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驥如:應以系統創新應對風能、太陽能的缺陷

2021-01-14 索比光伏網

索比光伏網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

應以系統創新應對風能、太陽能的缺陷;可再生能源企業發展需要更新理念。

   沈驥如: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有兩大特點,一是礦石能源缺油少汽負煤,二是可再生能源水利、風力、太陽能秸稈的可利用量位居世界前茅。第一個特點決定了我們目前能源的利用高度依賴煤炭。2011年總共消費了約34億噸煤炭,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有害氣體排放國。第二個特點表明我國有調整能源利用結構,減少對煤炭依賴,減少溫室氣體和其他有害氣體排放的巨大潛力。

   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承諾,中國決心在五年內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使2015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10年下降17%,要實現這個減排目標除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調整產業結構的節能措施以外,就是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特別是要發展取之不盡用用之不竭無汙染的太陽能。

  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風能光伏發電設備生產國,但是據報導,我國在內蒙西北地區修建的許多大型風力發電廠被閒置,而光伏的上網比風電還難,以致我國生產的光伏電池只能依靠歐美市場吸納。國內電網之所以不願意接受風電和光電上網,主要原因是:第一,風電和光電的電價過於煤炭;第二,風電光電是不穩定的間歇性的電源,為了電網安全,間歇性能源在電網中的比重不能超過1/10。上述兩個缺點確實存在,但這是基於目前技術水平的一種慣性思維認識,如果我們的替代能源生產企業和我國有關主管機構能夠認識到我國面臨的減排戰略任務的急迫性,能夠克服我們習慣了的的能源技術留戀,能夠以系統創新的精神來應對風能、光電的缺點就一定能找到讓風電、光電在我國大顯身手的途徑。

  首先,新技術設備的價格走勢是隨著設備的生產批量越來越大而不斷下降的,目前我國每度風電的發電成本已經接近火電,應該相信隨著石油價格的上升和風電、光電設備生產規模的擴大,風電和光電的價格不久也會下降到我國能夠接受的水平。其次,我國電網抵制大規模利用風電和光電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兩者都不是能夠穩定發電的間歇性的電源,這是用老眼光看新事物。煤炭石油都有非常嚴重的缺陷,但是我們習慣了見怪不怪,而風電太陽能電力的許多優點國人卻還沒有切深的體會。我們需要解放思想。

  先說太陽能電力。太陽能電力的間歇性是有規律的,主要是夜間不發電,但是用電規律也是夜間少用電,因此太陽能電力恰恰是彌補白天用電量大的一整條風電力,給他正確定位間歇性就不是缺點了。再說風電,如果在用電高峰有風,風電也是一種調風電力,只有在用電高峰時沒有風才是他的缺點。現在的應對方法是建立抽水儲能電站,但這種電站容易造成下遊河水水位的巨幅升降,不利於漁業和航業。其實可以客觀把一部分水電站改為調風電站來替代抽水所能電站,已經建成的水電站一般每年只有3-5個月的封水期可以滿負荷發電,其他時間因為來水少部分機組要閒置,因此傳統水電站每年有7-9個月可以改位調風電站,就是從24小時發電改變為比方說在12小時用電高峰時發電,不發電時就在儲水這樣發電的12小時就可以使用的水量就增加了一倍,可以閒置的機組開動起來。這種方法不回抽下遊河水,由於抽水儲能電站將來新建的水電站多裝一些機組,以便在風水季節也可以調風。此外還可以利用低谷時電力,電解水生產新能源,供高峰時發電或供燃料電池汽車使用。

  而要做到這些每一個問題裡面又包含許多子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因此需要我們進行紮實的系統創新,用老的觀點看這些都是難題,但是用發展的觀點看,解決了這些難題我們就會擁有一個節能減排的藍天新世界。

