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曹志安:建議加強新能源發電技術儲能技術【兩會聲音】

2020-11-25 國際能源網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志安建議,有必要積極謀劃能源電力發展新思路,推動構建南方五省區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能源電力布局。

新能源發電曹志安建議,大力推進區內電源發展,推動能源電力結構清潔化轉型,積極引入區外經濟清潔電力,加強核心關鍵技術創新。

曹志安表示,積極發展新能源發電,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並舉,西部等資源優勢省份,積極推進陸上風電、光伏開發。安全高效發展沿海核電,穩妥推進廣東惠州、汕尾,廣西防城港三期、白龍等核電規劃建設。

此外,進一步加強新能源發電技術、儲能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智能電網技術等核心關鍵技術創新,提升發電持續穩定性,提高電力系統靈活性和接納大規模新能源發電能力,突破大規模新能源消納瓶頸,為構建靈活多元、多能互補的電源供應體系提供保障。同時強化新能源研究試驗基地建設,在廣東沿海地區建設海上風電研究中心,開展海上風電機組性能研究,柔性直流輸電併網系統性能測試和驗證,以及高端裝備研發,促進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產業蓬勃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兩會旅遊好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十大熱點話題
    兩會旅遊好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十大熱點話題 原標題:   中國網3月8日訊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 「兩會」僑聲音(3)丨潮流發電、人臉識別、生物醫藥…… 他們關注...
    林東、鄭攀、周松一他們在兩會上都說了什麼?跟著浙小僑一起聽聽「兩會」上的僑聲音▼林東:要大力激發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活力技術強則企業強,企業強則國家強。今年省兩會,浙江省政協常委,省僑聯副主席、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董事長林東從大力激發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活力上提出了兩條建議。杭州綠盛集團用賣牛肉乾的收入成功研發出了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
  •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能源情報研究中心第一部分 輿情概述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分別於5月21日、22日召開。此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時期召開的全國兩會,承載著更多的期待,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 那些年兩會傳遞出的新能源汽車「好聲音」
    ,關於新能源汽車的話題一直是全國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熱議的焦點。  在已經閉幕的地方兩會上,北京、上海、河北、廣東、湖北、山東、四川等多地的地方兩會代表和委員就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2015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38萬輛,累計推廣近5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新能源汽車仍將是汽車行業的熱門話題。
  • 江蘇代表、委員帶著建議提案赴京參加全國兩會
    點擊進入兩會專題記者採訪部分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帶著建議提案赴京參加全國兩會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將分別於今年的全國兩會,格外引人關注。這兩天,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們陸續抵達北京。過去一年,他們如何履職?此次帶了什麼建議提案上會?在他們出發前,記者對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進行了採訪。創新機制,培養更多「大國工匠」
  • 被網友「熱搜」的這些政協委員提案,你關注了嗎?
    從復工復產穩住經濟基本盤到精準發力兜住民生底線,從交通建設到生態環境治理,從產業發展到與日常生活中的社會治理,政協委員頻頻發出好聲音。接地氣、察民情。委員們關注的熱點有哪些?帶來哪些基層呼聲?宋純鵬還建議,要提高基礎科學發展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國原始創新能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尤其要加強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的基礎研究以及醫療健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加強長三角區域汙染聯防聯治人民群眾對環境保護高度關注。
  • 兩會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郝躍: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要...
    作為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正在北京舉行的兩會自然少不了西電人的身影。兩會上,西電人建言獻策,積極發出助推國家民族偉大復興的西電聲音。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郝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要納入到國家統一的評估體系中去,在國家學科建設與管理的框架下面進行探討。
  • 全國政協委員、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 建議組建國家防疫...
    陳海佳的另外一重身份是全國政協委員,作為生物醫藥領域的科研工作者,他連續多年向全國兩會提交關於幹細胞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的提案。今年,結合自己疫情期間與一線醫務工作者、科研人員交流調研內容,他向大會提交了防疫科研管理現代化、加強防疫專利技術攻關的提案。
  • 「聚焦兩會」袁亞湘委員:加強對數學等基礎科學領域支持 技術與...
    「但是,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成果大多都集中在技術方面而不是科學方面。有些重大科技成果本質上是工程。即使是在科學方面的重大成就也往往和大科學裝置有關。」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袁亞湘坦言,事實上,在基礎科學領域,純自由探索、不依賴大設備、大裝置的原創性創新研究方面,我國與歐美科技強國之間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差距。
