府倡導的天然氣、碳捕獲、核能等技術要便宜得多。
最新研究由CSIRO和AEMO共同資助, CSIRO承擔報告撰寫工作,參與過2018版報告編寫的Aurecon為本次研究的顧問。
本次研究進行了發電成本的估算,預測太陽能、風力發電的成本將繼續下降,電池成本也將大幅下降,儘管風力發電成本的下降幅度低於去年的預期,但與2018版的報告相比變化不大。
報告指出,在發電成本方面,風能和太陽能顯然是平均能源成本最低的大規模能源,其成本是化石燃料的一半,是核能的五分之一。即使再加上儲能,無論是存儲時間較短的電池儲能還是存儲時間較長的抽水蓄能,風能和太陽能的平均能源成本仍能與化石燃料形成競爭,而成本只有核能的三分之一。天然氣的發電成本方面,與2018版報告相比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主要是因為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規模較小的發電廠,使得單位成本更高了。另外,光熱發電的成本,由於技術本身發展的一些障礙,南澳一些提議的大型光熱項目的取消,對成本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未來幾年,風能,特別是太陽能以及儲能的成本預計將繼續下降。因此他們在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方面的成本優勢將會繼續增加。
研究模擬了集中式、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滲透和多樣化技術三種情景進行分析,而幾乎在所有的場景中,CSIRO的研究均預計到2050年全球能源格局將由風能和太陽能主導。核能可能會在「多樣化技術」的場景中扮演一個稍微重要的角色,但這只是人為限制了風能和太陽能的使用。
CSIRO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裡,在煤炭與核能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新的進展來改變其資本成本。顯然,在如今有高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發電的現代電網中,這些煤炭或核能發電廠的規模太大,不夠靈活。而在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方面,報告稱沒有關於發電成本的確鑿證據,因為這些項目還沒有建造,作出這一預估的主要依據是這類技術的供應商,「而根據過往經驗,基於供應商的預估往往都會比較低」。另外,對這些反應堆的質量要求比較高,至少還需要10年的發展時間,而這期間仍將帶來至少兩倍於風能、太陽能和儲能的能源成本。
研究還稱,在某些場景下,特別是在2030年後,如果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實現核發電成本的降低,碳捕獲、儲能和核能的平均能源成本可能低於此前的預測。
即便如此,到2040年,核能的成本仍將遠高於風能、太陽能和儲能的總和,在不同場景下,核能的成本可能會高出三倍以上。2050年仍存在類似的成本差異,正如報告所示,投資者追求的永遠是物有所值。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