相關焦點

  • 太陽能、風能發電:現狀與建議
    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清潔電力來源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我國近年來在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開發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產業發展、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風電已成為我國第三大電源,而光伏電池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規模已經佔據全球前列。
  • 太陽能和風能對環境的影響
    太陽能和風能經常被環保主義者不加批判地看待。然而,任何類型的能源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代價,太陽能和風能也不例外。By Zach Fitzner,Earth.com特約撰稿人太陽能和風能經常被環保主義者不加批判地看待
  • 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系統中的儲能電池分析
    中心議題: * 比較密封鉛蓄電池、鋰離子電池等的長處和短處 * 介紹正在開發研製的鈉硫電池和超級電容器 * 列出膠體密封鉛蓄電池的應用實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53.htm風能和太陽能非併網發電系統都需要
  •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風能和太陽能優勢 「風光互補...
    放眼望去,藍天白雲下,連綿的山丘上布滿了黑褐色的太陽能光伏板,而光伏板上方,用於風力發電的白色風車有序矗立。這裡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河北公司的首個風光互補項目——陽城子風光電站所在地。&nbsp&nbsp&nbsp&nbsp陽城子風光電站歸屬張家口地區電網,而張家口地區電網擔負著「西電東送」的重要任務,是京津唐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15年太陽能風能資源大盤點
    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氣象部門先後組織了多次全國範圍的風能資源普查工作,為我國風能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支撐。在全國風能資源詳查和評價的成果上,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努力發展資源評估技術,研發了風場校準技術、百米解析度風場降尺度模擬技術,建立了滿足工程應用的百米尺度風能數值模擬評估系統。
  • 徐州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價格
    高參數太陽能熱發電與太陽能綜合梯級利用系統。重點在超臨界太陽能熱發電、空氣吸熱器、固體粒子吸熱器、50~100MW級大型全天連續運行太陽能熱電站及太陽能綜合梯級利用、100MWe槽式太陽能熱電站仿真與系統集成等方面開展研發與攻關。
  • 風能太陽能資源屬於誰?(觀點碰撞)
    氣候資源屬於自然資源,當然應歸全民所有。  風能太陽能歸國家,百姓太陽能熱水器是否也要被收費?馬緒清說,本《條例》中所謂的氣候資源是指可被開發利用的氣候資源,而非直接利用的太陽光、風和空氣等。並且該《條例》規範的是探測氣候資源的組織,而非個人,不涉及直接利用氣候資源問題。  氣候資源「國有化」的本質是行政審批擴權麼?其目的是否為了「尋租」收費?
  • 「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項目揭示大規模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設施...
    在「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的支持下,「全球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項目團隊揭示大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設施的建立將促進非洲撒哈拉沙漠的降水和植被恢復。    撒哈拉沙漠具有豐富的風力和太陽能資源,大規模開發利用不僅可為人類提供清潔的再生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也可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然而,大規模建設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設施對該區域氣候的影響尚未明確。
  • 風能與太陽能整合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編者按:通過將可再生能源的混合,開發者正在將風能和太陽能的優勢整合在一起。在本文中作者 Ben Jervey 向我們介紹了幾個整合風能與太陽能優勢的例子。 為什麼太陽能和風能無法淘汰傳統發電?首先,陽光只在白天才會有。而風能是間斷的,並且更取決於不同季節:當我們需要電的時候,並不一定有風。那我們把太陽能和風能放在一起會怎樣呢?
  • 風能、太陽能產業大發展,投資機會該如何把握?
    今天我們聊聊風能和太陽能未來的發展趨勢。12月22日,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年會2020暨「中國電力圓桌」四季度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證實,到2030年,我國的風能、太陽能發電總裝機規模將超過12億千瓦。截至目前,全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總規模僅為4.6億千瓦。也就是說,未來10年,風能、太陽能新增的發電裝機將以每年超過7400萬千瓦的速度持續高增長。