  •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宋純鵬:建議籌建「黃河國家實驗室」
    5月25日,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今年的建議是籌建「黃河國家實驗室」,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建議:籌建「黃河國家實驗室」因此,宋純鵬建議籌建「黃河國家實驗室」,推動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立項,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系統性、集成性科技創新,著力突破世界前沿重大科學問題,集中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率先建成引領世界水利科技發展高地、國內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高地,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
  • 【兩會】如何加快破解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問題?政協委員南存輝這樣...
    截至2017年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超過1100億元。」談起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表示,「國務院提出了『降電價』的要求,光伏企業正在加快技術進步,加速平價上網,但我們也要看到
  • 全國政協委員阮詩瑋建議:加強我國海洋 微塑料汙染防控
    東南網5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宇熙)全國政協委員阮詩瑋提交提案,建議多措並舉,從「源頭—過程—末端」全流程防控,加強我國海洋微塑料汙染防控。阮詩瑋在提案中提出,據初步估算,全世界近年來每年向海洋輸出的塑料垃圾可達480萬~1270萬噸。
  • 芙蓉兩會「模式」開啟,政協委員帶著這些提案來了
    本周長沙天氣一路晴好,芙蓉區也火熱進入「兩會」模式。2021年1月12日,芙蓉區政協五屆六次會議開幕。 聚焦芙蓉發展大局,圍繞經濟科技發展、城市管理建設、民生實事推進、社會治理提升等熱點、重點話題,芙蓉區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獻計獻策。本次兩會,政協委員關注哪些領域?帶來了哪些提案?
  • 全國兩會代表呼籲氫能頂層設計 首條民用液氫生產線率先投產
    全國兩會即將落下帷幕,而"氫能"依舊是今年兩會的關注焦點。去年"加氫站建設"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而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於"氫能"的提案和建議,儘管數量上相比去年有所減少,但分量卻在加碼,全國人大代表、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石玉東等代表委員呼籲,國家應加強氫能產業頂層設計。在代表委員呼籲氫能產業頂層設計前,民企已在行動。
  • ...來自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最強大腦」,他們在想什麼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昨天抵京參會。 在這些代表委員中,兩院院士雲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梳理發現,57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中有4位院士;104名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中,有10人是兩院院士,佔比十分之一。 這些「最強大腦」都關注啥?
  • 河北「兩會時間」來了!代表委員今日抵石報到
    2020年河北兩會將於1月6日拉開帷幕。1月5日上午,肩負著7500萬河北人民的重託,滿懷著依法履職的責任和參政議政的熱情,出席河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和河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1500多名代表委員陸續抵達石家莊報到。
  • 四川樂山多個小區推「刷臉」進出 政協委員建議規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
    剛結束的樂山兩會上,多名政協委員呼籲:建議本地儘快制定相關法規或規定,明確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範圍,並且採取措施確保人臉識別信息的安全性。↑業主「刷臉」進小區『探訪』多個小區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1月12日中午,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樂山市沙灣區沫若苑小區大門口。與其他小區的大門口不同,這裡多了一個帶攝像頭的人臉識別機器。
  • 聽聽兩會代表「怎麼說」
    兩會期間,多位人大代表就生物質能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提出建設性意見。    張建龍:大力發展農林生物質能源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兩會期間,張建龍代表向大會提交提案,建議大力發展農林生物質能源,維護國家能源安全。
  • 全國政協委員曹雪濤:建議面向新發傳染病設立國家級預測研究中心
    全國兩會時間再度開啟。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接受記者專訪,就教育扶貧、疫情防控、國民健康教育、優化高校評價體系等話題發表見解。「推動扶貧教育,南開大學一直在路上!」作為免疫學領域的專家,曹雪濤還在專訪中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建議。他表示,新發傳染病病源的尋找與鑑定需要專業機構開展研究,來進行信息發布與科學的預判。而大規模醫療資源的有效配置與調動也需要技術體系的支撐。對此,他建議,面向流行病或新發傳染病設立國家級預測研究中心,把技術體系、人才隊伍、合作網絡建設起來,做到應對有數、遇事不慌。
  • 文化和旅遊部高質量辦復2018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
    聚焦群眾關注熱點難點推動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文化和旅遊部高質量辦復2018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從「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到「鄉村文化振興和鄉村旅遊」,從「完善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到「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這一件件建議、提案,反映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心聲,也是人民群眾關注的文化和旅遊業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