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訪問同濟並開展學術交流

2021-01-13 同濟大學新聞網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訪問同濟並開展學術交流

來源:數學科學學院   時間:2020-12-06  瀏覽:

12月3日,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袁亞湘院士到訪同濟。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黨委副書記徐建平與袁亞湘院士會晤。陳杰對袁院士到訪同濟表示歡迎,感謝他多年來對同濟大學及同濟數學學科的支持。陳杰強調了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厚重理科」在同濟學科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袁亞湘感謝同濟的熱情邀請,他表示,非常高興來到同濟開展學術交流。同濟數學近幾年快速發展,得益於學校的重視和關心。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較為特殊的學科,需要有更為寬鬆的研究環境和持續的科學投入。同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相信同濟數學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當晚,由數學科學學院承辦、袁亞湘院士主講的同濟高等講堂第51期在逸夫樓報告廳開講。講堂由校黨委副書記徐建平主持。數學科學學院200餘名師生與會聆聽。袁亞湘以「如何做好一名研究生」為題作了精彩的報告。他從「為什麼要做好一名研究生」「研究生和大學生的區別」「研究生要做什麼」這三個問題出發,結合自己的學術生涯和多年的研究生培養經驗,深入淺出地解讀了研究生要面對的主要矛盾、需要克服的實際困難。在一個多小時的講座中,袁亞湘旁徵博引,通過大家名師的典型案例向大家講解了思考、興趣和努力對於做學問的重要性。他還和大家討論了如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強調了業餘生活和身體健康同樣是研究生生活中的重中之重,並對在座學子的研究生生活給予了美好的祝福。講堂現場氣氛熱烈,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在場的研究生紛紛表示,聽大師一席話終身受益。徐建平向袁亞湘贈送了同濟高等講堂證書。

12月4日下午,袁亞湘院士與數學科學學院師生座談。數學科學學院院長許學軍介紹了學校數學科學學院基本情況,指出學院近幾年在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上引育並舉,學科建設取得了重大進步。依託同濟深厚的工科背景,同濟數學正在謀劃差異化發展。袁亞湘對同濟數學的發展成績表示肯定,期望年輕的研究人員不要有太多壓力,能自由地做些研究,特別是在基礎數學方面。他希望學校能營造更好的研究環境,讓基礎數學家們大膽做想做的大問題。他提出,數學中心重在搭建平臺,需要加強數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與會師生與袁亞湘院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袁亞湘院士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美國數學學會首屆會士、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會會士。他長期從事計算數學、應用數學、運籌學等領域研究工作,在非線性優化計算方法,信賴域方法、擬牛頓方法、共軛梯度法等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視頻/武毅翔)

 


