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袁亞湘委員:加強對數學等基礎科學領域支持 技術與...

2021-01-10 中國科協

從凝聚態物理到量子信息、從納米科技到基因組、從航天到深海、從高鐵到超級計算、從「天眼」到「悟空」……在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路上,我國科技領域不斷取得驕人的成就。

「但是,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成果大多都集中在技術方面而不是科學方面。有些重大科技成果本質上是工程。即使是在科學方面的重大成就也往往和大科學裝置有關。」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袁亞湘坦言,事實上,在基礎科學領域,純自由探索、不依賴大設備、大裝置的原創性創新研究方面,我國與歐美科技強國之間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差距。「其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國對技術的重視遠遠大於對科學的重視。即使是關於科學,可能國家以及相關部委真正關心的往往是應用基礎研究而不是純基礎研究。」袁亞湘說。

袁亞湘從幾方面分析。如,目前的科技環境對基礎研究不利。科技政策、管理、評價等方方面面基本套用的是搞工程的方式。許多科技部門、單位在科技評價時常常制定一個統一的表格,同時要求不同學科的人員填寫,然後據此打分、排名。這表明上看來公平合理,但實際上卻沒有尊重某些學科的自然發展規律。

同時讓袁亞湘感到憂慮的是我國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嚴重不足。在發達國家,基礎研究經費佔全社會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比例約15%。我國的這一比例則嚴重偏低。純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往往不適合組織大的團隊、不宜寫出明確的研究目標和技術路線,通常很難得到大項目的支持。

對此,袁亞湘建議,進一步改善科研環境。在人才評價、學科評估、項目評審中不宜把同樣的指標、統一的標準用於不同的學科,而是應當充分考慮各基礎科學的各自特點、採用各學科國際通行的做法。

建議加大政府對基礎科學的投入。對不適合組建國家實驗室的基礎學科領域(如數學),建議科技部根據其學科特點也布局相應的經費支持形式。具體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進一步增加「天元數學基金」的投入。建議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長期穩定地支持 「國家天元數學交流中心」 在昆明的建設和運行。

「此外,制定相關政策和採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引導、鼓勵和推動我國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和社會力量增加對基礎研究的投入。調整稅收優惠力度,鼓勵個人以及企業捐贈支持基礎研究。」袁亞湘說,此建議也獲得數學界很多委員代表的支持。