  • 美國啟動太陽能、風能、鉛蓄電池儲能平衡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美國亞利桑那州啟動了一項研究項目,該項目旨在為風能和太陽能系統提供電力支持的鉛蓄電池之間的電流提供平衡。這項為期18個月的研究由總部位於亞利桑那州的電力應用公司(EAI)主辦,該研究項目是全球電池創新聯盟(CBI)今年支持的一系列創新項目之一。這項研究將深入研究如何平衡大串電池之間的電流,從而提高電池的循環壽命,即電池在未充滿電的情況下繼續工作的能力。
  • 儲能有助於風能或太陽能發電市場穩定電價
    儲能有助於風能或太陽能發電市場穩定電價 工程師8 發表於 2018-05-31 08:51:00 導讀: 電池儲能可用於緩解導致負定價的能源供過於求。但這個問題是否足以作為更多儲能項目的激勵?
  • BNEF:風能和太陽能正在成為最便宜的電力來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每6個月,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就會進行一次電力成本分析,這是對不同發電和儲能技術成本競爭力的評估——不包括補貼。最新的分析顯示,除了日本以外,太陽能和風能現在是所有主要經濟體中最便宜的發電來源。這包括中國和印度,在不久之前,煤炭還是這兩個國家的老大。在印度,一流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的成本是新建燃煤電廠的一半。
  • gravity ricity將使用新型重力系統儲存風能和太陽能
    該系統包括在150-1500米豎井上的16米鑽機。蘇格蘭初創企業gravity ricity開發了一套重力能量儲能系統,據稱該系統非常適合儲能太陽能和風能。16米高的鑽塔利用清潔能源在150-1500米的豎井中提升質量,並通過釋放質量來旋轉發電機,從而「儲存」電力。
  • 世行建議巴基斯坦大力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
    &nbsp&nbsp&nbsp&nbsp世界銀行日前發布一項研究報告,建議巴基斯坦迅速大規模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nbsp&nbsp&nbsp&nbsp報告由世界銀行與巴基斯坦國家輸配電公司等政府機構共同合作完成,歷時18個月。
  • 新疆立法開發利用太陽能應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單位應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避免或者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是3月30日召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首次提交審議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候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條例(草案)》中的內容之一。
  • 2020年全球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創新高煤電量下降
    8月13日,英國獨立氣候智庫Ember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於燃煤發電量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球風電和太陽能在電力結構中的佔比達到創紀錄的10%。「自2015年以來,全球太陽能和風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但即使佔比達到10%的高點,也無法完全實現清潔能源轉型。」媒體援引Ember高級電力分析師戴夫·瓊斯(Dave Jones)表示。 「根據《巴黎氣候協定》為將全球氣溫變暖的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到2030年前,全球燃煤發電量需以每年13%的速度下降。」他說。「目前的速度還遠遠不夠。」
  • 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撰文:風能科學的三個巨大挑戰
    風能是廣泛、零成本的可用資源,以極低的生命周期汙染物排放,極有潛力成為全球日益增長的清潔能源需求的主要貢獻能源。 在過去的十年中,風能、太陽能和天然氣等三大電力來源的成本大幅下降。風能和太陽能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它們的低生命周期排放提供了公共健康和更廣泛的環境效益。
  • 荷蘭的新氣候建議:至2050年使幾乎所有的電力來自太陽能、風能和有...
    這對太陽能意味著什麼?位於海牙的Binnenhof Complex,荷蘭的議院和總理府也都設在海牙。這一氣候法案的目標是在2030年將二氧化碳的水平在1990年的基礎上降低49%,至2050年降低95%。這一目標的制定基礎是荷蘭籤署的《巴黎氣候協議》。後者的主要目標是,至2050年使幾乎所有的電力來自太陽能、風能和有機化合物。
  • 黑龍江規定太陽能風能等資源屬於國有(附條例全文)
    該《條例》規定,氣候資源,即能為人類活動所利用的風力風能、太陽能、降水和大氣成分等構成氣候環境的自然資源,為國家所有。  附《黑龍江省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條例》  第一條〔立法目的依據〕 為加強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促進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