相關焦點

  • 袁亞湘院士:從放牛娃到科學家
    22歲時,他以研究生入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考上計算數學所(當時名為「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師從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馮康,因公派留學前,馮院士建議他轉專業方向,向他推薦了國內數學界當時相對薄弱的最優化方向。袁亞湘聽從了恩師馮康的建議。他說:「馮先生當時讓我轉方向,事後證明,他的確非常有遠見。」 「其實關於我出國留學還有一個『美麗的誤會』。」他說。
  • ...記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院士袁亞湘
    簡介:袁亞湘,男,漢族,1960年1月生,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院士。他在科研工作中銳意創新,在非線性優化計算方法及其理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他投身教育事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業績,贏得了同事和學生廣泛好評。
  • 大家|袁亞湘院士:以稚子之心探數學之美
    「幸運」需要有準備 22歲,袁亞湘以研究生入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中科院計算數學所(當時名為「中科院計算中心」),師從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馮康。 Powell教授來京交流。其間,馮康有意安排袁亞湘與Powell見面,並讓袁亞湘作學術報告。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馮先生應該是有意把我推薦給Powell,老師們『早有預謀』,達成某種默契要把我送到劍橋去。」想起與馮康的師徒情,袁亞湘滿是笑容。
  • 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來數學與統計學院作學術報告
    日期:2017-09-21      來源:      作者:文/曹榮榮 華麗娜 圖/劉毅     編輯:李鵬       閱讀:1 新聞網訊 9月1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研究所袁亞湘院士應邀在師範學院學術報告廳作了一場題為
  • 著名數學家有哪些?盤點中國當代的數學家們
    極客數學幫盤點著名數學家有哪些。今天來給大家講講中國當代的數學家們。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馬志明院士和上海同濟大學數學研究所姜禮尚教授共同摘取了第七屆「華羅庚數學獎」的桂冠。曾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美國伯克利數學科學研究所等處作研究訪問,在美國加州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等校任客座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198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5-1998年為北大數學科學學院首任院長,現任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姜伯駒教授長期從事拓撲學研究。
  • 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1月11日,「科學與中國」院士巡講活動走進江蘇省華羅庚中學,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作《科學的皇后——無處不在的數學》專題報告。常州市金壇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劉明江主持報告會,江蘇省華羅庚中學570餘名師生參加報告會。
  • 袁亞湘院士:以稚子之心探數學之美—新聞—科學網
    「幸運」需要有準備 22歲,袁亞湘以研究生入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中科院計算數學所(當時名為「中科院計算中心」),師從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馮康。 「人一生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但若碰到某些關鍵的人,可能是你這輩子很幸運的事情。馮康就是這樣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偉大數學家,我有幸碰到了他。」袁亞湘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袁亞湘院士:數學漫談》科普報告
    在此全民抗疫、共克時艱的特殊時期,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將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邀請多位數學界知名院士專家進行科普講學,為大家帶來數學有關的學術盛宴
  • 袁亞湘:「幸運」離不開「優化」數學
    這是一段個人簡介——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袁亞湘在研究生招生網站上的個人簡介。與其他研究員「中規中矩」的版本相比,這段簡介著實有些另類。然而,就是這位喜歡帶著學生爬山、打橋牌,看似有點「不務正業」的導師,卻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會會士、美國數學會會士,國際運籌聯盟副主席等諸多頭銜。
  • 袁亞湘院士這樣說……
    對此,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前理事長袁亞湘院士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應消除這種偏見,通過鼓勵促使女生們樹立起學好數學的自信,並希望在年輕一代熱愛數學的女性中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女數學家,為我國數學學科專業發展乃至世界數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數學家袁亞湘:科技存在短板,基礎研究永遠是源頭
    11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國新辦邀請4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主要研究最優化計算方法。
  • 院士說丨袁亞湘院士:雜誌好不好,就看最好的文章是否發表在這裡
    院士說丨袁亞湘院士:雜誌好不好,就看最好的文章是否發表在這裡 2020-10-10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袁亞湘:願為數學做更多
    【新聞人物】  袁亞湘最近更加忙碌了。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內,蹬蹬蹬……還未見到人,只聽見一陣急促而有力的腳步聲從辦公室外傳來。門一推開,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用飛快的語速和燦爛的笑容向記者表示了歡迎,「我這個人就是習慣風風火火。」
  • 重慶專訪:中科院院士袁亞湘——「鬼點子」 推動原始創新
    常人眼裡高深的數學在他看來 卻美不勝收身處科技時代如何傳承科學家精神推動原始創新 好奇心不可或缺《重慶專訪》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袁亞湘問:數學的美或者數學最吸引您的是什麼呢?
  • 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訪問我校並做客「大師...
    2019年12月28日,應我校邀請,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訪問我校並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以「數學歷史大綱」為題為全校師生做精彩報告。本次報告會在東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舉行,並在西三報告廳進行實況轉播。
  • 袁亞湘:「計算湘軍」代表人物
    採訪中,我聽他講述了這一切……  如今,他已經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青年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他,就是袁亞湘。  1977年,袁亞湘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湘潭大學數學系。從此,他與數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從走入大學校門的第一天起,袁亞湘就暗暗立下誓言:絕不虛度年華。
  • 袁亞湘院士:學生要敢比老師厲害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袁亞湘這樣說。「科學研究是一個長久的東西,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時不能急功近利。」袁亞湘說,比如陳景潤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有什麼用呢?可能馬上用不上,但現在知道了,它在破譯密碼時特別有用。「但一個國家能因為數學家的成果不能立即產生效益,就不重視數學人才了嗎?
  • 袁亞湘院士當選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0日訊 記者佘惠敏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當地時間5月20日,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召開的一年一度的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理事會會議(ICIAM Board Meeting)上,中國科學院院士
  • 袁亞湘:與數學「談一場熱戀」—新聞—科學網
    袁亞湘:與數學「談一場熱戀」美國華盛頓大學Tseng教授通過深入研究,證明了ST方法所求出的解可使目標函數下降至少達到最優下降的三分之一。袁亞湘通過引入帶參數的共軛梯度路徑這一新的分析技巧,以簡潔的形式最終證明了這一猜想。他的這一結果及證明連同所需的一系列引理,均被國際上第一本關於信賴域方法的專著所收錄,並明確這是由袁亞湘所作出的猜想。
  • 中國科學院院士、女數學家——胡和生
    胡和生,1928年6月20日生於上海,籍貫江蘇南京,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1945~1948年在交通大學數學系學習,1950年初畢業於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數理系。1952年浙江大學數學系研究生畢業。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02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2年應邀為世界數學家大會諾特講座演講人。