來源:科學網

相關焦點

  • 袁亞湘:願為數學做更多
    今年10月,他正式就任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這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國際應用數學組織中擔任重要職位,被學界稱為我國數學界的歷史性突破。「但這並不說明我本人有多厲害,而是國際數學界對中國數學的認可,也算是一份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生日的獻禮吧!」袁亞湘說。  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成立於1987年,是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性組織。
  • 聚焦兩會 | 網際網路大佬代表,2020年兩會帶來哪些提案?
    6、推動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取得新突破7、統籌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修復和珠江口國家公園建設百度李彥宏:四份硬核提案,兩份與AI有關在2020年全國兩會之際,百度董事長李彥宏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提交四份提案,涉及新基建、智能交通、支持繼續教育以及個人信息保護。
  • 重慶市首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 聚焦應用數學科學領域研究
    12月11日,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儀式暨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建設研討會舉行。  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由重慶師範大學牽頭,聯合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共建。今年2月26日,該中心為首批獲科技部批准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
  • 江蘇代表、委員帶著建議提案赴京參加全國兩會
    今年的全國兩會,格外引人關注。這兩天,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們陸續抵達北京。過去一年,他們如何履職?此次帶了什麼建議提案上會?在他們出發前,記者對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進行了採訪。創新機制,培養更多「大國工匠」
  • 袁亞湘院士做客西北師範大學附中 以數學思維談優化人生
    袁亞湘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數學、應用數學、運籌學等領域研究工作,他在非線性規劃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袁氏引理」。在講座中袁亞湘認為,數學是基礎科學,就如同文科中哲學。現實生活中很多問題看似是自然問題、技術問題其實質都是數學問題,甚至大家平時有些想不開,鑽牛角尖的問題,在數學思維中也可以難易轉化找到最佳方案,這看上去又是一個哲學話題。
  • 全國政協委員曹志安:建議加強新能源發電技術儲能技術【兩會聲音】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志安建議,有必要積極謀劃能源電力發展新思路,推動構建南方五省區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能源電力布局。新能源發電曹志安建議,大力推進區內電源發展,推動能源電力結構清潔化轉型,積極引入區外經濟清潔電力,加強核心關鍵技術創新。
  • 袁亞湘:「幸運」離不開「優化」數學
    1982年11月,袁亞湘作為中科院各單位精心挑選的30多位尖子生之一,派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博士,師從於優化領域POWELL派開山鼻祖英國劍橋大學M.J.D.Powell教授。在此期間,他每天堅持早上8點進實驗室,晚上10點回宿舍,大多周末都在辦公室裡度過。平時上下午茶歇時間,他和M.J.D.
  • 大家|袁亞湘院士:以稚子之心探數學之美
    今年55歲的他用自己對數學的執著與深愛,用孩提般純真的科研之心,深深地感染每一位聽過他的課或曾與他交談的人。 翻看袁亞湘的履歷,26歲獲得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博士學位,37歲擔任中科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簡稱計算數學所)所長,39歲成為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 河北「兩會時間」來了!代表委員今日抵石報到
    1月5日10:00,記者在省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各處駐地看到,各項準備工作己就緒。△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委員駐地,各小組工作人員早早開始各項準備工作,迎接委員報到。這是工作人員正在準備會議資料。△記者在省兩會人大代表駐地看到,石家莊郵政的工作人員在報到處設置了服務臺。△1月5日上午,出席省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陸續在各駐地報到。這是省人大代表、沙河市紅石溝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保國(右)報到。△馬紅哲委員正在報到。
  • 院士說丨袁亞湘院士:科研立足應用,基礎科學研究必須有的放矢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作者:袁亞湘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周晶)「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近日,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獨家專訪到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並分享他對愛國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理解。強國論壇:您是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快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意義?袁亞湘:總書記的講話體現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希望。
  • 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1月11日,「科學與中國」院士巡講活動走進江蘇省華羅庚中學,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作《科學的皇后——無處不在的數學》專題報告。常州市金壇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劉明江主持報告會,江蘇省華羅庚中學570餘名師生參加報告會。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結合母公司AIRLOOK在製圖、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與服務的積累,埃洛克防務將攜手合作夥伴,深耕防務業務在應急、公安、生態、工程、工業、能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守望者」與「觀測者」以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體驗,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
  • 中科院院士袁亞湘談數學教育誤區:莫把數學當語文來教
    被空前重視的同時,數學仍被很多學生視為「老大難」科目。當下學數學存在哪些誤區?記者就此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袁亞湘。
  • 兩會看AI:馬化騰挺基礎科研,劉慶峰推小白巖松,董明珠造5G手機
    【新智元導讀】全國「兩會」進行中,今年來自騰訊、百度、科大訊飛等企業家的建議和提案,聚焦AI的基礎研究、行業應用和技術倫理,與往年有所不同。又到全國「兩會」時間。去年「兩會」,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再度提及人工智慧,足見政府對AI事業的重視。
  • 袁亞湘:與數學「談一場熱戀」—新聞—科學網
    袁亞湘:與數學「談一場熱戀」 他叫袁亞湘,曾管理過一個所 ( 中科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和一個實驗室( 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也在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當過8年的副院長。但如今他終於「無官一身輕」,「帶帶學生,想想數學,寫寫文章,遊遊世界,不亦樂乎」。 他的簡歷中對自己的榮譽、獎項幾乎隻字未提,卻寫道:「我曾是農民,而且從心裡一直自認為永遠是農民。
  •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訪問同濟並開展學術交流
    12月3日,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袁亞湘院士到訪同濟。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黨委副書記徐建平與袁亞湘院士會晤。陳杰對袁院士到訪同濟表示歡迎,感謝他多年來對同濟大學及同濟數學學科的支持。陳杰強調了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厚重理科」在同濟學科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袁亞湘感謝同濟的熱情邀請,他表示,非常高興來到同濟開展學術交流。同濟數學近幾年快速發展,得益於學校的重視和關心。
  • 袁亞湘院士:以稚子之心探數學之美—新聞—科學網
    但11月剛剛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新任理事長的袁亞湘就是這樣一位科學家。今年55歲的他用自己對數學的執著與深愛,用孩提般純真的科研之心,深深地感染每一位聽過他的課或曾與他交談的人。 翻看袁亞湘的履歷,26歲獲得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博士學位,37歲擔任中科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簡稱計算數學所)所長,39歲成為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 女生不擅長數學嗎?袁亞湘院士這樣說……
    對此,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前理事長袁亞湘院士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應消除這種偏見,通過鼓勵促使女生們樹立起學好數學的自信,並希望在年輕一代熱愛數學的女性中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女數學家,為我國數學學科專業發展乃至世界數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舒印彪委員:加快海上風電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來源:科技日報代表委員議國是「近年來,我國將海上風電作為東部沿海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場,到2019年底,累計併網裝機容量593萬千瓦,佔全球的21%,僅次於英國、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本次全國兩會上,海上風電發展,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關注的焦點議題。如何抓住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這一新的歷史機遇?舒印彪提出建議:進一步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約化開發。
  • 《袁亞湘院士:數學漫談》科普報告
    3月14日,國際數學節,也稱「圓周率日」,即π日,袁亞湘院士將在這一天給大家漫談數學。此報告主要面向大中小學生。觀眾如有特別想了解的內容,請於3月14日前回復在下方留言區內。主講專家將傾聽大家的反饋,並在報告中談及大家普遍感興趣的內容。機會難得,歡迎大家踴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